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也就是以上“现金流量补充资料”,通过从净利润为出发点,加上一些调整,最终得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有人可能会问:”直接法可以直接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啥还要用附表的间接法来推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也就是要计算现金及等价物增加额,只要负债40+所有者权益140-非现金及等价物110=70。
接下来我们要说,具体调整为什么是“现金流量补充资料”中的这些个调整项目,而不是其他的调整项目呢?
要从净利润调整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理解上我们先要搭建一个桥,然后通过这个桥跳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桥是什么呢?就是经营活动利润。然后根据经营活动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及等价物利润+经营活动非现金及等价物利润,就可以得出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步从净利润调整到经营活动净利润。我们知道现金流量表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为三个方向的现金流量。那么净利润也可以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分为三个方向。也就是净利润是由“经营活动利润+投资活动利润+筹资活动利润”三部分组成,即“净利润=经营活动利润+投资活动利润+筹资活动利润”。那么“经营活动利润=净利润-投资活动利润-筹资活动利润”。也可以表达=净利润+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期其他长期资产活动中产生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收益以负数)。
那么由经营活动利润调节为经营现金净流量,需要怎么调?
我们先来理解经营现金净流量,一部分是影响利润表且涉及现金的净余额,一部分是不影响利润表但涉及现金的净余额。
用大白话表示以上面公式就是,经营活动净利润扣掉本期影响利润表项目但不影响现金流项目+本期不影响利润表项目但是影响现金流项目。
如果用间接法调节,,168+8-276-200=-300万。用资产负债表平衡表达如下:
下面用个简单的数据用来说明,从净利润如何调节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额。
本期未收现但本期确认的收入举例,假设不考了税费。
借:应收账款500
贷:存货200
本期未付现但本期确认的费用举例,假设不考了税费。
贷:坏账准备1
本期收现但本期未确认的收入举例,假设不考了税费。
贷:应收账款20
本期付现但本期未确认的费用举例,假设不考了税费。
借:应付账款30
贷:银行存款30
借:存货300
贷:银行存款300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例子这么简单,直接贷方银行存款(300+30),减掉借方银行存款20,现金净流量不就是-310万吗?还要搞这么复杂用什么净利润调整间接法?我当然知道这个案例简单,但是此例是用来如何理解从净利润调整到经营活动净流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