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托管是全权托管照顾孩子的一个地方。一般主要面向低龄儿童,如幼儿园孩子、小学生等,与小朋友们一起写作业、做游戏,通过老师的监管和学生的互动以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儿童从出生到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促进0-3岁儿童早期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二胎或三胎孩子的到来,我们发现新生代家庭在迎接新生儿的同时,也烦恼育儿问题,甚至自己的生活也被打乱,育儿过程并不愉快,但新生命的到来应该是充满幸福与快乐的,职场和孩子不应该成为新生代家庭的选择难题。
“幼有所育”作为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措施,托育将成为新生代育儿家庭一项新的选择。国家政策从“三孩”、“双减”、“计生法”等多项规定和政策直面表明,中国托育市场的前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全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中国城市3岁以下儿童的入托率不到10%,而发达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率在25%-55%之间。为了解当前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情况以及托育服务需求现状,2016年上半年国家卫计委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0个城市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当前婴幼儿家长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为强烈,婴幼儿托育服务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在被调查的已生育一孩而不打算生二孩的母亲中,有60.7%是出于孩子无人照料的原因。调查到的全职母亲中,有近1/3是因为孩子无人照料而被迫中断就业;超过3/4的全职母亲表示,如有人帮助带孩子,将会重新就业。超过1/3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有托育服务需求,其中家长对2—3岁幼儿托育的需求最为强烈。目前,有近80%的婴幼儿都是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而被调查对象更希望将孩子送往专业的托育机构。
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小学生数量呈几何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3亿适龄儿童,中等规模城市中3-6岁学前儿童有近3-5万人,7-12岁小学生约5-8万人,年人均业余教育支出约为3000元,其中90%以上家庭需要课外培训。
目前的儿童托管行业中仍以小作坊式的托管机构为主,专业化、品牌化大机构少量。学校附近选址,造成资金压力大,专业师资力量要求高,行成专业化、有品质的环境前期需要大量资金。
从具有儿童托管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恰恰给真正具有实力的品牌托管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给野心勃勃的创业人士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当前形成规模化发展、具有品牌效应、专业化的机构不多,儿童托管市场的潜能巨大,而市场从业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低质量托管班自然会淘汰。
中国家庭送孩子入托原因调查数据来看,45.35%家庭是因工作比较忙送孩子入托管,35.47%家庭则认为送孩子入托管对孩子成长好,儿童托管市场规模超13.37%。
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社区等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制度,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在我国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纲要中提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未来随着中国出生人口的快速增加,托育机构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多元化的托育机构将会迅速增加,预示着中国托育事业开启的新的篇章。
在众多在线教育领域中,儿童学前教育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从融资企业类型来看,在2020年中,儿童早教类型企业获投数量占比达7.9%。由此可见,各大投资机构目前比较看好儿童早教市场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