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流通方式货物周转量计量经济学OLS回归分析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1990—2010年共21个我国货物周转量及不同运输方式下线路里程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出铁运、公路、水云以及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对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影响程度,对提高我国货物流通效率提出一些规范性建议。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的收集
三、模型分析与调整
1.模型的参数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OLS估计。
(1)经济意义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
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3.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
(2)异方差的修正—WLS
5.模型最终分析
四、总结及建议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不同运输方式对我国货物周转量的影响程度,通过OLS回归分析可得,对我国货物周转量影响程度最大的是铁路运输,其次是公路运输;水运方式在α=0.05水平下对货物流通效率呈现负影响,因为本文被解释变量为货物周转量,衡量的是货物流通效率,而不是货物量,水运以其容积大,在货物量上的影响很显著,但由于其运输线路的特殊性以及运转的复杂性,所以水运方式呈现负影响。基于实证分析结论,对提高我国货物周转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1.综合调度最佳的配送线路和运输方式
2.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传统运输工具
由回归方程可知,对我国货物周转量影响最为显著的主要是铁路与公路运输方式,在一定的运输距离下,运输工具要充分快捷、迅速。因此建议要加大货物运输工具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善传统运输工具的装备配置,提高传统运输工具的运转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及运输风险。
3.提高“节约历程法”在货物流通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D].科学出版社.2010(6)
[2]庞浩.《计量经济学学习辅导》[D].科学出版社.2011(3)
[3]李如姣.“节约里程法”在某物流公司配送中心的实际运用[J].科技资讯.2008(11)
[4]戴群艳.对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中国商界.2010(7).第202期
[5]于航.基于节约里程法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车辆路线的最优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4)
[6]王珊.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9)
[7]童光荣.《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D].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的157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首先,均给予二维超声检查,针对高度怀疑畸形孕妇,再予以四维超声检查,最终,以分娩结果为标准,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结果:1578例孕妇中,娩出1627例胎儿,41例合并畸形(2.51%),共涉及58处畸形部位。同时,孕中期胎儿检出率比孕早期、孕晚期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检查,可提高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关键词】二维超声;四维超声;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价值
胎儿畸形,易导致新生儿残疾,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胎儿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畸形的常见病因。胎儿畸形,导致新生儿机体缺陷,出生后,即使存活,仍会对新生儿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加重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影响人口质量[1]。因此,产前筛查胎儿畸形,十分有必要。在此,本文以1578例产妇为对象,探讨了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的157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41岁,平均(27.9±3.05)岁。1047例初产妇,531例经产妇。孕周11-40周,平均(30.8±2.74)周。另外,1529例单胎,49例双胎。根据孕周,将孕妇分为3组,即孕早期(11-17+6周)、孕中期(18-27+6周)、孕晚期(28-40+6周)。所有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578例孕妇,均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对于高度怀疑畸形者,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其中,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2000彩色超声诊断仪。(1)二维超声检查:取平卧位,暴露腹部,使用3.5MHz凸阵式探头,追踪扫描,羊水、胎盘、四肢、头颅部、腹部和脊柱等均属于扫描范围,详细记录胎儿情况。(2)四维超声检查:针对高度怀疑畸形者,进行四维超声检查,切换为四维容积采样框,使用2.5-7.0MHz经腹容积探头,缓慢探查扫描可疑部位,扫描时,详细记录、分析畸形部位。
1.3统计学处理
在EXCEL表格中,录入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予以卡方(X2)检查,用()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予以t检查,其中,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1578例孕妇中,共分娩1627例胎儿,其中,41例合并畸形,畸形率为2.51%(41/1627),共涉及58处畸形部位,分别为2处四肢骨折、19处泌尿生殖系统、12处消化系统、11处循环系统,5处皮肤水肿,6处胸腹腔积液,3处胎儿肿瘤。针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检出情况,相比孕早期与孕晚期,孕中期检出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2]肖彦花.统计学理论与方法[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5.
[3]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
[4]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5]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20.
[6]袁山.统计分析工具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88-93.
[7]邱均平,王曰芬等.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157-158.
[8]丁牧羊,王Q淇.《周礼》文档名词再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5(6):32-39.
[9]李,胡燕.影响公众档案利用行为的个体特征因素分析――基于苏州市居民的调查[J].档案学研究,2015(4):94-100.
Abstract: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isabranchofstatistics,whichisrichandhaveaverywiderangeofapplications.Inmanydisciplinesofnaturalandsocialsciences,researchersarelikelytodealwithdatathathasmultiplevariables.Inthispaper,wewilldiscusstheconcept,modelsandanalyticalstepsofthefactoranalysis.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模型
Keywords: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factoranalysis;model
称为因子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是针对变量进行的,各因子又是正交的,所以也称为R型正交因子模型。
其矩阵形式为:x=AF+ep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去评价每个样品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即进行综合评价。
在上面的分析告一段落后,就可以确定因子分析的步骤。因子分析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构造因子变量;二是如何对因子变量进行命名解释。因此,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和解决思路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即考察我国各省市社会发展综合状况。
以下是对我国各省市综合发展情况做因子分析。数据表中选取了六个指标分别是:人均GDP(元)X1,新增固定资产(亿元)X2,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X3,农村居民机家庭纯收入(元)X4,高等学校数量(所)X5,卫生机构数量(所)X6。原始数据见表1:
由此,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我们对国内各省市综合发展情况有了一个了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71
0引言
所以,作为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的老师,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为学生进入理论研究部门和实际应用部门打下夯实的基础。培养应用型统计学人才,应当是既能够胜任企事业和行政职能部门的统计人才,又是能从事市场调查与分析、经济统计与预测的经济人才。于是本了如下的践与探索。
1《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1.1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不足
1.2重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轻统计思想的讲解
我们在整个实施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强化传统的数理逻辑的推证,简化对统计方法适用性的变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经济数据能力的练习,这是老师们在讲授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时经常会忽略的问题。学习多元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现实,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老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往往侧重在数理方法的推导上,这也导致很多同学把重点放在反复推敲理解这些证明过程上,而对于分析方法和公式在现实中的应用并不重视。因此学生只是被动性学习,没有主动去探索问题,最终也不知道如何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还是照搬我国传统的理科教学方法,即“重点知识+例子说明+技巧解题”,这种固定的教学过程,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这些技巧大多情况是学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所以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当前多元统计分析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怎样运用技巧解题,不去教学生如何用方法处理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失误只注重理论上的教与学,既缺乏探究性和开创性,又缺乏实际运用训练。很多学生反映总是有种学到的不能用到实处的感觉,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与其他先进的学科教育相比缺乏生动性与普遍性。
1.3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应用技术型统计学人才培养中《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我们要以统计学思想的培养以及统计学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本R到萄У幕本目标,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了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进多元统计分析学科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2.1以我国经济真实数据编写案例,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多元统计分析要注意以我国现行经济运行中的真实数据为素材编写案例,并结合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开展案例教学。比如“以我国2013年-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真实数据为样本建立统计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15年-2017年进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预测分析”;“以我国2013年1季度至2016年4季度的GDP季度真实数据,建立统计预测模型,估计与检验,然后预测2017年1季度至4季度的GDP。”如果我们准备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
作为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只能作为一种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工具,对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任课老师需要及时掌握案例教学的进度,把握住同学们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学习多元统计分析这门课程就是要学会处理数据并能进行定量分析,如统计预测法、核算的方法、指数模型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需充分利用案例法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们进行统计方法适用性的识别能力以及利用这些方法分析数量经济数据能力的训练。而在选取教学案例方面则应该注意把握选取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即要使所选取的案例既符合理论知识一致,服务于教学目的,又能紧跟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同时还一定要选择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和认可的案例。
2.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2.3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师资建设
2.4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方法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在实际问题中庞大的信息数据量往往在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从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和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必须要掌握必要的统计分析工具,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建模实例,成为多元统计学分析应用的经典材料,这正是多元统计分析的“用武之地”,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也正是多元统计分析解决了数学建模问题,即所谓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多元统计学分析课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结合元统计学分析中基本概念、公式、统计理理以及分析方法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统计软件和工具,对现实生活和产生的真实现象和数据等信息加以整合、归纳,经过演绎、求解以及推断,从统计学专业角度给出分析与预测,再经过翻译和解释,返回到实际生活中,用实践来检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让学生采用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掌握多元统计分析。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静敏.多元统计课程的创新改革研究[J].统计教育,2007,(10):2425.
[3]丁立旺,黄娟.对财经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