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教育途径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可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

幼儿的身体要健康,膳食营养少不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膳食业发展迅速,各类膳食五花八门,我们的孩子膳食营养健康能否得到保证呢?

一、家庭与幼儿园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分析

其次是口味问题,每个家庭的口味偏好都不一样。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不大会单独为孩子准备食物。所以在膳食习惯上子女和家长的相似性较高。

最后,人们的膳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传统、民族、教育等,改变一个人的膳食行为是不容易的,它基本上是一个家庭膳食习惯的改变。经过科学调查,在中国25%—35%的儿童有进食问题。[1]

在我园,我经常看到孩子带着购买的早餐在活动室内吃。经过调查,这样的孩子占20%左右。由此我想到,现在父母由于忙碌,在家中与孩子共进早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在幼儿园的午餐桌上,我经常发现,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多被扔在餐盘里,年龄越小这种情况越为严重。问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吃,他们回答不喜欢吃。调查发现,现在孩子的偏食率在70%以上,这些偏食孩子喜欢甜食、油炸食品、膨化食品、饮料、肉类加工制品等,不喜欢食用绿叶蔬菜(青菜、菠菜等)、胡萝卜、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带等,坚持喝纯鲜牛奶制品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幼儿也相对较少。[2]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1.家长的膳食营养健康观念存在问题

一些家庭的营养健康观念不够,在家怎么方便怎么弄,一日三餐普遍存在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现象;由于营养知识缺乏,一味给孩子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孩子们偏食症、嗜食症、肥胖症、性早熟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2.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膳食营养观念存在一定问题

据调查,幼儿园虽配备了保健老师,但只是简单编制食谱。即使有食谱,厨师在思想上也不够重视,不能共同了解科学膳食的重要性,不能让膳食营养食谱广泛使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二、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策略

1.合理的膳食计划

无论是幼儿园保健老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制订好合理的膳食计划。

祖国医学典籍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精辟阐述了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在人体中的功效。从营养成分吸收的角度来看,营养成分的吸收与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有关。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3]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参考此模式,我们根据幼儿的身体消化吸收特点,就可以为幼儿制订丰富、合理的膳食计划。此外,膳食应随季节有所变化,冬季适当增加脂肪的量,提供较多的热能;夏季多选用清淡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注意幼儿消化能力和进食心理,在色、形、味诸方面下工夫,以激发孩子的食欲,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食欲、使营养成分相互影响,提高营养价值,而且能保证营养平衡。[3]

2.科学的膳食制度

上午水果:经过多方考证,我们建议把水果安排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因为我国传统膳食习惯上一般不在早晨吃水果,整个早晨的维生素摄入量是不够的,因此在上午两个活动之间吃点水果更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

午餐:午餐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保证有充足量的肉、蛋及豆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矿物质,还含有较高的能量;还要保证有充足的蔬菜,这可以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水及纤维素。我园非常重视幼儿的午餐,一直坚持两菜一汤,保证了幼儿的营养需求。

幼儿的肠胃娇嫩,要少吃多餐。合理的膳食制度有利于幼儿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孩子身体舒适,获得进餐的快乐。

3.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少吃零食,饭前、饭后不做剧烈活动,不吃汤泡饭,进餐时保持安静,以及其他膳食卫生习惯。

偏食是孩子缺乏营养的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和纠正偏食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偏食大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长偏食,膳食过于单调;或家长常常问孩子喜欢吃什么,从而为孩子的偏食创造了条件。有些孩子不喜欢吃蔬菜,则体内易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还有的孩子不爱吃肉、蛋,长此以往则体内易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等,势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那么如何纠正偏食呢?①把喜欢吃的食物与不喜欢吃的食物结合在一起;②在孩子饥饿且心情愉快给其不喜欢吃的食物;③给孩子讲解一些营养知识或让孩子同大人一起做饭,等等。

为了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我们还教育孩子吃饭时细嚼慢咽:“食物放在嘴里咀嚼10次后咽下去。”细嚼慢咽能减少饭量,促进牙齿的运动、唾液腺的消化功能,还能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消除紧张情绪,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4.温馨的饮食环境

为了增强幼儿的食欲和促进营养成分的消化与吸收,我们还创造条件使幼儿心情愉快、安静进餐。如,我们在进餐场所墙面贴一些水果、蔬菜的图画,进餐时播放一些轻音乐,等等,努力创建优雅的环境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要求教师在孩子进餐前后及过程中不训斥、责骂或惩罚孩子,以保证孩子愉快地进餐。

日本“国民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和父母一起进餐者食欲好的占17.7%,独自进餐则为13.4%,且独自进餐的孩子大多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会造成体内营养缺乏的比例增高。可见与父母一同愉快地进餐,好处多多,孩子会吃得格外香。我们建议家长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和孩子一起进餐。

总之,给幼儿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而提倡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膳食习惯,创建良好的膳食环境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我们都该懂得,幼儿营养,贵在合理。

三、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途径

如何有效地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进行。

1.开展丰富多彩的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行为习惯;

3.家园共育。

三者同时进行,可使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卓有成效。

对幼儿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时,首先要传授健康知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健康,如何才会健康,才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健康态度与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有健康意识,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使行为产生动力,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再次要进行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生活。最后要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引导幼儿通过系统的训练促进其跳跃能力、奔跑能力、协调能力、投掷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及每个人的一生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因此,向幼儿进行膳食营养知识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势在必行的。营养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三方面进行:(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活动。(2)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3)选择的活动能促进各领域之间的融合。

其次,我们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如在中班“蔬菜王国”中,我们选择了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健康营养教育活动“蔬菜拼盘”“采摘黄瓜和豇豆”“豇豆、四季豆和刀豆”,让幼儿在操作、分辨、比较中增长知识,了解不同蔬菜所含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又如在大班“膳食文化”中,我们设计“好吃的西餐”这样一个情境性的活动,把教室布置成西餐厅,幼儿穿上正式的服装,并请两名老师客串服务员,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学会了正确使用刀叉的方法,了解了餐具摆放所包含的意义,并了解了西餐的基本礼仪。可见选择幼儿能够参与操作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充分利用自然、社区,激发幼儿对食材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和认识食物的名称、形状、颜色、性质和分类,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一方式也非常有效。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食物产生广泛兴趣,了解食物与人类健康关系,懂得如何选择食物,初步形成符合营养准则、健康准则的习惯。在营养教育活动中,他们能体验,感知食物的特性,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丰富生活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在平时实施的综合活动教材中,我们经常遇到与营养健康有关的活动。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幼儿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他们常常会问:人为什么会呼吸呢?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呢?食物到哪里去了呢?因势利导的营养健康教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身体》里,我们引导孩子认识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让幼儿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并懂得吃营养健康的食物的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和骨骼,了解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器官的方法[5]。我们还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对孩子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例如我们设计了大班的健康活动“健康郊游餐”中,孩子们通过了解膳食宝塔中的分类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了解了哪些食物应多吃、哪些食物应少吃,初步会为自己设计郊游营养食谱。又如健康活动“丰盛的早餐”中,孩子们通过认识膳食宝塔,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后,自己选配了营养早餐,开展了自助早餐活动。我们还开展《食物保质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及它的作用,知道应该在保质期内食用食品,激发幼儿的食品卫生意识。

在教学活动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还注意掌握好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健康教育活动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活动,它包括幼儿认知的学习、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等多领域之间的融合。如“蔬菜王国”是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语言教育的融合;“黄豆的一家”是语言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小小自助餐”是健康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营养健康知识,逐渐建立起营养健康意识,各项能力也获得了提高。

最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不仅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还注重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如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多喝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并懂得爱护眼睛的基本常识;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等等。这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的基础工作。

对幼儿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仅仅依赖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必须让家长们共同行动起来。首先,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健康营养知识,丰富家长的膳食文化知识和指导家长的膳食行为,让家长影响幼儿。其次,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充分展示营养健康课程,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健康课程,懂得该如何与幼儿园进行配合,如何对幼儿进行引导。最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请到课堂上,让家长给幼儿进行活动演示,如在大班“春天”主题中的活动“美味的野菜”,大班家长为孩子们讲解菜肴制作需要的材料,制作的程序,并现场演示制作过程,做各种各样美味的野菜制品,请大家品尝。做好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开展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活动能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有了以上对幼儿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我们觉得提高新一代孩子的综合素质可以从膳食营养健康教育上抓起,开展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构建膳食营养健康教育的基本体系,以促进幼儿身心素质获得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琼,徐秀.儿童进食的行为问题评估和干预策略.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1):22-25.

[2]马冠生,葛可佑.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行为:零食.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1):32-44.

[3]国家职业技能岗位培训试用教程.公共营养师培训教材,2009.

[4]黄欣欣.托幼机构园长及保健、保育、炊事人员工作实用手册,2005:60-62,77-9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随机抽取1200名在校学生。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问卷内容根据健康教育KAP模型自行设计,包括基本情况、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等。

1.3资料处理

知识部分15题,成绩换算成百分制,所有数据用Excel分析。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调查学生1200名,回收有效问卷1135份,问卷有效率94.58%,其中男生600名,占52.86%;女生535名,占47.14%。

2.1营养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

2.1.1不同性别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表1不同性别大学生营养调查知识得分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见:本次调查所有问卷知识部分的平均成绩为68.66,得分并不高,可知被调查者的该部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得分基本呈正态分布,低分(小于60分)和高分(大于等于80分)所占比列不是很高,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一些基本营养常识还是了解的,但对许多具体的知识点缺乏认识;女生平均得分稍高于男生,但低分比例和高分比例都高于男生,两级分化相对男生更明显。

2.1.2大学生对具体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表2各营养知识问题正确率统计表

2.2营养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营养态度调查统计情况看,89.66%的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关心,有95.57%的学生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很重要,并有88.67%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饮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由图1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知道自己爱吃的食物不健康时愿意放弃该食物,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表示不愿放弃心爱的食物,不管它是否健康,还有部分同学表示不确定。调查显示有92.61%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首选是电视,医生、书籍、课堂是学生相对易接受的途径,具体比例见图2。

2.3营养行为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统计发现,80%以上的学生在购买食物时会注意看它的保质期,并且没有节约三餐开支而用来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在购买食物时45.81%的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习惯和口味,其次有25.11%的学生会先考虑价格,首先考虑营养价值的学生仅占调查的8.37%;在每周早晨食用次数统计中发现,63.08%的学生基本上每天都吃早餐,28.97%的学生一周食用早餐5―6次,一周只食用早餐1―2次的学生占2.34%,食用3―4次的学生占5.61%。

3.小结与讨论

综合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学生对生活中营养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深入,知道营养对健康很重要,但是对这一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故而不能很好地付诸于实践。所以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重视情况,有针对地进行营养宣传和营养教育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邵佩兰,徐明.宁夏大学农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70-47.

[2]王旗,时宝庆,裴迎新等.大学生维生素C及铁营养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1998,19(5):332-332.

[3]丁虹.营养教育对不同人群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1):55-57.

健康自古以来就是人追求的美好目标,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运动量不断减少,加上饮食结构失衡,“三高”人群亦不断扩大,尤其办公室人员尤为普遍,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隐患。健康的身体来自健康的饮食。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改变错误饮食的观念,对健康饮食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才能让人们吃得健康和营养,这是我们在以后生活中将要改进和钻研的长远目标。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的习惯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人们在吃饭时,主食的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对副食的需求量增加,长期下去身体得不到均衡的能量:

关键词:膳食;搭配;健康;饮食

一、大学生膳食搭配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对饮食的习惯、卫生和结构不够重视,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又有相当一部分对自己的饮食结构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主要是他们对饮食知识缺乏认识,不重视饮食的健康,这使大学生自己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身体亚健康甚至疾病。

由于睡懒觉而来不及吃早餐,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同学习惯于“开夜车”,出现早上起床晚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来不及吃早餐就匆匆去上课。大学生缺乏膳食营养知识,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减肥、瘦身等现象,为了身体苗条减少饮食,又缺少饮食减肥的知识,盲目减少早餐和总能量摄入。

(一)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调查

普遍对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大多数认为营养重要。37.55%的人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62.30%的人存在偶尔不进食早餐情况,21.73%的人完全不吃早餐。29.06%的人有规律,能够按时进餐,67.19%的人存在由于学习或训练等原因引起的无法规律进餐情况,3.75%的人进餐毫无规律,饿了才吃。36.49%的人存在夜间经常加餐的情况。

(二)食物选择情况

65.32%的人主要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22.01%的人会根据自身需要和营养来选择。27.91%的人则根据价格选择食物早餐的内容选择上,排在前5位最经常摄入的食物分别是稀饭、鸡蛋、馒头、包子和油炸食品。

二、大学生饮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相当多的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质量不高的学生,其数字运用、创造性想像力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并让大学生了解早餐的食物种类、数量和营养搭配情况。

(二)偏爱零食。大学生中喜欢吃零食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女生更加偏爱零食。零食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不如正餐均衡、全面,而且多数零食味道浓厚,过于香甜或咸鲜,脂肪和糖盐的含量较高,既影响大学生进食正餐的胃口,又容易造成钙、铁、锌、碘、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要教会大学生选择营养相对均衡全面的零食,既享受到吃零食的快乐,又能获得良好的营养。

(三)偏爱洋快餐。从营养的角度看,洋快餐普遍都是肉多、菜少、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的食品。比如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淀粉,但用马铃薯炸制的薯片、薯条中却吸收大量的油脂、能量增加、维生素却被破坏了,是典型的“能量炸弹”。

(四)偏爱油炸食品。油条、煎饼、油炸花生、煎鸡蛋等油炸食品以其鲜美酥脆的感觉,深受大学生青睐。此类食品经高温烹调可产生大量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丙烯酞胺、苯丙花等毒性物质,故油炸食品不宜多食用。

(六)白开水饮用量偏少。很多大学生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每日的饮水量不足,往往是渴极了才暴饮一顿。现在的瓶装水和饮料越来越多,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常以此替代喝白开水,认为比喝白开水更有营养,尤其偏爱含糖饮料和果汁,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里面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且它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七)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大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每餐主食量摄入偏多,而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蔬菜和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每日以及长期健康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它们还能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的膳食模式。

三、长期的不合理饮食的结果

目前大学生因学费过高其他开支增大,并伴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到周末饱食一顿,致使大学生普遍营养不良。

当前对大学生健康威胁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四种,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钙的摄入量不足。据调查,大学生蛋白质摄入量仅为标准供给量的65.5%――74.8%,其中优质蛋白质仅为总蛋白质的15%左右。膳食营养价值不高,肉、蛋、奶、蔬菜摄入较少,各种食物搭配不当,比例不合理。三餐食量分配也存在一定的题。如大约70%的学生不吃早餐或吃一点。维生素缺乏的出现率男生为12.5%,女生为34.4%。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的占12%一18%,毛囊角化、皮肤干燥、舌裂、口角烂、暗适应降低的占16.3%。根据血红蛋白的测定,男性大学生的贫血患病为25.9%,女性为51.4%,这同时表明了大学生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严重不足,影响了铁的吸收和利用。

附一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引言

一、背景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结构与膳食质量与1992年相比已经优化但尚未达到合理,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维生素A、铁、钙等营养素缺乏的问题。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在逐渐改善,然而在农村地区有着不容忽视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现象,数据显示,城市0岁~6岁儿童超重率为3.6%、肥胖率为1.9%,7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8.5%、肥胖率为4.4%,其中大城市7岁~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率为21.2%,正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91年以来,我国城乡3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和平均零食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学龄前儿童尤为突出。2002年我国3岁~17岁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率在35.1%,城市55.7%,农村29.6%。研究显示,零食在儿童青少年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总能量的7.7%来自零食,零食提供的膳食纤维为18.2%、维生素C为17.9%、钙为9.9%、维生素E为9.7%、铁为6.9%、锌为6.3%。

二、目的和意义

在儿童青少年中吃零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当对他们的零食消费观念及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制定本指南并非鼓励儿童青少年消费零食,而是指导他们在不影响正餐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适时适度消费或者必要时限制食用零食。

本指南自后,还将在实际使用中不断验证和修改完善。

三、内容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状况还存在诸多问题,努力完善正餐的食物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同时,正视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实际情况,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他们做到合理膳食,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本指南适用于3岁~17岁的城乡儿童青少年。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本指南强调食物摄入要以正餐为主,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如果有吃零食的需要,则可以参照一下不同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指南。

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分类指南

1.3岁~5岁儿童

3岁~5岁学龄前期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此时期的儿童常常模仿家长和教师,因此,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儿童正确认识事物的特点,帮助儿童建立有益健康的饮食行为。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从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

学龄前儿童在定时定量吃“三餐两点”或“三餐一点”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适当的零食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选择零食时,不要一味满足儿童的口味和喜好,以防止儿童养成乱吃零食、只吃零食、不吃或少吃正餐的习惯。

(2)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水果和蔬菜类的食物

奶类和食物含丰富优质蛋白质和钙,新鲜水果和蔬菜类零食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多选此类食物有益儿童的健康。

【关键词】血脂健康教育讲座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肾损害等动脉栓塞性疾病的独立危害因素。为了加强对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危害及防治的教育,我们在社区对部分居民进行了血脂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并对讲座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自身对照的现场试验,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曹家渡某社区居民42人,男23人,女19人,年龄21~77岁,平均(50.88±9.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26.2%(11人),中学占59.5%(25人),大专及以上占14.3%(6人)。

1.2方法2007年7月对42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课前问卷调查,随后进行血脂异常知识讲座,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画面,讲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对身体的影响,以及饮食与血脂的关系、烟酒对血脂的影响、降脂药物治疗的常识等。并现场回答问题、讨论等,讲座结束后再进行健康教育课后问卷调查。

2结果

2.1居民听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认识情况参加讲座者既往曾测过血脂的30人,占71.43%。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的认识情况见表1。从表1看,居民对于血脂对健康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66.7%的人认为血脂对健康有较大影响或很有影响;对饮酒与血脂的关系,92.9%的认为有影响。但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存在较大误区,当问及“血脂高就是吃得饮食不当引起时”,81%的人认为是;对降脂药的能否长期服用问题上半数以上的人(57.1%)持否定态度。

参加讲座者讲座前正确知道每日吃盐量的占31.0%,每日吃油量占7.1%,回答错误和不知道的分别占69.0%、92.9%。表1居民听讲座前对血脂与健康的认识情况

2.2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参加讲座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2是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从表2看,讲座前后居民对血脂中LDL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认识、对饮食与血脂的关系、药物降血脂治疗、每日吃盐、油量方面的认识差别有非常显著性;血脂对健康的影响、TC高对身体有不良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表2参加讲座前后社区居民对血脂认识的比较注:*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转贴于

3讨论

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1]。如果血脂异常,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

血脂异常的发病是一个慢性、隐匿过程,轻度血脂异常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较重的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2]。

血脂异常病人的饮食要有节制,每日摄入的食物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的需要为准。尽管目前使用的降脂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饮食治疗无效时,仍要考虑药物治疗。血脂异常经过严格饮食控制3~6个月后,血脂水平仍明显增高的,特别对于中老年人和有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史等)存在者必须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期间仍应坚持饮食治疗。降脂类药很多,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病人应多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

【参考文献】

1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工作办公室.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工作手册,2002,18-19.

【关键词】健康;健身;营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市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会员

实验法:为能更准确的说明问题,对部分经常有规律健身的人进行了5周的跟踪了解。

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多种有关于健康,健身,营养类的核心期刊,书籍及各种有关健身与营养的资料;在intenet网上查阅了有关健身与营养问题的著作与论文。进一步了解健身与营养知识及营养对于健身的影响。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需要初步设计健身人群的简单健身情况,饮食习惯及饮食状况的调查问卷,重在了解在健身过程中的饮食情况。总共发放了300份,收回了292份,回收率97.33%。有效问卷245份,有效问卷率83.90%。数据分析法:对收集的所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分析,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表明:在健身人群中,认为营养“不重要”的人,只占了6%;对于营养认为“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占了58%,21%;占了整个饼状图的多大部分,其余的15%则认为“无所谓”。总体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每天都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能去健身俱乐部锻炼的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他们物质生活进一步的提高,基本的生活都能够保证,对于自己的生活,健康在认识上有了全面的认识;再有就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对于人体的研究越来越透彻,各种文明疾病引起人们的注意,有关于营养对健康产生效果深受现代人的重视。

1.健身营养――研究对象对健身中营养补充认识现状

表明:研究对象中能“了解”和“非常了解”合理饮食对健身效果影响的总共有89人,占有37%的比例,大概占有整个饼状图的三分之一;“了解不多”占了37%;剩下的26%是“不了解”的。健身可以使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在健身中能以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人却不是很多。说明现代的人,虽说能为身体的健康去健身俱乐部锻炼,但对是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上了解还有些欠缺。分析其原因:

(1)合理饮食对于健身效果的影响是一个比较科学性,系统性的问题。

(2)合理饮食对健身人群的影响是因人而异。

(3)健身俱乐部对健身会员有专门的营养为指导是个缺失。

(4)我国各级医学和健身指导部门在营养学知识方面重视不够和普及不够。

前两方面的原因是:根据不同人群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学习和接触的知识也不尽相同。

2.研究对象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查分析

3.研究对象日常饮食表现的调查分析

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饮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食物男性在300~500克和500克以上的区间占总去有91.7%,300克以下只占有8.3%。女性则中间区间300~500克占有51,8%,300克以下,500克以上占了48.2。总的来说,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食为主食,现在以米为主的人也有所增加。相对来说,日常饮食中,男性食用米饭,面粉,谷类和淀粉类的食物比女性多。

表明:研究对象男性每天饮用400克以下和500~600克区间相差不大,400~500克的占有比例最大,600克以上仅占8.3%;女性400克以下和600克以上的比例相当,400~500克和500~600克的占了77.4%。总体来看,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丰富,对于蔬菜及水果饮用量都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女性日常饮用蔬菜和水果比男性比例要多。

三、结论

(1)我市的健身人群能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于营养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从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重视。可是对于营养知识了解不够,没有一个全面性,系统性的掌握。总体来看,我市的健身人群对合理营养认识与营养知识及健身中的合理补充营养成反比关系。

(2)在我市健身俱乐部中,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合理营养与健康的重要关系,为了健康选择健身俱乐部来达到健康,但对于自身的饮食习惯能注意的不多。致使在健身过程中,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更不能达到自身健康。

幼师生物教学营养教育营养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学习期间脑力活动繁重、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营养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学生体能与智力的发展,还会引起各种营养性疾病。在我国,营养学课程主要是在营养师、医学营养、食品卫生等专业中展开的。自然地,营养学也徜徉于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大门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将从事幼教工作,他们的营养知识、营养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而且在将来的幼教岗位上,也影响到学前儿童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而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增强营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营养知识的整合渗透教育

解读《生物学》教材,可以找到很多有关营养教育的内容。考虑到生物学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生物学课堂进行营养教育,需要在生物学知识中寻找营养知识的结合点,将两门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进行渗透教育,这就是整合渗透教育。在植物部分学习灌溉和施肥的基本原理时,可以结合讲解水和矿物质是生命活动必须的两大类营养素,除了水、矿物质,还有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共七大类。可以进一步拓展营养素的概念: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人体健康的基本要素,告诉学生营养素通俗地说就是食物中的养分,人类饮食目的就在于摄取比例合理的七大类营养素,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在种子的教学中,结合种子中贮藏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所需,因此,像蚕豆、花生、大豆等种子因为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常吃的食物。可以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整理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食物,从而懂得在学习繁重、营养物质需求较高时选择这样的食物,满足营养的需求。

二、根据教学实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对营养的认识是错误的。只要一提起营养,他们的脑中首先会闪过动物食品的名称,认为营养就是大鱼大肉。由于错误的营养观,使得学生偏食、挑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是对学生进行营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微生物部分真菌的教学中,针对很多学生会认为香菇、金针菇等食用真菌既不是肉类也不是鱼类而不喜欢吃、甚至不吃的现象,可以让学生了解真菌所含有的食用成分或食用价值,并且按七大类营养素进行归类,认识到真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进一步延伸:每一种食物都含有特定种类、特定数量的营养素,鱼、肉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素,“营养”广泛地存在于每一种食物中。通过正确理解“营养”的概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从而在日常饮食中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合理营养的意识

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求日常做到合理饮食、合理营养,这是营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合理营养的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绝非三五之日就能完成,在生物学课堂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不同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进行。

合理的营养应该是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吃得好就是摄入的营养素比例是否合理。在鱼类的多样性教学中,会学习、了解很多种类的鱼,像四大家鱼、泥鳅、鳝鱼、带鱼、黄鱼等,它们常以营养丰富为由出现在饭桌上或酒席上。虽然鱼类公认“营养好”,但是不能当饭吃,因为只吃鱼或主要吃鱼肯定吃不饱,其体内碳水化合物(糖类)含量极低,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膳食纤维素又完全没有,从营养素的种类上,也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在不同章节的教学中,和学生讨论海带、胡萝卜、番茄、鸡蛋、菜花、大米、面粉、玉米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食物都因含有某种营养素而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没有一种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能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所以,合理饮食、合理营养,最起码要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否则不可能摄取到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提倡多种食物混食就是利用各种食物中所含丰缺多寡不同的营养素相互弥补的作用,以满足人体营养素的需求维持身体健康。

[1]杜寿玢,李钰声.我国营养专业教育的历史回顾[J].营养学报,2006,28(2):107.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1.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饮食;问题调查;对策探讨

营养为人类的物质基础,所以大学生必须有良好营养的状况和健康饮食的行为,从而能够较好的在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但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饮食行为和健康知识上的总体评价尚可,能够保持规律饮食,荤素的营养搭配,且能够正确对待营养。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不健康。主要有过少的摄取主食,忽略早餐,不平衡的膳食,挑食等,这些与健康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一定关系。为清楚大学生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具体的饮食行为和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性别、地区差异对饮食的影响,并采取良好的对策,使其得到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并促使健康水平的提高。

1调查对象和内容

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患调查,其中女生104名,所占比例为52.0%,男性96例,所占比例为48%,29例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14.5%,53例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26.5%,93例大三学生,所占比例为46.5%,25例大四学生,所占比例为12.5%。在哦调查问卷中有大学生的基本资料、饮食习惯、饮食行为、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饮食消费、食品的安全意识等。

2大学生饮食存在的问题

2.1饮食行为和习惯

2.2学生食品的安全意识欠缺

无论在食堂还是学校周边的餐馆,都存在学生打包的普遍情况,尽管在食堂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的饭盒会收费,但依然有很多学生都打包,这种饮食习惯不仅使白色垃圾增加,且高温饭菜在一次性的饭盒中,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很多学生平时的就餐场所没有基础的消毒措施,甚至很多小店根本没有卫生许可证,由此说明大学生缺乏食品的安全意识。

2.3食堂的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很多学生都表明不满意食堂的饭菜的保温情况,有些学生反应到下午放学后,很多饭菜都已经凉透,特别是冬天,促使学生到校外的小店区就餐,或者到在宿舍冲泡面吃。而且食堂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服的穿戴方面,75%的工作人员可达到每天对工作服的良好穿戴,而25%的工作人员不能做到每天穿戴,因此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

3促进大学生饮食健康的对策

3.1学校加强饮食健康知识的教育

3.2加强学生的健康饮食

学生要明确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保证营养摄入的全面性,避免偏食,每天摄取人体所需要的能力即可,避免暴饮暴食,造成肥胖等疾病,部分患者喜爱吃汉堡、薯条等油炸食品,要使其减少油炸食品的食用。并在进食中保持定时定量,这样可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维持稳定,使人体可进行正常活动,一般两餐之间间隔5小时最佳,而且每餐的餐量尽量保持一致,避免暴饮暴食。在周边小店吃饭时,尽量选择环境较为安静的。

3.3加强餐厅管理

因为学生最主要的就餐环境为餐厅,因为为保障学生得到卫生健康的饮食,一定要使餐厅的饭餐和环境都达标。

1、日本菜之“形与色”

日本菜被称为“五色五味五法之菜”。白、黄、红、绿、黑为五色;甜、酸、辣、苦、咸为五味;生、煮、烤、炸、蒸为五法。好多人都知道日本菜讲究颜色、形状的组合,第一眼看见的时候,会让人感觉特别的赏心悦目,这是日本菜的特点之一。日本人对待食物的心情就像是对待艺术,把艺术的美感与设计放在食物上面,把设计融入到自然的世界里。日本饮食讲究两个词,即“艺术性”和“优雅感”,这样就达到了日本料理赏心悦目的效果。日本人讲究保护、不破坏自然景观是自古以来的风俗,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日本的食物制作也是讲究自然性的和生命感,日本料理中的色彩也体现了一年四季的更迭,春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夏是繁花似锦的红色,秋是硕果累累的金黄色,冬是银装素裹的白色,而哺育一切的大地是黑色。日本人在整个饮食环境里处处充满着让人不可忽视的美,融入了大地与大海之色和四季之色,把烹饪出来的菜肴当做自然中的朵朵鲜花来点缀生活,不以香气诱人,而以神思为境,这样才会给人一看上去就漂亮的感觉。例如:日本料理中寿司的拼盘造型,即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寿司依次排列,在寿司中间点缀翠绿色的叶片,那色彩和造型如诗如画,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坛之中。

2、日本菜之清淡

3、日本菜之鱼料理

众多的考古学者证实,人类在形成初期就有食用鱼类的记录。在传统的日本料理中鱼贝等水产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日本人和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海岸线绵长,所以日本的水产品丰富,日本人吃鱼也就有了先天条件。从膳食营养的摄入和食物健康的方面来看,日本人也是爱吃鱼的,大家都知道鱼的营养价值,鱼肉中的蛋白质,磷脂等物质丰富,也有好多的鱼类,比如说海马、海龙等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无论是蒸煮烧烤炸所制作的食物都是很受欢迎的,日本以“生鱼片”这种独有菜肴而闻名世界,用极好的技术和刀工将新鲜的鱼和贝类切分精细为食。日本不仅是产鱼大国而且也是食鱼的大国,日本人的鱼食总量明显高出其他国家。日本的国民被冠以“鱼食民族”这一称号。

THE END
1.食物与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6号枫桦豪景A座5单元16层 电话: 010-83554781 传真:010-83554780 E-mail:dg2021@cnsoc.org 食物与健康 [2014-12-0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次修订在京启动 [2014-08-18]中国茶树、绿茶、发酵红茶具有抗肥胖作用(系统综述2013) ...http://dg.cnsoc.org/newslist_0503_1.htm
2.食物与降人体营养需要和能量平衡,合理营养,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相关疾病,临床营养,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食物与健康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79728
3.食物营养与降武汉大学课程以传递营养新知、培养合理膳食为主要目标,围绕当代中国饮食背景中,食物、营养和健康的热点议题,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作为科学指导,深入浅出讲授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前沿科学证据,拨开“健康膳食”的神秘面纱;借助问题导入等新型模式,将营养健康理念融入于日常生活实践,帮助大家正确认识食物、科学选择食物、合理烹饪和...https://www.cmgemooc.com/course/whuP1004009148_CMGE/16430661
4.饮食与降饮食食谱饮食习惯金投热点网健康饮食的好方法有哪些 02-28 09:46 三伏天注意什么饮食 07-04 14:11 樱花虾是海水虾还是淡水虾 05-31 14:04 什么是黑咖啡 ...橘子不宜与哪些食物同食? 11-29 13:59 芦笋和芦苇笋有哪些区别? 11-28 14:39 黑巧克力有哪些好处? 11-28 14:31 阳光玫瑰葡萄该如何保存? https://news.cngold.org/jkys/
5.《食物与降·科学证据共识》(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作者:中国营养学会 编著,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56316.html
6.饮食与降的关系不仅严重影响健康,而且会缩短寿命。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怀孕期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甚至畸形。饮食的卫生状况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食物上带有的细菌、霉菌及毒素和有毒化学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https://hqjt.nju.edu.cn/sszx/4b/0b/c1387a19211/page.psp
7.Foodandhealth(食物与降)幻灯片.ppt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食物与健康) Food and Health Unit Two 1. Warm-up Activity Read the following quote about healthy eating...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01/6111041012004232.shtm
1.科学运动与降饮食:塑造更降的生活运动与降博客推荐健康饮食应包括多种食物,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建议如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成年人每日推荐的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为400克(5份)。 鱼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心脏健康,蛋白质的摄入量建议为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根据平均体重计算,脂肪摄入量建议每天占总能量的20%至35%。 https://blog.csdn.net/realso123321/article/details/136684871
2.食品安全与降演讲稿(通用10篇)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讲究饮食卫生,保护身体健康》。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渴望健康快乐的生活,然而,在我们周边环境中,总有这样和那样的病菌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肠胃疾病也悄然而至,每天,班上都有小朋友在上课时突然呕吐。这些都是吃了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面对这些症状,我们小学...https://www.unjs.com/yanjianggao/3579597.html
3.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与降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是指给食用的植物或动物使用药物后蓄积在细胞,组织或器官内的残存药物。随着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和一些新型疾病的出现,药物的使用比以前更加频繁和广泛。这也造成了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残留的药物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https://www.sh93.gov.cn/detailpage/kymb-5020dae1-bfbb-11ec-a62c-7c8ae163e649.html
4.浅谈大学生饮食营养与降的论文尽量设法保存食物中原有的营养素,避免破坏损失。 总之,大学生目前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饮食关于对大学生身心发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因而,关注大学生饮食健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紧要工作。 浅谈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篇2 摘要 大学时代是学知识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51590.html
5.饮食与降演讲稿(精选24篇)要想身体健康,我们在进行合理食物搭配同时,还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反之,早晚健康受损,疾病上。 饮食与健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四4班的植林玲。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合理饮食,促进健康》。 平时,我们看到不少同学上学、放学时老爱挤在学校侧门附近的小摊、小店前或驻足观望、...https://www.jy135.com/yanjianggao/588236.html
6.降科普食品安全与营养降小知识澎湃号·政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孩子的生长发育期间,营养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均衡的营养、安全的食物、科学的管理才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01 什么是食品与食品安全?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72171
7.食物与气候变化:降饮食,让地球更降联合国我们吃什么食物,以及这些食物是如何生产的,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也影响环境。 食物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食物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我们吃什么食物,以及这些食物是如何生产的,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也影响环境。 食物需要经过种植、加工、运输、分销、制备、进食,有时还会被处理掉。每一个步骤都会产生温室气体,这些温室...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science/climate-issues/food
8.中国食品杂志社FSAP | 喀麦隆蚱蜢粉末的营养和健康益处:对大鼠睡眠、毛发生长和饥饿的影响 FSAP | 江西农业大学涂勇刚教授、赵燕教授:我国蛋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FSHW | 母乳益生菌Probio-M8干预可减轻OVA诱导的食物过敏症状 FSHW |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红曲米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游离氨基酸合成的影响 ...https://www.chnfoo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