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泳指出,《家庭寄养评估》标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在一定情形下,民政部门或者儿童福利机构,应当解除与寄养家庭的寄养关系,有几种情形:第一种,寄养家庭或者成员有歧视、虐待寄养儿童行为的;第二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导致无法履行寄养义务的;第三种,借机对外募款敛财的;第四种,擅自更换主要照料人的;第五种,在申请或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资格的;第六种,不履行寄养协议约定的其他情形。有这六种情形,儿童福利机构应当和寄养家庭解除寄养关系。如果在寄养期间有侵害寄养儿童权益的,还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追究寄养家庭的法律责任。
第二方面,关于对儿童的评估,第一条,未满18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第二条,儿童对家庭养育有情感需求;第三条,儿童身心情况适合家庭养育;第四条,不需要长期进行医疗康复或长期依靠专人照料(但设有康复基地的地方除外);第五条,短时期内不适宜进行家庭收养。一个儿童是否适宜家庭寄养要同时满足这五个条件。
《标准》还规定,有几种情况儿童不适合家庭寄养:第一条,是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医治、照料的重度残疾、病患的(设有康复基地的除外);第二条,是处于传染病活跃期的;第三条,是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长期出现异常情绪行为的。有这三种情况之一都不适宜进行家庭寄养。家庭寄养前,应当充分征求8周岁以上、具有正常认知寄养儿童意见,尊重儿童权益。为对儿童与家庭的融合情况进行评估,标准还设立了寄养融合期,寄养融合期一般不低于60日、不超过90日。融合期结束后,再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建立正式寄养关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