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主演宋康昊(左)与导演奉俊昊
第72届戛纳电影节闭幕
文/金羊网记者何晶
图/新华社
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颁给了《大西洋》,戛纳常客达内兄弟凭借《年轻的阿迈德》斩获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颁给了法国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最佳男演员为西班牙影片《痛苦与荣耀》的男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最佳女演员为英国影片《小小乔》的女主演艾米丽·比查姆。
“寄生虫”既是穷人也是富人
《寄生虫》由曾拍摄过《杀人回忆》的奉俊昊执导。影片中,一户穷人家庭靠糊披萨盒子维生,儿子通过面试获得了给某富人家女儿当家教的机会,随后,他陆续将妹妹、爸爸、妈妈带到富人家里做家教、司机、保姆。一天,富人一家外出野餐,穷人一家偷偷在他们的大房子里狂欢,没想到发现了这个家庭的秘密,事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虽然《寄生虫》讲述的是发生在韩国的故事,但不少观众都感觉看到了自己身边熟悉的影子。“很多观众和我说,这就像是自己国家的故事,能收获大家的情感共鸣让我备受鼓舞,但也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奉俊昊说。在不少人看来,“寄生虫”似乎指代的是那些寄生于富人家庭的穷人,但奉俊昊说,“富人也要依赖穷人的照顾,需要司机、保姆、洗衣工,所以‘寄生虫’也可以用来称呼那些有钱人。”
接受采访时,奉俊昊透露,《寄生虫》的构思可追溯到2013年《雪国列车》制作的后半期,“雪国列车的头等车厢和末等车厢正好代表了阶层的悬殊差距,当时我就被这种主题意识包围了。”奉俊昊说。
为什么奉俊昊的作品这么受观众欢迎?导演自我分析道:“可能因为我不走好莱坞路线吧。从《杀人回忆》开始,我就有意摆脱好莱坞惊悚片的典型手法,这是我的动力和生存之道,《寄生虫》也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在本届戛纳电影节上拿下了3.5分(满分4分)的最高场刊分数。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是多家媒体、影评人对主竞赛单元影片打出的平均分,最高分作品往往和评审团结果不尽相同。2018年,李沧东执导的电影《燃烧》拿下3.8分,刷新戛纳场刊评分新高,可惜最终一奖未得。这一次,《寄生虫》拿下本届最高场刊分数,最终也圆满抱回金棕榈大奖。
九位评审一致通过最佳影片
在本届电影节评审团的新闻发布会上,评审团主席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透露,九位评审全票通过《寄生虫》是最佳影片。冈萨雷斯表示,评委会在评判电影时不会被其背景影响:“我们不在乎这片子是谁执导的,来自哪个国家,最重要是它表达了什么。”
对此,冈萨雷斯表示:“艺术是对世界的呈现,是有远见的,今天的电影确实需要有反映社会问题的急迫感。电影应该唤起观众的责任意识,获奖的大多数影片在表现社会不公等现实问题,这是一个信号,也是当今社会应该考虑的问题。”
戛纳电影节最年轻的评委——22岁的艾丽·范宁对媒体表示,这次的评审工作是一次有趣的实践:“和其他评委一起讨论,我的收获很大,学会了用另一种眼光去看电影。”冈萨雷斯也对她进行了点评:“评委会很幸运有范宁在,她的观点很新鲜,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我们了解年轻人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电影,而不是陷入传统和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