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文明养犬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处小区、公园,了解市民养犬情况,聆听市民心声。
现场直击不文明养犬行为频发
不文明养犬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城市治理的难题。记者走访多地发现,多数养犬人已经做到牵绳遛狗并主动清理粪便,避免犬只扰民,但也有个别人任由爱犬“自由散步”、放任狗粪“横躺街头”。
昨天上午,记者在花园街、广电路交叉口观察的半小时内,共有5只狗经过,所有狗都系着牵引绳,但草丛显眼位置还是有宠物粪便的踪影。而在附近禁止携犬进入的新天地公园,有养犬人试图偷偷带狗进去散步,遭保安阻拦才作罢。
在湟里镇蒋堰村,老年群体是辖区主流人群,而狗狗则成为陪伴老人生活的“家庭重要成员”之一。10月28日傍晚7时,记者看到某村民正带着一只黑色大型犬遛弯,但没有拴牵引绳。偶尔有陌生人经过时,该犬会忍不住上前吠叫两声,“一般都是在家附近活动,它看到人也只是叫叫而已,又不会真的咬人,感觉没必要牵绳。”有路人指责遛狗不牵绳时,该村民丝毫不在意。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区楼栋门厅都张贴着“持证养犬,文明养犬”等文明养犬宣传语,但依旧有市民遛狗不牵绳,地上的宠物粪便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养犬人每次出门都要斗智斗勇
而对于很多已经做到文明养犬的人来说,同样“有苦说不出”,明明已经谨守规范,却要因为不属于自己的过错,承受来自另一个群体的审视。“难道养狗还得看人眼色”感到“不公平”的养犬人时常会产生这样的愤懑。
“早上我下楼遛狗,保安和我说小区不能养狗了。”家住西湖街道西湖家园小区的瑞瑞告诉记者,家里有一只4岁的泰迪,已为其办过狗证,遛狗时也牵了绳,却遇到小区的“一刀切”,这让她十分苦恼。“狗也有生存权,我们十分支持文明养犬,但也想呼吁更有温度的文明治犬,让人和狗狗可以在城市和谐共处。”瑞瑞说。
“感觉最近有不少人对狗狗敌意挺大的,使用推车也是为了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走访中记者看到,同样住在西湖街道的居民王女士进电梯前将狗狗放进了推车中,“带狗出行,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多少会影响别人,放在推车里省去了很多麻烦。”
“现在出门遛狗,一定会带牵引绳、捡屎袋以及新购入的录像设备。”提及购入录像设备的原因,在湖塘工作的顾女士表示也是无奈之举。家住天宁区的她,经常在业主群里看到关于遛狗的不和谐声音,最近遛狗时也听到了一些恶意谩骂,“为了避开人流,清晨会早一点出门遛狗,并且全程用录像设备记录,虽然累点,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有理说得清。”顾女士说。
部门板块规范文明养犬共建文明城市
为进一步做好辖区养犬管理工作,我区各级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面开展文明养犬整治宣传行动。
各社区广泛开展花式宣传,潜移默化增强居民的文明养犬意识。“通过宣传,小区大部分养犬人都做到‘一狗一证、一狗一绳’。”永定社区党总支书记庄亚娟介绍,近年来,社区深化“自治+共管+服务”模式,共建养犬“文明链”,为文明养犬营造了良好环境。此外,社区每年还组织免费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让居民感觉安心又暖心。
“社区养狗人士较多,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文明养犬志愿服务队,由社区老党员、居民志愿者、居民小组长、物业管家及网格员组成,并在各网格群进行广泛宣传,进行文明养犬行为倡导。”社区文明养犬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欢介绍,除线上动员外,线下定期组织志愿者队伍巡逻,发放《文明养犬倡议书》,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及时进行制止。
“根据《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重点管理区内,携犬出户未为犬只佩戴犬只识别牌、未按规定束牵引带牵引犬只或者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单独携犬出户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江苏常硕律师事务所律师方媛媛提醒广大养犬人,主动承担养犬主体责任,遵守文明养犬基本要求,自觉规范养犬行为,营造文明、安全、有序的人居环境。
记者手记
文明养犬,既是体现市民现代文明意识、社会文明程度的“反光镜”,更是以小见大,观察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放大镜”。如何探索、打造文明养犬社会化治理的“武进名片”,解决城市“顽症痼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值得深思,更离不开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