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1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研究的取向上,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强调的重点是()
A.个体
B.团体
C.社会
D.群体
2.态度与学习的机制是()
A.联结、内化和模仿
B.联结、强化和认同
C.联结、强化和模仿
D.联结、内化和认同
3.________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A.交换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4.在社会认知过程中,________与图式是最重要的心理现象。()
A.综合
B.分类
C.比较
D.概括
5.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不包括________成分。()
A.认知
B.情感
C.行为倾向
D.外显行为
1
6.总的来看,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不包括()
A.文雅
B.温暖
C.能力
D.外表的吸引力
7.在心理学家看来,发展亲密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
A.自我展露
B.一起聊天
C.身体接触
D.参加共同活动
8.爱情三角理论认为,完美的爱情是()
A.激情+亲密
B.激情+承诺
C.激情+承诺+亲密
D.亲密+承诺
9.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这属于
()
A.门前技巧
B.脚在门槛内技巧
C.滚雪球
D.折扣技巧
10.个人所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与他人的数量、他人的重要性以及他人与个体的________有关。
A.相似性
B.互补性
C.接近性
D.熟悉性
11.Fiedler的权变模式理论认为,领导的效果取决于()
A.领导者的心情
B.情境因素
C.领导者的个人特质
D.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12.双方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来处理的问题,这种对待冲突的方式属于()
A.妥协
B.顺应
C.合作
D.对峙
13.要想交深层朋友,________是最根本的。()
2
B.酬赏投入
D.感情投入
14.人们常常通过协商来解决人际冲突,有效协商的策略不包括()
A.协商中最有利的最初立场
B.协商中怎样逃避
C.采用逐渐回报策略
D.协商中怎样让步
15.团体决策有多种方法,Rogeberg认为比较优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
B.德尔菲法
C.具名群体技术
D.阶梯技术
16.“远亲不如近邻”体现了影响人际关系因素的()
A.接近性
C.相似性
17.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的群体决策更多地依赖()
A.外部归因
B.内部归因
C.权威
18.在解决现实中的人际冲突时,集体主义者更倾向于()
A.求助于法律
B.用协商的方法
C.回避
D.控制对方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人类的社会问题
B.人际关系
C.态度问题
D.社会交换
20.离乡背井的人常会感到寂寞,这种寂寞是()
A.情绪性寂寞
B.社会性寂寞
C.交往性寂寞
D.依恋性寂寞
21.在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上,做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人是()
A.Triplett
B.E.Ross
C.Allport
D.McDougall
3
22.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是()
A.责任分担
B.匿名性
C.自我意识
D.激起
23.孩子总是渴望父母的酬赏与赞许,这体现了态度的()
A.知识动能
B.自我保护功能
C.效用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24.我们常常根据________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所以它是我们了解他人的最主要的线索。()
A.距离
B.身体姿势
C.情绪
D.目光接触
25.Foa等人从两个维度分析了人际关系中的的酬赏问题,这两个维度是指()
A.物质性与抽象性
B.特殊性与具体性
C.服务性与知识性
D.非具体性与象征性
26.Hook认为在公平交换时,儿童比成人更常用()
A.均等原则
B.各取所需原则
C.平等原则
D.等价交换原则
27.“话中有话,音外有音”体现了中国人在交往时________的交往方式。()
A.直接性
B.间接性
C.有修养
D.谦虚
28.________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A.学习理论
C.认知理论
D.角色理论
29.领导者利用各种手段激励下级的热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这体现了有魅力领导者的________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