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养奶卖奶转向养牛卖肉,在一连串紧张的扩张之外,认养一头牛还存在奶源与产品价格品质的质疑,上市招股书迟迟未见,实控人最早任职公司尚处于风险之中。重新开辟乳业之外的第二曲线之后,“认养”的故事该怎么讲下去?
开辟新赛道,进军肉牛市场
2022年初,认养一头牛开始进军肉牛赛道,采取项目建设、企业投资等行动加紧肉牛板块布局。在今年1月,认养一头牛成立肉牛事业部,独立于乳业板块,以独立子品牌展开运营。
今年年初,认养一头牛在吉林省榆树市落地首个肉牛产业园。据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官网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1亿元,覆盖肉牛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条。
另在今年2月24日,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长春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项目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园区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50.8亿元,计划5月开工,2024年底竣工。
认养模式实为变相会员,自有奶源说法遭质疑
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认养一头牛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乳业品牌,以“只为一杯好牛奶”为使命,以奶牛养殖与牛奶产品销售为核心主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旅游观光、饲料加工和乳制品加工销售于一体、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农业产业化集团。
认养一头牛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品牌,与其“认养”概念和品牌故事的宣传营销脱不开干系。2012年,徐晓波给儿子从香港购买奶粉回内地,因不了解限购令被海关质询4小时,奶粉也没有带回来,徐晓波因此开始走上了做牛奶的道路。借着这一故事,认养一头牛打出了“奶牛养得好,牛奶才会好”的口号,提出“认养”概念——认养一头牛,获得好奶源。
由此来看,“认养”更多是个虚拟的名头,实际则是换了包装的会员制度,通过认养模式,消费者绑定成为长期会员,并帮助品牌进行产品推广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2020年11月,杭州认养一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因销售的认养季卡、认养年卡背面的使用说明中均有“最终解释权归杭州认养一头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的字样而被杭州市下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一万元罚款。
认养一头牛绕过蒙牛、伊利,主攻线上渠道,创下不凡的销售佳绩。线上营销是助力认养一头牛发展的重要关节,却也制约着其后续的长远发展。据新京报去年报道,认养一头牛产品销售多发生在电商渠道,线上销量占比70%左右。大部分成本都花在电商平台的流量费用上,获客成本高,营销投入大,尚未能真正实现盈利。
此外,认养一头牛自品牌创立以来一直主打“奶牛养得好,牛奶才会好”的宣传口号,产品定位和定价都趋向高端。但在乳品市场中,认养一头牛的产品定价与品质并不十分突出,反而存在售价高而品质低的情况。
面对奶源质疑,认养一头牛曾在公开报道中回应,已于2021年与牧同科技结束合作,正在不断提高自有奶源比例。
招股书迟迟未见,实控人最早任职公司处于负债状态
自去年以来,认养一头牛的发展脚步匆匆。一面是布局新赛道,一面却存在着遗留的发展不确定性。
2017年至今,认养一头牛累计完成五轮融资,其中仅在2021年就完成三轮融资。就在去年双十一期间,认养一头牛完成了B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DCP、KKR、古茗等跟投,明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创始人徐晓波在公开报道中表示,本轮资金将持续用于优质奶源、现代化牧场和数智化产业链的建设。
此外,认养一头牛实际控制人背后的任职公司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根据天眼查公开资料显示,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徐晓波,其直接持股45.61%,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宁波飞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宁波犊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朝洋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分别间接持股约0.73%、0.09%、0.03%,最终受益持股比例为46.46%。
徐晓波最早任职于浙江中盛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法人。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竹制品制造、竹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等。
《消费者报道》查阅该公司历年年报发现,该公司经营情况堪忧。公司已公开的2013年、2014年、2019年及2021年企业资产状况信息显示公司均处于负债状态,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逐步下降,2014年和2019年的负债总额均超过主营业务收入。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公开的企业资产状况信息中,除2013年外,2014年、2019年、2021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均处于负增长状态。
《消费者报道》记者已就上述问题向认养一头牛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对方回复。
从2016年品牌创立以来,认养一头牛将触角延伸到多个领域,包括常温奶、常温酸奶、奶粉、奶酪等,但都反响平平,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如今,认养一头牛又投身本已巨头林立的肉牛和婴配粉行业,谋求新的增长。
当营销热度散去,消费理性回归,认养一头牛“认养”故事该如何继续讲述?(作者张德荣、黄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