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流净额的过程

俗称间接法现金流量,以前看红皮手财P239-243,有点卡壳;之后自己看了很多公司财报之后,发现在这里还是卡壳,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之间需要加减20多项,每次只试着理解其中几项就赶紧继续赶路了。还记得诞生记里,老唐10页纸之内拿捏一个公司令人拍案叫绝,文中上来就提到经营现金流净额和净利润差值很大,并提出了所有可能性的假设,令人印象深刻。

准备材料1:利润表结构图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

四费(销售、管理、研发、财务)

税及附加

【核心利润】

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

公允变动

资产减值

信用减值

汇兑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

所得税

【净利润】

准备材料2:

准备材料3:

把直接法的现金流量表分经营、投资、筹资活动截图到一个大屏幕便于查看。

集中列一下感到迷惑的几个点

1:影响净利润的项目有那么多,这个间接法流量表能全体现出来么

2:财务费用为什么加回,难道不属于核心利润的范围内么

3:其他收益在核心利润之外,但为什么不减掉

4: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都影响到了所得税费用,为什么不加回对应的所得税

思考过程整理

1:应该全体现了。

2:对比发现利润表中财务费用和间接法流量表中加回的财务费用果然金额不一样,搜了一下财务费用可以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因汇率变动引起的财务费用四类。说明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是全部的,而间接法流量表中的财务费用是除了经营活动之外引发的财务费用,所以要加回。问题解决。

4:列了个小式子,设营收200,营业成本100,投资收益0,营业外收支净额100,则利润总额=200-100+100=200,所得税费用50,则净利润150。假设无应收应付和递延,按间接法流量表算一下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150—营业外收支净额导致的现金流波动100=50。还等于什么营收200—营业成本100—所得税50=50,说明所得税虽然由三块利润共同决定,但是在计算经营现金流时全算在经营活动头上了,问题解决。

5:前4个迷惑解开,间接法流量表就豁然开朗了,利润表从下到上:

先减掉营业外利润(主要是各种处置收益)和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公允变动、资产和信用减值),得出核心利润;

然后把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的加回(摊销折旧和专项储备增加等);

最后把影响现金流但不影响净利润的整上(经营性应收应付、存货变动、合同资产负债变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变动)。

解决问题后

发现看待经营现金流净额和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点变化:

以前直接用经营现金流净额VS净利润,如果小于净利润则第一印象就不好。现在感觉需要分两步去做对比而不是直接和净利润做对比,同时角度也有变化:

第一步:先用经营现金流净额VS核心利润

1:经营现金流净额<核心利润:没收到真金白银(经营性应收增加,不好)还是提前囤存货和原材料了(存货增加,需进一步分析)

2:经营现金流净额>核心利润:是拖欠上游货款(经营性应付增加,地位强势或者资金紧张,需进一步分析)还是因为清旧库存(存货减少,需进一步分析)还是因为摊销折旧特别高导致的(某些行业特征:高折旧)

第二步,核心利润VS净利润,

1:核心利润>净利润:说明非核心利润为负,略过;

2:核心利润<净利润:

a:小于(没事,谁还没点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

b:远远小于(也没事,把核心利润*75%(红手财P215是用营业利润)作为内心中真正的净利润口径去和历史数据做对比OK就行,非核心的利润可以大,核心的利润不小就行)。

3:核心利润=净利润,或差别很小时,以前看到这种情况会感到高兴,因为感觉不用细看了省脑筋了,现在发现,还是要看间接法调整过程中有没有体现出坏的信号,是否是几个大波动互相抵销而显得水面平静。

对后两条的判断跟以前差别还挺大的,感觉理解加深了。有发现错误的朋友好心私信指正一下谢谢!

先借上期的图温习一下利润表结构:

为了便于表述,先定义一下:

1:核心利润=毛利-四费和税。

2:核心利润到营业利润之间的所有项目:统称为投资收益吧。

3: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之间:就称为营业外收益吧。

注意一下,图中加了阶段一:包含①②两个小项,阶段二:包含③④两个小项。

总体来看:

阶段一:

首先我们认为阶段一发生的活动才是真正的经营活动,仅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利润称之为核心利润,形成的现金流称之为经营性现金流。

其次,要看这个阶段里面,核心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之间的异步性(所谓异步,就是不能同时影响利润和现金流)。

在此阶段中,能同步影响利润和现金流的项目,不会出镜,比如已支付的四费和流转税。

在此阶段中,不能同时影响净利润和现金流的费用和收入项目,就会出镜,出现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中,例如:

①各种摊销、折旧:属于营业范围内,直接影响利润,但是由于没有实际的现金支出,所以并不影响现金流,导致净利润和现金流异步,出镜;

②各种经营性的应收应付和存货的增减变动:欠上下游和税务局的或上下游和税务局欠你的,这些变动情况,还有存货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现金流,但由于权责发生制导致并不影响利润,从而导致异步,要出镜;

最后注意一下:所得税虽然在利润表最下面,但是它属于第一阶段,同时影响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所以不出镜。

阶段一总结:到这若无①②干扰,核心利润=经营现金流。这个阶段可以看到折旧摊销的影响以及应收应付和存货的增减变动影响;经营了半天,真金白银是否收到才是最关键的,这个是可以和同行业公司进行直接比较的:即核心利润与经营性现金净额是否匹配。

阶段二:

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在权责发生制层面影响净利润的项目都会出镜,至于这些项目是否影响现金流就无所谓了,反正影响的只是投资或筹资的现金流,而不是经营现金流。

所以:

项目③:核心利润与营业利润之间的项目(投资收益、其他收益、减值、公允变动等),统称投资收益,影响净利润,出镜;

项目④:营业外收益当然也影响净利润,出镜;

项目③和④产生的收益有没有对应的现金流无所谓,反正不属于经营性现金流。

阶段二总结:

这个阶段,核心利润继续发育,成为净利润,而经营性现金流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就停止发育了,在第二阶段不变。

最后注意一下:项目③中的财务费用,是剔除了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财务费用的。而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财务费用在第一阶段,由于同步影响核心利润和现金流,所以不出镜。

最后实战一下,上图看看出镜的项目:

这就是传说中的间接现金流量表,今天终于要彻底攻克之了。这个表之所以折磨人,现在明白为什么了,就是因为阶段一和阶段二混在一起,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小项也混在一起,对此老唐在《手财1》中这样描述:

老唐让多练几次,但我当时的亲身经历是:四五十份财报看下来还是搞不清楚。

现在把小项目都择(zhái)清楚了,这个表也就清晰了。

接下来就可以应用这个表了:先说一下我对四个小项的理解:

项目①:

里面的折旧摊销跟同行差不多就行,折旧特别大的可能会让经营现金流显得比净利润大很多的样子;

项目②:

存货的变动,可以观察一下有没有异常变动;而应收和应付,对于税务的递延还好,但是对于上下游,我觉得谁欠谁都不太好,拖欠上游应付款虽然免费占用了别人的资金,但最后不还是要还么;我觉得最好的情况就是应收应付双减,然后合起来对现金流产生比较中性的影响。因为应收最后不一定收得回来,但应付早晚得付。有时候50亿的净利润,经营现金流也是50多亿,表面看觉得还挺匹配的,但仔细一看,应收增加了100亿,然后应付也比上期增加了100亿,本来回款很差,但是靠拖欠别人的应付款又硬生生的把经营现金流拉回来了,这样好么

项目③和④:

难免会产生点核心利润之外的收益,我觉得无所谓,只要你的核心利润跟同行业公司相比不差就行。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没事,但不能经常大亏拖累核心利润。

最后总结一下:

1: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数额相近或微微超出时(以前最喜闻乐见的情况),还要看一看:是因为卖的货收到真金白银了还是因为应收和应付双双大增而苟且维持了现金流的平衡有没有借助存货或折旧摊销来维持现金流有没有依靠非核心的利得来维持现金流

2:同样当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数额差距较大时,我们就知道也是要从以上几个角度去找原因了。

以上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应该是被彻底终结了。

最后再截一张《诞生记(上)》的图callback老唐,不断的思考就是因为这张图:

再续

上篇写完《(续)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流金额的过程》,感觉表述还是有点不清晰。紧接着又遇到一个有违直觉的案例,先上图:

净利润36.87亿,而其中仅投资收益一个科目就占了34.95亿,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公司的核心利润不会超过2亿了,是这样么

按照上一篇的方法,把表分解拆开看一看。

还是先上图:

定义:为便于表述,仍然把核心利润和营业利润之间项目暂时统称为投资收益。

在理想状态下,支付5元买个材料,以10元卖出并收到10元,假设没有其他费用和折旧摊销等,核心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都是5元。

所以,在阶段一产生的核心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如果没有①折旧摊销②应收应付、存货增减干扰的话,核心利润=经营现金流净额。

然而一般来说,只要经营,就会存在①和②的干扰:

①:折旧、摊销:

影响核心利润,但是不影响经营现金流;

②:存货增减、经营性应收应付增减、合同资产负债增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增减:

影响经营现金流,但是不影响核心利润。

正是因为①和②导致了核心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的数据出现了差异,才有了间接法现金流这张表,而我们通过观察这个差异,可以进行一些判断。

阶段一的观察判断:

1:核心利润率跟同行比,水平如何;

2:核心利润跟经营现金流净额,从金额上对比,差距大不大差距从何而来应收增减体现了是否收到真金白银,应付增减体现了是否依靠拖欠应付款来提高现金流;

以上这两点观察缺一不可:真赚钱、赚真钱。

此阶段,核心利润经过③投资收益和④营业外收益的影响变成了净利润,但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在这个阶段并不发生任何变化,因为它仅停留于阶段一,而阶段二属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范畴,已经不属于经营活动范畴了所以跟经营活动现金流无关。

③统称投资收益: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投资收益、公允变动损益、财务费用、其他;

④营业外收益:处置固定、无形、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阶段二的观察判断:

1:从核心利润,到最终呈现出现来的净利润,③④做了多大贡献或者说产生了多大干扰,仅此而已。

2:以生产经营或提供服务为主的公司,不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益,所以这个阶段③和④对生产经营的判断没啥参考价值。看一下这种不稳定的、非经常性的、不务正业的收益,对于公司到底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还是说被用来掩盖核心利润的严重不足。当然,也不能经常大亏拖了后腿。

间接法流量表拆解后的使用:

先分别算一下①②③④的金额:

①摊销折旧:3.359+0.187+0.025=3.57亿;

②应收应付等等:0.309+1.488+22.327+9-49.171=-16.04亿;

③投资收益:2.553+12.129-34.955-1.35=-21.62亿;

④营业外损失:=0.49亿;

第一步:

已知净利润36.87亿,剔除③④影响,先求出核心利润=36.87-21.62+0.49=15.74亿。

由此可知:核心利润原本只有15.74亿,但是靠③④干扰放大后净利润高达36.87亿。

这里③④合计占到了净利润的59%,对净利润干扰比较大。

到这里全文重点来了:

还记得开头吗净利润36.87亿,投资收益34.95亿(注意这里34.95是单个科目,不是整体的③),第一感觉是不是这个公司核心利润只有不到两亿实际呢,核心利润有15.74亿,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就是因为没把③作为整体的干扰来看待。所以不仅要看单个科目的数值,还要看③这个整体的干扰,③中的其他小项可能会中和你所看到的单个科目的影响。①②④也是同样道理。

第二步:

如果没有①②的干扰,经营现金流净额应该=核心利润=15.74亿,但是表格最后一行显示,经营现金流只有3.27亿,整整差了12.47亿,看看差距如何产生的:

原本经营现金流应该=核心利润=15.74亿;

①摊销折旧没有实际支出,增加了现金流,此时经营现金流=15.74+3.57=19.31亿;

但是经过②之后,经营现金流从19.31直接减少了16.04变成3.27亿。

看一下②中的16.04亿的构成:

0.309+1.488+22.327+9-49.171=-16.04亿;

税务方面,比上期多欠了,0.309+1.488=1.79亿,增加了现金流;

存货方面,比上期减少了,22.32亿,也增加了现金流;

应收方面,比上期减少了9亿,也增加了现金流;

应付方面,比上期减少了49.17亿,这一项就减少了49.17亿现金流;

因此我们看到,整体的②导致了16.04亿现金流减少,其中,本期偿还了大量应付款是主因。

至此,详细地还原了阶段二和阶段一的两段过程,中间的干扰因素和数额占比一目了然,做到了心中有数。

THE END
1.现金流量表提示不平衡,如何检查?一、如果查询现金流量表没有任何提示表示是平衡的,或者检查现金流量表最底下的期末现金余额跟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是否一致。 二、如果查询现金流量表提示不平: 按系统提示,分两种情形: ①本期有差额 ②本年累计有差额 【解决方案】 (1)当月数据不平衡时,一般是由于有凭证未指定现金流量项目导致,将未指定...https://vip.kingdee.com/article/538807150534212864
2.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协调与改进.pdf二是编制的目的不同。前者提供的是企业经营 业绩的信息;后者提供的是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编制原理图 虽然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存在上述明显的差别,但是它 1.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利润。第一次调整的目标是 们在反映经济主体经营业绩的真实性方面却是一致的,只不 消除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利润之间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702/119679788.shtm
1.遇到现金流量表编制不平衡的处理方法有哪些间接法中的调整因素中,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引用利润表的数字。比较容易导致不平衡的因素是,存货的变动,经营性应收项目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变动。这几个因素影响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但没有影响净利润。在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如下...https://www.66law.cn/laws/273101.aspx
2.老师您好现金流量表的净利润和损益表净利润不一样怎么调整3...您好!不等于。 2017-04-11 13:37:29 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就是从利润表的净利润出发来编制的 2019-01-18 18:30:20 你是指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净利润吗?那是要与损益表的净利润一致,因为附表反映的就是从净利润倒推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过程。 2019-01-18 17:24:23还有...https://m.acc5.com/ask/question_4696330.html
3.利润表净利润跟现金流量表的净利润是不是应该一样...利润表由净利润,现金流量表,没有净利润的概念,而是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以从利润表...https://www.chinaacc.com/wenda/detail/xt/3189011
4.{财务管理现金流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费用 .. 净利润 期初现金余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期末现金余额 期初留存收益 +净利润 -现金股利 =期末留存收益 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净利润±调整事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1、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https://doc.mbalib.com/m/view/28925af4364839a4b582d0db278541aa.html
5.全球法规网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13655
6.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不一致利润表的系统拆解*利润=收入-成本 --利润表 这两张表对应的经济本质和商业本质——权责发生制 *现金流量=流入-流出 ---现金流量表 第三张表反应一年现金的流量方向 ——收付实现制 *利润表 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代表不同行业盈利的差异,同行业毛利差异不会大。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074113/article/details/112352859
7.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05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https://m.wenshubang.com/xuexijihua/332944.html
8.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系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列示了企业净利润调整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过程与项目。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等信息。https://www.dongao.com/zjzcgl/zjkjsw/202007023184088.shtml
9.2018年4月自考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真题自考C.不便于监控企业期间费用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情况 D.不便于考察企业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 7.下列利润表项目中,不影响营业利润计算的是( ) A.主营业务成本 B.财务费用 C.其他业务利润 D.投资收益 8.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来说,其现金流量表中流入流出结构的总体特征一般是( ) ...https://www.educity.cn/zikao/28423.html
10.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的关系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第三张重要的财务报,它是在收付实现制下反映企业资金流通状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列示了企业净利润调整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过程与项目,也是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报表间最明显的钩稽关系,是为了用来反映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间的差额及具体原因.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等于...https://www.niuacc.com/zxhysc/18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