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华: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对学生的词汇训练方法,那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的一个个单词是学生们成长的脚印。张老师让学生每天都记忆30个单词,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少记一些,但要坚持天天记忆。张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列好日期,一页单词记6天,依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反复记忆。这30个单词可以是课本单词,也可以是自己搜集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张老师的训练方法,有理论依据,有实践指导,有思考,有反馈,非常实用。日常,我也让学生每天累计单词,但训练的方法有所不同,我主要追求单词量和单词积累的广度,单词重复的遍数不多,因而学生遗忘的较快。自我感觉不如张老师的教学方法扎实。打算把我的方法与张老师的方法结合起来,重新规划一下学生记单词方案。主要还是得要求学生要有单词积累本。英语词汇量的扩大对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实质的帮助。张老师对学生高中三年的规划也有自己成熟的规划,每一年学生要完成哪些任务,书要怎么使用都有明确要求,新概念每天背几行,多久能够背完一本。张老师的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李斯曼:张老师先介绍了浙江高考写作题型中读后续写的考查要求及近些年的考法,继而将山东续写与浙江续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然后更加深入具体地阐述了该题型的训练方法和切实有效的提分技巧。专家介绍的这些经验和技巧,可操作性很强,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准确的信息获取
指导学生,拿到该题型后,应该从角色性格、角色外表、角色关系、剧情主线、最后情感、最后时空、首句信息等方面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同时提醒学生在审题方面避免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偏,漏,混,格式等。
二、关键的训练技巧
(1)合理、流畅——保证基本得分
(2)生动、高级——拿到高分
如何将一个故事写得生动,可以从两条主线出发去操作。
从剧情入手,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like/asif/asthough)、拟人(like)、对比、夸张(like)、排比(表面是波澜不惊,同一种结构,但可以有巨大的信息量)。
最后,描述中可以再加上一些富有变化的准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以上几个方面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打造,肯定是得到高分的关键保障。
三、如何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语料输入
从头狠抓写作词汇落实,即从高一就开始狠抓。张老师大概介绍了一下他们学校的词汇积累要求。
高一上:课本+新概念2+应用文语料
高一下:课本+新概念3+续写语料
高二上:课本+新概念3+概写语料
高二下:课本+3500+高级
高三:模块78+3500+高级+部分托福雅思写作词汇+文学作品词汇
虽然高考要求3500词汇,但是写作上并没有限制,学生如果有这个能力,老师应该鼓励他去写一些高级的东西。
好句输入要把握一个原则,尽量不要太长,能够比较简单凸显重点、词语又很精彩,能够让这句话显得很生动,短的句子的输入更容易对接到作文里去,也容易灵活变通的进行一些必要的变化,如果输入句子太长,很容易受原文捆绑过大,应用时很容易照搬,让人感到刻意的痕迹比较浓。所以张老师建议输入时用简单的句子,这样学生一句句地才会很有信心去记背。
语篇输入方面,张老师强调说输入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感以及整个语段的移接,所以输入本身必须得是正确无误的,而且要非常熟练,能够在应用时达到灵活变通的程度。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输出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建议学生背诵以下几种语篇:
原版原著——其中的一些片段,不用太长,让学生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美感。
四、如何高效地进行平时的写作训练?
1.口述
2.片段语境
3.图片
这样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用图片来替代。比如提供给学生一个很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和讨论。然后,我们还可以给一些指向,进行定向词的图片的训练,
假设是nervous,又该怎么写呢?
接下去又换个话题,大家再继续写,可能就会写出另外一种想象。
4.片段短片
这样的训练还可以用短片来替换。短视频或者学生喜爱的动漫也可以派上用场。只要他们感兴趣的,都是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5.专题训练
再比如,可以进行结尾专题的训练。比如说,这篇结尾,大家先用直白写个结尾,再用自然过渡写个结尾或者是找个名言来结尾。可以进行这个方面的专题拓展。
还可以进行心理专题的训练。比如刚才的那些画面,随便一个片段语境拿出来,让学生先用直接的手法写,然后再尝试用间接的手法,也可以尝试用语境烘托内心的写法。
6.改写练习
有的句子太啰嗦,字数超了,需要浓缩;有些句子我们可以进行拓展,让它更加有血有肉;或者专门进行渲染方面的训练,或者是情感,或者是替换,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张老师的讲座给予老师们很多感悟,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入思考。开学后,如何将专家的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真正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进一步不断摸索和钻研,在新的学期争取在新题型教学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