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给株洲孤残儿童找“家”的社会事业现状文明播报

因为智力发育问题,小雪(化名)出生不久即被父母抛弃。在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待了5年后,福利院给她找了户寄养家庭。在这户人家,小雪找到了“家”的温暖。

家庭寄养,指民政部门将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委托给社会爱心家庭照料养育。与收养不同,寄养儿童的监护权在民政部门。

2004年,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开始施行家庭寄养。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株洲市福利院累计共有近500多名孤残儿童,在100多户寄养家庭中生活。

然而,去年寄养制度迎来政策调整,出台《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新规更加规范,却也让株洲市福利院面临家庭更加难寻、人手经费掣肘等挑战。

走访:一个村,上百名孩子的“家”

2005年,芦淞区枫溪街道曲尺村56岁的村民程建梅成为小雪的寄养家长,“小雪刚来时,一直不说话,经常哭。”她告诉记者。

第二年,程建梅有了亲孙子。小男孩慢慢长大,把小雪当亲姐。小雪也越来越开朗,完全融入新家。

“我教她穿衣服、叠被子,一遍不会第二遍,教会为止。”程建梅说,“逢年过节走亲戚都带着她,现在所有亲戚朋友都认她,她也懂事,会称呼人。”

2004年,株洲市福利院与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CCAI)合作开展家庭寄养项目,首选紧挨福利院的曲尺村作为寄养点。目前,包括云龙示范区云田镇的光明村、美泉村在内,共有3个寄养点。

小枫(化名)也寄养在曲尺村。表面上看,小枫跟正常孩子并无二致,但因为先天器官畸形,12岁的他还需要穿纸尿裤。“他刚来的时候,全身味道很重。”小枫的“妈妈”邓艳回忆。

但没有人嫌弃小枫。“在我们村,没有谁嫌弃谁,这些孩子去哪家玩,大人都会拿东西出来吃。”

目前,曲尺村共有30个寄养家庭,养育着36位孤残儿童。据了解,从2004年至今,曲尺村先后为福利院养育了100多名孤儿,其中有20多名最终被收养,回归社会。

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刘芳认为,这些孩子在一块生活,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又能有相对愉快开放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其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

兰考事件爆发后,有许多人对袁厉害提出“利用孩子拢财”的质疑。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在株洲发生?

记者了解到,根据儿童的照料难度,每个寄养家庭每个月可获得700-1000元的补贴。这一津贴基本能够满足孤残儿童的日常生活需求,但又不致于为生活家庭产生大的利润空间。

事实上,每一个寄养家庭,都要经过全方位评估以及层层筛选,以此来保证儿童利益不受侵害。

刘芳介绍,这些评估包括家庭成员个人素质、健康状况、收入、邻里关系,以及孩子自己的意愿等等;寄养关系初步确定后,还要对家庭主要照料人进行点对点专业培训。“新规里都细化了这些程序,且新规出台之前,我们已经是这么做了。”刘芳称。

同时,寄养家庭关系确定后,还要开展跟踪评估,以确保寄养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我们每个月都会回访一到两次,还会不时召集家庭到福利院培训,甚至包括消防安全等课程。”福利院老师宁金玲介绍。

问题:重症孩子难以寄养,城市家庭不愿参与

8年来,程建梅共带过6个孩子,其中仅第一个孩子身体健全,也是唯一一个最后被收养了的。

“以2006年为分界线。”刘芳回忆,2006年以前,福利院接收的遗弃儿童中,健全的孩子居多。2006年后,健全儿童数量逐年减少,带有不可治愈性疾病的严重残疾儿童比重上升。

根据福利院提供的数据,目前,正在寄养的儿童有110多名,最大的20岁,最小的仅3个月,几乎全部都是残疾儿童。

另一个现实是,现在仍没找到寄养家庭的孩子,都患有重症,很难再被寄养。

“因为婚前检查、个人素质的提高,总体上,近几年弃婴数量在减少。”宁金玲告诉记者,这两年,寄养家庭的数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尽管如此,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寄养家庭整体层次并不理想。

在寄养家庭中,受过良好教育、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城市家庭没有一户;目前愿意申报的家庭,全部来自城乡结合部,而这些家庭,普遍文化层次偏低、照料人年龄偏大。

“无论从医疗条件、社会融入、文化氛围等多方面来说,城市家庭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刘芳谈道,“以前城市家庭可以提供30、4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就勉强符合标准,但是现在不行了。”

同时,她又不得不担心,随着寄养门槛的进一步提高,在本就空缺的基础上,城市家庭会变得更加难寻。

挑战:寄养“门槛”抬升,“家”在何处?

去年12月,在《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民政部修订出台《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新规扩大了寄养儿童范围,也提高了寄养家庭门槛。

相较原来的“每个寄养家庭的被寄养儿童不能超过3名”的要求,新规将人数限制为不得超过2人,且该家庭无未满六周岁儿童。

“这条新规,主要是防止寄养家庭将补贴用在自己小孩身上,突出体现了‘寄养儿童利益最大化’这一原则。”株洲市民政局福利科科长尹双凤认为。

然而,若照此新规,邓艳、程建梅的家庭,都不符合寄养要求。那么,这就可能面临收回儿童重新寻找寄养家庭、对不符合规定的家庭进行调整的问题。

“一方面,门槛提高了,寄养家庭更难找了;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寄养儿童都生活得不错,再次抽离,难免造成二次伤害。”刘芳承认,新政更加规范,但也确实带来了挑战。

更加严格的新规,也放大了福利院人手跟经费欠缺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福利院负责家庭寄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7名:特教老师2人,医护人员3人,康复师2人。

“人手跟经费不足,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心理辅导、寄养家庭回访、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宁金玲说,尽管不时有义工社、高校等公益团体来帮忙,但往往显得专业性不够、持续性不强。

新规甫一发布,福利院就着急了,召集寄养家庭开会。带过6个孩子的程建梅自然也来了。

“前5个孩子最终都走了,每走一个我都哭得不行,我知道,孩子也难受。”那次会后,她开始有点隐约担心,是不是某一天,小雪也会突然离开?(株洲日报见习记者吴楚)

THE END
1.单亲妈妈无法抚养孩子,是否可交由某某寄养?单亲妈妈合法送养孩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单亲妈妈必须是有特殊困难而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其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277090.html
2.福利院提醒:想要领养孩子需满足四条件烟台生活若有的家庭想领养孩子,只要满足夫妻双方年满30周岁、无子女、无疾病、有稳定经济来源这四个条件,就可以拨打6661096,向烟台市儿童福利院提出申请。通过申请后,与福利院签订寄养协议,孩子先在这个家庭寄养半年,再根据寄养情况确定是否正式领养。 遗弃自己孩子,也不能随便抱回 ...https://yantai.dzwww.com/xinwen/ytxw/ytsh/201307/t20130726_8694465.htm?_da0.28233066593330025&ivk_sa=1024320u
3.“来,认识一下吧!”社工日,儿童社工这样介绍自己!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永久和临时失去了家庭监护的儿童委托给其他家庭养育的照料模式就是家庭寄养。在家庭寄养的情况下,寄养的儿童的监护权不变,任由委托机构承担儿童户籍,仍然在原来的福利机构。 Part.4 面对不同群体,我们有着不同的身份 在孩子面前,儿童社工就是他们最忠实的伙伴。 http://www.bnu1.org/show_2526.html
1.领养小孩领养小孩的条件私下抱养犯法吗收养和抱养的区别收养孩子的条件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 https://www.66law.cn/special/lyxhxysmtj/
2.寄养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刘双律师普法视频寄养的条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被寄养小孩的条件必须是: 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不宜安排家庭寄养。 二是,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https://www.64365.com/video/skigz/
3.寄养孤残儿童要有硬条件新闻中心寄养孤残儿童要有硬条件 本报讯(记者 李江涛)“我是名退休老师,孩子们都成家了,自己在家也没啥事,想接受个福利院寄养的孩子,需要符合什么条件?”29日,本报刊发《家庭寄养:让孤残儿童享受更多亲情》一文后,引起不少读者关注,他们纷纷打来电话,咨询寄养相关的问题。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07/01/30/000251415.shtml
4.儿童康复科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xx年,我院脑瘫康复基地在省民政厅及“明天计划”办公室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孤残儿童服务的宗旨,我院充分发挥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利用有效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尽力挖掘和激发每个孤残孩子的最大潜能,为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创造条件。现...https://www.ruiwen.com/nianduzongjie/6661408.html
5.澳大利亚儿童保护概述(三)该部分规定的主要是儿童被带离家庭后采取的安置措施。安置机构包括寄养家庭以及社区照料机构。该部分主要规定了寄养以及社区照顾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对这些家庭和机构的调查以及监督。法案规定登记的个人和机构必须向人力服务部报告。法案规定,该部门接到个人或者机构照料者不具有资格或者对儿童实施虐待等行为时,可以提出...https://www.chinachild.org/?p=7636
6.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2、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从社会工作角度,救助方式主要有家庭寄养、收养、儿童福利院安置等。家庭寄养的服务对象是孤儿、弃儿或因故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选择能够为儿童提供健康全面发展的条件,及在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生活水平、教育程度诸方面都是适宜的家庭,经社会工作者联系协助并予以督导,逐渐使双方能和谐相处。收养服务...https://www.oh100.com/peixun/shehuigongzuo/338295.html
7.荥阳王村镇有座“家庭寄养楼”80名孤残孩子被认养新闻频道“现在,附近有不少家庭主妇来预约要收养孩子。”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李文莉说,这种模式上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先在北京试点,继而在全国各地推广。郑州还是首次尝试,去年10月,由社会爱心企业出资30万元在此设置了硬件设施,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将80名孤残孩子带到了这里,很快就被该村有条件的家庭一一认领。 https://www.hnr.cn/news/snxw/201303/t20130329_38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