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繁荣书法艺术,推广名家新作,树立精品意识,传播人文精神,书品艺术特策划2024年度大型主题活动”风起翰海——第四届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特邀请100位全国书法名家“以书为品,以墨为格”,推出大型主题创作活动。我们以书写时代精神,展现人文价值为宗旨,更是对于书法家在日常创作中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主题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黄阿六,1973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师,九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入选首届、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书法名家工程500人精品展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20余次,获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展览中“全国奖”、中国第二十届兰亭书法艺术节“王羲之奖”、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大赛银奖等。2010年度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201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和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江西十大青年书法家”,2016年中原书法网提名“当代行书十大青年书法家”,九江市第九批“双百双千”人才工程学术学科带头人。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奥运场馆“水立方”、文天祥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多家机构收藏。2014年出版《中国金融书法名家系列专辑——黄阿六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入编《江西中青年书法家档案》(江西美术出版社)
豪华落尽见真淳
——黄阿六书法诠解
詹冬华
一、宋人意绪
阿六学书先从唐楷入手,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用力较多。其对颜体书法的筋力气势有较为深入的感受,这为其日后书法气象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又转益多师,学习褚遂良,效仿褚体瘦劲流利的笔画、清俊疏朗的结体。基础打好后,再进入魏碑,学习《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碑,既学刚猛雄健之气,又效轻灵秀逸之韵,可以看作是继前阶段学颜褚的进一步拓展。阿六的行书初学苏轼,驰情于苏字放任洒落的意态,取其内在风神。苏轼委运任化、嗒然忘机的精神上接魏晋名士,尤其是陶渊明。阿六喜好渊明之诗,在精神气质上与古人相通,表现在书法上,时见清妙可喜的文人气。阿六还曾钟情于明末抗清志士黄道周,效其奔放遒媚、激越雄健之风。然终觉与己之气性不合,最终放弃。最后重又回到宋代,从米芾风樯阵马式的笔墨形式中找到了自己的落脚处,遂发奋勤学,心摹手追,慢慢养成气候。
阿六早年书法,用笔清健爽利,善用侧锋取妍。结体外形多取纵势,而局部仍作横向宽展,字形抑左扬右,修短随变,欹正生姿。阿六学米可谓笔法精熟,可贵的是能做到不落匠意。乍看似顺俗随流,细观则出人意表。其对点画细节的处理很讲究分寸,既不是一味地炫美,也不是故作生拙,而是妍中有朴,朴内含妍。线条遒丽有力,坚质中飞动着灵性。结体正倚相应,稳健中略显恣肆。这些特征使得阿六书法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张力,既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又可见清新动人的面目。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并探知米芾书法的精妙,阿六上溯二王,对王羲之的行书特别是《圣教序》下了不少功夫,用笔舒缓洗练,结字欹侧开阖,平淡中求天真,宁静中显淡雅,别开一番生面。
宋人试图突破唐法的束缚,书法以意为主,强调书者情感与个性的自由表达,追求笔墨的韵味,文人气息颇为浓郁。阿六驰情于米芾,同时又兼涉苏轼等人的书法,加之时常诵读吟咏宋人诗词,进一步强化了宋人那种内敛、含蓄、理性的笔墨意趣。因此,阿六的书法也是以妍美为根基的,心里向往的是宋人的审美意绪和精神境界,指腕上的功夫精熟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流露出来。
二、大巧若拙
《老子》第四十五章有言:“大巧若拙”,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所谓大巧,指的是高超的技艺或智慧,但这种技艺或智慧并非人为刻意雕琢或造作而成,而是顺应自然规律、遵循事物本性自然形成的。因为没有刻意的痕迹和造作之感,因此在外表上看起来反而显得笨拙或不起眼。这种“拙”并非真正的笨拙无能,而是一种超越了表面形式、深入本质的智慧和境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艺术影响深远,其意在于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华丽和精巧,而是要注重内在的本质和规律。阿六由繁华妍美转为素朴生拙,不仅需要大智慧,而且需要大勇气。可以想象一下,一位书家用数十年光阴练就的高端技法,突然选择隐藏不露,不再在炫技的事情上累情伤神,而是转向以无法为法的自然高迈之境。这意味着书家将不再沉湎于昔日众星捧月式的热闹和荣光,独自走进内心澄明无翳的艺术胜境,与古人对话,与大道冥契。
同样是出于对素朴、生拙的追求,阿六在隶书、小楷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比行书更大的成功。因为阿六主要是依靠行书隶化来使之质朴的,这表明他本质上是从生拙的审美特质去理解隶书的。因而他写隶书,更容易显露出这方面的形式美感,即便字数少也能立得住,比如隶书小品《清白》、横幅《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竖幅联《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等,很有味道。小楷的拙化难度最大,阿六的小楷功力深湛,其壬寅年所书苏轼《前赤壁赋》以唐楷与北朝碑版为基础,兼之以二王小楷的气韵,笔力扛鼎,真气内充,字形左倚,排布整饬,气势非凡,给人以排山倒海之感,其动人处甚多。最近所书的小楷,显示了与其行书、隶书拙化相类似的趋向,读来也清稚可喜。
三、内外浑融
金代元好问诗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两句话用于评价陶渊明的诗歌,将其移诸黄阿六的书法,也是很适用的。阿六敢于跳出此前的形式窠臼,由妍入拙,由熟转生,在其所擅长的行书领域大胆实验,并开出一番新的天地,这种勇气与魄力、执着与耐性,是当前很多书家所缺乏的。阿六藏大巧于朴拙,将自己的情性、气度、美感化约在笔墨中,生动展示了他对书法与生命关系的深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