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胚芽米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蒋天物
【摘要】我国健康新主食
【关键词】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传统文化;现代科学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诺曼·布劳格(NormanE.Borlaug)说过:“你无法在人们饥肠辘辘中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曾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胚芽米是糙米去除部分米糠后还保留部分米糠和胚芽的米。大米中60%~70%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积在皮层和胚芽中。(1)
由此可以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以胚为王。
一、我国主食的演进
我国主食的演进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回顾历史,我国主食历史变迁大体形成这样一些历史脉络,经历了茹毛饮血、播种百谷、五谷六畜、南稻北麦、(2)杂交水稻四个阶段,现在到了第五阶段即胚芽科技时代。
1、“茹毛饮血”时代
2、“播种百谷”时代
3、“五谷六畜”时代
4、“南稻北麦”时代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农耕文化主要是“粟文化”。粟在中国北方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一直维持到了唐代。中唐以后,粟麦轮作推广,小麦逐渐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隋唐以前中国粮食生产一般是北粟(麦)南稻,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之后北方连年战乱,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随之南移。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口,应对人地矛盾的压力。稻作得到明显发展,经历了从“饭稻羹鱼”到“鱼米之乡”,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阶段,《天工开物》也记载,明末粮食供给,大米约占70%。在这个阶段,植物性食物开始超过动物性食物,在主食中占据统治地位,而这个阶段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5、“杂交水稻”时代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杂交水稻科学技术高峰,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杂交水稻”时代
6、“胚芽科技”时代
胚芽是微小的活的物质,能发育成植物,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芽、胚轴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胚芽是植物体的第一个芽,胚芽形成后即随同种子的休眠进入休眠状态。种子萌动时,胚芽成为活动芽,它突破种子的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2008年开始,蒋天物科研团队,开始谷物胚芽系统研究。包括巨胚米(巨胚稻)、留胚米(保胚米、宝胚米)、活胚米(发芽糙米)等谷物胚芽产业链研究。在人们吃得饱的基础上,进一步吃得好吃得健康。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
1、人都走不出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易经》深深影响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源,是大道之源,是群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科学、生活、中医、中农、中餐、等诸多领域,是儒、道等各家共同的经典。《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受《易经》思想影响,中国人传统世界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包含有朴素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天人同构、天人同体、天人相应、顺天应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等等。天体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由于天体的周期性运转,造成了天地之间的能量在时空中分布的不均匀,因此,不同的时辰,能量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体接受的“元炁”也不一样。
受这种传统世界观影响,中国人传统的人生观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受前二者影响,中国传统价值观是道德至上,以伦理为中心,重群体轻个体,重义轻利,家国一体。首先要自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要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三是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社会大同的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个体社会价值观的最高追求,也是鼓励无数志士仁人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如果说老子的“道德经”是暗解易经,孔子的“十翼”是明解易经,那么中医文化的开山鼻祖“黄帝内经”就是医解易经,《内经》深受《易经》的影响,内径对中国人的健康保健养生影响非常大。
2、受中国传统文化《易经》和《内经》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在治病和养生的方法上都与西方有所不同。
表现在中医治病上,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不需要精密仪器和检测设备,运用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能够诊断疾病,治病救人。把中医常说的望闻问切四门功课用得出神入化: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表现在中医养生上,认同饮食保健养生学说,认同“药食同源”理论,认同药疗不如食疗,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提倡“治未病”思想。
针对人是怎么来到世上这个问题,岐伯解释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中医认为营和卫都是“气”的表现形式,也都是由饮食中的水谷所化生的。《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营者,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又《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是以营气和卫气都是中医认定的营养的物质基础,实为后天之精气。人需要不断练精化气、炼气化神,提高精气神、色彩健。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充养人体精气神、色彩健的食物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这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具体方法是: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这里说的“养”是五谷可作主食,可以用来“养命”。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能。能帮助消化,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凉性不可多吃。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益”同“溢”,不可多吃。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可以加入主食中,可以充作主粮,可以多吃。
四、现代科学与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
五、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研究成果
胚芽科技首席科学家蒋天物带领胚芽科技团队,对于生态胚芽米包括巨胚米(巨胚稻)、留胚米(保胚米、宝胚米)、活胚米(发芽糙米)等整个粮食上下游产业链,专业研究20余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已经获得国家专利4项;由国家粮科院牵头,参与制定发芽糙米(活胚米)国家标准一项;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参与制定胚芽米(留胚米)行业标准一项。其中胚芽雾化活发专利技术水平和巨胚稻航天育种技术水平均属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水平。
天物胚芽科技产品还有水稻胚芽米、海水稻胚芽米、沙漠稻胚芽米、旱稻胚芽米;小麦胚芽米、燕麦胚芽米、荞麦胚芽米、青稞胚芽米、藜麦胚芽米、玉米胚芽米、小米胚芽米、高粱胚芽米。
六、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的市场前景
从市场来看,国内外对留胚米(保胚米、宝胚米)、活胚米(发芽糙米)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据我们的市场调查表明,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1亿人,针对糖尿病人群的市场是1460亿元,便秘人群市场1898亿元,婴幼儿人群市场3153亿元,高血压人群市场2920亿元,学生人群市场2821亿元,亚健康人群市场10220-13140亿元。
七、谷物胚芽健康新主食的战略意义
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
谷物胚胎新主食的研制和不断提升,将中国乃至世界的稻米加工实现了一场全新的革命。
人类的健康、繁衍、延续在于胚,人类的瘟疫、疾病、灭亡也在于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胚芽科技的时代已经到来。
吃生态胚芽米,就是吃得好吃得健康。健康中国建设从主食谷物胚芽开始。
结论:推广谷物胚芽技术(包括巨胚、留胚、活胚技术),健康主食要升级至谷物胚芽,乃至推广到动物饲料。中国胚芽科技时代已经到来。
(1)、粮食与油脂FOODSCIENCEANDTECHNOLOGY·156·2016年第41卷第11期
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营养成分分析
王艳1,兰向东1,陈钊1,桑井艳1,谢文军2,宋善武2,张鹏2,朱松3(1.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53;2.北京古船米业有限公司,北京100096;3.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
(3)中国粮油学会编著.粮油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百问.中国粮油学会.2000:17
(4)董丽杰编著.现代家庭食品安全实用指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144
(5)夏颖丽编著.十月怀胎保健方案.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