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希望具体介绍一些。
披着狼皮的羊认可
股权众筹平台有向项目方收费的,也有向投资人收费的,具体从哪方收费,收多少,得看平台。列出部分平台的收费规则,以供参考。
众筹平台的盈利途径很多,具体如下:
1.通过收取佣金或者叫服务费;
朱任翔认可
楼上@小西说的,感觉可以商榷。
像百度那种模式,我认为不行的。因为股权投资还是高风险的,如果股权众筹平台只是最信息的展示,而不对信息本身负责,谁来对项目进行筛选甄别?投资人的利益谁来保护,平台不做这些,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至少平台要定出规则来,要有一套奖惩机制,哪些信息应当公开披露,哪些信息是存在问题有假的,这些都是平台需要把控的。对问题项目要有追责的机制。类似现在网购平台上,都有很严格的机制来保护消费者权益。我认为平台得遵循这种思路,才能存续下去。
楼上小西说的这个,我不完全认同。平台光做推荐,你有啥价值?平台必须要有严格风控,要做出自己的判断,要做有态度的平台。平台要做差异化,要提供别人说没有办法提供的服务,这样才能有价值。
平台不是自由市场,随便谁来卖菜,平台要对菜贩子进行严格准入,要对蔬菜进行检查、评价、推荐甚至是保障。我认为未来股权投资平台,一定要从机构、项目、投资人三方面都把控,才能保证有序、健康的发展。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一个烂项目也能毁一个平台。
感觉楼上说的还是太泛了。哪位行业内人士能给说说啊。看不懂也不敢投啊。
股权众筹作为最新的一种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融合,大大降低了初创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股权众筹与天使、VC、PE、公募和传统融资途径银行、二级市场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融资链条,尤其为早期的创业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股权众筹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合投和领投+跟投(Syndicate)。合投和“Syndicate”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投资者的分类,合投中,每个投资人是平等的,而“Syndicate”模式下,投资者有了级别的划分在“Syndicate模式”中,Angel贡献了自己的投资机会和聪明才智,并且负责管理基金,认购了大部分融资金额,承担了大多数风险,并且帮助创业公司增值,因此Angel获得了额外收益。这类模式与传统VC投资模式类似。
国内股权众筹目前多采用“领投+跟投”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成为Syndicates模式,我们针对各家平台众筹商业模式进行整理,以下为总结归纳的*作流程图。
国内股权众筹平台获利比较单一,交易手续费是主要盈利点
1、目前股权众筹平台的现状
从市场来看,股权众筹平台大体分为几大类:
二是创业的平台,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天使汇、天使客、智金汇、大家投、云筹等大多数网站。
二、股权众筹平台的本质错误是将高风险的资产,匹配给了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2014年、2015年我对这个行业做了一些研究,我认为中国这个行业完全的走偏了,最后一定是走不通。
导致股权众筹平台在国内走不通的本质原因在于,将高风险的资产卖给了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三、为什么说股权众筹是高风险的资产?
●首先,天使投资项目具有失败率高的天然本质
众所周知,天使投资的成功率是10:90,甚至1:99。从2015年10月到现在,因为做要找B轮后的股权转让卖家,拜访了大量天使投资机构,事实上大多数天使机构手中到B轮的项目数量也十分少,就更别说后续的上市和并购了。
●股权众筹项目多数是被筛选后不投的项目
股权众筹平台的项目绝大部分是天使类项目。投资行业的人大多都知道,这些天使类项目普遍是在见过了大量机构投资人,且得不到机构天使或知名个人天使的投资后,迫不得已才选择股权众筹平台融资,这个比例个人认为不低于90%。
我跟京东、云筹、天使汇、36氪等平台的大量投资经理、总监和合伙人沟通,在他们看来,获得优质项目的难度非常大,甚至某种意义上是在求投资机构给他们项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在FA这么发达的市场,好的项目不缺投资人,很快就能线下搞定融资,不需要到众筹平台麻烦一圈;普遍情况下,众筹平台是项目融不到资的最后选择。
机构天使投资的项目风险尚且如此之高,而那些被机构天使放弃的项目,其成功概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三、为什么股权众筹投资人是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做金融的都知道,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当有人跟你说一个项目投资收益高,而风险又很低时,十有*都是骗人的。
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人,比P2P和固定收益的人群风险承受能力高,但一定比投股权、投天使项目的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低。
首先是个人资产规模有限。
其次是项目判断能力相对弱。
第三是过往经历以投资固定收益为主,很少涉及股权投资,被媒体上股权投资的神话迷惑,对未来收益预期太高,对风险的评估太乐观,且还抱有平台兜底的幻想。很多投资人还抱有平台能偿还本金的想法。这些都说明,实际上投资人还很不成熟。
四、现有股权众筹平台终将陷入恶性循环
这篇是某媒体转过来的。作者对于众筹的悲观,我们打来开看,其实并不是对众筹本身,而是不相信普通中产(文中作者提到几百万资产,几十万用来投资这种体量,在中国应该是中产无疑)有能力、有资格、有必要参与股权投资。作者还认为众筹平台上的项目质量都不高,认为众筹是“将高风险的资产,匹配给了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股权众筹平台,作为平台方,肯定是通过佣金(或者叫服务费)来获利。比如,我们在平台上完成100万元投资,平台收取5%即5万块的服务费。
平台还有一部分收益,是carry。比如,平台可以跟投资人合同约定,如果将来投资人通过退出获得了收益,平台要按照一定比例跟投资人去分。比如,投资人投项目A,最终获利50%,平台方可以从中分得10%。
楼上朋友们说的挺对。
平台方由于撮合了交易,客观上起到了中介和服务作用,一般会收取一部分交易佣金。按现在市场的情况,大约是融资额5-10%吧,具体视项目情况而定。很多朋友把这个叫做前端费用。这个费用一般是从投资款里扣除的。
还有一块后端费用。项目推出的时候,投资人如果获得超额收益,可以分给平台方。具体分配的比例,可以在投资协议里约定。
现在众筹平台众多,对于这两部分的收益,取向也不太一致。有的平台只收前端,有的前后都收。
还有少数的平台,会在个别项目上,向投资人收取募集费。这种比较少见。
整体上说,平台在单个项目上的收益是不高的,百分之几的收益很难覆盖成本。那么,平台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通过走量,通过互联网化的方式,不断降低运营的成本,将项目股权众筹的流程标准化,形成规模效应后才能实现盈利。
浏览123717|提问92
您的资质认证资料已经提交成功,审核需要一至两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规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注册成为知投特定的合规投资者,方可获得知投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服务。
因知投网不直接提供金融产品,不参与投资,所以不承担风险。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产品的提供方,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与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签约履行投资管理服务,并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