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天津首届国际拳击表演赛举办之前,天津本土拳击选手周德权的名字还无人知晓,但自从他在刚刚结束的拳击赛中战胜印尼高手,为天津争光后,便一炮而红。在12月3日的比赛中,周德权以必胜的信念,战胜了比自己小13岁的对手,在津门引起轰动。特别是他在比赛中一往无前的拼劲,表现出东道主的豪迈,给天津的父老留下深刻印象。
说起拳击,周德权便滔滔不绝,这项已经融入他血液里的运动项目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俗话说,爱之深,痛之切。因为拳击,他快乐过,也失望过,甚至感到了心灰意冷,还好他没有放弃。一直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直到现在没有一刻停止过训练。从他的体型可以看出,年近40的他依然一副运动员的身材,这和不再坚持锻炼、有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大不一样。
从拳痴到
心灰意冷
受到家庭影响,周德权从小就酷爱拳击,1993年加入天津队后,为备战全运会成了拳痴,曾一度只知道练拳吃饭,但他却为拳击伤了心。
周德权从小好动,拳击的感觉非常符合周德权的性格特点,17岁开始自己练习,练了一年多后开始拜师学艺。他认为,拳击看似简单,无非就是直、勾、摆,但是练好了可真不容易。在中国,有的拳手练了一辈子也没名气,钱也挣得不多。而世界顶级选手就不一样了,他们赢得一场比赛就有2千万英镑的收入,这和国内的拳击市场有着很大不同。他感慨地说:“所以我觉得职业拳击很好,起码收入高。于是我就开始拜师学艺,自己买手套、衣服、鞋等打拳需要的装备。那时候对拳击特别有热情。从报纸上看到天津要组建拳击队了,于是我马上骑着自行车就去报名了,就这样我进了天津队。”
周德权从1991年开始,上半年参加全国锦标赛,下半年参加全国冠军赛。当时的锦标赛是全国的选手都可以打,下半年的冠军赛是进入锦标赛的前八名选手才有资格打。周德权1991年获全国锦标赛的第四名,冠军赛冠军,当时的奖金只有900元,就这样他进了国家队。随后开始备战1993年的全运会。
相对于全国冠军赛和锦标赛而言,全运会的奖励高了许多,1993年,获得拳击冠军的选手可以得到一套房子。这对于当时收入不高的周德权是个极大的诱惑。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夺得那套房子。
周德权回忆道:“为了备战全运会,我变成了拳痴,那时候一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拳击,整天想着怎么进攻,怎么防守。我觉得我真的钻进去了,也是那个时候,我进步特别快,可以说突飞猛进。当时训练特别刻苦,白天练完之后,吃点东西,休息一个小时,之后就拿着钥匙进馆里继续训练。但是我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在全运会上,由于人为因素,裁判判罚不公,我只得了第四名。这次的经历给我的情绪带来很大影响,甚至说是一种打击。我觉得我打得真的不错,若不是裁判问题,我是可以拿到冠军的。”
经历这件事之后,周德权就有些心灰意冷了:“1993年之后我就不好好练了,另外也有经济上的原因。那时拿到一个全国冠军才4000元,毕竟我还得养活老婆孩子,所以随后的那几年我训练就没有那么刻苦了。这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曾经我的生活里都是拳击,但是后来对拳击就不是全身心投入了。但是,对于拳击的兴趣一直存在。有几天不打,心里还特别难受,对拳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随后拳击更多的是我的一种业余爱好。1993年全运会后,我又打了两届全运会,可是成绩一届不如一届。第八届全运会我得了第5,第九届在预选赛中就被淘汰了,那时的我已经结了婚生了孩子。”
周德权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拳击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一直想打职业拳击,靠打拳赚钱,说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也许我是生不逢时吧,那时候,天津的拳击环境不是很好,大家一提起拳击,都觉得这不是正经人干的事,现在人的观念都变了,拳击有它的魅力,希望天津的拳击职业化快点到来。”□
◎耍花招不想再挨饿
“以前的教练认为,体重小就会占便宜,所以一直严格控制我的体重,让我打63.5公斤级(现在改为64公斤级),属于次中量级。但是我觉得有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总不能吃饭,我也觉得很难受,心情不好。”于是周德权便耍了个小聪明,他回忆说:“那时候一训练我就假装不舒服,跳着半截绳,咣当我就躺在地上,说晕死了,浑身没劲,大概这样有三、四次后,教练心想我总是难受也不是办法,于是同意了。”
周德权认为这也不能全怪教练,那时候天津队任务重,全运会保铜争金,教练希望周德权能够冲金。“但我那时候太难受了,打沙袋也没劲儿了,教练没办法,就说要不你升个级吧。我就升到了67公斤级直到现在。”周德权笑着说。□
◎绰号“推土机”“重炮手”
周德权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推土机”,另一个是“重炮手”。
“推土机”的绰号是由他打拳的风格而来的。“我打拳的时候喜欢主动进攻,属于拼打型,在国内的比赛,都是推着别人打,所以大家叫我‘推土机’。”然而在1993年他参加的国际A级比赛中,他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中国内地击败外国人的第一人。
周德权回忆说:“那次的比赛算是个邀请赛,在北京打的。那个时候,咱们国家的队员和外国人比赛机会不多。比赛中,我的对手是个蒙古人,我算是比较幸运,发挥得好,靠巧劲儿获胜。对手打过来,我在躲闪的同时,用后手直拳迎击他,正好打到他下颌,交叉拳力量很大,加上我本来拳头就重,在全国我在这个公斤级中,我的拳头是最重的,大家都叫我'重炮手',一下他就起不来了,我轻松获胜。”□
天津拳击有群众基础
专访天津拳击协会副秘书长徐捷
本次的天津首届国际拳击表演赛吸引了很多天津拳击协会拳击俱乐部的学员,他们积极参赛,从选手们的水平、规模可以看出,拳击项目在天津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
天津拳击协会是天津市体育局下属的一个机构,它的职责是发展拳击俱乐部,推动拳击运动向前发展。自成立之后采取很多措施,每年举办一次“天津市拳击锦标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原来天津拳击水平比较低,经过天津拳协各方面工作的筹备,完善了组织机构,参与的选手越来越多,现在取得了很大进步。
目前,天津有着多家拳击俱乐部,西青区的龙虎拳击俱乐部、河北区的超强拳击俱乐部、北辰区的金手套拳击俱乐部等,加起来有着上万学员。目前运作比较成功,学员遍及天津的各个角落,很多选手成功打入国内的顶级比赛。
目前,俱乐部运作已经六年,本着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努力培养天津拳击选手,推动拳击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