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西交网校西交网校

认识财务管理的环境是确立财务管理观念,制定财务管理原则的前提,而确立财务管理观念,制定财务管理原则则是对财务管理环境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财务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与这项工作有关系的学问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以货币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企业财务、1资金筹集,2资金投放,3资金运营,4资金分配

财务管理以财务为对象或者说财务是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利用价值形式能够将企业所拥有的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的经济资源抽象成为一个统一而又综合的概念

企业财务:

企业财务的概念:

企业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它反映着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价值方面。

企业财务是以财务活动为现象或形式,以财务账务关系为本质或内容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企业的资金运动:1、资金筹集2、资金投放、3资金营运4、资金分配

资金筹集是指企业从有关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取得企业经营所需资金的过程。

资金筹集渠道简称筹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地方或通道。

主要有1.国家财政、2商业银行3.非银行金融机构4.其他企业或单位5企业自身6资金持有者个人7外商

资金筹集的方式,简称筹资方式,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办法或手段。

1发行股票

2发行债券

3.利用银行信用

4利用商业信用

5利用租赁

6.利用留存收益。

从历史和过程的角度业看,企业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营运、资金分配四个阶段内容的统一。

资金筹集的后果:

形成性质不同的资金项目;

即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各个项目。

资金营运

资金劳动是指企业对通过资金投放所形成的各项资产的利用和调试,以实现收益的过程。

资金投放

资金投放是指企业将从有关渠道取得的资金投入企业经营或其他企业,以谋取收产的过程

资金投放的后果

形成企业经营所必需的资产:

即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各个项目。

资产项目包括:

1固定资产2流动资产

3无形资产或递延资产

4企业对外投资或称金融资产。

第一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资金筹集管理

第四章资金投放管理

第五章资金营运管理

第六章资金分配管理

第七章财务预算

第八章财务控制

第九章财务分析

二我国的企业目标

1、产值最大化:1949-1980

生产总价值=生产数量*计划单价

产值最大化目标的缺陷:

1)只讲产值,不讲效益

2)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3)只抓生产,不抓销售

4)只重投入,不重挖潜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资本利润率=利润/总资本*100%

资本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陷:

2)没有考虑资本利润率最大化实现所承担的风险

3)单纯一个公式不能概括企业的目标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

产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

每股收益最大化?

资本利润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不能是产值最大化的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不能是利润最大化的原因是:

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国家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或者说是在商品经济发的低级阶段所采用的企业目标,而我国已经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显然已经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利润最大化的固有缺陷是其本身所无法消除的,只能依靠对企业目标的重新选择来弥补。利润最大化,不但不能作为企业目标,也不能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不能是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不能是每股收益最大化的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目标不能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原因

我国目前真正规范的股份公司在企业组织形式中还不占主导地位,股东还未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股东财富最大化尚无实际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缺乏能够公正反映股票价格的有效市场,不具有评估股东财富的基本手段。可见,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却超越了我国目前企业组织形式和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的现实。

选择:不断优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的选择---经济效益最优化。

基本思想: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在企业价值增长总满足各方利益。

具体内容: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2、创造与股东的利益协调关系;3、关心本企业员工的利益;4、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5、关心客户利益,不断研发新产品;6、讲求诚信;7、关心政府政策变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越性:

三营运能力分析

(一)营运能力分析的基本问题

1.营运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利用资产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利用效率。财务管理具体用资产周转率来表示资产的利用效率。

营运能力

1)总资产的营运能力

2)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

3)非流动资产的营运能力

影响企业营运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所处行业及其经营背景;企业经营周期的长短;企业的资产构成及其质量;企业资产管理的力度;企业采用的财务政策等。

2.营运能力分析及其目的

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利用资产的能力。

营运能力分析

1)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2)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3)非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经营者营运能力分析的目的包括:

1)发现企业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2)发现企业资金周转过程中的问题

3)不同行业的资产,同一企业的不同资产其风险程度都不同,进行营运能力分析,可以达到降低资产风险的目的。

4)企业不同资产在资本保值性能上具有不同特征,进行营运能力分析,还可以发现企业资本保值的状况。

表示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

1)总资产周转率

2)流动资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

4)存货周转率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二)营运能力的具体分析

财务管理费用资产周转率表示营运能力。

资产周转率上一个直接表示资产周转速度,间接表示资产利用效率的财务指标。

资产周转率在表示资产周转速度时,采用周转次数与周转天数两种具体形式。前者是资产周转速度的正向表示,后者是资产周转速度的逆向表示。周转次数是指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周转天数是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资产周转次数=周转额/平均资产额

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同期资产周转次数

=(计算天数*平均资产额)/周转额

其中:周转额随着资产范围的不同而不同;计算期天数随着计算期的不同二不同,而且要取整数,即年度为360天,季度为90天,月度为30天。

1.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全部资产周转速度和综合使用效率的指标。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运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平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期初数+资产总额末数)/2

营业收入金额=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全部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和综合使用效率的指标。其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式中:营业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数+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数)/2

3.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数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的指标。其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司分别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运赊销收入净额。

式中:营业赊销收入净额=赊销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使用相对准确的方法确定。

4.存货周转率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的指标。其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

式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说明企业存货周转越快,利用效率越高。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营运效率的综合性指标。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非流动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从数量关系上看,它是企业的总资产扣除流动资产后的剩余。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司分别为: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平均非流动资产竞争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平均非流动资产净值)/营业收入净额

式中: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平均非流动资产净值=(期初非流动资产净值+期末非流动资产净值)/2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一)发展能力分析的基本问题

1.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发展能力又称成长能力,是指企业为未来一定时期自我成长壮大的能力。包括: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能力,资本增长的能力和资产增长的能力,核心是可持续增长能力。

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包括:销售收入,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资产使用效率,净收益,股利分配等。

2.发展能力分析与目的

发展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能力,资本增长的能力和资产增长的能力。

企业经营者发展能力分析的目标包括:1)判断企业拥有资源的潜力;2)预测企业负债的变化趋势;3)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和政策。

表示企业发展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可持续增长率,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销售(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资本平均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等

(二)发展能力的具体分析

1.可持续增长率分析

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在保持目前经营政策和财务策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增长速度。

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可持续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

=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100%

=(净收益/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净收益)*100%

=净资产收益率(1-股利支付率)

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表明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股利支付率两个因素,即可持续增长率在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而鼓励支付率最低时最高。其中,股利支付率通常指现金股利支付率。

可持续增长率的分解公式为:

可持续增长率=(净利润/销售额)*(销售额/平均资产额)*(平均资产额/平均净资产)*(1-股利支付率)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股利支付率)

2.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分析

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式中,本年销售(营业)收入增长额是企业本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与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差额。

3.三年销售(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三年销售(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表明的是企业销售(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体现企业的发展潜力。

4.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式中,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所有者权益年末数-所有者权益年初数。

5.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表示企业资本连续三年的积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

6.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数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式中,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

第二节财务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问题

1.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及其水平的高低。

2.盈利能力分析及其目的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能够获取多大数额利润的能力。

与盈利能力的三种类型相适应,盈利能力分析包括: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三项内容。

盈利能力分析的一般目的是:

1)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

2)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表示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二)盈利能力的具体分析

1.资产利润率分析:资产利润率,也叫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值,即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期初数+资产总额期末数)/2

分析资产利润率时,可以结合销售利润和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可以分解为: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料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时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净利润式指企业的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期初数同所有者权益期末数的平均数,即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初数+所有者权益期末数)/2

3.资本金收益率分析

资本金收益率是本期净利润与平均实收资本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期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实收资本*100%

式中,净利润式指税后利润;平均实收资本是指实收资本年初数与实收资本年末数的平均数。

平均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2

4.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也叫每股盈余,是企业本年净利润与年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利润/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般来说,每股收益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越好,企业发放较高的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其股票价格将会上扬。

5.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式中,营业收入净额式营业收入减去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一般来讲,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从而盈利能力越强。

6.销售利润率分析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全部业务活动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司如下: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7.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最终的获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8.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二偿债能力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得基本问题

1.偿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的经营收益水平和盈利能力,企业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尤其是流动债务的结构,所有者资本的积累程度等。

2.偿债能力分析及其目的

偿债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资产对债务的保证能力。与偿债能力的两种类型相对应,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项内容。

表示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已获利息倍数等。

(二)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是流通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是反映企业短期债务与可偿债资金存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判断和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通用的比率。

3.速动比率分析

诉讼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将那些"放久了容易变酸的项目"予以剔除后剩下的流动资产,或可以迅速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式中,速动资产是企业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种应收及预付的款项,不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等

速动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即刻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分析速动比率时需要注意:尽管速动比率较值流动比率更能说明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现金比率分析

现金比率时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式中的现金类资产,从数量关系方面看,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后的余额。现金比率的合理水平一般为0.2.

分析现金利率时需要注意,现金比率较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债能力。

5.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来判断和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表明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事宜水平是40%-60%。

6.产权比率分析

产权比率又称为资本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业主要用于判断和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8.已获利息倍数分析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前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前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总额。

式中,息前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即营业利润足以弥补利息费用的倍数,是衡量企业偿付债务利息能力的指标。

作为财务管理过程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财务分析是指根据财务预算,财务报表以及有关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借助有关指标来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能力,考核企业财务绩效,以便为其他管理环节反馈信息的过程或提供依据的管理工作

第一节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与作用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从财务管理理论方面讲,财务分析四根据财务预算,财务报表以及有关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借助有关指标来了解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能力,评价企业财务效果,以便为其他管理环节反馈信息的过程。

从财务管理实践方面讲,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根据财务预算,财务报表以及有关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借助有关指标来了解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能力,评价企业财务效果,以便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甚至财务控制提供依据的管理工作。

(二)财务分析的作用

保证财务管理过程的下一个循环能够在较高水平上进行:

1.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

2.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与评价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3.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

4.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与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与目的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1.盈利能力分析:

2.偿债能力分析

3.营运能力分析

4.发展能力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了解,判断和评价是财务分析的直接目的,为其他管理环节反馈信息,提供依据,以便使财务管理过程的下一个循环能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进行才是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A.本期实际完成数与预算数相比较

通过这种分析对比,可以评价企业预算的完成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完成数比预算增减数=实际完成数-预算数

B.本期实际数与上汽,过去同期或特定时期的实际数相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实际数比上期或过去同期实际数增减数=本期实际数-上期或过去同期实际数

C.本单位与其他单位同类型指标比较

在进行比较分析是,要求:

(2)在范围上一致,即相比较大财务指标所代表的主体范围应基本相同

2.比率分析法: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财务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据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

B.构成比率又称结果比率,是以某一财务项目的某个组成部分的数据除以该财务项目的总和数据求得的比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重。

3.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中两期或连续数期相同项目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投资效果的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1)趋势分析法的比较方式

A.定比趋势分析:它是连续数年的会计报表中,以第一年为基期,计算其余年度各个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百分比,借以显示各个项目在分析期间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B.环比趋势分析:它是在连续数年的会计报表中,计算后一年度各个项目对前一年度同一项目的百分比,随后类推,形成一系列比值,借以显示各个项目在分析期间内的总的趋势。

2)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方法

A.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

(1)定基动态比率:它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环比动态比率:它是以分一分析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例,计算公式为: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B.财务报表的比较:将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的数额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项目的增减变动数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财务报表的比较,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利润表的比较等。

C.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项目作为100%,再计算出各组成部分占该总体项目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部分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3)趋势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1)用于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财务状况;

(3)应用例外原则,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应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4.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代法或连坏替代法,是在许多因素对某一项指标综合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变动对该指标变动影响的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其一般计算程序如下:

1)列出各个因素的预算数和实际数

2)依次以每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预算数,并计算出"替换指标"。然后将各次替换与替换前的指标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对预算完成结果的影响程度。

3)将各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即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总差额。

5.杜邦分析法

四财务分析的程序

财务分析的程序就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步骤

(一)财务分析的准备阶段

1.确定分析目的

2.制定分析计划

(二)财务分析的实施结算

财务分析的实施阶段包括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和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

进行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阅读财务报告;比较会计报表;解释会计报表;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2.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一般的定量分析,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完成:

(三)财务综合分析和评价阶段。

1.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是在报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所作的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

2.财务预测与价值评估:财务分析即是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结束,又是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开始。

3.提出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到最后步骤,也是财务分析的书面总结。

五财务分析的基础-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所需要的基础信息通常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其他资料。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是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源,构成了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

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一)资产负债表

1.基本结构及内容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安排,按一定的要求编制而成的。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见图。

2.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

从表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左右平衡式的,左方反映企业的各类资产,右边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左右双方总额相等。

使用者可从资产负债表中了解以下信息:

(1)资产项目:资产项目提供企业变现能力,资产结构及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信息。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是按其流动性即变现能力排列的。

(2)负债项目:负债项目提供反映企业总体债务水平(包括长,短期),债务结构的信息。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是按到期日的远近顺序排列的。

(3)所有者权益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提供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及企业收益分配情况的信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是按权益的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的。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活动成果的报表。它利用企业一定时期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税金数据,确定企业的利润。

利润表有两种格式,一是单步式利润表,二是多步式利润表。我国企业大多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其基本格式见表。

利润表有6项补充资料,反映利润总额中的非正常损益,包括:1出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2自然灾害发生的损失;3会计政策变更增加(或减少)的利润总额;4会计估计变更增加(或减少)的利润总额;5债务重组损失;6其他非正常损益。利润表有3张附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分部报表(业务分部)和分部报表(地区分部)

2.利润表提供的信息

利润表的编制过程实际也是企业净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表提供的信息主要有:

A.提供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信息

B.提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

C.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信息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式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该表的项目,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三项基本活动分别列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编报的现金流量表的一般格式如图。

2.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

B.提供企业现金增减变动原因的信息

C.提供企业净利润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配比信息

D.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析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节财务控制的实施

一财务控制的程序

1.财务控制的程序与步骤

A.制定控制标准:指确立为进行调节,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标准。所谓控制标准,就是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产品质量特性,工艺技术参数等所规定的数量界限。

制定控制标准的主要方法:

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标准化法:

B.分解控制指标:财务预算(计划)及财务控制目标确定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将财务控制目标具体划分为可操作,可测量的财务控制指标,并根据经济组织系统的构成状况将控制指标进行分解和落实。

C.实施控制:作为对财务控制的实际内容,分为三个阶段:1)发出财务指令;2)执行财务指令;3)财务指令执行情况的反馈。

D.衡量控制成效:就是将被控对象所表示的状态或输出的管理特征(即实际执行的结果)与原定标准(即预期目标值或计划指标值)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脱离控制标准的偏差,并据以分析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效。

E.纠正控制偏差:纠正控制偏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

1)5w1h法why+what+who+when+where+how;

2)无缺点运动(adm):通过每个职工的积极努力,使生产作业和事务作业的工作失误减少到零的程度。无缺点运动的实施要点主要有:组织领导+确定目标+成绩评价+提案制定+表彰制度。

二财务活动过程及其后果控制

1.财务活动过程及其后果控制

A.资金筹集控制: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力求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一方面以尽可能低低成本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把资金用到最急需的事业上,将筹集与使用,筹集数额与需用数额,筹集成本与使用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B.资金投放控制:投资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投资结构,即固定资金和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对内对外的比例关系。二是科学确定投资的方式,不同的投资方式会使资金发挥不同的效益。

C.资金营运控制:资金营运的核心是资产的利用。为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资金营运控制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资产拥有量的控制,特别是对流动资产拥有量的控制;二是对资产耗费,即经营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财务管理对成本的控制应该包括对成本形成的控制核对成本补偿的控制两个方面。

1)成本形成的控制:成本形成过程的财务调控要时刻注意成本参数的变化情况,尽可能防患于未然,使产品的盈利水平经常地处于满意状态。

2)成本补偿控制:成本补偿要解决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主要问题。

D.资金分配控制:资金分配控制应包括销售收入控制和利润控制两项详细内容。

1)销售收入控制,对其控制的内容包括:

(1)对销售收入形成的控制;销售收入调控的首要内容是对其形成的调控。

(2)对销售收入初次分配的控制:销售收入的初次分配分为成不补偿,销售税金和利润三个部分。

(1)对利润形成的控制

(2)对利润分配的控制

E.财务收支控制:对财务收支的调控主要包括

(1)财务收支综合平衡调控: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一是指支出要以收入的多少为前提,二是指支出的结构要合理,要为下一循环中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

(2)财务收支进度调控。

三经营要素和经营活动过程控制

财务管理对经营要素和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可以简称为"人,财,物"控制和"供,产,销"控制

(一)人,财,物控制

人,财,物控制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人,财,物进行的控制,目的在于实现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合理的调配和运用,保证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占用和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其整体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

(二)供,产,销控制

供,产,销三个阶段的连续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即是企业人,财,物的占用和消耗过程,也是经济效益的产生及实现过程,还是企业财务计划的完成过程。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对供,产,销整个过程加以控制。而且,财务管理对其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决定着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

四管理责任承担者的责,权,利控制

责,权,利控制的步骤为:

1)明确各责任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计划的编制过程以及计划指标的分解过程

2)根据各责任人所承担的责任,赋予适当的权利,这是保证各责任人履行责任的条件。

3)确定物质利益的分配形式,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这是保证各责任人履行责任的动力和压力。

4)监督和调节责任人履行责任的全过程

5)根据各责任人履行责任结果的好坏,执行奖罚制度。

财务控制即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还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承担着保证最优财务方案实现的职责,发挥着监督与调节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作用。

第一节财务控制的基础理论

一财务控制的概念与特性

(一)财务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对客户事物进行约束和调节,使之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轨迹运行的过程。

财务控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利用有关信息和相应的手段,约束与调节企业的财务行为,使之按照预定目标运行的过程。

(二)财务控制的特性

1.财务控制是价值控制

2.财务控制是综合控制

3.财务日常控制以现金流量控制为主要对象

二财务控制的种类与内容

(一)财务控制的种类

1.按控制过程的不同

A.事前控制:指前馈控制,是在财务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B.事中控制:是一种对执行过程的控制。

C.事后控制:指反馈控制,是根据过去的情况来指导当前的行动,按财务预算的要求对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来进行评价,以期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偏差纠正。

2.按控制层次的不同

A.出资者财务控制:出资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主要行驶一种监控权力,其主要职责是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的安全和增值。

B.经营者财务控制:经营者是指企业法定负责人,以总经理为代表的企业管理阶层,其财务控制的重点是财务决策的制定,执行,协调。

C.财务经理财务控制:以企业财务经理为代表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行使财务事项的决策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专司企业日常财务控制职能。

(二)财务控制的内容

2.经营要素和经营活动过程控制

3.管理责任承担者的责,权,利控制

三财务控制的方式与方法

(一)财务控制的方式

1.根据控制权限划分的不同

A.集中控制:指由一个控制中心对所有子系统的信息进行集中加工,整理,集中发出指令,操纵所有子系统财务活动的一种控制方式。

B.分散控制:指由多个控制中心分别控制一定数目子系统的控制方式。

C.分级控制:分级控制是指在一个最高控制中心的领导下,按照整个系统内的结构层次,设立若干不同级别的控制中心,层层控制。分级控制是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统一,集中了二者的优点。目前,这种控制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根据信息传输方式的不同

A.固定程序控制:又称非反馈程序控制,是指让受扣者严格地按照控制者既定的程序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控制方式。

B.弹性程序控制:又称信息反馈程序控制,即控制者不断地吸收受控者实际行为的信息(反馈),以补充调整原先确定的程序,再根据补充调整后的程序进行控制,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控制方式。

C.随动控制:又称跟踪控制或目标控制,是指由受控者在行为过程中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控制者要求达到的目标,随时调节自身行为的一种控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的方法

1.制度控制法:指以国家和企业制定的法规,条例,制度,办法等为标准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财产物资,现金收支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基本业务程序制度。

责任制度是制度控制法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具体形式有: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

2.预算控制法:指以有关预算为标准进行控制的方法。

3.定额控制法:指以有关定额为标准进行控制的方法。这个体系按内容分有资金定额,成本费用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物资定额;按性质分有状态定额,消耗定额和效率定额。

4.比率控制法:指以有关比率为标准进行控制的方法。

5.平衡控制法:为了保持系统内部各部分,各要素间能够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并以特有的规律协调有效地运行,继而优化各要素配置的一种控制方法。平衡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财务收入与财务支出的平衡调控

B.资金运行与物资运行的平衡调控

C.财务活动内部结构的平衡调控

8.区域控制法:根据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而大致规定一个财务活动的区域,凡是某一系列指标处于该区域内者,则视为正常;如果超过了区域的范围,便认为超常,从核查各种原因。

THE END
1.宠物IQ现金流量表最新财务报告(PETQ.O)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宠物IQ) 导出到EXCEL 报表日期选择 单位:元 完整财报对比 前瞻产业研究院https://stock.qianzhan.com/us/xianjinliuliang_PETQ.O.html
2.汤姆猫(300459)资产负债表新浪财经财务报表 业绩预告 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 财务分析 个股资料 财务与公告 公司公告 年度报告 中期报告 第一季度 第三季度 资本运作 重大事项汤姆猫深圳 3004594.95 0.10 2.06% 2024-11-04 14:17:45 昨收盘:4.85 今开盘:4.80 最高价:5.09 最低价:4.77 市值:174.03亿元 流通:156.81 成交:1250107手...http://money.finance.sina.com.cn/corp/go.php/vFD_BalanceSheet/stockid/300459/ctrl/2011/displaytype/4.phtml
3....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为什...同时要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另外还要做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3084859
4.财政部关于印发《投资公司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二)本办法对《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调整了部分报表项目及编制说明。 1.关于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项目补充和调整: (1)在“短期投资”项目下增加“其中:短期委托贷款”项目,反映投资公司短期委托贷款的账面价值。 (2)在流动资产项目内单列“待处置资产”项目,反映投资公司各项待处置资产...http://www.mof.gov.cn/gkml/caizhengwengao/caizhengbuwengao2004/caizhengbuwengao200410/200805/t20080519_20195.htm
5.《会计学》课程教案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性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确定。确定的标准通常有...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 ...https://accounting.aufe.edu.cn/_t2314/2014/0911/c1969a27480/page.psp
1.宠物店一年利润怎么样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宠物店一年的利润,取决于多种因素,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数据来源,来估算一下宠物店一年的平均利润。 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2023 年中国宠物店的平均营业额为 67.8 万元,平均利润率为 15.6%。根据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宠物店一年的平均利润为 67.8 ×...https://www.jianshu.com/p/c9b8b1e6c5e0
2.大学创业计划书另外,整个预算是一个相互钩稽的整体。虽然我们最后看到的只有三大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但实际上要做的基础工作很多很多。简单一点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销售部门先做销售预算,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部门作生产预算,采购部门再根据生产预算作出采购预算,而运输、仓储部门再根据采购预算做物流方面的计划或预...https://www.qunzou.com/jihuashu/1856456.html
3.财务报表分析报告11篇7.从现金流量表来分析企业的利润水平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本表反映企业全年收入、费用、支出及净损益的情况。企业应根据损益类账户及其有关明细账户的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和本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分析填列·.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https://mip.wenshubang.com/caiwufenxibaogao/2423226.html
4.财务报表怎么看有没有分红综上所述,财务报表中隐藏着关于公司分红的诸多信息。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指标,以及公司的分红政策、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分红能力和潜力,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https://h.chanjet.com/ask/286092b45c5d8d8efe.html
5.读书笔记:《会计思维:任何人都需要的财务必修课》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附注 2.2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影响到各个期间收入、费用和盈亏的确认。 权责发生制比较真实、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广泛用于各个企业。 收付实现制处理方法相对简单,显然对各期收益的确定不够合理,主要用于不需明确收益的行政事业单位。 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111398003
6.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频道3、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 (二)母公司最近三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1、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 ■ 2、母公司利润表 单位:万元 ■ 3、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 (三)合并范围变化情况 1、2019年发行人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的变化情况如下: ...https://stock.hexun.com/2022-03-22/205544857.html
7.三大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与关注要点解析第四,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增加取决于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利润”主要取决于公司“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联系在于利润表中“净利润”最终通过分配归并到了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中。当然,也有分配现金股利和配股的情况。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0711476&efid=8rkVxQZNTINpwVk85pLiqA
8.如何做财务报表公司进销存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财务报表的制作以及公司进销存的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的两个关键要素。1、财务报表的制作,2、进销存的管理,这两者都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运营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而进销存管理则涵盖了库存、采购和销售的管理。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高效制作财务报表和管理进销存。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1109895/
9.财务管理学习心得集锦15篇一是要了解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状况,重点要掌握一篇报告:即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三部分;二组词汇:即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状况的词汇,包括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和反映企业在必须期间经营状况的词汇,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4093478.html
10.经营活动分析范文11篇(全文)(一)注重经营活动现金在报表之间的勾稽分析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各项数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数据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都有体现,如经营活动现金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涉及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和利润表中的管理费用项目。资产负债表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ueejht7.html
11.双汇财务报表分析(通用6篇)本文通过对双汇集团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使读者更加了解其经营状况。 关键词:双汇集团 资产 利润 现金流 一、公司简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2010年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2年中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i92j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