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3月,热血青年汪精卫刺杀清朝摄政王失败,被捕入狱。不久,一首汪精卫在狱中的诗作传遍神州: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多么慷慨激昂的一首绝命诗,众人读后无不为汪精卫精神所折服。
然而汪精卫最终还是没能“引刀成一快”,并于武昌起义后,被当作政治犯释放。
现在来看,这次劫后重生,不知道是汪精卫的幸运,还是不幸。
汪精卫
30年后的1940年3月,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出任南京伪国民政府主席。
汪精卫的事情我们先按下不表,再来回顾下电影《驴得水》里的一段情节。
周铁男,三民小学自然科老师,身材高大,生性耿直,待人真诚,满满的正义感近乎爆棚。即便面对前来调研的上级特派员,也是心直口快,一身正气。
这样的周铁男,和当年埋伏在银锭桥上,意图刺杀大清摄政王的热血青年汪精卫,何其相似。
然而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在一声枪响之后,彻底变了。
驴得水剧照
当枪口指向他的时候,他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大声呵斥:有种你就让他崩了我!
这样的周铁男,像不像清廷监狱里,“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
如果特派员的枪再准一些,如果清廷的人再狠一点,周铁男和汪精卫,都在年轻时死去,没能再活过来,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呢?
周铁男:耿直,正义的热血青年。
汪精卫:满腔热血的GM志士,和烈士。
但是幸运的,又或者是不幸的,他们都没有死。
大难不死的周铁男先是疯了一样的大笑,随后面对特派员再次伸过来的枪口,磕头如捣蒜,不停的道歉,从此就成了为虎作伥的走狗,对特派员唯命是从。
大难不死的汪精卫,出狱之后变成了一名投机分子。袁世凯占上风的时候,他是袁门下的“国事共济会”一员;之后袁世凯称帝被全国讨伐,汪精卫重回孙中山身边;初期反对苏联和中共的汪精卫,在孙中山表示联俄联共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亲俄亲共一派。日本入侵后,在国内政坛失意的汪,转投侵略者门下,成为了伪政权的“最高领导人”,和头号汉奸。
当初在观看《驴得水》的时候,周铁男转变后,我无时无刻不感到胸闷和压抑。如此剧烈的转变,一个有血有肉的热血男儿,忽然就成了唯唯诺诺的怂包。我们多数人,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其实汪精卫,到底也是另一个周铁男。
清廷当初是如何对待汪精卫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目前所了解的,只是在后期清廷对他选择的软化的政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面对一个要革自己命的人,当朝统治者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侥幸活过来的汪精卫,和侥幸活过来的周铁男一样,在枪口第二次伸过来的时候,怂了。
在满腔热血遭遇重挫之后认怂,是我们人类每个人都会的事情。更何况这个挫折,是差点死掉那种。
不同的是,二者的性质天差地别。周铁男顶多是帮助特派员为非作歹,而汪精卫确实卖国求荣。
作为一名国民党前要员,汪精卫毕竟还是要脸的,对外表示自己是“曲线救国”,一切都是为了“保境安民”。然而大家都知道,这些不过是他欺骗大众,和自我安慰的话术罢了。卖国求荣的事实,头号汉奸的名号,他汪兆铭是洗不掉的。
这个社会和国家从来不缺热血的周铁男和汪精卫,缺的是,在枪口第二次伸过来的时候,依旧梗着脖子,坚持自我的人。
幸运的是,我们这个民族,有不少这样的人物!
从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到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抗日儿女,再到受尽折磨也不屈服的地下党员,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是尽量勇敢,即便面对第一枪的时候,我们不能像周铁男那样,但愿能在第二枪指向他时,与他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