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融资融券业务(“两融”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ETF或者出借ETF供其卖出的业务,这两者都属于保证金杠杆交易模式。
简单来说,ETF融资业务就是“借钱”买ETF。如果你比较看好某只ETF的未来走势,认为其后市有较大可能上涨,那么可以通过融资获得更多资金去投资该ETF,若未来价格上涨,可卖出ETF归还借来的钱并支付利息。当然,假如未来价格下跌,投资者不仅需要承担投资损失,而且仍需偿还借来的钱并支付利息。
如果你看空某只ETF,认为其后市有较大可能下跌,则可以通过融券机制借来ETF,先将其卖出获取现金,若未来价格下跌,可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相同数量的ETF归还借来的ETF,从而赚取差价。同样,假如判断错误,价格上涨,投资者在到期时仍需以更高价格买回归还该ETF并支付利息,这样会出现投资损失。
ETF要成为融资融券标的,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包括:上市交易超过5个交易日、最近5个交易日的日平均资产规模不低于5亿元、基金持有户数不少于2000户、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等。每家券商的ETF融资融券标的可能会有差异,投资者可以在券商官网查询到具体名单。
ETF融资融券发展现状
根据Wind显示,截至2023年4月10日,沪深两市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ETF共有227只。从余额总规模来看,市场投资者参与ETF融资业务较多,ETF融资余额约1054亿元,远远大于158亿元的融券余额。
ETF融资融券里的保证金是什么
有些投资者可能会问,ETF融资融券业务是去“借钱”或者“借券”,那是不是借多少都可以?
保证金除可直接用现金外,也可以将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债券、证券公司现金管理产品、交易所认可的其他证券作为担保物,按一定的折算率进行折算、充抵。
保证金比例和折算率是参与“两融”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可以控制投资者初始资金的放大比例。一般来说,要求的保证金比例越低、担保物的折算率越高,融资融券可加的杠杆也越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收益和产生的亏损也都会被放大。
举个例子,假设某投资者想融资买入某ETF,计划使用其持有的市值为100万元的ETF作为保证金担保物,担保物的折算率为90%,保证金比例为100%。
融资买入金额=保证金/融资保证金比例=担保物市值*折算率/融资保证金比例=100*90%/100%=90万,即可投资总金额为190万=100万(本金)+90万(融资买入金额)。如果暂不考虑利息,若该ETF上涨了10%,可获利19万,比普通的ETF交易多获利9万;但如果该ETF下跌了10%,就亏损19万,是普通的ETF交易亏损的1.9倍。
需要注意的是,沪深交易所对于保证金比例的最低线和折算率的最高线都设有限制,券商可在限制范围内进行调整,且不同ETF融资融券标的的保证金比例和折算率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数据可以在券商官网查询。
目前,沪深交易所对保证金比例和折算率的规定如下:
哪些投资者可以参与ETF融资融券
ETF融资融券的优势
ETF“两融”交易同个股“两融”交易相比有哪些优势:
1.成本更低:交易ETF不需要缴纳印花税,交易费用相对更低。
2.风险相对分散:ETF基金通过指数化投资,分散了个股风险,ETF“两融”交易的风险也相对个股较低,对于“两融”这类加杠杆的高风险投资方式,这一点很重要。
3.折算率更高:运用ETF作为担保物的折算率最高可达90%,高于普通股票最高的70%的折算率和其他大多数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最高的80%的折算率,这样相等市值的担保物,ETF能融到更多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同时,ETF“两融”交易不仅丰富了ETF投资策略,也有利于提高ETF市场的活跃度,完善ETF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