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浙江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研究的取向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重点是()

A.个体

B.团体

C.社会

D.群体

2.态度与学习的机制是()

A.联结、内化和模仿

B.联结、强化和认同

C.联结、强化和模仿

D.联结、内化和认同

3.________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A.交换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4.在社会认知过程中,________与图式是最重要的心理现象。()

A.综合

B.分类

C.比较

D.概括

5.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不包括________成分。()

A.认知

B.情感

C.行为倾向

D.外显行为

1

6.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不包括()

A.文雅

B.温暖

C.能力

D.外表的吸引力

7.在心理学家看来,发展亲密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

A.自我展露

B.一起聊天

C.身体接触

D.参加共同活动

8.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完美的爱情是()

A.激情+亲密

B.激情+承诺

C.激情+承诺+亲密

D.亲密+承诺

9.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这属于

()

A.门前技巧

B.脚在门槛内技巧

C.滚雪球

D.折扣技巧

10.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________有关。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1.Fiedler的权变模式理论认为,领导的效果取决于()

A.领导者的心情

B.情境因素

C.领导者的个人特质

D.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12.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种对待冲突的方式属于()

A.妥协

B.顺应

C.合作

D.对峙

13.要想交深层朋友,________是最根本的。()

2

B.酬赏投入

D.感情投入

14.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有效协商的策略不包括()

A.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

B.协商中怎样逃避

C.采用逐渐回报策略

D.协商中怎样让步

15.团体决策有多种方法,Rogeberg认为比较优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

B.德尔菲法

C.具名群体技术

D.阶梯技术

16.“远亲不如近邻”体现了影响人际关系因素的()

A.接近性

C.相似性

17.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的群体决策更多地依赖()

A.外部归因

B.内部归因

C.权威

18.在解决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时,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

A.求助于法律

B.用协商的方法

C.回避

D.控制对方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人类的社会问题

B.人际关系

C.态度问题

D.社会交换

20.离乡背井的人常会感到寂寞,这种寂寞是()

A.情绪性寂寞

B.社会性寂寞

C.交往性寂寞

D.依恋性寂寞

21.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做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人是()

A.Triplett

B.E.Ross

C.Allport

D.McDougall

3

22.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是()

A.责任分担

B.匿名性

C.自我意识

D.激起

23.孩子总是渴望父母的酬赏与赞许,这体现了态度的()

A.知识动能

B.自我保护功能

C.效用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24.我们常常根据________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它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A.距离

B.身体姿势

C.情绪

D.目光接触

25.Foa等人从两个维度分析了人际关系中的的酬赏问题,这两个维度是指()

A.物质性与抽象性

B.特殊性与具体性

C.服务性与知识性

D.非具体性与象征性

26.Hook认为在公平交换时,儿童比成人更常用()

A.均等原则

B.各取所需原则

C.平等原则

D.等价交换原则

27.“话中有话,音外有音”体现了中国人在交往时________的交往方式。()

A.直接性

B.间接性

C.有修养

D.谦虚

28.________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A.学习理论

C.认知理论

D.角色理论

29.领导者利用各种手段激励下级的热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这体现了有魅力领导者的________的特征。()

THE END
1.首因效应学生处(学生工作部)首因效应:想象一下,在一个聚会上,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他给你留下了非常积极的第一印象。即使后来发现他有些小缺点,这个初印象依然会让你倾向于用更宽容的视角看待他。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也称为“初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我们后来的感知和评价产生长期影响。 https://jyx.zzlgxy.net/i/H202411144152000029942.shtml
2.心理知识46——从众效应现在来讲一种人性偏误,叫做“从众效应”或“羊群行为”,而不是“幸存者偏见”。 一、“从众效应”是什么?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情境下,倾向于模仿或跟随大多数人的判断、行为或意见,即使这些判断或行为可能并不符合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最佳利益。这种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无论是远古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https://www.jianshu.com/p/ef079ea147ac
3.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题库版)考试题库112、判断题 对过分乐观的研究表明,许多积极情感和积极的认知常同时产生,很难确定是认知产生情感还是情感产生认知。 点击查看答案 113、单项选择题 在心理学中,描述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关系的是() A、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B、韦伯定律 C、首因效应 D、马太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114、单项选择题 积极心理学把“整...http://www.91exam.org/exam/87-4518/4518774.html
4.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六、产生偏见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厉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资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有些人的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及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可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学习;模仿学习;环境气氛的感染。 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5.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人的心理有主观性、能动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心理反映的形式包括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和要求等。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来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1137081_943225074.html
6.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71072.html
7.自考365公共关系学题库答案20211021084446.docx4. A.多血质类型【正确答案】ABDE B.胆汁质类型【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9 C.情绪化类型 D.粘液质类型 E抑郁质类型 5.产生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包括( )。 5. A.首因效应【正确答案】ABDE B.定型作用【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9、100 C从众效应 D近因效应 E晕轮效应 6?需要的层级包括( )。 6. A.生理需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021/8103120025004023.shtm
1.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11.在知觉偏见产生的原因中,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被称为(B)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 12.二战期间,建立了“流言诊所”的国家是(A) 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 13.首次阐明人们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194550
2.心理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库(带答案)4、“先入为主”是一种( C )的人际偏见。 A.刻板印象 B.光环效应 C.第一印象 D.自我头射 5、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神经症 ( C ) A 疑病症 B 强迫症 C 孤独症 D 焦虑症 6、个体在估计事件后果时总认为负面后果只会出现在其他人身上,自己则不会有事,这种现象是(B)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418803.html
3.心理降试题及答案C.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D.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 5、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 B ) A.问题的内容 B.内在心理根源 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 D.问题的性质 ...https://www.ruiwen.com/shitidaan/8245190.html
4.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及解释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及解释 导语: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人际知觉是在人际交往中形 人际关系中知觉偏见的纠正 人际知觉是指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https://www.unjs.com/w/101690.html
5.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19.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观点认为,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ipbzc1j.html
6.马斯克突然“悟”了!50条认知偏差,大开眼界定位时代网失败总是有原因的,成功取决于它。 如:Francis跟你一个教堂,所以你喜欢他比Sally多。 -04-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某些理智、时尚和信仰,这些理智的影响也会随着之壮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某些想法、时尚和信仰,这些想法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541768.html
7.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为( )。A.定型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4246a50355504763994418d707db0373.html?fm=bdbdsaaad95773b38bda42d22689facc72f67
8.{公共关系}第三讲公共关系的对象3、知觉的偏见? 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的印象。 ? 引起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 1)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 2)近因效应:即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 “屡败屡战”的故事 2)近因效应? 在公关传播工作中就需要注意这种近因效应, 要注意用...https://doc.mbalib.com/view/0599ed3056fc4c23e6fcdafbb1c04a16.html
9.101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150个效应大全齐加尼克效应——给你的情绪松松绑辛普森效应——围观犀利哥的忧伤拍球效应——压力要有,但也别太多安慰剂效应——安慰不只是安慰大众心理学:心理总是拉扯着我们走向平庸从众效应——我们都害怕被孤立波纹效应——宣传为什么这么重要地位效应——阿谀奉承是种“本能”搭便车效应——为什么共产主义这么难实现答布效应——...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8292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