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自律组织
宠物医疗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行业下的兽医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农业部,各市区级主管单位的下属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负责行业监管。中国兽医协会为行业自律组织,主管单位为农业部,对行业起到行业指导、服务、协调、维权等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性。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推动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往规范化方向发展,如:2024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等3个计划的通知》,指出:加强兽药质量监管、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和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维护畜牧养殖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2024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官方兽医依法履职规范》,指出: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指导官方兽医严格依法履职。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风险
1、市场培育风险
宠物医疗行业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宠物医疗还是宠物保健,均以针对中高端人群为主。尽管伴随中国人均GDP的增长,民众在消费,尤其是宠物消费方面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宠物医疗企业的定价和服务能否持续精准地对接目标消费人群,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中国宠物行业,尤其是宠物医疗行业尚未形成明朗的竞争格局,也不存在地位稳固的行业领头羊。各家市场份额略大的宠物医疗企业,均在进行地域和规模上的业务扩张,以期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先行者优势,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宠物医疗企业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完善地域布局、保持并提升已确立的行业地位,具有一定的挑战,宠物医疗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及市场份额被侵蚀的风险。
3、人才流动风险
宠物医疗行业技术壁垒较高,该技术壁垒不仅体现在较高的硬件投资上,更体现在人才的储备上。高的接诊率、治愈率需要以诊疗经验丰富、动物医学背景雄厚的医生及护理团队作为支持,如何能留住这些人才,对宠物医疗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如果宠物医疗企业不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同步培养人才队伍,将导致企业竞争力减弱,对企业未来业绩存在不利影响。
4、市场政策风险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宠物医疗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宠物药品、宠物医疗设备、耗材等,中游主要包括宠物医院、第三方检验机构、O2O电商平台等,下游主要面向宠物消费者,包括宠物主、宠物保险等,其中,宠物主为主要消费人群,近年来中国宠物数量快速增长,随着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为宠物医疗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宠物医疗行业产业链宠物药品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宠物医疗设备宠物医疗耗材上游PetcoHealthandWellnessCompany,Inc.硕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新瑞鹏宠物集团公司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游宠物主宠物保险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新瑞鹏宠物集团公司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主营业务以宠物医疗与保健为主,以宠物美容为有机补充,同时兼售宠物食品用品,为宠物和宠物主人提供综合服务。宠物护理服务、供应链服务和本地生活是新瑞鹏集团业务的三大支柱,新瑞鹏集团还扩展到第三方诊断、兽医继续教育和行业级企业服务等领域。2022年1-9新瑞鹏营业总收入已完成43.15亿元,其中宠物护理服务业务收入22.8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2.93%。
(2)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宠物连锁医院运营和管理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目前在中国拥有华东、北京、东北、华南、天津五大管理公司,旗下现有无锡派特、苏州曹浪峰、北京关忠、东北我宠我爱、深圳皇家、天津长江六大宠物医院品牌及深圳康德、协和、澳洲、福华;上海天使;厦门康宝、爱侣等宠物医院品牌,业务范围涉及宠物医疗、美容和食品用品等。瑞派连锁机构拥有中国第一台价值390万的宠物专用磁共振、宠物专用洗肾机、彩超、DR影响系统等诸多高精尖宠物医疗专用设备。公司员近千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40余人,执业兽医300余人,年接诊量达70万例,动物医学特色学科17个,内部培训基地17个。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带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宠物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18元,同比增长6.33%,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及支出规模、结构及分配合理性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观念不断更新,使国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正不断涌现,将推动宠物消费等新型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从而使得宠物医疗行业获得发展契机。
(2)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节奏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4%,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其中一个结果是老龄化下宠物伴侣需求兴起,饲养宠物成为解决老年人孤寂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法。此外,生活节奏加快也增加了青壮年对宠物的需求。饲养宠物成为上班族缓解城市快节奏生活、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在竞争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宠物可以成为其情感的抒发对象。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造成居民相对独立、孤独的生活状态,从而增加对宠物伴侣的需求,同时也带动包括宠物医疗在内的宠物产业发展。
(3)宠物地位不断提升
20世纪国内对犬猫的概念停留在看门、捕鼠的工具,提供给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剩饭剩菜,以满足其基本生命需求为目的。随着人和宠物亲密关系的加深,宠物被赋予了“人”的属性,“宠物人性化”的趋势出现。宠物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由最初的“看家护院”到玩伴,进而转变为家庭成员的一部分。基于宠物地位的提升,宠物主为宠物消费的意愿亦大幅提升,带动包括宠物医疗在内的宠物行业消费的增长。
(4)二三线城市发掘潜力巨大
2、不利因素
(1)行业规范性较差
我国宠物医疗行业整体良莠不齐、管理混乱,行业规范和监管亟待完善。宠物数量增长迅猛的同时为宠物医院带来了暴利,在利益的趋势下,宠物医院在各城市的小区内快速建立。但由于此类宠物医院均属于小型宠物诊所,部分宠物医院没有配备专业的宠物医生和专门的治疗设备,导致宠物“医疗事故”经常发生,威胁宠物的健康。同时,由于宠物医疗处于行业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当出现宠物“医疗事故”时,宠物医疗纠纷也面临着法律的空白,没有明确的、能够维护宠物主人和宠物本身权益的法律保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内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
(2)规模小,低投入,分散经营
(3)行业内高素质人才匮乏
八、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宠物医院主要以大型连锁宠物医院、小型连锁宠物医院和单体机构为主,由于宠物医院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中国宠物医院数量众多,市场格局高度分散,CR10占比不足20%,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需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优势,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九、发展趋势
2022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428.1亿元,同比增长5.03%,占宠物行业整体规模的14.36%,从细分市场来看,由于目前中国宠物以猫狗为主,因此猫狗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该比例呈仍在持续增长,而其他宠物占比相对较小,约为10.07%。
2014年中国城镇人口数为76738万人,农村人口数为60908万人,城镇人口较农村人口多15830万人。2021年中国城镇人口数增长至91425万人,农村人口数则逐年减少,2021年减少至49835万人,城镇人口数比农村人口数多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