3元的云吞,9.9元的牛肉拉面,甚至0.01元的咖啡,9.9代100元的代金券……在各大平台上,折扣“到位”的团购套餐五花八门,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甚至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当“价格战”在饭桌上硝烟四起,消费者真的能用一张低价团购券吃上一顿好饭吗?在甚至能低到0.1折的超低价面前,餐饮企业还能挣钱吗?
价格实惠,团购券“很香”
“实习单位离家远,每天中午都在外面吃午饭,暑假以来买过十多次团购券了。”小李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相比店里直接点单付款,用券确实更便宜。“而且现在使用团购券挺普遍的,到店消费时,绝大部分商家不会因为我是团购就区别对待。”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各类平台上搜索发现,各种团购套餐五花八门。袁记云饺一款鲜肉云吞15颗团购套餐,用上新人券只要3元。老乡鸡早餐豆浆油条鸡蛋套餐4.5元,直降3.5元。朴太院烤肉100元代金券团购价19.9元。一家连锁咖啡推出的特惠11选1咖啡套餐,实付款低至0.01元。
价格实惠,团购套餐确实受到消费者青睐。在某团购app上,不少团购券收到好评,“10元的黄焖鸡米饭套餐就能吃饱。”“原价15块钱用券后7块钱的Coco真的很香。”……
增加曝光,让消费者“看见”
团购券吸引消费者的理由是“实惠”,对于餐饮企业来说,热衷推出团购产品的原因也很简单,引流、增加曝光,让生意迅速火起来。
“现在很多餐厅都会有从众心理,尤其是生意不太好的时候,会想是不是因为没有做团购,是不是应该推出一些团购商品。”老弗西班牙餐厅主理人闻梦楚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时代,很多消费者习惯出门吃饭前用手机搜一搜餐厅看一看评价,价格实惠的套餐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更重要的是,根据平台规则,商家推出价格有竞争力的套餐,会给自己获得“加分”,得到更多的曝光量。“可以理解为,一家餐厅推出的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套餐越多,餐厅在平台上会更容易被消费者看见。”
在越来越“卷”的餐饮行业,火锅店是公认的“卷王”,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但竞争激烈,长期生存着实不易。张先生在省城步行街附近经营一家火锅店,在他看来,现在几乎每家饭店都会推出团购套餐,已经成了经营“必选项”。“多的时候,店里近九成的客人是用券的。”
有团购套餐才能吸引消费者到店里来,团购套餐对生意的拉动常常非常迅速。“每次推出价格实惠的新团购套餐,客人很快会多起来。”
团购引流,有赚也有亏
团购最朴素的底层逻辑是“薄利多销”。但当“卷”成了“价格战”,对商家来说,微薄的利润还能保住吗?
“正常来说,团购引流的同时,商家是能够保证利润的。”张先生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以火锅店为例,几十块钱的双人套餐一般包含锅底和涮菜,看起来丰富但大多数客人到店后还会再点其他菜品或酒水。“既然来吃饭了,大部分客人还是想吃好一些。”商家一般会在团购中明确,优惠不同享,那么消费者再点其他菜品、酒水就要正价消费。“哪怕团购套餐是亏本的,综合毛利也能保住。”他介绍,即使消费者是用券消费的,多数情况下火锅店依然能有三成左右的毛利。
但对一些超低价团购套餐来说,很可能面临极低的毛利甚至“赔本赚吆喝”。闻梦楚介绍,对大部分餐饮企业来说,食材成本占三成左右,还要加上人工、店租等各类成本。“除非标价虚高,否则一折、两折的团购套餐肯定是不挣钱的。”
即便账面上保住了微利,经营也会很艰难。“打个比方,原先每月10万元的销售额,挣1万元。全做低价团购,销售额提高到了15万元,毛利可能还是1万元,甚至更低。人员、耗材等成本更高了。”
为什么赔本还要赚吆喝?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当价格战激烈到了一定程度,低价团购会让人“欲罢不能”。“消费者习惯了低价,对品牌的认知固化,低价团购就不能停,一停下来店里马上就空了。”“即便不挣钱,也希望维持店里的人气,顾客都不想走进一家门可罗雀的饭店。”
餐饮市场,口味才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消费者外出就餐,不管是外卖还是下馆子,在日常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了。很多年轻人工作日甚至一天三顿在外面吃饭。”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消费占比更高了,市场更大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自然也更高了。“你每个月的支出里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在饭店吃饭,当然会更注重性价比。”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这就导致竞争更激烈,即便是米其林三星餐厅,也会感受到价格竞争的压力。“商家打折的意愿更强烈,团购的吸引力自然就更大了。”
他认为,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价值依然是品质,餐饮企业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品质,打造难以替代的口味上。“团购是一种营销手段,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让价格更有吸引力,提高‘质价比’,才能真正留住消费者。”“如果为了低价牺牲品质,一旦影响了口碑和品牌形象,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很可能是长期的。”
老弗西班牙餐厅主理人闻梦楚认为,越是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餐饮企业越应该找准“属于自己的路”。“能够扛得住低价团购的成本压力,就扛一扛。如果已经做的是‘性价比’了,没有必要亏本赚吆喝。”“对于一家餐厅,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过硬的菜品。”
高女士认同这样的观点。她在省城翡翠路附近经营一家小饭店已经16年,周围的商铺换了几轮,她的饭店一直生意红火。“挂了几个团购套餐,但折扣力度不算大,跟到店消费差不多。很多老顾客都不知道我们还有团购套餐。”16年来,她的饭店每年都有新菜,跟很多老顾客处成了朋友。“再好吃的菜吃久了顾客也就审美疲劳了,每年都出去学习,不断推出新菜,给顾客新鲜感。”“开这么多年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认认真真把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