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

北师大心理学部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应用心理(MAP)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要力求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用户体验、心理咨询、消费心理、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教育与学校心理等领域的应用心理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四、考试内容

专业方向

公共科目

方向科目

用户体验(UX)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研究方法》(含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设计)

《工程心理学》

临床与咨询心理

《人格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心理学》

心理与行为大数据

教育与学校心理

五、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写作题等

六、参考阅读书目(仅供参考,不限版本。命题以指导意见中列出的知识点为依据)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2014).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舒华,张亚旭.(2008).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海琦.(2022).心理测量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厚粲,徐建平.(2020).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葛列众.(2017).工程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伯格(BurgerJ.M.).(2014).人格心理学(第8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戴维·迈尔斯.(2020).社会心理学(第1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卢盛忠.(2008).管理心理学(第4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公共科目

一、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三)心理学家们做些什么

二、感觉

(一)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

(二)视觉系统

(三)听觉

三、知觉

(一)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二)注意过程

(三)知觉中的组织过程

(四)辨认与识别过程

四、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一)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的功能

(三)睡眠与梦

五、学习与行为分析

(一)学习的研究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六、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

(二)映像记忆

(三)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编码和提取

七、认知过程

(一)研究认知

(二)语言的使用

(三)视觉认知

(四)问题解决和推理

(五)判断和决策

八、人的毕生发展

(一)研究和解释发展

(二)毕生的生理发展

(三)毕生的认知发展

(四)语言获得

(五)毕生的社会性发展

(六)性别发展

(七)道德发展

(八)学会如何成功的成长

九、动机

(一)理解动机

(二)饮食

(三)个人成就动机

(四)需要层次

十、社会过程与关系

(一)情境的力量

(二)构造社会现实

(三)态度、态度改变与行动

(四)社会关系

十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一)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二)攻击

(三)偏见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心理实验设计基本概念

实验法;实验设计

前测;后测;实验组;对照组;控制组;匹配组;双盲法

(二)心理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

二、心理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及其测控

(一)变量的类型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二)无关变量及其控制

排除法;恒定法;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三、心理实验设计类型

(一)单因素、多因素实验设计

(二)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设计

(三)组内、组间与混合实验设计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

五、单变量描述性统计

(一)集中量数

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

(二)差异量数

方差;标准差;

(三)相对量数

百分等级;标准分数

(二)一元线性回归

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标准误

(二)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步骤

(三)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t检验;Z检验;F检验

(四)方差分析原理

八、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量表类型: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二)测验类型: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

九、经典测量理论

(一)经典测量理论模型及假设

(二)经典测量理论对测量误差的解释

十、心理测验质量指标

(一)信度:信度的定义;信度的类型;影响信度因素

(二)效度:效度的定义;效度的类型;影响效度因素

(三)难度

(四)区分度

第二部分方向科目

《工程心理学》(仅适用于用户体验(UX)方向)

一、概论

二、研究方法

(一)经典的实验研究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实验法;现场研究和模拟实验

(二)神经生理方法

眼动追踪技术;心理生理测量技术;脑功能检测技术

三、视觉显示界面

(一)视觉显示

1.静态视觉显示界面的研究

2.文字显示设计的研究

3.图表显示设计的研究

4.符号标志设计的研究

(二)动态视觉显示界面的研究

1.表盘仪表信息显示的研究

2.灯光信号设计的研究

3.电子显示器信息显示设计的研究

4.手持移动设备显示的研究

(三)视觉显示编码、突显和兼容性的研究

1.视觉显示界面中的信息编码问题

2.视觉信息显示的突显研究

3.视觉显示和控制兼容性研究

四、听觉显示界面

(一)听觉显示:听觉显示特点;听觉显示器

(二)语音界面:言语可懂度和自然度的研究;语音界面的研究

五、控制交互界面

(一)传统控制器的交互界面:控制器的识别与操作

(二)新型控制的交互界面

语音控制;眼动控制;脑机接口;可穿戴设备交互

六、人计算机交互

(一)菜单、命令和对话等界面

菜单界面;命令和填空界面;对话和直接操作界面

(二)协同工作、虚拟和网络等界面

协同工作界面;虚拟界面;网络界面

(三)键盘等硬件的交互设计

键盘的交互设计;指点设备的交互设计;手机使用行为与心理特征

七、产品可用性

(一)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二)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度量

度量维度;各种度量的整合

(三)评价度量体系

定性的可用性度量评价体系;定量的可用性度量评价体系

《人格心理学》(仅适用于临床与咨询心理和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

一、什么是人格

二、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二)荣格与分析心理学

(三)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四)新精神分析理论

三、特质取向的人格理论

(一)奥尔波特与特质

(二)卡特尔与16PF

(三)艾森克与大三人格

(四)大五人格

四、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遗传与生物基础

(二)疾病倾向人格

五、存在-人本取向的人格理论

(一)马斯洛与自我实现的人

(二)罗杰斯与来访者中心疗法

(三)存在主义心理学

(四)积极心理学

六、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

(一)凯利与个人构建

(二)罗特与控制点

(三)班杜拉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自我

(一)自我概念

(二)自尊

(三)文化与自我

(四)自我服务偏差

三、社会知觉与判断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二)印象与印象形成

(三)归因

(四)社会判断

四、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及成分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三)态度的改变及理论

五、从众

(一)从众的定义及经典研究

(二)从众的影响因素

六、说服

(一)说服的途径

(二)说服的要素

七、群体影响

(一)什么是群体

(二)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

(三)社会助长和社会懈怠

(四)去个体化

八、偏见与歧视

(一)什么是偏见与歧视

(二)偏见的根源

(三)刻板印象

九、攻击行为

(一)攻击行为的理论

(二)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如何减少攻击

十、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

(一)人际吸引的规则

(二)爱情

十一、帮助行为

(一)帮助行为的理论

(二)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

《管理心理学》(仅适用于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一、管理心理学发展历史

(一)理论背景

心理技术学;人际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社会测量学

(二)标志性事件

二、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观及演进

“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文化人”假设

(二)人性观在管理中的运用

三、个体行为心理基础

(一)社会知觉:选择性知觉;刻板印象;第一印象;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二)归因理论

(三)个性心理差异与管理

四、工作动机与激励

(一)工作动机的定义、成分

(二)激励的定义与原理

(三)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三种需要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定理论);

五、群体心理与管理

(一)群体动力

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从众;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

(二)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德尔菲法;电子会议法);群体决策中的问题(小群体意识;极端性偏移)

(三)群体冲突

六、团队建设与管理

(一)团队的定义、特点、类型、作用

(二)团队发展阶段

(三)团队成员的角色

(四)团队建设的途径:人际关系途径;角色界定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

七、领导心理

(一)领导效能

(二)领导理论

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勒温的领导类型;俄亥俄大学研究;四分图模型;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LPC测量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THE END
1.房间里最有智慧的人:社会心理学带你洞悉人心,跳出思维的陷阱最新...对客观与偏见的知觉偏差 2000年11月7日,许多美国人在睡觉前,都认为艾伯特·戈尔已经当选总统。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们得知乔治·W.布什拿下关键州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票从而领先于戈尔,这足以确保布什当选总统。由于布什在佛罗里达州险胜(得票率不到总票数的一半),因此竞选活动中出现了激烈的法律争辩,导致佛罗里达...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53910/3
2.第四节态度与行为讲义1. 对抗刻板印象 2. 平等接触 3.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应用分析 一、单选题 1. 弗里德曼提出的态度成分不包括( )。 A. 认知 B. 情感 C. 体验 D. 行为倾向 答案:C 2. 戒烟者为减少因再次吸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可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实现,以下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https://wangxiao.exam8.com/shiting/w_jiangyi.asp?jiangyiID=23615
1.组织行为学题库6篇(全文)13)高自尊的人有强烈维持自尊的动机,所以他们利用自我服务偏见来保护它。 答:正确的14)知觉的理解性是由于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比如在照明、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我们对事物的知觉结果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xdnu8ug.html
2.何以消除偏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社会印象的再建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人们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动机理论认为偏见起源于群体间的竞争,是“群体资源或权力必然的结果”。认知理论则认为,基于社会知觉的特点,即使没有经历引发偏见的社会化过程,没有群体间资源竞争的情况下,看似无害的...https://www.hebcpc.cn/gzjy/info/1074/3427.htm
3.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减少偏见,从了解开始自闭症家庭的家长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心力,却仍然面临社会对自闭症的偏见。一方面,家长们努力让自闭症孩子融入“正常”的生活,比如上学、娱乐,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对自闭症人群仍缺少包容,在学校里,部分自闭症孩子会因为“性格不合群”、“不能控制情绪”等问题被孤立和排斥,同时,特殊学校资源较少,也缺乏针对自闭症群...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09452098&efid=mQpj87y9hZ4G2LKPj9MFPg
4.软件开发中的10个认知偏差51CTO博客除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之外,系统探索还可以帮助人们牢记“大局”,以大局为重。换句话说,它迫使产研人员更明确地欣赏和承认更大的目标,希望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在非核心诉求上分心的可能性。对开发人员而言,这可以通过促进使用现有的相关代码来防止所有权(CB2)等偏见,这有助于保持较大的代码库向后兼容。 https://blog.51cto.com/wirelesscom/5631497
5.社会心理学DavidG.Myers偏见:不喜欢他人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自尊动机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https://blog.csdn.net/qq_31220203/article/details/119903163
6.马斯克突然“悟”了!50条认知偏差,大开眼界定位时代网自私的偏见 自利偏差 失败总是有原因的,?成功完全是靠。失败总是有原因的,成功全靠它。 如:感觉得奖是因为自己工作努力,而不是靠别人帮助和运气。但考试不及格,只是因为睡不足而已。 -03- 组内偏爱 群体内偏袒 我们偏爱同一个圈子的圈内人,而不是圈外人。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541768.html
7.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谈社会知觉中的“偏见”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印象,晕轮效应,优先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在行为科学中,人们在社会知觉方面存在着几种“偏见”,本文分析了这些偏见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并阐述了管理者如何适当利用它们...https://wap.cnki.net/qikan-JJSS905.002.html
8.《社会心理学导论》笔记对环境一定控制权的囚犯——可以移动椅子,控制电视,并且开关电灯,会减少体验压力,较少出现健康,并且较少有故意破坏的行为。 和你一起住的人如果可以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去看电影,晚睡还是早起,那他们可能活得更久并一定会更快乐。 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559643
9.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自我进行知觉时,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无偏见地认识自己,但另一些人则会高估自己,表现出自我提升偏见,或者低估自己,表现出自我降低偏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9个自我提升的方法 1、愿意改变 想成为更好的人,就必须乐于改变。改变是成为期望中自我的唯一途径。许多...https://www.ruiwen.com/w/172607.html
10.毫厘之差,意义不同:50对易混淆的心理学术语辨析界面新闻·JMedia偏见是一种内在的态度,是个体根据对方所处团体(如非裔美国人,犹太人,肥胖者,共和党等)对对方预先做出的不成熟的、负面的判断;歧视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因对其个体及其所处团体有不满或其他原因,对个体进行不公平地对待,如侮辱对方,减少对方应得资源,或是故意不雇佣对方等。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70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