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港股市场几个“迷糊”的交易规则港股频道

(原标题:解析港股市场几个“迷糊”的交易规则)

港股市场近年热度不断提升,除了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深度参与,海外在传统的欧美资金之外的如中东主权资金也在持续加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虽然脱胎于英国金融系统,但随着多年发展,及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当前体系已自成一派。

所以,也造成了市场上的很多交易规则存在不小差异,有志于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不得不引起重视。本文梳理了几个让人“迷糊”的交易规则,以供参考。

1)新股上市后的锁定期

首先,对控股股东而言,根据《上市规则》第10.07条规定,自证券开始买卖日起6个月内不得出售证券;上市6个月禁售期届满,紧接着的6个月内可以出售证券,但出售的规模不能导致其失去控股股东地位。

关于控股股东的定义,一般是指拥有30%以上投票权的人,或是可以控制董事会大部分成员的人。

另外需要注意,对于注册地在境内的H股发行人,还要遵循《公司法》规定,第141条“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示例:“百果园集团”招股书里面的描述,就有明确的12个月禁售期的描述。

一般来说,港股的新股禁售规则只适用于控股股东、基石投资者,上市之前的投资人、董事、高管则没有明确的锁定要求,除非自愿锁定,或者符合H股的12个月锁定期的要求。

另,港股的配股(定向增发)、供股都没有锁定期。

2)静默期的买卖限制

港股静默期的说法一般是指年报前60日和季报、中报前30日内,公司的董事都是禁止买卖股票的。当然,涉及到内幕消息的人士,在消息披露之前也都是禁止交易的。

具体规则,参见《上市规则》的附录十里面的内容:

这里面除了年报前60日,季报、中报前30日的规定,还有一个结束之日起至业绩刊发之日止期间的描述,且重点是“以较短者为准”。

根据《上市规则》第13章“持续责任”里面的“财务资料的披露”要求,年度业绩初步公告需要在年结算日后的3个月内披露(正式年报需4个月内),半年度业绩初步公告需要在中期结算日后的2个月内披露(正式中报需3个月内)。

具体规则方面:

1)回购的价格:要求回购价格是不能高于过去5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的5%或以上;当日收盘后,用5日K线的价格乘以1.05,就是翌日上市公司可回购的最高价格,超过这个价格就无法继续在市场上买入股票了。

这也是很多投资者会疑惑的地方,如某只股票大跌后,上市公司的回购操作为何一般都很“小家子气”,就是因为回购价格的限制。其实对回购价格的限制,联交所的考量是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跟市场投资人争利(虽然也同时限制了上市公司维护股价的力度)。

2)回购的“静默期”:首先,上市公司在得悉内幕消息后,不得进行股份回购操作,直至有关消息已公开为止。

其次,不得在董事会为通过任何年度、半年度、季度或任何其他中期业绩而举行的董事会会议日期或公布任何年度、半年度、季度或任何其他中期业绩的限期(以较早者计)前的一个月内进行回购。

3)回购股份的处理:一般而言,购回的股份将于购回之时就自动失去了上市地位,上市公司需要尽快将购回股份的所有权文件注销(区别于买入股份用作股权激励的计划),即通常意义上的股份数量减少,每股盈利上升,以提振股价。

5)日后的股份发行:任何一次购回股份后的30天内,不论该次购回是否在交易所内进行(场外回购),均不得发行新股,或公布发行新股的计划。

另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上面的股份买卖限制还是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操作,都必需遵循一个“最低公众人士持股量”的要求。

详见《上市规则》第8.08条,发行人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必需至少有25%由公众人士持有(存在若干豁免条款,如上市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最低比例可减至15%;及全面要约时的临时豁免等);及,公众持股量中最高的三名公众股东持股不得超过50%;及,公众持股市值不低于1.25亿港元。

并且,通常公众持股量降至15%以下(或10%以下),联交所将令其停牌,直至恢复公众合理持股量。

那什么叫做公众人士呢?

联交所只给了“非公众人士”的定义,《上市规则》第8.24条中明确了:a)发行人的核心关联人士;b)由核心关联人士资助购买证券的人;c)听从核心关联人士的指示交易证券的持有人等,均不属于非公众人士。

具体来说,非公众人士一般包括如:董事、高级管理层、监事、配偶子女、持股超10%的人等。

关于公众持股量的具体计算方法:分子为公众人士的持股量,分母为所有类别已发行股份(若H股公司,内资股亦放入分母计算,但分子仅是H股部分。)

案例参考“迪信通”和“中粮包装”,前者已经停牌2年,因其公众持股比例仅约9.24%;后者目前的公众持股比例约21.72%,虽然低于标准要求,但也尚不至于被令停牌。

另需要指出的是,“最低公众持股量”和“股权高度集中”是两个概念,股权高度集中是香港证监会定期发布的名单,主要起到警示作用(不会停牌,但将无法纳入港股通);股权高度集中不一定就没有满足联交所的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

这部分内容会涉及到《上市规则》第6.01章节,《第11项应用指引》,及港交所指引信GL95-18的内容。

总体来说,联交所可随时将任何证券停牌或除牌,以保障投资者及维持一个有秩序的市场。主要涉及上市公司的三种情况:

1)未能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2)未能维持足够的业务运作或资产;3)不再适合上市。

而且,若某上市公司未能在开始停牌日期起计18个月内(规定补救期)补救造成停牌的问题并复牌,联交所可宣告将其除牌。

什么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申请停牌,及联交所会主动令其停牌?

基本的原则是:只有在衡量有关各方的利益后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方可采取短暂停牌或停牌措施。

比如:内幕消息发布不平均或有所外泄;或上市公司未就股价、成交量的异常波动做出解释;重大要约、交易活动等。参见下图《第11项应用指引》的内容。

几个不同原因停牌的特定指引(指引信GL95-18):

1)未能按《上市规则》第13.24条维持足够业务运作或资产

据过往经验,因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而停牌的发行人,可能已(a)完全或大致上停止营运,或只维持有限度的营运;或(b)因财政困难或失去主要营运附属公司而停止所有或大部分营运。

此种情形,一般需要发行人重新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的规定后方可复牌。

2)因重大失当行为而未能刊发财务业绩或内幕消息

具体行为包括:

(a)发行人的核数师在审核流程中发现的会计失当。核数师或已因发行人未能解释若干重大问题或未能提供足够证据令核数师确信其已解决该等问题而对发行人的账目不发表意见(或在账目发布前辞任)。

3)财务报表附有无法表示意见及否定意见

据《上市规则》第13.50A条,若发行人按《上市规则》第13.49(1)及(2)条的规定刊发某一财政年度的初步业绩公告,而核数师对发行人的财务报表发出或表明会发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若只牵涉持续经营问题,则不会停牌),发行人的证券一般会暂停买卖。

停牌一般会持续直至发行人解决了导致核数师发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问题,保证核数师无需再就该等问题发出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以及披露足够数据以令投资者可在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财务状况作出评估为止。

4)公众持股量不足

公众持股量最低要求通常是25%(豁免情况最低为15%),而在低于15%(10%)的情况下一般才会被要求停牌。

可以说,如果某一上市公司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被长期停牌,情况一般就是比较严重了。可能就是主要股东拒绝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共同解决问题所致。

$美团-W(03690)$$比亚迪股份(01211)$$康宁杰瑞制药-B(09966)$

THE END
1.港股主板中报和年报披露规则解读港股主板中报和年报和A股有所不同...年报:港股和A股都是规定在4个月内披露。 这里解释一下,不属于海外发行人或中国发行人也是4个月内披露。 以上截图资料均来源于港交所官方网站主板上市规则的第十三章。 现在8月份就是各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中报的时间,大家应该密切关注,认真阅读。个人认为目前港股估值偏低,从长期来看,选好个股是投资的好时机。 https://www.xueqiu.com/9247917663/111543505
2.A股股票停牌规则有哪些A股股票停牌规则有: 1.利益诉求停牌 当上市公司面临重大利益诉求,需要进行内外部重大信息披露时,如涉及重组、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会发生停牌。 2.上市公司主动申请停牌 上市公司有权主动申请停牌,例如在重大资产重组、重大合同签订、重大事项发生等情况下,公司可以申请停牌。 https://m.cngold.org/stock/zs9467966.html
3.ESG信披正当时(三):美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与ESG信披合规指引...本文将总结美股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发展历程;同时介绍2024年3月美国SEC颁布的《气候信息披露最终规则》。结合阿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范例,和纽交所、纳斯达克的ESG信披指引,分析信披报告内容要求,为考虑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ESG信息披露及体系建设提供前期参考。 一、发展历程:美国资本市场ESG信披体系建设进度 ...https://wtsxsec.com/newsinfo/7469239.html
1....明确七种市值管理方式股价异动按交易所规则披露监管部门最新回应称,证券交易所对股价偏离构成异常波动有明确的量化披露标准,对所有原因造成的股价异动均适用,“市值管理指引”无须单独再作披露规定。例如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出现该所业务规则规定或该所认定的异常波动的,上交所可以根据异常波动程度和监管需要,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股票交...https://news.dayoo.com/finance/202411/17/171077_54747805.htm
2.港交所上市条件(港交所上市条件和要求)随着投资者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港交所通过改变上市条件,增加对上市公司的审核、监管和披露要求,以提高投资者的保护水平。 3.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港交所通过改变上市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引更多符合新经...http://www.zhaocaibank.com/gp/38823.html
3.港股股权交易规则是什么?了解港股股权交易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这有助于保护股东权益和提高公司运营的透明度。 结论 港股股权交易是香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则和要求对于保障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了解港股股权交易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参与和管理港股市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https://stock.hexun.com/2024-04-08/212466120.html
4.港股上市规则18C章(咨询稿)知识产权相关规定解读2018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进行上市改革并在当年4月完成主板上市规则修订,新增18A章生物科技公司(“18A”)。此举引发了中国内地的医疗保健及资讯科技行业的公司一波赴港上市潮,据联交所统计,2018年医疗保健及资讯科技行业占总市值的14.3%,而到了20...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interpreta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related-provisions-in-chapter-18c-of-hong-kong-stock-listing-rules.html
5.港股财报披露时间规定?(港股公司财报)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港股 公司财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港股财报披露时间规定? 港股年报披露时间规定,年报披露时间规定 1.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每年1月1日——4月30日。 http://www.gdnmcez.cn/cai/38415.html
6.港股财报披露规则是什么意思?港股财报披露规则港股财报披露规则 指股网为您提供香港市场是很奇怪的,除创业板外,港股财报披露大部分公司不披露季报,港股财报披露这既和A股不同,也和美股不同。港股财报披露比较规范的是台湾,它们港股财报披露要求上市公司按月披露营运信息。的信息 香港市场是很奇怪的,除创业板外,港股财报披露大部分公司不披露季报,港股财报披露这既...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918158
7.证券从业资格证考前复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服务机构证从知识注册制的基本特点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通过要求证券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使投资者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对证券价值进行判断并作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的价值好坏、价格高低不作实质性判断 科创板的制度规则体系:“1+2+6+N” 科创板上市条件: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99258/article/details/130381689
8.深港通交易规则深港通交易规则 1.什么是深港通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是指深交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联交所”)建立技术连接,使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港通包括深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下称“港股通”)两部分。其中,深股通是指...https://www.cgws.com/cczq/ccyw/ggt/ggt/jygz/201611/t20161117_277734.html
9.朴谷分享ESG课堂4:港股上市ESG合规披露,你准备好了吗?值得提出的是,“不披露即解释”原则不仅适用于港股上市公司,也在当前的 A 股上市公司监管中存在。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告〔2017〕17号、18号文,上市公司应披露 6 条环境相关信息,其中对重点排污单位或其子公司为强制要求。若不披露则需要进行解释。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内资本市场ESG 规则愈发完善,与国际逐渐接轨,未来2 ...http://www.pg-advisory.com/m/view.php?aid=355
10.投资者如何获得港股通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联交所上市的公司有义务免费向股东提供中文或英文的电子和印刷版本的年报。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财经网站、证券公司等渠道获得港股通上市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https://investor.szse.cn/knowledge/t20170227_539086.html
11.港股上市公司董事,因未披露贷款融资被捕东方大学城(08067.HK)公布,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周华盛提供的最新数据,他与持有东方大学城已发行股本的75%、位于新交所上市的母企莱佛士教育(Raffles Education)的若干现任及前任董事,于今年9月22日被正式控告犯下罪行。 周华盛(70岁)和另外四名董事(林孝德、黄光明、何彦君、张呈陆),因涉嫌没向新交所披露...https://www.popcj.com/depth/1759172409500148
12.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法律规制摘要: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尤其是明星CEO的个人事务可对公司治理、公司利益、股东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已不再是法外空间,而是逐渐演化为具有涉他性的私人场域中的“涉公司性”和公司场域中的“准商业性”两类事务,从而应被纳入规制范畴。鉴于主体身份和发生场域的双重特殊性,对两类个人事务的规制将是横跨公司团体法上的...https://qks.sufe.edu.cn/mv_html/j00003/202104/fbd6d90f-1612-4494-a6f3-785456b0b43c_WEB.htm
13.精彩分享港股PreIPO投资的关注要点及法律风险防范日前,北京基金小镇联合世辉律师事务所共同举办“港股Pre-IPO投资的关注要点及法律风险防范”主题分享会,邀请世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赞和王晓栋两位律师就港股Pre-IPO投资方面进行主题分享。 课程大纲 ?香港上市规则对Pre-IPO融资的规定及关注要点 ?香港上市模式及其关注要点 ...https://www.beijingfundtown.com/share-space/viewpoint/979
14.港股18C上市制度正式实施: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审核要点专业文章[摘要]本文总结特专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制度的要点,并与目前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要求进行比较,为希望通过18C章上市制度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企业提供参考。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于2023年3月31日发布了《主板上市规则》(“《上市规则》”)第18C章以及有关特专科技公司的指引(HKEX-GL115-23)(“《特...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4559a70b2b8c8c72.aspx
15.HKEXnewsFind the latest regulatory announcements and public disclosures of HKEX listed companies as well as listing related exchange reports.https://www.hkexnews.hk/
16.港股信息披露制度解析:透明度与监管要求为了确保上述要求的执行,香港证监会有着强大的执法能力和监督体系。如果发现违反信息披露规则的行为,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措施,包括罚款、暂停交易甚至取消上市资格等。此外,香港还建立了独立的投诉渠道和调查机构,以便投资者可以举报可疑行为并进行维权。 综上所述,港股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其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有效地提高...https://www.lunwendaxue.com/ffxx/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