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领导科学解析:组织行为学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管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有着历史渊源。2.(2016年10月单选第24题)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提出了()
A.人际关系学说
B.科学管理理论
C.社会系统理论
D.权变系统理论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主持“霍桑试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3.(2017年4月单选第24题)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学者是()
A.麦格雷戈
B.梅奥
C.豪斯
D.费德勒
√解析:最早对权变理论作出理论性评价的人是心理学家费德勒,他于1962年提出了一个“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费德勒模式),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4.(2017年4月单选第2题)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解析: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选择性和适应性。5.(2016年10月单选第1题)体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价值观
B.能力
C.气质
D.性格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气质显现的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6.(2016年10月单选第3题;2017年4月单选第3题)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态度解析: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因,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并规定行为的方向。7.(2016年10月单选第4题)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称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心理定势
D.刻板效应解析:心理定势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8.(2017年4月单选第5题)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B.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
C.塔克曼模型
D.间断—平衡模型
√解析:间断一平衡模型适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而不适用于长期的工作群体和非任务性的群体。9.(2017年4月单选第6题)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
A.人事结构
B.职权结构
C.群体结构
D.奖惩结构解析:职权结构通常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10.(2016年10月单选第5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是()
A.角色认同
B.角色期待
C.角色直觉
D.群体规范
√解析:群体规范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使群体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11.(2016年10月单选第7题)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
B.Y式
C.轮式
D.环式
√解析:环式沟通网络是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每个成员都可以同时与两侧的人员进行信息沟通。在这样的沟通网络中,组织的集中化程度比较低,组织成员具有较为一致的满意度,士气比较高涨。若要在组织中营造出一种高昂的士气氛围来鼓舞员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环式沟通网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12.(2017年4月单选第9题)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解析:非正式沟通按其沟通网络可以分为单串型、饶舌型、集合型和随机型四种,其中集合型的传播效应是最高的。13.(2016年10月单选第8题)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
A.编码
B.过滤
C.译码
D.通道解析: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过滤,以便使信息变得对接收者更为有效。14.(2016年10月单选第10题)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
A.以关系为导向
B.以任务为导向
C.以利益为导向
D.以信仰为导向解析:以任务为核心导向,鼓励以任务为导向的相互交往,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15.(2017年4月单选第12题)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经济人观念解析:在传统观念的指导下,许多组织的管理者把防止和消除冲突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人际关系观念的指导下,管理者都认为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16.(2016年10月单选第12题)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
A.程序冲突
B.认知冲突
C.情感冲突
D.目标冲突
√解析:目标冲突是指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17.(2017年4月单选第14题)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D.权变理论解析:古典组织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和官僚模型理论,其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与科学化。18.(2017年4月单选第15题)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A.组织规模
B.组织效率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解析: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部分相对稳定的组织模式。它反映了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19.(2016年10月单选第16题)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A.独特性
B.个体性
C.间断性
D.控制性解析:组织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而且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继承性、创新性、连续性。20.(2017年4月单选第16题)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解析: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某种信念与态度,它不仅影响着组织成员的处世哲学和世界观,而且影响着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21.(2016年10月单选第18题)利用结构性练习或用学习者的经验来进行学习是()
A.自主型学习
B.经验型学习
C.适应型学习
D.行动型学习解析:经验型学习就是利用结构性练习或用学习者的经验来进行学习。22.(2017年4月单选第18题)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
A.组织成立初期
B.组织衰退期
C.组织成熟期
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
√解析:适应型学习可以分为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经常发生在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23.(2016年10月单选第19题;2017年4月单选第19题)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
A.共同愿景
B.团队学习
C.系统思考
D.自我超越解析: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系统思考。24.(2017年4月单选第22题)麦克利兰认为,除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人还有三种需要,一是权力需要,二是成就需要,三是()
A.尊重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友谊需要
√解析:麦克利兰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抛开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还有哪些需要。包括:
(1)权力需要。
(2)友谊需要。
(3)成就需要。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0.00)25.(2016年10月多选第28题)虚拟团队的特征有()
A.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B.团队成员的地理位置具有集中性
C.团队采用电子沟通方式
D.团队具有宽泛型的组织边界
E.团队成员心理相容解析:虚拟团队有四个方面的特征:(1)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目标;(2)团队成员地理位置的离散性;(3)采用电子沟通方式;(4)宽泛型的组织边界。26.(2017年4月多选第28题)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A.复杂化
B.正式化
C.集权化
D.社会化
E.专业化解析:组织结构由三要素构成:复杂化、正式化和集权化。复杂化代表组织内部分工粗细的程度,集权化指组织中决策权集中的程度。27.(2016年10月多选第29题)组织文化的特征有()
A.继承性
B.整体性
C.连续性
D.创新性
E.科学性解析:组织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而且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继承性、创新性、连续性。28.(2016年10月多选第30题;2017年4月多选第29题)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环境解析:激励的影响因素包含:激励时机、激励频率、激励程度、激励方向。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10.00)29.(2017年4月名词解释第31题)心理过程
(分数:2.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评价而产生的。)解析:31.(2016年10月名词解释第33题)建设性冲突
正确答案:(建设性冲突也称为正常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积极影-向的冲突。)解析:32.(2016年10月名词解释第34题)组织文化
正确答案:(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享的最高目标、价值准则、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5.00)33.(2016年10月简答第36题)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正确答案:(“社会人”假设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
(1)人是“社会人”。
(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解析:34.(2016年10月简答第37题)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正确答案:((1)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的支柱作用。
(2)群体规范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3)群体规范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
(4)群体规范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解析:35.(2017年4月简答第38题)管理者应如何开展有效反馈
正确答案:((1)强调具体的行为。
(2)反馈要对事不对人。
(3)使反馈集中指向接收方和反馈方的共同目标。
(4)准确把握反馈时机并确保反馈被理解。
(5)把消极反馈指向接收者可以控制的行为上。)解析:36.(2017年4月简答第39题)简述虚拟团队的作用。
正确答案:((1)虚拟团队允许分散性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长,而不需要实质性的个体物理流动。
(3)虚拟团队为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通过跨组织的宽泛联合、协调完成复杂的商业任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解析:37.(2016年10月简答第38题)简述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冲突的相互作用观念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
(2)冲突对于组织既有建设性的一方面,又有破坏性的一方面。没有冲突,组织过于融洽、安宁,会失去生机与活力;相反,组织过于分裂与对抗,则会造成人心涣散,势必会对组织的整体效益产生破坏性和阻滞性。
(3)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充分利用冲突的积极影响,限制冲突的消极影响。)解析:38.(2016年10月简答第39题)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现代原则。
正确答案:((1)开放性原则。现代组织系统开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大小。
(2)动态性原则。动态的平衡是现代组织系统机制完善的根本标志,是现代管理者力求达到的目标。
(3)制约性原则。组织要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获得自我完善。)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5.00)39.(2017年4月论述第42题)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
正确答案:((1)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①正式群体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
②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掌握本组织有多少非正式群体,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背景、成员构成、领导核心、行为目标及活动方式等,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