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百子湾南一路西起黄木厂路,东至广百东路,全长约4000米,其名称在2005年3月已获得市规划委朝阳分局的批复。然而,该路在黄木厂路至九龙山路的800米路段,作为“苹果社区”的开发商代征路,和小区一起建成后多年未交付市政部门管理使用,路牌和交通设施也未得到规范和体现。这就是被葛宇路抓住的漏洞——一条有“大名”的路,成了现实中的无名路。
4月22日,记者回访发现,这段路已经重新铺装沥青,道路非常平整。另外,小区开发商此前设置的道路分隔护栏已被拆除,崭新的交通线施划完毕,还有不少工人在给人行便道铺设地砖。据朝阳区城管委透露,这条小区代征路已进入市政道路移交程序,即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附近居民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本质改善。
去年7月,记者在百子湾南一路探访时了解到,该路在金隅大成国际中心附近处于“双向断头”状态,数道铁质围栏和杂物,被人堆放在道路中央阻碍机动车穿行,只有非机动车和行人,允许从不到一米宽的过道缝隙中通过,场面非常混乱。
当道路被阻断,附近小区、小学、幼儿园的居民和师生出行都感到不便。停车场保安称。这一次,记者在回访时看到,这条断头路已经被彻底贯通,阻碍物被人移除,因断头情况形成的乱停车现象也得到整治。
记者还了解到,百子湾南一路(石门村路至石门西路路段)启动了疏堵工程,作为城市支路,该路建成后将缓解百子湾地区的百子湾路、石门村路、石门东路的交通压力。由于该路连接着石门村路和东四环辅路,建成后能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有效改善“京都杭城”等小区居民和周边商业区交通出行问题,实现百子湾区域道路的循环和畅通,这个项目将于今年5月底前完工。
去年记者走访时发现,百子湾南一路近3公里的路段内,多个十字交叉路口的红绿灯建成后就一直没启用。从现场情况看,这些路口的交通灯都很齐全,既有红绿灯也有人行灯,但市民们说,这些灯从来没有通过电。
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市民称,每到早晚高峰,百子湾南一路沿线路口就堵成“一锅粥”,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织在一起。2015年有媒体报道,百子湾南一路与广百西路交叉口是“魔鬼路口”。当时是道路没有设置红绿灯引发事故,去年是有交通灯了却不能用,交通隐患仍在。
这次,记者再次回访该路段看到,百子湾南一路上,绝大多数的红绿灯已经启用,例如广百西路与百子湾南一路交叉十字路口、茂兴东路与百子湾南一路交叉路口,都已于去年9月起顺利亮灯。但记者也发现,在百子湾南一路和石门村路的交叉路口,红绿灯依旧未亮。另外,在三里屯一中百子园校区西北角的百子湾南一路某路口处,只设置的灯杆,但没有装红绿灯。经对比,这里红绿灯被拆掉了。
这种提升由点及面。北京市规土委很快协调各区政府及交通部门、市政等部门,启动了北京市无名路和不规范道路名称的清理整治、命名工作。全市查出了1958条无名路和不规范命名道路,公示了首批309条无名路、不规范道路的新名字。预计今年上半年,全部无名路、一路多名路的命名工作都将完成。
小区代征路交付市政使用,流程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审批,容易产生交接不畅情况。就此问题,北京道路命名的流程得到修改,之前的规划部门“依申请”命名已调整为“主动命名”。一旦道路完成规划,规划部门就会主动收集当地资料,现场勘查,履行专家论证、征求公众意见、公示等流程,最终发布命名公告。可以说,道路命名的整个过程已变得清晰可控。
习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只有北京落实路名整治行动和交通疏堵整治行动,才能让“葛宇路”真正成为历史。鲁迅曾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话已不适用于强调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今天。管好一个小路牌,启用一盏红绿灯,更换一个破损的井,只有从细节开始整治,才能让市民有真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