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盈利结构是指构成企业利润的各种不同性质的盈利的有机搭配比例。从质的方面来理解,表现为企业的利润是由什么样的盈利项目组成的,不同的盈利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极不相同的作用和影响。从量的方面来理解,表现为不同的盈利占总利润的比重,不同的盈利比重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所以,在盈利结构分析中,不仅要认识不同的盈利项目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性质,而且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企业利润表中的盈利一般都是通过收入与支出的配比计算出来的。所以分析盈利结构,先要分析收支结构。
1收支结构分析
企业的收支结构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企业的总利润是怎样通过收支来形成的,第二是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是怎样通过不同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构成的。
利润表分析的起点就是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是多少,总支出是多少,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后总利润是多少。通过分析可以判明企业盈利形成的收支成因,能够揭示出企业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从整体上说明企业的收支水平。
收支结构的第二层分析实质是揭示各个具体的收入项目或支出项目占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我们知道,企业的收入按取得收入的业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由于不同的业务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不同,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业务取得的收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有质的不同。分析收入结构可以把握这种差别。
企业的支出也可以按支出的性质分为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各种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存货跌价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通过对支出的分类能揭示不同的支出与收入之间的联系,从而判明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支出的有效性。同时,不同的业务在企业经营中有不同的作用,不同性质的支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也有差别。分析支出结构,把握这种差别,更能进一步判断支出的有效性。
2盈利结构分析
如果将不同性质的收入和支出按业务加以配比,可计算出不同的利润。企业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差额构成。
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经营非主营业务的净收益(或亏损),投资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净收益(或亏损),营业外收支差额是与企业经营无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上述各种非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利润一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但由于非主营业务的波动性较大,非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利润相比稳定性较弱。
(1)盈利结构对盈利内在品质影响的分析。
盈利结构分析一方面的内容就是分析企业总利润中各种利润所占的比重。分析盈利结构是为了对企业的盈利水平、盈利的稳定性和盈利的持续性等作出评价。一般来说,企业的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盈利的总规模,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总盈利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它不能揭示企业盈利的内在品质。企业盈利的内在品质就是指盈利的趋高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只有通过盈利结构分析,才能得出这方面的信息。
①盈利结构对盈利水平的影响。
盈利水平可用利润总额来反映,有时也可用利润率来反映,它与盈利结构存在着内在联系。企业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盈利水平,一般情况下主营业务是形成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它对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越扩展,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比重越高,企业盈利水平也会越高。
企业收入水平高而相应成本费用水平较低的业务,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越高。
通过对盈利结构的分析,不仅要认识其对盈利水平的现实影响,更要预计其对未来盈利水平变动趋势的影响。
②盈利结构对盈利稳定性的影响。
盈利稳定性指企业盈利水平变动的基本态势。盈利水平可以说是企业的收益率,盈利稳定性则表明企业盈利的风险。如果企业盈利水平很高,但缺乏稳定性,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经营状况。盈利的稳定性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企业盈利水平的上下波动的波幅较小,企业盈利稳定;另一种理解是企业盈利水平向下波动的波幅小,向上波动的波幅很大,也说明企业的盈利稳定。在现实中一般是按第二种理解来解释盈利的稳定性。一个企业在一定盈利水平的基础上,盈利水平不断上扬,应是企业盈利稳定性的现实表现。
盈利的稳定性首先取决于收支结构的稳定性。当收入和支出同方向变动时,只有收入增长不低于支出增长,或者收入下降不超过支出下降,盈利具备稳定性;当收入和支出反方向变动时,收入增长而支出下降,盈利稳定,反之,不稳定。除此之外,收入和支出各项目所占比重不同,会对盈利稳定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主营业务的收支较为稳定,包括两者的关系和增长的势头较为稳定,则企业的盈利的稳定性就有了根本保障。
盈利结构也会影响盈利的稳定性。由于企业一般会力求保持主营业务利润稳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变动性相对非主营业务来说较小。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出企业盈利的稳定性的强弱。
③盈利结构对盈利持续性的影响。
企业盈利结构对盈利的持续性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的业务一般可分为长久性部分和临时性部份。长久性的业务是企业设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正是靠它们才能保持盈利水平持久。临时性的业务是由于市场或企业经营的突然变动或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由此产生的利润也不会持久。长久性的业务主要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所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比重越大,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去的可能性越强。
④盈利结构对盈利趋高性的影响。
盈利的趋高性指企业的盈利水平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盈利的持续性和趋高性都是指企业盈利的长期趋势,不同的是盈利的持续性指目前的盈利水平能否长久地保持,而盈利的趋高性指在保持现有盈利水平的同时体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可以说,盈利的趋高性是盈利的持续性的一种特殊表现。
盈利是否具趋高性与企业产品所处的产品市场生命周期有关。一个产品一般都要经历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处于启动期和成长期的产品,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产品,会带来不断增加的收益;处于成熟期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较稳定;而处于衰退期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有下降的趋势。
盈利结构对盈利的趋高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企业的利润如果主要来自于启动期或成长期的产品,盈利一般具有趋高性;如果主要来自处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产品,企业盈利非但不具趋高性,甚至难以持续下去。
(2)盈利结构状态分析。
盈利结构分析另一方面的内容就是按利润表所揭示的利润类型分析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的盈利、亏损状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