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管理对象辨析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
如图1所示,危机事件是包含在突发事件之内的。危机就是那些极端的突发事件,或者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
如图2所示,可以很清晰地区分突发事件和危机,进而以之为管理对象的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间的关系亦是清晰的。
二、从管理内容辨析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
从管理对象看,危机管理对应的是相应二者的管理内容也就很清晰。
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危机管理的内容与危机本身的生命周期对应起来。薛澜等(薛澜eta1.,2003)总结了有关危机生命周期的理论,主要包括四阶段、五阶段和三阶段等模型。这些模型本质上思考模式是类似的,例如四阶段的F模型和五阶段的M模型可以很自然地与三阶段划分相对应。(薛澜eta1.,2003)图3示意了一种四阶段危机生命周期模型。
其他一些学者也讨论了危机管理的内容,但本质上并没有超出罗伯特。希斯模型所构建的框架,更多只是细节上的深化;另一些学者对危机管理内容的界定有一些差异,但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区分突发事件与危机的不同,将突发事件作为危机管理的对象所致。(朱武德,2002,薛澜eta1.,2003,吴江,2005,陈福今and唐铁汉,2006,张晓明,2006,何海燕and张晓甦,2006,董传仪,2007)
三、从概念渊源角度辨析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源头来自于政治学,特别是国际政治。冷战期间,美苏两强对峙造成了国际社会长期紧张的局势,因此对危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1971年美国政治学家阿利森出版的解释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著作《决策的本质》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A11ison,1971)危机管理因而也成为国际政治学的一个领域。(Lauren,1979)
此外,欧洲的一些政治学者从最初国际政治的视角开始转向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讨论公共部门如何管理各种类型的危机,主要代表是荷兰莱顿大学的危机研究中心(CrisisResearchCentre,CRC)和瑞典国防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Crismart)。他们的研究范畴主要还是基于政治层面,包括早期赫尔曼(Hermann,1972)、罗森塔尔等(Rosenthaletal.,1989,RosenthalandHart,1998)、斯特恩(Stern,1999)和近期伯恩的著作(Boineta1.,2005,Boineta1.,2008)。
法瑞兹曼德(Farazmand,200la)同时讨论了危机和应急管理。他称二者是孪生领域,因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危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危机的特性——紧急性和巨大的威胁——及其所对应的非常规决策与行动以及战略性思考等管理特征;而应急管理对应更加宽泛的事件,危机必然导致应急状态,但并非所有的应急状态都由危机导致,实际上大部分应急状态完全与危机无关,同时应急管理更多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应急管理一般而言是一个发展和执行公共政策和政府活动的过程。(Farazmand,2001b)法瑞兹曼德的看法即肯定了危机管理与应急管理之间极大的重叠性,也明确了二者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从管理对象看,应急管理涵盖了危机管理,而从管理主体看,危机管理涵盖应急管理。
比较而言,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从概念渊源辨析的差异可能是最大的。
四、结论
前文从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概念渊源三个角度对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可以看出这两个概念有不少交叉的部分,但区别也是明显的。表1总结了它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