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雅文
北京市逸峰律师事务所律师游志雄
专家观点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有效管理流浪宠物,首先,应当从立法层面明确宠物的法律定位。其次,应从源头上规范养宠人的行为。再次,明确流浪宠物的捕捉部门、登记部门和饲养部门。
◇由于政府部门对流浪宠物的收留能力有限,今后应当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形成以社会各界捐资维持、爱宠人士认养为主的发展模式。
流浪宠物的危害及成因
王雅文介绍,流浪宠物居无定所,随意繁殖,生活环境恶劣,不能得到定期清洁、免疫、驱虫等。其携带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几率远远高于家养的宠物。除了严重污染生活环境,流浪宠物还可能引发动物疾病流行。
游志雄认为,出现流浪宠物的主要成因是饲主遗弃或者宠物走失。有些人饲养宠物是由于一时兴起,或是诸如年老独居、感情受挫等,一旦饲养热情褪去,或因工作地址更换、房屋拆迁、出国等情况发生,宠物们便被遗弃。
王雅文表示,根据前述法律规定,各地制定了符合地方特色的管理规定,如北京市农业局制定的《北京市动物收容管理办法》规定,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负责被遗弃、被没收以及无主动物收容处理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具体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实施,同时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自行或者委托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团体)设立动物收容所或指定场所,具体实施动物收容工作。今年12月1日,甘肃省兰州市颁布实施了《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该条例要求城管、住建等部门要做好主城四区的无主犬、流浪犬、野犬等的捕捉工作。一般而言,各地关于流浪宠物的收治对象主要包括三类:送养的动物、捕捉的流浪动物、罚没的动物。为保障收容动物的生存条件,地方性规定对收容机构的设施也都作出一般规定,能够保证其健康生存。
为何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尽管我国有不少涉及流浪宠物的法律法规、地方性规定,但流浪宠物的管理还是不尽如人意。流浪猫狗仍旧在小区随意觅食、在高校到处“蹭课”。对此,受访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立法仍有缺失造成的。
国外规定可以借鉴
如何有效管理流浪宠物
王雅文认为,要使流浪宠物管理具有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宠物饲养登记制度。宠物饲养必须严格进行登记。登记内容主要包括饲主的信息、宠物基本情况,采取给宠物植入芯片的方式,便于后续各种管理措施的跟进。饲主发现宠物丢失的,可以向管理机构进行登记,便于宠物找回;发现故意遗弃宠物的,应当给予严厉处罚,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宠物的出现。
二是完善流浪宠物民间救助机制。流浪宠物收容中心现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部门设立的流浪宠物留置站,还有一类是民间成立的救助站。政府部门对流浪宠物的收留能力有限,今后应当大力发展社会力量,形成以社会各界捐资维持、爱宠人士认养为主的发展模式。
三是对现存流浪宠物采取合理措施以减少数量。很多地方存在对流浪狗进行大面积扑杀的做法,但没有一个城市因此收到成效。目前,世界公认的控制流浪犬猫等宠物的最有效办法为“TNR”法,即“捕捉、结扎和放归”。把一个区域内的流浪犬猫全部捕捉起来,施以结扎手术后,放回它们原来生存的地方,并进行跟踪。有关数据显示,洛杉矶在1971年处理11万只流浪犬猫,低成本的绝育方式推出后,到1986年数目下降到只剩一半;温哥华8年间,流浪犬的处理量由8万条降到0.9万条以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