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管理系统(精选5篇)

Abstract:Thequestionbankmanagementsystemdevelopedindependentlyhastheadvantagesthatcanbedevelopedbasedonthemedicalcolleges’owncharacteristicstomeettheneeds,andiseasytomaintainandupgrade.Thetestpapergenerationfunctioninquestionbankmanagementsystemimprovestheworkingefficiencyofteachers.TheuseofB/Smodemeetsthecharacteristicsofmedicalcollegeteachers,whoseworkinglocationisoftenchanged,andtheoperationprocesscanbesummarizedandsimplified,whichmakestheoperationmoreconvenient,sothatteachersarewillingtoaccept,soastofacilitatetheapplicationofthesystem,tospeeduptheevolutionofquestionbankmanagementfromthedocumentmanagementtothedatabasemanagement.

Keywords:medical;itembankmanagement;B/Smode;generatetestpaper

0引言

1需求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⑴对系统管理操作流程进行归纳简化,提供试题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减少重复劳动;

⑵采用B/S模式使教师题库管理不再受地域限制,及时的更新题库,出卷;

⑶添加试题的章、节属性,便于在抽取试题时要按逐章逐节分值比例设置参数,更加精准地抽取试题。

2系统架构设计

3功能设计

题库中的试题是涉及不同课程的试题,题库管理系统将原有以文件形式积累的试题集快捷地导入到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库管理的转变。同时题库需要定时更新、添加和删除,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进行统计汇总,方便教师了解试题的分布。

3.1题库管理模块

⑴课程管理:添加课程与删除课程信息,建立与课程一一对应的数据库。

⑶编辑查询:在这个模块中可以对试题逐一录入并编辑,同时可以通过关键字查询题目信息,并可以对题目进行修改、删除等编辑操作

⑷分类统计:按照题型、章节对题目的数量和分布进行统计。

3.2组卷管理模块

⑴自动组卷:通过设置题型、章节、题量、难度、知识点等组卷参数,系统根据智能组卷算法,自动抽出符合条件的试题,组成试卷。

⑵手动组卷:根据个别题目的要求设置参数,精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题目组成试卷。通常是在自动组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个别题目手动地、具体地选择符合要求的题目。

⑶试卷输出:将生成的试卷进行直接排版打印或以word文件的形式存储。

3.3系统管理

⑴用户管理:添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设置和分配用户权限。

⑵系统维护:对题库,试卷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

4数据库设计

试题实体集中的“选中否”属性作为组卷管理中构成试卷的标志,“用户ID”是试题出题人的标识。题型实体集既是题型的描述,也是试卷组卷方案的描述。其中“选中否”属性作为试卷题型构成的标志,“难度系数”和“题量”共同决定试卷中难题的数量,“分值”代表不同题型每道题的分值。

5结束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光明.如何做好题库建设――来自美英考试机构的启示[J].

中国考试,2011.11:3-8

[2]曹立勋.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3.

[3]冯立,张景韶,周利平.基于B/S模式下的网络题库平台研究

与实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29(4):77-81

[4]黄兴华,杨海源,沈历宗,肇毅.外科学题库建设及试卷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34-35

1功能设计

1.1设计思路

木文将试题库管理和自动组卷功能集成于系统中,不仅能帮助命题人员适时更新试题、丰富题库内容,还能根据不同的组卷规则抽取试题,快速、客观、准确地组合形成试卷,满足不同阶段反应堆操纵人员的考试需求。

1.2系统方案

2详细设计

2.1系统功能模块

根据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设计题库管理、组卷管理、数据备份3大模块,如图1所示。

2.2试题录入

2.2.1试题录入规则

系统提供直接录入试题内容和上传试题文件(Word格式)两种方式完成试题入库。试题录入规则如图2所示。

2.2.2试题文件入库策略

试题的基木属性存放于数据库中,试题内容以Word文档形式存放于磁盘相应的文件夹下。

如果试题类型为填空、选择、判断,则将答案直接存放于数据库的试题记录中。如果试题类型为问答、口试或模拟操作题,答案中可能存在图片、表格等非文字信息,则将答案内容以Word文档形式存放于磁盘中,答案文件的名称与试题文件的名称一一对应。

试题文件、答案文件的命名规则如下:

(1)对试题文件(Word文档)重新命名,命名参照单位内部的试题编码规则,根据录入的试题基木属性,由系统自动生成。如:试题编号为6666的HFETR反应堆的堆供电专业操纵员笔试问答题文件名为HFETR-D<}D-CBWT-6666.doco

(2)对答案文件(Word文档)重新命名,命名参照单位内部的试题编码规则,输入的内容由系统自动生成。如(1)中所述试题对应的答案文件名为HFETR-D<}D-CBWD-6666.doco

系统根据反应堆类型将试题和答案文件分别存放于磁盘文件目录下,试题库物理存储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2.3试题浏览

为确保命题人员能够对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浏览查看,系统提供两种浏览方式:

(1)按类别浏览,在系统中选择堆名、专业、试卷类型、试卷类别等基木属性,组合查询指定试题。如选择某一堆名,能够显不出该反应堆下的所有试题;选择某一堆名和某一专业,能够显不该反应堆某一专业的所有试题。通过逐级组合选择,显不指定类别试题。

(2)按编号浏览,通过输人试题编号,精确查询指定试题。

2.4试题编辑

根据命题工作需要对试题内容、答案、分值等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并在数据库和磁盘中对原试题信息进行更新。

2.5自动组卷

2.5.1组卷程序

命题人员在组卷管理界面中选择试卷类型、堆名、考试项目、题型、题量等基木属性,系统根据组卷规则从试题库中随机选择试题组合输出至试卷模板中,分别生成试卷和参考答案并以Word格式文件输出,流程如图1所To

①选择A,B卷;②选择反应堆名称,选择堆名;③选择申请执照名称:操纵员、高级操纵员、值班长;④录入考试日期;⑤考试项目:选择(试卷类别)11类之一,如回路笔试、回路模拟操作等。系统根据笔试、口试或者模拟操作,分别选取不同的试卷模板输出试卷;⑥根据不同试卷类型,录入填空题、判断题、单选、多选题、问答题或口试题、模拟操作题数量;⑦根据录入题型数量,参照单位内部的规则,形成抽取算法,从题库中抽取相应专业试题,组合生成试卷和参考答案,并以Word格式文件输出。

2.5.2试卷分值约束条件参数

根据题型和分值要求,形成如下约束条件:

(1)在反应堆操纵人员笔试试卷中包含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等5类题型,其分值约束公式如下:

式(1)中Sum为试卷总分值,一般取值为100分,T,P,X,D分别为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的分值,N.}-,N,},NX,N,分别为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的数量,n为问答题数量,W为第i道问答题分值。

C2)与操作试卷中包含的题型与问答题类似,其分值约束公式如下:Sum一又c(2)

式(2)中Sum为试卷总分值,一般取值为100分,n为操作题数量,C,为第;道操作题分值。

(3)在反应堆操纵人员口试试卷中包含的题型与问答题类似,其分值约束公式如下:

式(3)中Sum为试卷总分值,一般取值为100分,n为操作题数量,K为第;道口试题分值。

2.6数据备份

试题库管理系统除了满足试题的持续更新和自动组卷外,还需要提供数据备份来保证试题库的健壮性和安全性。木系统中,数据备份通过对数据库备份和试题文件备份来完成。

3数据库设计

在试题库系统中,试题信息由SC}LServer数据库中的试题记录、磁盘中的试题文件(Word文档格式)、磁盘中的试题答案文件(Word文档格式)3部分构成,试题记录必须与磁盘中的试题文件和答案文件一一对应,在SQLServer数据库中试题表结构设计如表1所To

4系统实现

木系统采用C/S架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模式。试题库管理系统主要对数据以及Word文件进行操作,系统架构由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两大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前台程序和后台程序。前台程序面向系统使用者(试题库命题管理人员)。当使用系统功能模块时,前台程序自动调用后台程序,并向其发出数据及Word文件请求,后台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对数据库和Word文件进行操作并应答,将数据结果返回到前台呈现,从而完成一次数据交换万3}

木系统基于.VET开发技术,采用微软VisualStudio2010开发平台,以C井为开发编程语言。C}是专用于.VET的编程语言,是一种简单、现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数据存储采用SQLServer2008,具有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率、iw可靠性的数据库解决方案。为了便于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木系统的数据访问模型采用AD().VET,该模型用于基于.VET的前台程序访问SQLServer数据库。

关键词:试题库VisualBasic语言成绩分析

引言1概述

1.1国内外题库的发展及现状

考试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早在1300年以前就有了科举制度。但这种考试不规范、不严密,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考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资格证书考试也就应运而生。这种考试次数频繁,命题工作量大,并且对考试的测量学特性要求更加严格,不少考生要求结果相互可比,因此,建立高质量、大容量的现代化题库成为必要。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考试专业机构。各机构也都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职能建立起了大型题库。

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随着高考标准化的实施,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为题库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多所学校或行政机构联合开发试题库的局面,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其它学科的试题库。90年代前后,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CAI教学与国家试题库的建设。传统的考试出题总是教师考前集中出题、集中组卷,这样很难保证试卷的质量,进而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在出题、组卷和成绩分析中的工作量,帮助教师方便、快速、准确地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本研究在VB编程环境下开发了一套能实现试题库管理和成绩分析的软件。

本研究将试题管理、试卷生成和考试分析集为一体,不仅能帮助教师适时编制各类考试题目、生成标准试卷,还能对学生成绩录入、保存、分析并生成考试总结。本研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有效地提高了整个考试过程的效率,对学校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2.1系统功能

(1)试题录入功能能将每道题的全部信息(包括每道题的题型、难度系数、分值等)录入到试题库中,而且若试题或答案中含有图形或公式,可以进行相应的录入。

(2)题库管理功能对题库中的试题与答案可进行整体浏览,或根据用户选择的具体查询条件进行相应的查询,也可以对试题库中的试题进行修改、删除等维护操作。

(3)自动组卷功能根据用户指定的试题难度、试题类型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一套试卷,答案亦随机生成。

(4)试卷浏览与修改功能可对当前试卷进行整体浏览,并对不满意的试题进行修改和删除。

(5)试卷输出功能可通过调用Word将当前生成的试卷模板进行编辑排版,从而生成一套正式的试卷,并可将其打印输出。

(6)考试分析功能可实现成绩库导入、成绩统计与分析、试卷分析等功能。

2.2本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本试题库系统数据库[4]共分为两个数据表,一个用来存放各种题型的试题,另一个用来存放试卷考题的试卷表。

表2.1试题数据表

字段名类型意义

DM(试题代码)Integer每道题的唯一标识

NR(试题内容)Memo存放试题图文混和信息

NDXS(难度系数)Text存放每道题的难度信息

FZ(建议分值)Text存放每道题的分值信息

DAAN(答案)Memo存放试题答案信息

表2.1介绍了试题数据表的具体结构,因为本试题库系统的试题数据表中存储的试题中往往带有图形,在设计数据表结构时就需要一个能存放图文混和信息的字段,我们选用了Memo类型[5]字段来存放试题内容和试题答案信息。

表2.2试卷表

字段名类型

STDM(试题代码)Text

STNR(试题内容)Memo

TX(题型)Text

FZ(分值)Integer

表2.2介绍了试卷表的具体结构,本部分主要包括试题代码、试题内容、题型和分值四项内容,对于试题代码和题型都是文字信息,所以选用Text类型;试题内容中往往带有图形,选用Memo类型;分值都是数字,所以选用Integer类型。

3试题录入系统的设计

3.1试题录入功能的实现

3.1.1纯文本信息的输入

在试题数据表中,只有试题内容与试题答案包含图形信息,其余字段存的都是纯文本信息,对这些文本信息(包括每道题的难度系数、分值、知识点)的输入,采用了组合框控件。为了输入图文混和信息,我们使用RichText控件,该控件不仅允许输入和编辑文本,同时还提供了标准的TextBox内部控件(文本框控件,可用来输入纯文本信息)未具有的、更高级的指定格式的许多功能。

3.1.3公式信息的输入

为了实现公式信息的输入,我们同样使用RichText控件,公式信息的输入和图文混和信息的输入大体相同,但是公式信息的输入需要用到公式编辑器。

3.2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试题修改的实现在修改试题的过程中,为避免误操作使不应改动的试题发生改动,在用户单击确定按钮后,增加了提示对话框。只有当用户在提示对话框里单击了“是”按钮,确认了确实要修改,才能将变化后的试题存入题库。在本窗体界面中,一次可以同时显示三道试题。

删除功能的实现与试题修改相类似,要想删除某道试题,也须先将焦点置于该题,然后单击删除确定按钮。但与试题修改不同的是,试题被删除后,数据库中的记录就会减少一条,而在通过向上或向下翻页按钮显示试题时,记录指针都将严格按顺序依次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这样当记录突然比原来少了一条以后,再来回翻页时,记录指针就会无法正确定位,于是也就无法按正确顺序显示试题。为避免这种情况,引入了一个窗体级变量,在每次单击“删除确定”按钮后,并不立即将该题删除,而是将要删除试题的代码存入窗体级变量中,然后在关闭该窗体时,在该窗体的事件中再将其删除。

4试卷生成系统的设计

4.1自动组卷功能的实现

在试卷生成界面中,按照各题型的统计信息选择题型难度及数量选择结束后,已选择信息将存储在试题库中,以此继续下一题型的选择,直到全部选择完毕。

当所有题型选择完毕后,按“生成试卷”按钮将生成规定格式的A、B试卷。点击“查看试卷统计信息”可以看到已选题型个数及已选分数。

4.1.1数据访问对象(DAO)

在VB中提供了两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通过数据控件(Data)和利用数据访问对象(DataAccessObjiect:DAO)。将这两种方法相比较,使用Data控件的特点是:几乎不需要任何代码,仅靠属性的设置即可使工程具有基本的数据访问能力;而数据访问对象则完全在程序运行代码中进行,使程序开发人员可以摆脱数据控件的束缚,直接编写程序访问数据库数据,从而能够开发出更具弹性且高效率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为了在生成的记录集中随机抽取出一道题,可以使用VB提供的Rnd函数,该函数能生成一个0︿a之间的随机数。设记录集的个数为a,则i=Int(Rnd*a+1)就是一个范围在1︿a之间的随机整数。这样在记录集中取出的第i条记录,就是被随机抽出的一道题,而且被选中的这道题在SELECT语句选择条件的保证下不会重复已出过的试题。

4.2试卷浏览与修改

试卷管理系统主要能完成两方面的功能:试卷的浏览与修改,能对当前正在生成的试卷进行浏览,并对不满意的试卷进行修改或删除;试卷的编排和打印,能将选好的试题放入标准的试卷模板并调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和打印。

4.3试卷编排与打印

4.3.1试卷浏览与修改功能的实现

在试卷浏览与修改窗体界面中含有一个接近整个窗体的RichTextBox控件,用来显示当前试卷中的全部试题。

为了连续向RichTextBox控件(此处名为Rtb0)中添加试题利用了VB提供的SendMessage方法和Clipboard对象的SetText方法来模拟剪切和粘贴的过程,即先把一道道试题送入到剪切板,再把剪切板中的内容一个个粘贴到RichTextBox控件中。

4.3.2试卷的保存和打印功能的实现

首先在工程中引用Word对象模型。定义一个Word对象应用程序的对象mypaper,再用Set方法给mypaper赋值。通过mypaper的子对象集Documents调用Add方法,生成新Word文档。用SQL语句中的Select命令抽取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并给Data控件的记录集赋值,将OLE与记录集的题目内容字段绑定,通过OLE调用Doverb方法,激活Word应用程序,并将题目内容粘贴到粘贴板上,再关闭Word。然后调用SendKeys命令,将粘贴板上的内容贴到RichText上,同时,将Word应用程序对象mypaper的子对象Select调用Paste命令也能将题目内容粘贴到Word的新文档中。对各种题型重复编程,最后将Word应用程序调用Quit命令,关闭Word,在关闭前会出现一个提示框,可以保存该文档。

5成绩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成绩库导入

对于数据库的实现方法,有小型数据库Foxpro、Access、Paradox等,大型数据库Oracle、Sybase、Informix等。基于ODBC实现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接口,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可以提供一个为各数据库厂家支持的较一致的应用开发界面,使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给信息交换带来方便。

5.2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

成绩统计是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这些统计分固定格式的统计和用户自定义格式的统计,并输出这些统计的报表。包括成绩的分段统计、成绩分布曲线的绘制、平均分数、最低分、最高分、及格率的统计等。

试卷分析是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试卷分析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考试是否真正检查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是否真正检查出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也就是说据此可以判断测定的结果是否能作为评价的依据。根据试卷统计三基部分分值、提高扩展部分分值、综合性部分分值及提高部分得分率等。

6安全系统

6.1用户管理器

注册表是windows95以上版本的一大特色,通过注册表可以很方便地存取和应用程序有关的一些设置和数据,而VB又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注册表操作函数,所以在用户管理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利用注册表来对用户进行管理和注册。具体实现是,将各用户对应的用户名依次放入数组SUsername中,然后做成一个字符串存入注册表,需要时从注册表中取出,再分别存入SUsername中,以便于引用。各用户相应的口令和权限的操作也如此,分别存入数组SuserPW和SQx中。

将用户添加到注册表中需要利用VB提供的Savesetting函数。该函数用来在Windows注册表中保存或建立应用程序项目。

结论

本系统以“实用”为基本指导思想,在数据库选择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和对比,在综合分析了各种数据库的优缺点和试题库的特点后选用了稳定实用的Access数据库;在对试题和试卷集答题过程做了大量分析后,确定了本系统的数据结构;本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通用性强;在自动组卷、试卷编排和打印等功能的设计方面突出体现了其实用性。

同时,本系统的自动组卷和成绩分析模块设计尚需进一步完善,应不断提高自动组卷和考试分析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水平,甚至可以进一步开发基于Web的试题库与成绩分析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志铭,高春艳,孙健鹏.VisualBasic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2]曹青,邱李华,郭志强.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3]黄明,梁旭.VisualBASIC6.0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系统建设

三、小结

判断题

题目1

企业的组织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自上而下,责权递减,但人数递增。(

选择一项:

题目2

软件工程的方法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

题目3

MIS是一个软件系统,属于无形资产,其效益不易用货币形式直接反映。(

题目4

数据流图反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的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

题目5

程序设计是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

题目6

管理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确保基层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

题目7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进行规范整理,设计出若干个基本二维表,并勾画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题目8

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3种决策过程。(

题目9

简单的说,系统分解的目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题目10

MIS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充分发挥人和机各自的特长,是MIS的目标所在。(

题目11

系统具有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5个基本要素(

)。

题目12

黑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路径的测试方法。(

题目13

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方面的支持。(

题目14

系统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然后着手业务流程分析。(

题目15

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

题目16

代码设计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题目17

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

题目18

为了有效地进行MIS开发与管理,往往将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通常称这种方法为“螺旋模型”法。(

题目19

系统分析也称为总体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

题目20

系统通常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只有网状结构。(

题目21

战略计划子系统中,外部数据所占的比例较大。(

题目22

信息是一种不同于企业机器设备的特殊资源,不具有生命周期。(

题目23

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信息经过浓缩、概括等处理后,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

题目24

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

题目25

系统的存在需要目标、功能和结构3个基本条件。(

题目26

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是物料需要计划系统MRP的第二版本。(

题目27

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

题目28

只要有管理,就要有信息,就必然有管理信息系统。(

题目29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概括说就是:从物理模型抽象逻辑模型。(

题目30

系统测试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题目31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是什么”。(

题目32

信息是对宏观事物的记载,通常没有太多的实际含义。(

题目33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干什么”。(

题目34

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来收到群体的“协同效应”。(

题目35

模块有6种内聚方式,其中逻辑内聚的聚合度最高、性能最好。(

题目36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工具,它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题目37

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信息的管理者手中,才能发挥作用。(

题目38

MIS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题目39

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管理信息系统多是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和流程等为基础的。(

题目40

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

题目41

在系统开发时不一定必须要经过总体规划阶段,但如果要进行总体规划就必须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题目42

一套完整的系统分析说明书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题目43

按职能划分管理部门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划分管理部门的方法。(

题目44

在进行系统的输入输出设计时,必须先进行输入设计,然后才进行输出设计。(

题目45

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将企业的全部信息集中管理,才可能成为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题目46

原型化方法一般可以分为探索型、实验型和演化型三种类型。(

题目47

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核心业务活动分类可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题目48

所谓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

题目49

管理控制子系统主要是为企业基层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的。(

题目50

模块结构图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题目51

实现国家信息化需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

题目52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题目53

“两化融合“就是指运用工程的方法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行结合的过程。(

题目54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

题目55

建设先进网络文化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题目56

企业信息。是指企业所收集到的经过加工、整理、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各种经济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利用且反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

题目57

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和信息扩散性(

题目58

决策的基础就是完备的信息。(

题目59

8.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题目60

9.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题目61

10.企业信息是指企业所收集到的经过加工、整理、用于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各种经济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利用且反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

题目62

题目63

12.信息使用能力就是指利用信息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

题目64

13.信息使用能力取决于信息敏感力、信息转化力、信息决策力。(

题目65

14.信息敏感力是指把初始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的能力(

题目66

15.信息决策力是把决策信息转化成决策并付诸实现的能力。(

题目67

16.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

题目68

17.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题目69

1.MIS是在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和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题目70

2.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炼有用的信息,以辅助各级管理者的决策。(

题目71

3.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是各级各类管理人员。(

题目72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工具,它可以代替人进行决策。(

题目73

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具有数据处理、预测、控制和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系统。(

题目74

6.MIS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充分发挥人和机各自的特长,是MIS的目标所在。(

题目75

7.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核心业务活动分类可分为电子业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题目76

8.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应用层次分类课分为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型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

题目77

9.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不了解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评价的基本原则。(

题目78

10.制造资源计划MRPII是物料需要计划MRP的第二版本。(

题目79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

题目80

12.ERP的中文含义是企业资源计划。(

题目81

13.战略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

题目82

14.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各个环节。(

题目83

15.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开发语言。(

题目84

1.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管理活动。(

题目85

2.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决策过程。(

题目86

3.当一个企业的人数太多时,划分管理层次就成为必然。(

题目87

4.企业管理部门的划分是管理工作纵向分工的结果。(

题目88

5.管理活动的高、中、基3个层次分别对应着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3种决策过程。(

题目89

6.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三种决策过程而言,结构化决策最容易实现自动化。(

题目90

7.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题目91

8.信息是对宏观事物的记载,通常没有太多的实际含义。(

题目92

题目93

10.因为扩散性是信息的本质属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管理。(

题目94

11.信息与其他物资资源一样,会随着使用频率的加大而发生损耗。(

题目95

12.信息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将企业的全部信息集中管理,才可能成为企业可资利用的资源。(

题目96

题目97

14.信息是一种不同于企业机器设备的特殊资源,不具有生命周期。(

题目98

15.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送到需要信息的管理者手中,才能发挥作用。(

题目99

16.所谓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

题目100

题目101

18.一般认为对于公用信息应尽可能地集中存放,减少冗余。而对于非公用数据则可以采用分散存储策略。(

题目102

19.与企业其他资源相比,管理信息是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的,但它不具有共享性。(

题目103

20.管理信息是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被消耗的,具有共享性。(

题目104

21.信息的可压缩性是指信息经过浓缩、概括等处理后,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

题目105

22.战略计划子系统中,外部数据所占的比例较大。(

题目106

23.系统的存在需要目标、功能和结构3个基本条件。(

题目107

24.简单的说,系统分解的目的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题目108

25.系统具有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5个基本要素(

题目109

26.系统分解的三原则是指可控制性原则、功能聚合性原则和接口标准化原则。(

题目110

1.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件组成。(

题目111

2.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管理信息系统多是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制度和流程等为基础的。(

题目112

3.从管理/职能角度看,MIS具有金字塔结构。(

题目113

4.管理者特别是高层领导在MIS的建设和使用中起主导地位。(

题目114

5.一个系统通常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具有层次结构。(

题目115

6.战略计划子系统的任务是为企业战略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题目116

7.管理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确保基层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题目117

8.从概念结构看,可以把任何组织的管理体系都视作管理信息系统。(

题目118

9.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图中,信息管理者的任务是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

题目119

10.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以硬件设备的物理位置安排和拓扑方式展现。(

题目120

11.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是应用开发工具。(

题目121

12.客户/服务器模型(C/S)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题目122

13.文件服务器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网络计算结构。(

题目123

14.MIS之所以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主要是进行信息的贮备和加工处理。(

题目124

15.典型的商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是客户/服务器模式。(

题目125

16.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结构是按组织或机构的职能划分的。(

题目126

1.MIS的开发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下才能着手进行。(

题目127

2.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外开发和合作开发等几种,最好的方式是自行开发。(

题目128

3.MIS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周期,但MIS投入使用后通常不会对原有的人工管理方式产生太大的影响。(

题目129

4.MIS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题目130

题目131

6.造成软件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方面的支持。(

题目132

7.结构化分析的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题目133

8.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是分解和协调(

题目134

9.块内联系小,块间联系大是结构化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

题目135

10.喷泉模型是一种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的系统开发项目(

题目136

11.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职能是起到用户和系统开发其他人员之间的桥梁和接口作用,是系统开发的核心人物(

题目137

12.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一种使用使用最广的系统设计方法,通常可分为两步进行,即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题目138

1.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干什么”。

题目139

2.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是什么”。

题目140

3.系统分析也称为总体设计,是系统详细开发的关键性阶段。

题目141

4.系统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数据流程分析,然后着手业务流程分析。

题目142

5.简单地讲,系统分析中需要确定的逻辑模型就是指业务流程图。

题目143

6.逻辑模型是指仅在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

题目144

7.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概括说就是:从物理模型抽象逻辑模型。

题目145

8.系统开发的目是把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题目146

9.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是具体分析的第一步。

题目147

10.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勾画出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

题目148

11.

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

题目149

1.系统设计的任务就是依据模块结构图等文档资料,确定新系统的设计方案。(

题目150

2.系统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系统开发的第二个阶段。(

题目151

3.事物分析用于将高层数据流图转换为模块结构图。(

题目152

4.模块结构图是在业务流程图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题目153

5.尽可能提高模块间的耦合度和降低模块内的组合程度是系统设计的两项重要原则。(

题目154

6.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系统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进行规范整理,设计出若干个基本二维表,并勾画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题目155

7.代码是用数字或字符来代表事物或属性的符号,代码设计就是给有需要的实体及属性进行相应的编码(

题目156

8.系统总体设计阶段只需要从软件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

题目157

9.编码设计的原则是唯一化、规律化、标准化和可扩充且容易修改。(

题目158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单纯是一种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的工作。(

题目159

输入设计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题目160

12.对输入信息进行校验是保证输入正确的主要措施。(

题目161

13.在数据库设计中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图。(

题目162

14.我国的邮政编码属于层次码(

题目163

1.程序设计是系统实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题目164

2.程序设计过程就是把系统分析的结果翻译成可为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题目165

3.系统实现是指利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把系统设计的结果翻译成可被计算机“理解”、可执行的代码的过程。(

题目166

4.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误。(

题目167

5.黑盒测试法是一种穷举路径的测试方法。(

题目168

6.代码审查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辅助工具“读”代码

的过程,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题目169

7.系统测试的步骤一般按“自顶而下”的原则进行。(

题目170

8.系统测试的一般应按系统总测、子系统测试、模块测试的顺序进行。(

题目171

9.最安全可靠的系统切换方式是平行切换。(

题目172

10.程序员在进行编程时不必遵从一些规则和共同的规定。(

1.系统维护工作对维护人员要求不高。(

题目173

2.系统维护的对象是源程序。(

题目174

3.提高系统科维护性工作应贯穿系统开发过程的始终。(

题目175

4.管理信息系统科维护性的评价指标包括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和可修改性。(

题目176

5.系统的技术评价包括系统效率、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题目177

6.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否对系统维护工作无影响。(

题目178

7.系统实施后的评价是指系统切换前进行的评价。(

题目179

8.系统的技术评价是将系统的运行情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考查是否达到了系统设计时所预定的效果。(

题目180

9.CIO是指信息中心主任。(

题目181

10.CIO处于企业战略层,参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具体负责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实施、全面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

THE END
1.学分制网上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方案AET摘要: 主要探讨了在真正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开发网上选课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后台数据库的整体设计思路。 关键词: 学分制管理 选课系统 数据库 Abstract: Key words : 摘要: 主要探讨了在真正的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开发网上选课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介绍了后台数据库的整体设计思路。关键词: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219113
1.数据库学生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数据库学生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1.概述 学生管理是一个学校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学生管理系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可以提高校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https://blog.csdn.net/hanmengyuan2001/article/details/122362504
2.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议收藏...高效率的运行环境包括:数据库数据的存取速率、数据库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数据库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等都是高的。 为了使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合理、规范、有序、正确、高效进行,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工程化6阶段开发设计过程与方法,它们是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87857
3.教学管理系统通用12篇2 排课系统功能设计 网络排课系统是一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软件,重点来解决在学校的学管理之下,通过对授课教室的分配以及各个院系的教学排课,来提高课堂教室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止各种排课中教师、班级学生、教室三者间的冲突。它采用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的模式,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0作服务器,前台开发程序为,整个排...https://lchlyy.xueshu.com/haowen/6952.html
4.MySQL(三)为教学管理系统的学生成绩功能设计一个数据库作业思路在这里,我们的“业务”可以理解为“教学管理”。就像是归属于专业时的表中所列出的。当我们设计数据库时,如果把课程归属于学校而非专业,那么不同专业就无法针对看似相同的课程,做出不同的规划。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也会出现实际业务因为应用系统而卡脖子的现象。 https://www.jianshu.com/p/c5c702ca496e
5.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范文在理论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大概2周的时间,讲解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以及前沿的知识体系、开发工具,让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从典型案例着手――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讲解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功能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如何绘制用例图,在数据库设计...https://www.gwyoo.com/haowen/159744.html
6.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与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目的:基于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设计开发医学计量实验室设备和教学管理系统.方法:系统设计采用数据库和服务器设计技术,设置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实验教学及计量检定和校准4大功能模块,由表现层、业务应用、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系统软件、硬件设备和系统网络7部分组成系统应用框架,依托校园网远程登录,实现系统所有功能....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xzb201905032
7.课程实验教学研究范文九篇本课程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方案,也就是要求学生建立一套具有一定业务模型的以数据库设计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学生能够针对实际问题建立数据库模型、进行数据库设计,并应用现有的开发工具完成一套支持实际管理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因此,本课程的综合型、设计...https://www.ruiwen.com/w/139187.html
8.数据库软件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毕业设计选题管理系统设计学号: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file:///C: \Users\DELL\Desktop\课程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案例.do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论文1file:///C: \Users\DELL\Desktop\课程设计报告-数据库设计案例.doc1.系统需求分析1file:///C:...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1/0724/08/76337071_9879605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