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福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农业民营经济乡村振兴重点

原标题:积极发展福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就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而言,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主要体现在“产权结构新、组织形式新、治理机制新”。当前,福建省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形成了“以产助农发展模式”“城郊民营助农发展模式”以及“山区特色生态发展模式”。

以产助农发展模式。

“以产助农发展模式”是通过省级规划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园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做强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完善利益紧密联结机制,通过三产之间的产业联结发展效益来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

“以产助农发展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单一产业发展的限制,以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规划为基础,多方发力,实现农村地区多产业、多业态、多层次的综合发展。福建实施的“3212”工程,持续推进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0个农业产业强镇和2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强调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工作报告数据,截至目前,福建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9个、农业产业强镇84个、“一村一品”专业村97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52.7亿元,占年计划116%。

城郊民营助农发展模式。

“城郊民营助农发展模式”是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上,在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基础上,城市地区产业、资源和人才等资源向城市郊区农村地区转移,实现城郊民营经济助农全面发展模式。

“城郊民营助农发展模式”的特点表现在城市地区活跃的民营经济以及城郊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郊农村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沿海城市发达的民营经济为基础,城市向城郊农村的产业转移和资源倾斜促进了城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石狮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注重发挥市场多元化、专业化、集约化优势,整合乡村各种资源,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石狮市通过建立多元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营主体推动乡村振兴,包括建立专业化合作社运营吸收优秀民营企业入股合作、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成立强村公司、探索“飞地”抱团的跨镇跨村联建经营主体等方式促进乡村融合发展。

山区特色生态发展模式。

以武夷山市茶叶产业发展为例,武夷山市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武夷山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近年来,武夷山市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采用订单生产、股权合作等方式与茶企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引导规范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整合资源和生产要素,实行联合或重组,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2022年,武夷山市农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5.4%,农民人均收入中近五成来自茶叶。全市115个村集体经济均超过10万元。

未来,福建要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契机,在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民营经济助农发展的优势、推动西部山区绿色生态资源全面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持续发力,以便加快形成福建农业新质生产力。

其二,要借助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向城郊农村地区的资源转移,加快推动城郊农村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民营助农模式”关键在沿海发达城市与城郊农村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福建要在保障城郊周边农村地区优质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有效承接城区转移的生产加工、物流集散等需求,将城郊地区农村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通过财政政策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好民营经济在现代高效农业中的主体作用,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与示范带动效应。

其三,山区特色生态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山区优质生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质量推进“两山”转化,推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山地森林等生态资源丰富,传统山区农村地区居民耕地资源稀缺,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以山地承包经营收入为主,适龄劳动力外流严重。未来,要从全要素生态效率理念入手,建立全要素生态效率评估机制,有重点补齐转化短板,释放全部生态效能;以数据助力,建立数字化“两山”转化试点。做好数字生态农业专项规划,需要科学设计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生态农业产业,构筑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有效推动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优化,着力促进乡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要持续深耕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利用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在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及功能性农业产业方面下功夫,加快推动绿色、有机等“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及“功能产品”的引入。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自己特色的山林生态综合开发的农村集体经济。

THE END
1....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的好做法。 参考答案:振兴乡村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丽水市开展主题教育的最大实际是? 点击查...https://m.ppkao.com/tiku/shiti/88494181f85b42fcac089001e919a07b.html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下)3.2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 改革使国有企业负担越来越重、新老企业负担不均、不利于企业平等竞争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变企业保障为真正的社会保障,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企业。 3.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市场竞争中,企业破产、部分劳动者失业在所难免,只有...http://media4.open.com.cn/L603/huashi/0709/denxiaopllhsgdbzysx/cha06-6.htm
3.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农村的发展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因此,必须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搞活金融企业,逐步开放利率,开拓资金市场,为有效地聚财、用财创造条件。 要发展多样化的资金融通形式。近几年,农村民间自由借贷有较大的发展;集资入股和试办发行股票、债券的办法随处涌现;一部分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企业群体建立了合作基金会;有...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14/t20070614_11752837.shtml
4.岁月流光·老西安80年代de模样1985年西安街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拉着三轮车进城卖菜的菜农) 1985年的西安街景(街头的水果摊) 1985年的西安街景(街头的一个小吃摊) 1985年的西安老街巷里(刻图章的老大爷) 1985年西安骊山镇(农村大集上小吃摊,西安小吃种类很多如羊肉泡馍、臊子面、擀面皮、陕西凉皮等都很出名) ...https://www.meipian.cn/4ejcapj5
1.中国共产党青神历史(1919年—2002年)第七章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1985年2月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学习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传达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后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我县经济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一点意见:(一)、继续落实已放宽的各项政策;(二)、进一步调整充实企业的领导班子;(三)、落实和完善各种形...https://www.scqs.gov.cn/info/4261/3727.htm
2.第八章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是搞活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A、它广辟流通渠道,弥补国营、集体商品流通的不足。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农副产品不断增多,买难卖难问题日益突出,产品不能及时地转化为商品,势必阻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因此,除改革现有国营、集体商业体制外...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361641/article/details/96229190
3.历经十年,三卷本《胡耀邦(19151989)》出版翻书党澎湃新闻七、促进农业结构改革,把农村经济搞活 / 790 八、深化农业经济改革 / 795 第二十七章 想方设法让农民富起来... 801 一、放开眼界搞农业 / 801 二、“田土山水要万紫千红” / 804 三、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生产 / 809 四、让千家万户自己作 主 / 81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1945
4.1983年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第三,发展合作商业。已有的合作商业组织,如农工商联合公司、社队企业产品经销部、贸易货栈等,在搞活农村经济和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经过整顿,存利去弊,继续发展。 基层供销合作社应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并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123/6624.htm
5.关于农民工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1、要防止“形式多于内容”。即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作出详细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严格围绕所作的规划、计划内容来实施,在防止只搞宣传发动不注重实施行动的倾向。 2、要防止“不联系实际,想当然”的现象。由于受农业基础、农业推广水平等因素影响,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制定具体方案过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经济总量、农民...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488942.html
6.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通用6篇)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不能获得市场上有效的信息。 http://m.fanwen.yjbys.com/dianzishangwubiyelunwen/83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