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时决策者为了达到某种决策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方案,对此做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简单的说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信息和决策结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目标营销程度不同,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
2.按决策问题重复度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决策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效益原则。
三、决策基本步骤
1.问题发现和诊断;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选择方案
四、决策主要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根据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的综合分析,用来预测利润、控制成本的一种数学分析法。以盈亏平衡点为界限,销量大于平衡点为盈利,小于则亏损。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法
面临两种以上自然状态,估计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而采取决策。估计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出现的概率不清楚时,包括保守法(悲观、小中取大)、冒险法(乐观、大中取大)、折中法。
第二节预测
一、含义:即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预测与决策关系:1.预测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决策的需要,其目标就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2.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预测所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内容会随着决策不同需要而变动。
预测程序:1.预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
5.编写预测报告。
二、预测的主要方法
按预测本身的性质分,可以将预测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
(一)定性预测法,也称定性判断法
1.专家调查法(专家个人调查法、专家会议调查法)
2.德尔菲法:根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专家之间不得讨论,经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反复征询修改,得出较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结果。
(二)定量预测法,又称分析计算法或统计预测法
2.因果预测法。根据历史资料,找出预测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预测。
第三节决策与心理
一、决策中常见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多表现为认识事物的偏见,具有消极作用,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决策。
心理效应包括: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先头效应);近因效应;从众效应;定型效应;反衬效应;投射效应;还包括乐队效应、黄灯效应、新闻效应、颂歌效应。
二、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一)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
趋避冲突(想达到某个目标又不想付出某种代价,但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而内心矛盾的情况)
双趋冲突(两个甚至更多好处都想要,而不可同时兼得的矛盾心理)
双避冲突(两种选择都不喜欢却必须选择其一的矛盾心理)
(二)逆反心理:受信者态度与说服方向完全相反,对说服心理进行积极地阻扰
1超限反应。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2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劝导影响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人们会进行自我价值保护而逆反。
3禁果逆反。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1惊恐阶段、压力来时还不适应产生焦虑、恐慌和抑郁情绪。
2抗拒阶段、心理慢慢平静,逐渐适应。
3力竭阶段、如压力没有缓解,适应能力消耗殆尽,出现沮丧、无助、绝望情绪。
(四)影响心理压力的因素
第四节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
含义:又称集体决策,指由两个以上的人完成的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
二、参与决策是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影响决策。
优点:1.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2.员工能从公司或者部门那里直接获得准确信息。3员工会把决策当作自己的切身责任;4.员工会培养自己的远景能力;5.决策推动工作。
缺点:每个群体成员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经验不同,则积极性大小不同,事不关己。要防止领导独断和小集团意识,防止出现失误大家都不负责。
三、群体决策中基本择案规则
择案规则就是决策群体选定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典型的有:完全一致、商议一致、多数通过、等级决定(最高等级者定夺)。还有孔多塞标准(两两对比)、博尔达计数(每个备选方案依次排列打分,高者胜出)、赞成投票制、正负表决法(每个方案投一票正多胜出)
第五节计划的编制
一、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
二、计划的类型和作用
(一)计划类型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程序型计划和非程序型计划。
(二)计划的作用与意义
1.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2.计划可减小不确定性;3.可以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活动;4.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便进行控制。
三、计划的编制程序:估量机会→→设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拟定备用计划或者应急计划→→拟定派生计划→→预算。
四、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事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更切合实际,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加大计划弹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