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播学案例

——20世纪20年代“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大型调查研究1928年,电影调查委员会的理事威廉姆·H·肖特邀请了一批大学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让他们设计一系列研究来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一个私人慈善基金会——佩恩基金会答应提供经济援助。研究进行了3年,从1929年一直到1932年,其结果分为10卷,于30年代初出版。

一种媒体与一部分特殊受众间关系的调查,有12个以上的主要调查同时进行,每一个都是较大规模的调查,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调查目的。

调查策略:精心设计的控制手段和设备的实验室实验、内容分析、调查、实地实验和布鲁默的个人自传法。

从调查对象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评估影片的内容并确定观众的数量和构成;评估电影主题和信息对观众的影响。一共对几种主要效果进行了研究,即电影对信息获取、态度改变、感情刺激、健康损害程度、道德水平的侵蚀程度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1.观众和影片内容:在1929和1930年间,每个儿童平均每周要看一次电影。

2.信息的获取:即使8岁小孩也能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事实性材料的记忆超乎寻常得高)

4.情感的刺激:成人已经学会了对电影离奇的内容“打个折扣”,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感情唤起。

5.对健康的损害:某些种类的影片的确干扰睡眠,这一后果可能会对健康和正常的成长产生负作用。

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对电影中的一些镜头的描述,尤其是关于犯罪和性的,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

7.行为的影响:电影迷和不常看电影的孩子相比,老师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更低;电影的内容确实会对儿童的生活和某些活动如游戏、穿着方式、发型和沟通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电影还会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确实对调查所研究的那部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起着直接的作用。

(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二、火星人入侵:广播使美国陷入恐慌

1938年10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空中水银剧场》广播剧——根据威尔斯(H.G.Wells)的经典之作《世界大战》(Waroftheworld)改编的恐怖故事。

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室(theOfficeofRadioResearchofPrincetonUniversity)对恐慌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采用个人访谈、科学调查、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和对邮件的分析等多重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的报告名为《火星人入侵》(InvationfromMars),由哈德利·坎垂尔(HadleyCantril)执笔。

调查发现:

1.至少600万人听了该节目,且其中至少有100万人受到了严重的惊吓或者惊慌失措。

2.解释为什么这个广播节目使许多听众受到惊吓的而其他类似“离奇”的广播节目却没

有的原因:

所处的历史时期。这个节目播出时,美国正在长期的经济危机中挣扎,并且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另一场大战的威胁。

节目高超的表演技巧——特别是独创性地运用了“现场报道”方式和“专家”访问。

3.有很多原因造成有些人惊慌失措而有的人则稳如泰山:

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很有可能发现,这是一个广播剧而不是一个新闻报道。

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的人容易相信侵略是真的。

不安全感、病态性恐惧、缺乏自信和宿命论等人格因素也非常重要。那些明显具有上述特征的人更容易相信入侵确有其事。

个人对广播内容的接受,还受到特殊的收听情境的影响。例如,一个被惊慌失措的朋友通知收听的人就与因其他原因而收听者的收听条件(期待)有所不

同。

三、人民的选择:政治宣传中的媒体

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调查研究,竞选双方为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gRoosevelt)和温德尔·魏尔基(WendelWillkie)。调查报告名为《人民的选择》,作者是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贝雷尔森(Berelson)和哥迪特(Gaudet),它的副标题——“选民是如何在总统竞选中做出选择的”。

研究者们选择了科学调查(survey)的方法来寻找答案,选择俄亥俄州的伊里县(RrieCounty)作为调查地点,采用创造性的固定样本(panel)设计的调查方法,使用了许多专业的现场访员。研究的资金来自于洛克菲勒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生活》杂志和舆论分析员埃尔默·罗珀(ElmoRoper)。调查结果的第一版直到调查完成4年后才正式出版。

调查结果:

1.测量选举的参与度:

社会属性和投票的既有倾向:对选民既有倾向产生影响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宗教信仰、城乡差别、职业以及年龄。

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ndexofpoliticalpredisposition,IPP):坚定的共和党人、温和的共和党人、不坚定的共和党人、不坚定的民主党人、温和的民主党人、

坚定的民主党人。

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失业、救济(福利)、WPA、欧洲大战、农业问题、劳工政策等。

THE END
1.《5%的改变》第一章“自我”“改变的工具箱”之“实验者心态”不以期待中的结果为目的,行动本身就是目的。 如果以结果作为目的,很容易因为畏惧无法达到理想中的结果而裹足不前。以行动作为目的,那只要行动起来就是胜利。 把行动当做做实验,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探寻真相——无论结果符不符合我们的期待,都能加深我们对自我的了解,会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有哪些特点,更加适合哪些方...https://www.jianshu.com/p/68a1548118a7
2.霍夫兰说服理论.ppt主要以迷宫中的老鼠从事学习实验,对条件反射做出概括研究霍夫兰在五角大楼陆军研究处主任:斯托弗陆军研究处职能:监控军队士气组成部分:调查研究小组(L·S·科特雷尔)实验小组(C·霍夫兰)霍夫兰在五角大楼霍夫兰的陆军实验室研究的问题是评价军训题材电影对于士兵的说服性效果《我们为何而战》:利用大量促使美国卷入战争的...https://www.taodocs.com/p-448189136.html
1.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点——霍夫兰说服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等人在二战时期进行的说服效果研究,是有限效果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二战期间,为激发士兵作战士气,霍夫兰等人开始关注战争电影等说服材料的传播效果,从而开始了传播学史上著名的说服性传播研究;二战后,霍夫兰重回耶鲁大学,主持了“关于传播与态度改变的耶鲁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并于...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9899237/
2.2024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知识点:霍夫兰一个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领域,大大开拓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另一个是他对信源的可信性、传播技巧、受众属性等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大量实验考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为修正早期的“子弹论”强大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霍夫兰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将实验方法引入到传播学,为传播学的研究拓宽了新的...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75813.html
3.霍夫兰说服理论.ppt对 条件反射做出概括研究 霍夫兰在五角大楼 陆军研究处主任:斯托弗 陆军研究处职能:监控军队士气 组成部分:调查研究小组(L·S·科特雷尔) 实验小组(C·霍夫兰) 霍夫兰在五角大楼 霍夫兰的陆军实验室 研究的问题是评价军训题材电影对于士 兵的说服性效果 《我们为何而战》:利用大量促使美国 卷入战争的事件的新闻镜头。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919/514034403000300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