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熟的营销人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企业,通过财务报表的定期归纳分析,洞察到个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职涯方向。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孩子7岁就能看懂财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熏陶的重要性,更可看出巴菲特对财务报表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含了3张财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3张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企业的生命历程都体现在这3张表上。通过报表反映出来的企业运营状况,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依据。
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也需要借助这样的3张表。对于一个诉求职涯大发展的营销人,需要用这样的3张表,理清自己有形和无形的付出和回报,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合理的职业规划,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不断扩展,让我们事业成功、家庭和谐、人生幸福三位一体,动态平衡,价值最大化。
解读职场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净资产3个部分组成了资产负债表。(这里用净资产来代替所有者权益)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个人的经历,服务企业的背景、地位、薪资、业绩、接受的培训、诸多有形的和无形的付出和回报,作为个人资产,需要不断地积累、循环。
每个营销人的个人成长、收益与心理幸福指数需要动态平衡,这些“千姿百态”的负债都需要用资产去补偿,不定期给自己做一份资产负债表,让自己条理清晰。
利润表
利润表是一张用来表达投入产出关系,以及一定期间工作成果的报表,其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收入、成本和利润。三者的关系是:收入-成本=利润。在职业生涯中:
●收入是我们获得的地位,成本是我们付出的健康,这核算出的是个人心理满意度;
●收入是我们获得的人心,成本是我们付出的关爱,这核算出的是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
●收入是我们获得的个人品牌价值,成本是我们付出的所有一切,凭此表预算出的未来发展空间,会比算命先生的话灵验得多。
现金流量表
●盘算工作带来的现金流量、投资带来的现金流量、筹资带来的现金流量占比;
●思考一下如何开源节流。
用财务报表分析职业生涯
一个营销人从初涉江湖到金盆洗手,可分为旭日东升、飞龙在天、夕阳无悔3个阶段,每个阶段侧重分析和利用这3张财务报表,对个人在职业规划中如何做势、做事、做市、做实,是很好的量化决策依据。
涉世之初,营销人就应做好自己的战略规划,前面10~15年做得细一些,后面10~15年可相对粗犷一些,未雨绸缪胜过临渴掘井。
职业生涯刚开始的10年——旭日东升
凌云壮志的心,脚踏实地地行
报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方面
除了一颗躁动的心,几乎一无所有,常见场景为:
●可动用的货币资金寥寥无几;
●固定资产,即我们已拥有的学识多少还带着一些书本的气息,尚未真正转化成为我们的工作能力,缺乏处理大事务的经验。
这个时候负债不多,但关键点是我们的净资产金额的大小取决于理想是否远大。
利润表方面
现金流量表方面
初涉商海,因工作带来的现金流量很小,处于购置固定资产时期,投资性净现金流量一般为负。
经济上难免入不敷出,可能还要从家里得到一些补助,那么,筹资性净现金流量可能为正,但这要视自己所能得到的支持而定。
职业规划
华为总裁任正非有句名言:“我们只有成长,没有成功。”一个刚刚组建的企业,首先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为产品找寻市场。一个职业经理人也一样,不能期望自己一下就有很好的收入,在最初的10年里,最要紧的是购置先进而高效的固定资产,以便能生产出更高质量、档次和价值的产品。
有位贪官东窗事发后告诫子女:“人不能贪,也不能懒,更不能又贪又懒。”作为职业经理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是一种境界,“苟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更是对一个营销人身心健康、事业渐成的写照。
这个阶段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文笔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公共关系能力、财务能力,努力让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拥有这样一些有利厚积薄发的固定资产:
●专业的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定价、谈判、沟通、销售能力以及渠道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识别新的市场机会是以全局的思维为导向的;
●理解企业战略对财务、销售的影响,懂得财务数据精益分析,人财物资源深度调配。
在最初的10年里,你可以思在云端,但必须行在脚下,只要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拥有了上述固定资产,那就是成长的。当然不否认,谁的成长都是痛并快乐着的。
笔者个人体味,作为营销人在最初的10年里,没必要介意得失取舍,助人就像呼吸一样平常,10年积累,大舍大得会水到渠成,锱铢必较难免一事无成。
职业生涯的第二个10年——飞龙在天
海纳百川的智慧付出
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二个10年,我们开始步入飞龙在天阶段,进入职业的收获期,也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时期,要看看自己积累的资产有没有得到合理的评估和有效的实现,也就是说自己在所服务的企业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价值体现,如果没有,就要考虑跳槽与跳行(即转行,详见本刊5期封面专题)的问题了。这时,定期做自己的利润表,盘点一下得失取舍,对后面的人生路如何规划至关重要。
●可动用的货币资金比较充足;
●产成品,即我们提供给企业的服务进入成熟期,称企业中坚;
●固定资产方面,多年历练使实际运作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工作经验丰富,有了夯实的合作团队;
●这个时期,一些经理人开始形成自己的无形资产,建立起个人在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
我们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现金净流量,在有更多现金的情况下,可能要进行一些别的投资,向上一代、亲朋筹资带来的现金流量的比重相对减少。
前10年的有形和无形资本积累高低,是这10年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惯性力量,十年磨剑,渴望所向披靡的职业经理人,都诉求: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
●建立一个高效的执行团队;
●找到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和最大现金流量的岗位:
●找到一个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体现的企业。
这个时期,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阶段,很好地经营自己至为关键,就是努力让自己前10年积累的资产,有效地经营并产生最大化的利润,这个时候找到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至关重要。
这10年,“包容”两个字至关重要,因为你比他人高出一点点时,挣到的只有妒忌,只有一天你比他高出很多时,仰慕才会成为现实。用海纳百川的心态去智慧付出,去赢得人心所向的格局,为下一个10年做好准备。当然,如果你手中的资本并没有按计划达成时,应该考虑重新定位自己。
职业生涯的第三个10年——夕阳无悔
此时华发至顶,价值最大化已不现实,如果许多人愿意将你的价值放大化,受益期是近乎无限的。
一个职业经理人,精力、脑力、魅力贯穿着30年全程生涯,前10年靠精力,中间10年靠脑力,后面10年靠魅力,每个阶段目标分期达成,不断地有更高层的智囊团为你提供智慧支持,你的心能与团队、友人的心心心相连,当第三个10年过去后,很多人还愿意放大你的思想价值,借鉴你的智慧价值,这30年应当是无怨无悔的。
营销人的营销人生,不能“机关算尽太聪明”,但也不能到头来“一笔糊涂账”,在营销职涯的每一阶段,都要知道自己可以失去什么、必须争取什么,让每一阶段都尽量有价值甚至完美。现在,3张报表在你面前,你,准备如何填写呢
为价值放大化做好准备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在我们步入职业经理人岗位的20年左右,职业生涯慢慢地步入夕阳无悔阶段。
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三个10年,妻子、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五子登科”的辉煌转瞬即逝,退休、养老、育子、扶弱、济朋等催生白发时代到来,一系列“人到中年两不甘,生不容易死也难”的问题,使现金支出加大,定期审核一下自己的现金流量表至关重要。
●手中的货币资金达到了最多;
●固定资产出现老化,工作的精力和热情有所退化。
我们的工作带来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开始下降,投资和筹资活动都比较少。
这一时期,经理人关键要借助前20年的各种资源积累,以“准、稳、快”的方式,来延缓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老损,要尽力保证利润表中的投入产出比,同时,要预算好现金流量表中未来的现金流出情况。
如何建立新员工培训
一、提高新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个人仅仅会做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工作的意愿(动机),即要主动自发。所谓主动自发,不是一个口号、一个动作,而是要求新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增强自身责任心,在接受工作后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做好。从新员工心理出发,新员工完全具备主动自发的意愿基础,只要加以引导和激励,这种意愿将会在培训中放大。刚进公司的新人,总想借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时不要压抑,给他机会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适时激励,那么其工作干劲将放大。即便他们存在不少问题,其改正意愿也是很强烈的。
此外新员工除了需要外部驱动力(培训考核),还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如成长的需求,自我改变的需求,团队中归属感、自尊、成就感的需求等。
二、新员工培训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
企业的性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新员工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也应不同。对于创业期的企业,应侧重企业发展目标、岗位技能的培训;对于快速发展期的企业,应侧重岗位职责、企业战略、核心技能、行为规范、产品知识的培训;对于成熟期的企业,应侧重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与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对于衰退期的企业,应侧重危机管理、企业文化、核心技能提升的培训等。
三、要以战略视角审视新员工培训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战略视角来思考新员工培训。使新员工培训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认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掘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潜力,不断提高其工作技能、促进其态度根本转变。能不能从战略的视度来看待,制订并实施新员工培训计划,是企业新员工培训成败的关键。
培训目标是新员工培训计划的灵魂,其决定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培训目标又是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的依据。所以,培训目标要具有一定前瞻性,应该准确、细致并可测量。因此,新员工培训的目标必须适应于企业战略的发展。
四、培训内容要有选择性
通过新员工培训,让新员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树立企业的核心理念、达到统一的行为规范,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使其按照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完成本职工作。新员工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基础性性培训可以对新员工集体进行,而专业性培训则需要按其所在部门、专业的不同分门别类进行。
五、培训方式要有灵活性
在培训形式上,可以结合新员工的年龄、教育背景、从事工作特征和培训内容等不同。采取灵活的方式。主要包括:拓展训练,主要是培训新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挖掘新员工的潜能;专题讲座,请公司的有关领导进行专题讲座,使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增强职业信心;现场参观,通过参观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经营单位,增强新员工对公司总体经营生产的感性认识;座谈交流,使老员工与新员工充分接触,相互交流,促进新员工的健康成长;撰写培训总结,在培训结束前,撰写一份培训总结,可以让新员工谈对培训的收获,对企业的感受。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整合活动,促使新员工转变角色,从一个局外人转变成为企业人。
六、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
培训重要的就是应用,如何应用、应用效果怎样,这些都需要加强对培训的追踪评估。新员工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员的反应、学员的学习成效、学员的行为有没有明显的变化、组织的绩效有没有提高。
对于新员工整个培训效果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对培训课程内容是否合适进行评定,可以组织受训者进行讨论,从中了解受训者对课程的反映;第二阶段,主要评价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可采用考试的形式进行;第三阶段,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受训者的工作表现来评价培训的效果。可以找受训者的上级主管了解受训者的工作表现,从而对培训工作的效果加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