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主要阐述了医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医学与心理学的“艳遇”——医学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一)
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1:感觉和知觉。
●2.1认识的起点——感觉
●2.2眼见真的为实吗?——知觉
第三章心理学基础(二)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气质:气质的定义、类型以及气质的意义。
●3.1脾气真的好改吗?——认识气质
第四章心理学理论流派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潜意识,以及我们可不可以操纵潜意识。
●4.1谁决定了你此刻的行为?——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格结构论
●4.2我们可以操纵潜意识吗?
第五章心理健康(一)
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内容包括心理依恋和幼儿性别化。
●5.1我们依恋的方式一样吗?——依恋类型
●5.2爸爸,你的用处大着呢!——幼儿性别化发展
第六章心理健康(二)
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内容包括强化在塑造儿童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儿童努力认知的重要性。
●6.1你的表现,由我掌控!——是强化让不良行为持续顽固
●6.2提防“孔融让梨”教育模式背后的潜在危险——塑造儿童的努力认知
第七章心理健康(三)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小学和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7.1愁死人的成绩——小学生学习问题的心理辅导
●7.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第八章心理应激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心理应激的模式,应激心理中介机制之认知评价,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8.1应激都很强大吗?——应激巨砾和应激细砾
●8.2战斗还是逃跑?——应激心理中介机制之认知评价
●8.3挥之不去的梦魇——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九章心身疾病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A型性格的特点以及干预训练。
●9.1"匆忙症",请你慢下来——A型性格
第十章心理障碍(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心理障碍:焦虑障碍和强迫症。
●10.1那些让人猝不及防的“心惊肉跳”——惊恐障碍
●10.2那些洗也洗不掉的“细菌”——强迫症
那些洗也洗不掉的“细菌”—强迫症在临床实践中,强迫症是表现类型、表现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精神障碍。既包括强迫观念也包括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在第五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中,对强迫障碍的诊断标准是:患者出现强迫意念或者强迫行为,这些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是费时的(比如每天花费1小时以上),或者引起显著的苦恼,或者损害社会、职业等重要功能,就可以诊断为强迫障碍。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源自于他们非常坚持的一些想法。如果不去从事这些过分的重复性的行为的话,就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各种治疗方法中,认知行为疗法被认为是治疗效果最为确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如果我们能够直面我们的恐惧,不去从事这些刻板的行为,而严重的后果并没有发生,那么患者的焦虑就会减轻,重复性的行为就会得到缓解。所以,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偶尔的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去刻意挽留它,也不强迫它离开,随它来去,它就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假如我们确实得了强迫症,那么也不要去逃避,通过科学的治疗,直面你的恐惧,克服面对恐惧时的焦虑,你的强迫总有一天也会悄悄离去。
第十一章心理障碍(二)
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心理障碍:社交恐惧症、抑郁症以及解自杀者的内心世界。
●11.1我也不想这么“害羞”——社交恐惧症
●11.2我最近心情不好,是得了抑郁症吗?
●11.3走进自杀者的内心世界
第十二章心理评估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心理评估的科学性以及智力测验的由来。
●12.1心理测验值得信任吗?
●12.2了解你是否聪明的方法——智力测验
了解你是否聪明的方法——智力测验智力是人类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掌握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总体来说,智力既包括了学习能力,也包括了应用能力,简单说来是包括两个方面的。智商是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用于衡量个体智力水平的一种指标。比率智商,即用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从而实现不同年龄人群的智力比较。离差智商,公式中的x指的是个体智力测验原始分数,m指的是常模的平均分,sd是常模的标准差,通过这种转换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个人智力的原始分数举例常模的平均水平有几个标准差了,也就实现了个体智力分数与代表性常模分数的比较,明确了个体智力水平的相对位置,是目前广为接受的一种智商算法。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最开始的名字叫做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今天的比奈测验与最初版本的内容已经大不一样,主要包括流体智力、晶体智力和短时记忆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成不同的分测验,从更具体的角度来测量个体完成不同任务时的能力表现,而最终的结果也采用了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变得更为客观。
第十三章心理咨询与治疗(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时:同理心在亲密关系中的应用以及避免贴上精神疾病的“危险”标签。
●13.1我爱你不如我懂你
●13.2在理解我的痛苦前,别替我贴上“危险”的标签
第十四章心理咨询与治疗(二)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行为矫正和认知治疗。
●14.1奖励多多,表现好好——代币制
●14.2谁决定了我的情绪
第十五章心理咨询与治疗(三)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法:催眠术、放松训练以及失眠的应对方法。
●15.1心灵探秘——医疗催眠术
心灵探秘-医疗催眠术催眠术是将人或动物,用一定的诱导方法,诱导入催眠状态或称恍惚状态后,根据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采取不同的语言或方法,达到相应的目的。而医疗催眠术是将人而不是动物,用一定的方法,诱导入特定的状态(或称为恍惚状态Trance,或称为催眠状态Hypnosis);在这特定的状态下,通过语言或其他方法,探究和调节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从而治疗心理和躯体的病患,促进健康。有他人催眠和自我催眠、个别催眠和集体催眠、觉醒状态下催眠和睡眠状态下催眠的分类方法。催眠状态(hypnosis)中的现象可以有感觉变化、情绪变化、行为变化。催眠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探究来访者内心和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或躯体的治疗。
●15.2身心愉悦之放松训练
身心愉悦之放松训练所谓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程序的训练形式,进行反复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生理活动。其目的是降低精神与躯体的警觉、紧张和应激,达到内心的平静、舒适、安详和愉悦等等的松弛状态。放松训练形式有冥想放松训练、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训练、音乐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
●15.3战胜失眠
第十六章医患关系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医患关系中安慰的重要性以及同理心的应用的方法。
●16.1安慰的力量有多强——安慰剂效应
●16.2医患沟通之同理心的应用
1.1医学与心理学的“艳遇”——医学心理学概论
2.1认识的起点——感觉
2.2眼见真的为实吗?——知觉
3.1脾气真的好改吗?——认识气质
4.1谁决定了你此刻的行为?——精神分析理论之人格结构论
4.2我们可以操纵潜意识吗?
5.1我们依恋的方式一样吗?——依恋类型
5.2爸爸,你的用处大着呢!——幼儿性别化发展
6.1你的表现,由我掌控!——是强化让不良行为持续顽固
6.2提防“孔融让梨”教育模式背后的潜在危险——塑造儿童的努力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