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之行为分类与社会知觉偏差

1、本性行为。如:食、睡、性、防御心等。特点是不学自会。2、情感行为。如:喜、怒、哀、乐、悲、恐、惊。特点是受外界刺激后自然流露。

3、交往行为。如:人际间的语言交流和书面交流。特点是互动性。

4、模仿行为。如:小孩对大人语言和行为举止等的模仿。特点是不自觉性。

5、学习行为。如:学说话、学走路、学知识、学文化、......特点是吸纳性。

6、制造行为:如:制造工具,制造机器,盖高楼,建大桥,......特点是复制性。

7、创造行为。如: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新理论、新学说的创立等等。特点是创新性。

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同时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据此可将人类行为划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本能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存、繁衍、防御心。

1.与基本生存有关的本能行为,如摄食行为和睡眠行为;2.与种族保存有关的本能行为,典型的表现是性行为;3.攻击与自我防御行为,这种本能行为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乃至人类,表现为对外来威胁的反抗、妥协和逃避。社会行为的涵盖面非常广,如职业技能行为、社会角色行为、娱乐行为等。

可见,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生活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其根本动力为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和驱动。

影响人行为的因素

1.先天因素:遗传,有证据表明在遗传基因上,的确对人的行为有影响。

2.后天教育:父母的培养;师长的教导。

3.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知觉;价值观;角色扮演(包括工作岗位、同事、朋友、伴侣、父母、子女等)。

4.个体因素:个人信念、自我概念、认知能力、个人性格、人生经历等。

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意志。

5.环境因素:不同的地域、场合、群体。

人的言行是由现实条件(经济条件、政治地位、智识才华)、认知层次、个人性格、精神风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

影响人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

社会知觉对人行为的影响,价值观对人行为的影响,角色扮演对人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知觉对人行为的影响。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和对自己的知觉。

知觉是眼前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客观刺激物既包括物也包括人

人在对别人感知时,不只停留在被感知的面部表情、身材姿态和外部行为上,而且要根据这些外部特征来了解他的内部动机、目的、意图、情感、观点、意见等等

人的社会知觉可分为三类:

一是对个人的知觉。主要是对他人外部行为表现的知觉,并通过对他人外部行为的知觉,认识他人的动机、意图、情感、观点等内在心理活动。

二是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是有明显的感情因素参与其中。

三是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概括认识。

人的社会知觉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常常是不一致的,这就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知觉或者偏见,使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自己的知觉中发生歪曲。

(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它决定着个人对人和事的态度,是接近或回避、是喜爱或厌恶、是积极或消极,决定着个人在社会中追求什么。

(三)角色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被领导者;有人当工人,有人当农民;有人是丈夫,有人是妻子,有人是父母,有人是子女等等

每一种角色都有一套行为规范,人们只有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规范行事,社会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就会发生混乱。

角色实现的过程,就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角色实现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角色行为的偏差,使个人行为与外部环境发生矛盾

产生社会知觉偏差的原因有:

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优先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宽大效应;消极性偏差;验证性偏见;事后聪明偏见;自我投射效应;自我重要性偏差;我们是世界的中心;自我实现预言。

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获得被知觉者的面部表情、身材姿态、仪表服装、外部行为等方面的印象。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特质(特征或品质)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也就是说,这一突出的特征或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其他品质,而仅凭借一点信息就对这个人的整体面貌做出判断。

晕轮是指太阳周围有时会出现的一种光圈,远远看上去,太阳好像扩大了许多。

晕轮是由于悬浮在大气中的冰晶把太阳光或月光折射而形成的光学现象。

优先效应:是指一个人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它与第一印象的作用是相同的。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

刻板印象: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形成了对社会上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消极性偏差:是我们虽然向往美好,但内心却倾向感知负面的消极信息,更看重坏消息带来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也即自我暗示,即个人信念,指的是个人有一个将要发生什么情况的信念,因而使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期待,就会把它当成信念,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或努力。

最终,他的行动使信念成了现实,即实现了预言。

简而言之,人们预先主动建立起的期待,倾向于调动和这种期待相一致的知觉方式和行为方式。

自我实现预言很多时候是不自觉的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并且,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对于个人事业成败起着非常关键作用。

自我实现预言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真相,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自己是否有能承载强势文化的心性、品格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预言人如果相信事情会朝乐观的方向发展,相信事情成功的概率比较大,那事情就会朝成功和乐观的方向发展。

THE END
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一见钟情符合了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指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老年人往往会认为年轻人举止情妇、办事不牢,并在减到某个年轻人时把他归类到自己认定的形象之中,这是社会知觉偏见中的...https://www.xilvedu.cn/yiwei/539KD7PY.html
2.管理心理学全套PPT课件.pptx如何才能克服社会知觉偏见? 3、什么是归因理论?如何在管理中运用归因理论? 4、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有哪些作用?; 谢谢大家!;第一节 动机与激励概述 第二节 动机激励理论与管理; 第一节 动机与激励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二、与管理有关的动机;(一)权力动机;(二)成就动机;(二)成就动机;(三)交往动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14/6235221020005145.shtm
3.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社会心理学史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一、本章主要讨论问题 1、研究对象与逻辑框架 ①吴江霖:(提出较早,被人广泛引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1.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等几种【单选题】最常见的是() A. 腹股沟直疝 B. 脐疝 C. 腹股沟斜疝 D. 切口疝 E. 股疝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社会知觉中,对人认知的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属于( )。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知觉防卫 D. 刻板印象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雷诺综合征发作诱...https://www.shuashuati.com/ti/8ed4e8b8d3ac435a9bd46730824c5b47.html?fm=bdbds8d7383d8a9f30f798bade5a5613bcf61
2.心理降人际关系教案(全文)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https://www.99xueshu.com/w/sg44d74xe5ms.html
3.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社会知觉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01 知觉的概念 ★★ ?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下,经过人脑的加工而产生的。 ?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4.《组织行为学》(斯蒂芬.P.罗宾斯)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美国学者霍夫斯德(Greet Hotstede)认为,人的个性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表现为四个维度: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前者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趋向建立 松散...https://doc.mbalib.com/view/ac1e81d28d0c4ab0a04c9baae90bd25a.html
5.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优先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在行为科学中,人们在社会知觉方面存在着几种“偏见”,本文分析了这些偏见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并阐述了管理者如何适当利用它们...https://wap.cnki.net/qikan-JJSS905.002.html
6.心理降试题及答案19.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BCD)的知觉 (A)环境 (B)自己 (C)群体 (D)他人 20.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BC) (A)态度 (B)偏见 (C)歧视 (D)距离 21.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ABD) ...https://www.ruiwen.com/shitidaan/8245190.html
7.《偏见的本质》:偏见百科全书,性别歧视替罪羊……打破偏见从...文/石墨杨(shimoyang1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是这样界定偏见的:“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或者负向的态度”,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有很多理论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如:最常见的社会学习理论,它认为偏见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047779/
8.对待偏见作文高中800字议论文个人因素:情感倾向;价值观取向;竞争需求;认知片面;处世态度;观察事物方法;心理障碍等等 动机理论用来解释偏见是如何满足个体需要的,如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偏见起源于群体间的竞争,是“群体资源或权力必然的结果”,另一种则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障碍。 认知理论则认为,基于社会知觉的特点,即使没有经历引发偏见的社会化过...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f19594c32f44396866d03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