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等级分析样例十一篇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等级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前言

1、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分类

1.1、制度性财务风险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对财务管理质量有基础性影响的是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高校来说财务管理制度包含两个部分,其中一个是外部制度,这一部分包含着国家对高校与社会经济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一种明确;内部制度是高校根据自身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当前,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高校做的还不够到位,很多高校的财务风险都是因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1.2、固有风险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固有风险是一种常态化的风险。在高校的运行过程中固有风险主要来自财务管理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局限性两个方面,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工作。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都是采用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或是非完全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财务管理风险,因为财务管理本身的高度集中,缺少了群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很容易滋生腐败等财务问题。

1.3、操作风险

2、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2.1、伴随高等学校法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财务风险逐渐显现

2.2、高等学校财务内部组织治理以及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

在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内部组织关系一直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内部组织关系明确了高校决策层、管理层和具体财务管理实施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机构是有权利参与财务决策的全过程的,并且拥有自己的投票权,但是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机构长期作为决策层和管理者的执行机构,只发挥了财务统计、分类、记录的作用,导致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外行人管内行人”的病态财务管理状况,大大增加了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

2.3、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迅速与财力增长缓慢的矛盾

3、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的独立法人主体已经形成,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已经彰显出来,所以在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一定要转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财务管理观念,构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务管理体制,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

3.2、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在社会经济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预警往往将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分开管理,以保证财务预警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从高校财务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对高校财务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部分进行重点监控,对高校的财务风险实行规范化的统一管理,保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完善的风险报警机制,为高校财务的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3.3、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

内部审计一直是社会经济主体对自身财务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科学认识的关键部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内部审计监督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极大的强化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而且能够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被监督的状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

4、结论

高校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现实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切实保证、维护好高校的财务安全。

参考文献:

[1]凌立勤.我国高等学校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一)旅游发展形成了新的机制和格局。

为了更好的实施“旅游立市”战略,登封市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制定出台了《登封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文件,编制了《关于加大发展旅游业的意识》、《登封市旅游业“十二五”计划》。登封市领导还经常亲临旅游景区一线调查研究,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旅游部门汇报,现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财政、土地、公安、工商、建设、园林、交通、文化等部门纷纷制定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嵩山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旅游格局。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登封市相继进行了“城区改造,景区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三大项目,努力提高了综合接待能力。新修和改造各级公路和登山步道70余条160余公里,并开通了8条总长54.8公里的旅游道路,扩宽改造了登少公路,新建改建了11条总长54.2公里景区登山步道。目前,嵩山已基本形成了景区成片、景点连线、纵横贯通、上下循环的旅游网络。同时,郑州、洛阳、许昌至少林旅游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这为登封旅游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新成果。

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按照“树立精品意识,突出文化特色,对旅游产品进行结构调整”的工作方针,对嵩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优化。目前,已形成了以突出禅宗祖庭、武林圣地为特色的少林景区;以突出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为特色的中岳庙景区;以突出儒家文化特色的嵩阳书院景区,以突出奇山异石、险峻秀美自然风光特色的三皇寨景区;以突出中华古代科技文明为特色的观星台景区和以突出山水交融的瀑布景观为特色的卢崖瀑布景区等六大景区,形成了“佛、儒、道共存,山、水、林交融”的独特的嵩山旅游特色。在旅游线路的组合方面,开发了以突出“文物之乡”为内容的考古游,以登山揽胜为内容的登山游,以“五世同堂”地质构造为内容的地质游,以展示佛、道、儒三教为内容的宗教游,以领略中华古代天文科技文明为内容的天文游,以少林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游。各类线路内涵丰富,特色明显,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游览目的的需求。

(四)景区旅游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1、全面完成少林景区拆迁整建工作。目前,少林景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优美意境已初步显现。

2、整修了少林寺院。针对少林寺院部分建筑急待整修的情况,登封请敦煌研究院、清华大学研究院、河南大学古建筑研究院等高等设计单位对少林景区的整修工程进行了专心研究、设计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寺院内的殿堂、壁画、碑刻、古树等设施进行了整修保护,整修工程已全部完成,总投资达4000余万元。千年古刹又恢复了原来的历史风貌。

3、嵩阳书院、中岳庙景区投资6000万元,对景区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改造,使景区环境和景区品位大大提高。四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登封太室山景区、三皇寨景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逐步成为嵩山地区的旅游热点。

二、登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观念的滞后及旅游的“浅表层次”

多年来,登封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资金问题。近几年,省、郑州市对登封的旅游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为登封的旅游发展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以少林景区为例,几年以来,登封已经先后投入近3亿多元用于景区拆迁建设。但是,按照景区规划,少林景区建设全面完工还需2亿元左右。这仅靠登封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因此,资金问题仍是制约登封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

2、景区协调管理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登封景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如少林寺属佛教、中岳庙属道教,分别由寺院和庙院内部自主管理。由于宗教工作的特殊性,协调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出现了景区建设、管理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影响了景区的良性协调发展。

3、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虽然登封旅游起步较早,但登封旅游景区(点)经营意识严重滞后,现代经营促销理念薄弱,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不能借助先进的促销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谐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际经验

无论是专门的国际反洗钱组织或是在反洗钱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国际组织,无论是发达经济体或是新兴经济体均对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评判和管理有着纲领性和具体性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通过的《打击洗钱、恐怖融资和扩散融资国际标准》(新40条建议)建议各国适用风险为本的方法,洗钱风险较高时确保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能充分化解风险,洗钱风险较低时在特定情况下可采取简化措施,金融机构应识别、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客户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在高风险国家、政治公众人物、行、资金或价值转移服务、新技术、电汇、跨境交易等洗钱高风险领域采取强化的风险控制措施。沃尔夫斯堡集团(Wolfs-bergGroup)提供给成员银行的《反洗钱原则:全球私人银行指南》强调了对不同风险客户区别对待的原则,并将洗钱风险划分为地域风险、客户风险和服务风险三类,提出判断洗钱风险增减的五个因素:客户交易规模、客户受反洗钱监控的程度、客户交易往来历史、客户对反洗钱规则的熟悉程度以及客户交易媒介的透明度。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公布的《防止为洗钱目的而非法利用银行系统的规定》要求银行必须基于风险考虑是否与客户建立关系或持续交易,对客户身份背景、所在国家、交易账户、经营行为和其他任何与风险有关的因素都应列在尽职调查范围之内,对高风险客户必须实施增强的审慎措施。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主要经验

三、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国内实践

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制度层面看虽有着立法规定,从执行层面看虽有着业内实践,但在实际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不小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国内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的有效性。

(一)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是立法完善、行业治理、义务主体自觉履行的系统性工作,但目前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规定较为简单,不利于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操作运用。同时,除证券期货业制定了本行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指引外,银行和保险业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指引,呈现出各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的局面,划分标准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权威性与规范性。

(二)划分标准反映行业特有属性的少,缺乏针对性和区分度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除应囊括行业间共性特征的风险因素外,更应立足本行业固有特征、机构经营特点和产品服务属性,增加并考虑不同与其他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但实际中不同行业法人金融机构自行制定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办法雷同较大,划分标准反映行业间共性的多,行业特有属性和机构自身特点的少,缺乏应有的行业针对性与区分度。

(三)划分多采用定性评估方法,缺乏定量评估和数据实证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着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的准确性,因此选择操作性强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定量方法来充分利用有限的客户信息资源,解决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的人为不确定性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情况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估多采用定性描述和分析的方法,缺乏相应的数据实证和定量分析,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较大。

(四)划分结果风控措施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风险为本的控制措施是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终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对不同洗钱风险等级客户适用不同程度的风控措施仅做了原则性要求,针对低风险客户没有制定简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措施和异常交易快速判断机制,不能有效降低反洗钱管理成本;针对高风险客户即使制定措施也仅是善意劝告,没有实质性措施防范洗钱风险,风控措施效果大打折扣。

四、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指标方法与风控措施探索

(一)划分标准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的构建应立足行业间的共性风险因素,结合各行业的特殊风险因素,考虑直接判定的例外情形,按禁止类、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的风险等级,分行业适度和客观地衡量客户洗钱风险程度。

表1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2证券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表3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接判定为禁止类客户的情形:

1.被列合国安理会及反洗钱国际组织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2.被列入我国的反洗钱监控名单及类似名单的客户;

3.涉嫌或已立案法律调查和反洗钱调查的客户;

4.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采取监管措施的账户;

5.被保险行业核保核赔联席会议认定的骗保骗赔名单。

(二)评估方法

金融机构受内外部经营环境制约,获取客户信息成本相对较高,再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增加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判断的随意性、分析的主观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相对专家判断法等主观赋值法,客观性强,精确度高,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指标的熵权,并通过定义加权广义距离表征划分的差异性,得出隶属度矩阵测算出较为客观的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结果。以保险业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为例:

客户群由4个客户组成,C=(c1,c2,c3,c4)

风险分低、中、高3个等级,G=(g1,g2,g3)

评价指标体系由7项组成,V=(v1,v2,v3,v4,v5,v6,v7)

V1国别地域:国内一般地区,国内敏感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洗钱薄弱国家和地区,分别取值0,1,2,3。

V2行业职业: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及事业单位,农业和生产运输企业,商业技术及服务行业,FATF规定的特定行业,分别取值0,1,2,3。

V3业务类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储蓄型保险产品,投资型保险产品,分别取值0,1,2。

V4业务渠道:机构直销渠道,兼业渠道,网销电销渠道,专业渠道、个人渠道,分别取值0,1,2,3,4。

V5保费金额:20万元人民币或2万美元以下,20~50万元人民币或2~5万美元,50万元人民币或5万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2。

V6退保金额: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下,1万元人民币或1千美元以上,分别取值0,1。

V7缴费年限:5年以上期缴,1~5年期缴,1年以下趸缴,分别取值0,1,2。

客户相对于风险评价指标的特征值矩阵为:

X■=■

指标体系标准矩阵为:

Ω■=■

低中高

客户10.3320.3200.348

客户20.3620.3020.336

客户30.2960.3980.306

客户40.2370.3960.367

即1为高风险客户,2为低风险客户,3和4为中风险客户。

(一)构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在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要构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完成。其中主要是在企I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强化对企业各方面工作管理,让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的人员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从而让企业的日常管理趋于平衡。这样不仅能有效规范领导层的工作行为,还能让员工的管理更容易完成,也不会因为内控实施人员的个人原因而导致企业的内控工作受到阻碍。同时,这样还能让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况被杜绝,确保企业内控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而言,员工是基础单位,只有在员工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才能让企业的日常管理更加顺利地完成,从而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要强化对人事管理的控制。其中首先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注重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树立企业典型员工形象,让员工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要不断开展员工培训,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并且要对员工的道德品质进行提升,从而让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而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各种风险因素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优化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其中首先需要建立财务信息处理机制,即在企业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对各种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预测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将情况反馈给领导层,促使其作出与企业现状相符合的策略。

其次,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其中主要是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由财务部门统筹规划,因此财务部门的工作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在企业不断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其中主要是让其他部门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在防止财务部门工作人员非法使用企业资金的基础上,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监督,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应有的保障。

另外,在开展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其中主要是在财务部门预测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时,及时通过对风险管理机制的启动,让企业能够尽量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或是直接规避风险,让企业的正常运行得到有效保障。这就需要企业引进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让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同时,企业还要引进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在发现风险后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另外,企业应要求各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风险自查,并且要定时开展全面的风险预测,及时发现企业正常运行中潜在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从而将风险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或消除风险的危害。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一)完整性评价

在企业不断运行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企业不可避免的情况。在企业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将很可能导致这些问题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企业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定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得到漏洞,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这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层在日常工作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还需要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工作中通过更多员工的感知分析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二)合理性评价

企业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其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合理性,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对内部控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改进措施让其更加合理。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调查,让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客观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调查必须要采取匿名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员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反馈给领导层。

(三)有效性评价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其实施后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差异大小,差异越小表示有效性越高。对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其应该有企业的领导层完成,因此领导层掌握企业的决策权,并且对企业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其能够更好地看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成效。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其不断完善自身的有效方式,能让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但根据我国施工企业的运行现状,其在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企业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企业风险的管理未能满足企业正常运行的要求,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策略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四、结语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十分复杂,其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但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直接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落到实处。这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层积极开展企业的管理工作,还需要企业员工认真完成基础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的运行顺利完成。

(作者单位为广西双象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易小涛.水电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J].当代会计,2015(06):31-32.

[2]潘瑛.探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风险[J].科技资讯,2015(12):143.

Pickto: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raffic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inourcountry,roadandbridgetunnel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highwayconstructionprojects,roadandbridgetunnelsafetyriskmanagementisparticularlyimportant.Becausethetunnelprojecthastheconstructionisdifficultandlongconstructionperiod,largeinvestment,manycharacteristicssuchascomplexityofgeologicalfactors,makingtheentirebridgetunnelprojectconstructionprocessisfullofalotofuncertainriskfactors,soinhighwaytunnelconstructionprocessmayoccuratanytimethesecurityriskofaccident,necessarysafetyriskassessmentandcontrolmeasurescanhelptoimproveandtoimprovethequalityof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safetymanagement,reducetheconstructionsafetyrisktothedegreeofcontrol.

Keywords:roadandbridgetunnel;Safeconstruction;Riskassessment;Risk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隧道工程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

(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

注:a.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b.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2)、然后对事故发生后果进行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等级分析(表格这里就不一一画出了):一是人员伤亡等级标准,二是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其中不含恢复重建的费用)。

(3)、环境影响等级标准

(4)、专项风险等级标准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Ⅳ级)、高度(Ⅲ级)、中度(Ⅱ级)和低度(Ⅰ级)。

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

我们可以将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低、中、高、极高。并且根据等级设计相应的接受准则:可忽略、可接受、不期望、不可接受。然后我们再根据接受准则设计出相应处理措施和监测措施等。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在后面的施工中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并且随着施工的进行,我们要不断的测定安全风险等级,随时改变风险处理措施,做到紧张有序地施工,确保万无一失。

4、总结

这仅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开始。在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控,对风险做好动态管理,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目的。

参考资料

企业的财政活动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资金回收风险控制即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控制财务风险的一个主要方面。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应用领域广泛的研究场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和集团化的进程的加快,应收账款不断走高,随之带来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迫切地要求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建立健全信用系统,有效防范销售与收款风险,减少呆账、坏账损失。

下文将围绕有关信用管理建立的必要性、评价标准、方法流程及收款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论述科研院所将如何在实践工作中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防范信用风险。

2信用管理的迫切与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除了依靠传统的促销手段外,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赊销的结果,虽然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销售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但是又形成了一定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它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税费开支,加速现金流出,企业的账面利润不能转化为实际可支配的支出,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随着赊销方式的普遍运用,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性资金的周转。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要想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加速资金周转,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即在信用政策增加的盈利和所发生的成本之间权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信用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

现阶段,不少科研院所在原有市场部单一销售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建立了事业部联合市场营销的体制。在优化市场营销策略,加强销售力度,市场占用率节节攀升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信用管理制度,树立起全员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增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从而达到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科研院所长期稳定发展的目标。

3信用等级的划分及评价标准、方法

3.1科研院所信用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应包括所本部、所全资公司和控股公司以及具有相对独立销售业务的事业部。

3.2信用等级的划分:应对所有客户(包括大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可以将客户信用等级分为A、B、C、D、E五级,分别制订不同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赊销收款政策。

3.3信用标准的确定:

①确定信用标准涉及的经济指标: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占用水平和产品销售状况,主要涉及合同额、销售收入、销售回款额等几个经济指标。实际操作中建议可采用销售回款额/销售收入*100%(即销售收现率)或销售回款额/合同额*100%的数值作为参考。

②信用标准的定义及内容:信用标准即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的标准,一般包括客户的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履约的及时性、提供的担保等级和经济情况等方面内容。

③信用等级的评价方法: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时,应采用静态与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定量分析法可采用综合评分法和模型法。综合评分法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企业评分并划分信用等级的方法即根据上述提到的经济指标的数值来确定。模型法则是在分析过去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建立信用等级评定模型即根据以往数年经济指标数值分析,通过模型评出企业信用等级的方法。

4信用等级的评价流程

①根据最近几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平均销售收现率作为评价信用等级的经济指标。考虑到实际销售工作中主要是赊销,现销极少,可近似用应收账款贷方发生总额/应收账款借方发生总额代替销售收现率数值。数值为90%以上定为A级;数值为80%-90%定为B级;数值为60%-80%定为C级;数值为40%-60%定为D级;40%以下定为E级。

②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这类客户,由于经济实力和提供担保等级不如科研院所,除了参考销售收现率外还应综合考虑该企业的经营规模、资金周转、财务状况等情况确定其信用等级。

注:担保等级有现金、银行存款、银行票据等、不动产、其它。

③由销售经理填写《客户信用调查表》(见附表1),提供客户有关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担保品和经济情况等信用标准的内容。具体有资本结构、银行信用、同业评价、往来商家评价、管理水平、付款态度、资本金大小、有无倒闭传闻等,根据上述信息综合评价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5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及赊销收款政策

5.1现金折扣:根据A、B、C、D、E五个信用等级分别确定现金折扣。信用越好的现金折扣越多,反之则越少。A级客户可享受单价95折,B级客户可享受单价99折,C、D、E级客户则不可享受现金折扣。

5.2信用期限:根据A、B、C、D、E五个信用等级分别加强科研院所的信用管理,促进应收账款回收确定信用期限。信用越好的信用期限越长,反之则越短。A级客户可设置为2年,B级客户可设置为1年,C、D、E级客户可设置为半年。

5.3赊销和收款: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别制订相应的赊销和收款政策。

①对于有军品生产资质的客户或大型国有企业客户可允许赊销,根据信用等级分别设定赊销上限。例如A级客户军品赊销上限为1500万元,民品赊销上限为500万元;B级客户军品赊销上限为1000万元,民品赊销上限为300万元;C级客户军品赊销上限为500万元,民品赊销上限为50万元;D级客户军品赊销上限为50万元,民品赊销上限为5万元;E级客户军品赊销上限为5万元,民品无赊销上限。在达到赊销上限后即要求对方付款或提供担保,否则将降低或取消赊销条件直至停止供货。

②对于生产民品的中小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原则上要求实行预付款或要求全款到后再发货。预付款的比例可根据订货金额的大小确定适当的比例。A级客户可适当允许赊销,根据上一年订货合同总额确定赊销金额,一般赊销金额/年订货合同总额的比例≤20%,对于新增客户暂未设定信用等级的,要求款到发货。

③对延迟付清货款的客户,视情节轻重给予信用等级的降级处理;对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授信额度为0,要求款到发货;对于有意拖欠货款的客户,必要时寻求专业追帐帮助或诉诸法律。

6信用等级的反馈和更新

6.1客户信用等级的反馈: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确定后填写《客户信用评价表》(见附表2),可以有选择的在适当的时机反馈给客户,对于大客户可采用销售业务人员走访客户或宣讲会的方式亲自反馈给客户。

6.2对客户信用等级实行跟踪管理和动态更新。

①销售经理应不断收集市场情报,发现客户信用危险信号如:销售成长趋势突然终止;集中偿债出现困难;大规模投资不见起色;库存积压十分严重;经营目标完成率很低;主打产品销售大幅度滑坡,而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或者没有新产品面市;主管人员出现躲债行为;倒闭传言非常多;财务指标恶化;高层频繁更换;士气低落,经常拖欠员工工资等情况。当出现上述信用危险信号时,销售经理应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以便更新客户信用信息,调整信用政策。

②每年末根据本年度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与赊销金额。

7结束语

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少科研院所通过信用体系的建立,信用政策的实施,减少了呆账、坏账的发生,加速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兼顾到了市场开拓和资金周转,促进了军、民、贸各个产业的良性增长。

希望本文能为科研院所的财务工作者,在探寻创新管理方法实践中,在完善应收账款财务管理机制方面有所借鉴。希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逐步深入,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为早日跻身“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贡献力量。

[1]谢忠秋。实效营销策划[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TU411

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提高监管能效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政府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传统的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依靠人工分析实现,其工作量大、效率较低,划分结果因人而异,缺乏可重复性。聚类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定量分类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直接比较各事物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的方法,他将集合按照聚类算法分成由相似对象所组成的多个类别[1]。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使得类内对象的相似性大,不同类之间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小[2]。从目前的实际应用上看,聚类技术在科学探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医疗诊断、生物学、文档检索、Web分析、数据挖掘等许多领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当前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课题[3]。

经典的聚类方法包括分层算法,划分方法(如K-均值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图论聚类法,神经网络法,以及基于统计的方法。K-均值算法是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聚类算法之一[4-6]。本文探讨了使用K-均值动态聚类方法对工商部门日常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企业信用等级划分,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实验。

1企业信用等级划分

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工商职能到位的重要手段。而做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地做好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企业信用等级划分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依据。

为研究需要,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系统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5个指标,分别为负债率(%)、案件处罚次数、涉案金额(万元)、警示次数和申投诉次数。从某管区随机抽取了10家企业的数据,如表1所示。

2K-均值动态聚类方法

2.1基本原理

K-均值算法是一种经典聚类算法,它将集合D={X1,X2,Λ,Xn}T,(Xi={x1,x2,Λ,xm})划分为k个互不重叠的子集D1,D2,Λ,Dk,相同子集中的样本比不同子集中的样本具有更高的内在相似性。

其基本过程为:首先,任意选择k个样本,每个样本为一个类的均值或中心,对剩余的每个样本,根据其与各类中心的距离将它赋给最近的类(即最近邻准则)。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类内样本的平均值以生成新的聚类中心,重复进行上述过程直到各聚类中心的值不再变化为止[7]。

2.2K-均值动态聚类算法步骤

K-均值动态聚类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从样本中任意选择k∈[1,k]个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遍历每个样本Xi,计算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将Xi分配到距离最小的类中,在聚类分析中最常用的距离函数是闵科夫斯基距离:

(3)计算每个类中样本的均值,将此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结果显示,聚类结果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以‘x’表示;有一定信用风险的企业即第二类,以‘+’表示;第三类是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以‘o’表示。

编号为1、2、4、6、10的企业由于案件处罚次数、涉案金额及被申投诉的次数都较高而被划分为同一类,实际上,这类企业具有较高的违法违规率,信用风险较高,要求重点监管,并根据实际情况信用风险提示信息。编号为3、8的企业虽然没有案件处罚和申投诉记录,但拥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被归为一类,这类企业相比其他企业有较大的破产清算可能,有一定的信用风险。编号5、7、9的企业具有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案件数和涉案金额,警示数和被申投诉的次数也属于较低水平,这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良好的经营状况,较为遵纪守法,属于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

4结束语

文中K-均值动态聚类有效地将工商对企业的监管数据分为了信用状况良好、中等信用风险和高信用风险三类。实际工作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划分数设置为其他值,以便获得更多的监管对象信用类别划分。

通过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了解各个企业的信用等级分类情况,有助于工商干部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1]邢洁清,朱庆生,郭平.蚁群聚类组合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18):146-148.

[2]ChenMS.Datamining:Anoverviewfromadatabaseperspective[J].IEEETransonKnowledgeandDataEngineering,1996,8(6):866--833.

[3]HandlJ,KnowlesJ,DorigoM.Ontheperformanceofant-basedclustering:Procofthe3rdIntConfonHybridIntelligentSysterns,2003[C],Australia:IOSPress,2003.

[4]王祝文,刘菁华,任莉.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地球物理测井岩性分类方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52-156.

[5]张建萍,刘希玉.基于聚类分析的K-means算法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4(5):166-168.

1项目概况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安全问题历来备受重视,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是导致工程施工事故的根源。为控制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则需进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危险源评估及控制[1-5]。

作为河南省高速公路规划中的豫西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淅高速由卢氏至西坪、西坪至寺湾(豫鄂省界)段高速公路两个项目组成,全长122.714公里。全线包含主线特大桥9座,主线大桥90座,隧道27座等,全线桥隧比58.58%。其中豹子岔隧道采用分离式隧道(测设线间距:进口26.21m,出口28.31m)。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10+230~ZK10+760,平面位于RL-3600圆曲线接RL-2600圆曲线上,纵坡为2.2%/1950,长530米,最大埋深约115m;右线起讫桩号为:YK10+249~YK10+767,平面位于RL-3400圆曲线接RL-2520圆曲线上,纵坡为2.2%/2026.833,长518米,最大埋深约106m,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属中隧道。

2风险源评估

2.1风险估测方法

2.2量化分值标准

根据公式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将结果按表4分级。

2.3风险矩阵的建立

《公路桥梁和隧道T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以下简称《指南》)中推荐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重大风险源动态估测[6]。按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建立风险矩阵表。

根据《指南》要求,结合风险矩阵法,专项风险等级分为四级:低度(Ⅰ级)——有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中度(Ⅱ级)——显著风险,需加强管理不断改进、高度(Ⅲ级)——高度风险,需制定风险水平措施、极高(Ⅳ级)——极高风险,不可忍受风险,需纳入目标管理或制定管理方案,如表8所示。

结合实际,豹子岔隧道围岩较破碎,易发生坍塌事故,故确定了豹子岔隧道的重大危险源为隧道坍塌,以下将坍塌作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2.4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

根据《指南》要求,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按表9计算指标分值M。

施工企业资质为公路工程总承包壹级,总包企业资质A为1分。无劳务分包由企业自己组织施工,有资质,B为0分。历史发生过一般事故,C为1分。作业人员经验较为丰富,D为0分。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基本符合规定,E为1分。安全投入基本符合规定,F为1分。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符合合同要求,G为0分。专项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强,H为0分。

经计算:M=A+B+C+D+E+F+G+H=4,根据《指南》中的指标体系可得折减系数γ为0.9。

3坍塌事故风险评估

3.1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指南》中关于坍塌指标体系建立要求,建立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如表11所示:

隧道施工区段评估指标分值:

R=C×A+B+D+E+F

V级R=C×A+B+D+E+F=1×4+1+1+1+1=8

Ⅳ级R=C×A+B+D+E+F=1×3+1+1+1+1=7

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2所示。

M=A+B+C+D+E+F+G+H=2

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算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为0.8。

按《指南》要求,建立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如表13所示。

3.2坍塌事故后果预测

经过计算,隧道发生坍塌的可能性为可能。隧道如果发生坍塌,会造成暴露在施工作业环境中的3至10名作业人员发生死亡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3.3坍塌事故确定风险等级

结合表8建立的风险矩阵:

Ⅴ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R×=8×0.8=6.4,6≤P

Ⅳ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R×=7×0.8=5.6,3≤P

坍塌事故为高度(Ⅲ级)风险,需制定风险消减措施。

3.4风险分布表绘制

按《指南》要求,完成重大风险源估测后,应根据隧道工程进度表,绘制施工安全风险分布表,如表14所示。

4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与实施

经评估,豹子岔公路隧道施工过程存在发生坍塌事故的偶然性,且该事故为重大风险源。坍塌事故属于中度可接受风险,需加强监控,并对坍塌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如表15所示。

5结语

通过评估发现,豹子岔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高空落物、人员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隧道Ⅳ、Ⅴ级围岩施工区段易坍塌,从而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可能对隧道施工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山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评审与检查;另一方面,根据工程施工过程内外条件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处理方案。另外,应实时检查是否存在被遗漏的危险源或新的危险源,若存在需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控制,对风险做好动态管理,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1]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开凤,张谢东,王小璜等.大规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3(6):1096-1099.

[3]夏润禾,周云,于红利.其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19(6):131-136.

1引言

一直以来,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电力供应与价值交换的主要形式是“先用电,后付费”,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先付后用”的方式,交易方式对按时、足额回收电费造成较大影响,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同时也构成了供电企业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基本概括为受信人履约能力的变化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供电企业的“信用风险”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企业内部员工由于工作失误或者操作违纪等原因造成的电费计量失误或电费损失;外部风险是指由于用电客户恶意拖欠电费,而没有相应制约机制造成的电费坏账损失。

电力客户的信用以及风险问题一直备受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对电力“信用风险”的研究较为丰富。供电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很有必要性,研究已经提出了基于目标偏移法的地市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管理体系[1];同时电能赊销方式也是引起的电费回收风险的一个问题,建立规范电费回收指标体系利于电力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2];有学者运用Logistic回归理论与方法建立可识别电力客户欠费风险识别模型,运用该模型根据所掌握的客户最新资料可提前预测出其欠费的违约概率[3];陈昊(2013)针对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用电企业经营不景气及客户缴费观念落后、意识薄弱等方面剖析企业需改进电费缴纳方式并建立健全电费回收制度[4]。韩启发等(2013)认为在现今化会制度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情形下,协调好电网和用户收缴费用交易关系,降低电网电费回收难度十分重要,并结合当时地方电费回收情况,探讨了交费方式、回收节点、服务态度等几个方面对费回收风险的形成的影响[5]。

如何加强客户信用建设,尽早预警并及时控制电费风险发生,尽快达到国际市场的规范要求,已成为国内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全面有效的电费回收体系,实现电费回收风险规避和风险防范,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当前营销工作的重点。本文以通过实际应用为例,基于CRITIC权重模型构建客户信用和电费回收风险控制指标体系,提出电费回收用户风险评价与管理方法,为供电企业提供借鉴。

2电力客户信用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信用及风险评价指标

2.1.1信用评价指标评分及指标值计算方法

(2)按期缴费率计算方法:,其中N为应收用户的电费,M为用户按期缴费金额(指在违约金起算日前缴费)。

(3)回款及时率计算方法:电费回款期=实际缴费日期-电费发行日期;固定回款期=违约金起算日期-电费发行日期+容忍度(默认2天);[计算方法](固定回款期-电费回款期)/固定回款期。

(4)欠费频度计算方法:未按期缴费次数/应缴电费次数×(12-L+1)/12。

(5)电费拖欠系数计算方法:,P为缴费日期,D为电费发行日期。

2.1.2欠费风险系数指标评分及测算方法

(1)回款波动系数计算方法:,其中。

(3)购电量趋势计算方法:计算用电回归曲线的斜率。采用Oracle10gREGR_SLOPE计算曲线斜率,并对结果求出以10为底的对数值。

(4)行业风险系数。

计算方法:,其中分别为所在行业的底信用客户和好信用客户数量,分别为全行业的底信用客户和好信用客户数量。

(5)区域风险系数。

计算方法:,其中分别为所在地区供电局的的低信用客户和高信用客户数量,分别为全省的低信用客户和高信用客户数量。

(6)用电波动系数。

计算方法:,其中,X为每月用电量,。

(7)电费拖欠系数计算方法:log10(欠费次数×累计迟交天数)×(12-L+1)/12。

2.2评分指标标准化处理

为确定单个评分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使评价体系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同时尽可能保持评分指标的变化信息及时更新,需要对评分指标数据的运算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评分指标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是0-1之间的小数,称为评价指数。

正向:代表该指标越大越优,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对于某一项指标x,ri代表第i个用户标准化处理的评分指标值,xi代表由【1.2评分指标数据抽取及运算】计算出的第i个用户的评分指标值,为全省用户的评分指标最大值,为所有用户的评分指标最小值。

反向:代表该指标越小越忧,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其中:τ谀骋幌钪副x,rli代表第i个样本标准化处理的评分指标值。

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仅为企业用户评分指标提供了基值比较作用。

2.3确定评分指标的权重

在CRITIC权重模型中,每个系数值占总系数值得比重即为该系数的权重,权重的确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个指标权重=指标值/所有指标值之和。

3信用风险评价案例

以下对2015年6月份某市客户信用及风险情况进行评测。

3.1电力客户信用分类与评价

按照电力用户管理的等级划分原则,结合当前用户风险分布情况制定比例,对客户缴费信用等级和欠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客户缴费信用等级分一般为六级,分别是:AAA级、AA级、A级、B级、C级、D级;欠费风险等级分为三级,分别是: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

结合用户信用等级分类,可以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用户的信用风险管理开展工作,针对风险等级不同的客户,也可以制定预警方案,为电费顺利回收提供较好的管理基础。

当期该地区参与信用评价的非居民用电客户共178659户,信用分级评价情况如表2。

从具体数据中分析发现,A类客户中,AAA级35017户,占全市用户19.6%;AA级用户34302户,占全市用户19.2%;A级用户49846户,占全市用户27.9%。此三类客户作为高信用客户,缴费积极性高,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达到6.5天,高于全市用户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35.8%;

B级用户40735户,占全市用户22.8%,此类客户作为信用一般客户,缴费积极性高,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达到12.4天,较全市用户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低23.8%,近6个月发生过逾期缴费的比例为6.9%;

C级用户15007户,占全市用户8.4%,此类客户作为信用较差客户,缴费积极性高,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达到13.7天,较全市用户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低36.3%;近6个月发生过逾期缴费的比例为21.4%;

D级用户3752户,占全市用户2.1%,此类客户作为信用很差客户,缴费积极性高,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达到13.5天,较全市用户应收电费平均回款天数低36.1%;近6个月发生过逾期缴费的比例为93%。

3.2电力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与管理

供电企业营销系统能够对信用等级长期处于低位及信用等级较上月发生突降的用户开展风险监测。业务人员对监测出的异常用户开展风险排查,分析用户信用异常的原因,对确实存在欠费风险的用户进行风险防控。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对该类客户限制受理信用销售类的业务,加大催缴力度,采用提前催费、短信催费等多种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工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供电企业通过对全市的用电量大客户、对年累计电量排名前20%的用户,开展信用评价结果分析,有助于及时把握电费风险节点;业务人员对信用异常的用电量大客户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对确实存在欠费风险的用户,如信用突降、长期处于信用底位等用电客户,及时开展电费催缴工作和风险防范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电费损失的发生。

3.3欠费风险评价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客户,供电企业对风险等级长期处于高危及风险等级较上月发生突降的用户应坚持开展风险监测。业务人员对监测出的异常用户应立即开展风险排查,分析用户风险异常的原因,对确实存在欠费风险的用户进行风险防控。如该市某金具有限公司,2015年7月份的信用等级较上月突然降低了2级。通过分析用户的缴费结果及业务办理情况,发现用户最近7个月缴费日期距离电费发行日间隔逐步增加,并在6月份出现一次拖欠情况。供电企业立即组织实施担保(履约保函)风险控制手段,进行了电费回收风险控制,同时开展分次结算,有效的控制了电费回收风险,避免产生经济损失。

4电力客户信用及风险管理效益分析

4.1管理效益提升

4.2经济效益增长

4.3社会效益明显

一、海洋平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海洋平台风险诱因

通过对海洋平台事故的统计发现,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钻井、完井作业风险,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和自然环境风险是引起平台失效的主要诱因,由它们导致的事故占95%以上,鉴于此本文将海上平台的作业风险因素分为这五大类,选取了21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1.2确立评价因素巢

因素集合:u=(u1,u2,u3,u4,u5),再对因素集u作划分,得到第二级因素集:

U1={拖航风险,钻井船就位风险,验船风险,联接风险,检查风险}=u11,u12,u13,u14,u1

U2={钻井风险,井口安装风险,射孔风险)={u21,u22,u23

U3={洗井、压井风险,下套管、固井风险,开滑套风险、拆生产管柱风险,采油树风险,装注水管柱、防喷器风险}={U31,u32,u33,u34u,u35)}

u4={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外部力量,系统、设备自身因素}={u41,U42,U43,u44}

u5={海水冲刷,海生物腐蚀,风暴、地震,船舶、海冰等撞击}:{u51U52,u53,u54}

1.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本例中提到的五大类因素与21个内部因素之间的层析关系如上表所示,构成了平台安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二、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实例分析

本文将对渤海八号海上平台进行实例分析。渤海八号海上平台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近海石油钻井平台。平台建于1977年,设计服役期为15年,属于导管架钻井贮油生产平台,位于渤海内东经119。41,32'"北纬39。9’36"。通过实例数据分析,详细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海洋石油平台安全风险评价实例中是如何运用的。

2、1计算因素隶属度

本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确定各指标权重数,其结果如上表标示:

2、2建立评价集

本文把评价集V具体分为五个等级,即V={很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并设有相应的评价等级分行向量C=(C1,C2,C3,4,C5}C={100,80,60,40,20}

2、3单因素模糊评价

(1)根据表,可以得出对平台安全影响的个因素的模糊矩阵R1、R2、R3、R4、R6和各评价要素的权重系数矩阵A1、A2、A3、A4、A5

(2)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计算模型Bi=Ai*Ri可以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模糊评价向量Bi:

①“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1为:

B1=A1*R1=(0.2390,0.2345,0.3285。0.1870,0.011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拖航、就位、验船、联检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②“钻井、完井作业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2为:

B2=A2*R2=(0.2415,0.3290,0.2415,0.1880,0.000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钻井、完井作业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③“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3为:

B3=A3*R3=(0.1555,0.3135,0.0990,0.2000,0.032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生产井转注水井作业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④“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134为:

B4=A4*R4=(0.1820,0.2820,0.2740,0.2050,0.057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海上安装施工(并网)风险”应属于“较小”的等级。

⑤“自然环境风险”的一级模糊评价向量Bs为:

B5=A5*R5=(0.2250,0.2655,0.3270,0.1745,0.008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自然环境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3)该平台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B为

B=A*R=(0.1950,0.2826,0.3034,0.1925,0.0250]

按照隶属度最大原则,该平台的风险应属于“一般”的等级。

2、4综合模糊评价

综合评分:W=B*CT=0.1950*100+0.2826*80+0.3034*60+0.1925*40+0.0250*20=68.512

THE END
1....精心选编集学术性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为一体服务于审计...当当报刊亭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审计文摘 2024年 全年12期 9折销售 2-144 广泛收集国内公开出版的300余种财会及审计报刊 精心选编 集学术性、权威性、准确性、实用性为一体 服务于审计理论与实际工作者需要》。最新《审计文摘 2024年 全年12期 9折销售 2-144 广泛收集国内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19213275.html?point=comment_point
2.美欣达: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及评估值的影响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研单位的具体情况及权威性及毛利率预测的合理性、旺能环保 2014 年-2019 年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达产时点、产能,单位垃圾产生的收入、利润,合同或订单的签订与执行情况、客户拓展情况和旺能环保报告期业绩变化合理性及 2017-2019 年评估预测的合理性及业绩承诺可实现性。http://basic.10jqka.com.cn/api/stockph/pubInfo/11388041/
3.审计的本质特征是()A权威性B监督C独立性D建设性审计的本质特征是()A、权威性B、监督C、独立性D、建设性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碳化硼(B4C)呈灰黑色,是一种非常坚硬的人造材料,别名黑钻石,其熔点高(约2450℃),当温度高于2800℃时则迅速分解挥发。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使用碘对比剂时,应注意( ) A.了解除患者有无禁忌证 B.作好...https://m.ppkao.com/wangke/daan/ff44f31c681b49768be25b29b47cb1c9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https://shenji.gzy.edu.cn/info/2143/1161.htm
2.财务核算制度首先,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审计监督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主要是指,审计监督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并不能本着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进行监督工作。因为往往监督人员与审计人员之间有着某种利益关系,这就导致了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因为没有得到事...https://www.yjbys.com/zhidu/3138726.html
3.内部审计论文(汇编15篇)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开展中,审计人员没有可以依靠的准则对业务质量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衡量,只能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主观的判定,这就容易造成工作质量和效率差的现象,不能达到领导所下达的要求,不能得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出具的审计总结报告也就缺少了相应的权威性和约束性。https://www.ruiwen.com/lunwen/7085750.html
4.基于PDCA循环理论内部审计推进审计整改的运用与思考此外,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内部审计整改还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并增强审计部门的权威性。通过不断在内部控制体系中进行监督和评估,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审计部门的推进审计整改不仅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还可以增强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组织及相关利益相关方...https://www.zzqklm.com/w/sklw/33546.html
5.中国区块链标准蓝皮书(2020)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电子信息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学术组织,其下设的IEEE 标准协会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是世界领先的标准制定机构,标准制定内容涵盖信息技术、通信、电力和能源等多个领域。在区块链领域,IEEE...https://iof.hexun.com/2020-12-29/202720436.html
6.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期末考试1题库D、引注时,对学术大家的尊重更甚于追根溯源,引用原始文献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A 2、就文献来源的交待而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文献要素? A、主要责任者+ 文献标题+页码+出版或发表事项 B、主要责任者+ 文献标题+页码+唯一辨识符 C、主要责任者+ 文献标题+出版或发表事项 ...https://blog.csdn.net/Internetnewman/article/details/110823473
7.内控存在的问题(精选十篇)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内部审计的学习和培训,不具备必须的专业知识理论,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生产管理经验,对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并不了解,不具有足够的岗位胜任能力;第二,在内部审计人员中,拥有律师、经济师、评估师或工程师专业职称的人很少,有的企业甚至一个也没有,这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产生了严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wga465.html
8.关于职业道德论文(通用12篇)这是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要遵守的。因为内部审计人员会对企业的一些财务经营开始一些相对于独立的审查以及调查。作为独立的个人是以独立的身份出现的。所以这个内审计人员是保证公正性以及权威性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我们的职业道德要遵守以下几个准则。https://www.wenshubang.com/lunwenfanwen/65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