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选择题解答方法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2009-09-1415:01:08中学生学习库

一、选择题构成的三要素

选择题是由题目指导语、题干、题肢(也称选项)构成的。

指导语规定了选择题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

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所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题干一般由问句或陈述句构成。如“下列各项是规律的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题干,一般说来较为简单。近年来,出现了“引文式”、“材料式”题干,即引用重要文件或革命导师、政治家著名论断,以及俗话、谚语,或者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情况、统计数据等题干。这种形式的题干,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已达90%.此外还有根据漫画出题的。无论是引文、材料题还是漫画题,都出题更加灵活,难度更加增大,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题干(含漫画)的含义,而且要熟悉相应的知识并善于分析运用。

题肢也称选项,是指题干后面供选择的答案。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单项选择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每题的四个选肢中只有惟一一项符合题意;一种情况是在几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所以,通常又把这种题型称为最佳选择题。

二、选择题解答的基本要领

第一步:审清题目的指导语,确定题目的基本类型。

第二步:审清题干,确定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这是正确作答的关键。

①审题干的答题方向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②审明题干本身的表达属于哪种类型。一般有以下四种: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正误混杂型;表述中性型(如下列观点能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

⑤审清题干材料或引文的主旨和层次。主旨,即中心意思。考生只有准确理解题干的主旨,才能进一步找到题干与题肢的真实联系,正确作答。审题干的层次。在材料式不定项选择题中,有的题干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如果对题意把握不全面,就可能出现多选或漏选。因此,要把比较复杂的题干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进而全面准确地题干的内涵。

第三步:审清题肢。审题肢是建立在前两步的基础之上的,是做选择题的最后一步,因此,不能孤立地审题肢,而要将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审查。

审查题肢可运用排除法。当题干为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排除法:第一,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第二,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须予以排除。第三,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须排除。第四,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因,谁为果,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着居多,故可称排倒法。第五,题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的规展性,则于以排除。第六、排乱法:排除题肢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的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肢。第七,如果题干的表达正误混杂则一定注意具体问颇具体分析,无论题肢本身表达是否正确,只要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就可入选。

三、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从命题方式上看,选择题有填空型、组合型、判断比较型、材料型、引文型、漫画型、一材多用型等等。下面就根据这些不同类别来谈谈解题技巧。

1.填空型

此类题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用于考查时事政治与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是近几年最常见,也是命题最多的一种形式。如1999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第1、2、3、4、5、6、7、13、15题,2000年高考政治的第1、2、3、4、7题都是填空型选择题。(1998-6)

例题1: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少到个,并决定各级政府机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A.19行政B.29公务员

C.25政治D.30监督

例题2: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责任制,将再延长30年,同时抓紧制定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使农民的土地权得到进一步保障。(1999-1)

A.土地承包期所有B.联产经营期所有

C.联产经营期使用D.土地承包期使用

2.组合型

从解题技巧上说,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有一个小窍门,即在万一不能准确确认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可先将含有明显错误肢的选项予以排除,那么剩下的选项就大大缩小范围了,甚至正确的答案就出来了。2000年高考政治题的第5、9、12、17、24题都属于这类题型。

例题3: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1998-1)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③香港回归,洗雪中华民族百年耻辱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例题4: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段话充分说明(2000-12)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②③④

3.判断型

例题5: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1998-14)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例题6:2000年1月23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十分愤恨并予以强烈谴责。长期以来,影响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重大问题主要是如何对待(2000-6)

A.中日贸易问题B.日本少数右翼势力问题

C.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问题D.日本加入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

例题7: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物极必反,相辅相威

4.比较型

例题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两种不同提法的区别在于

A.是否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B.是否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C.是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D.是否认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所下降

题9: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1991)

A.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B.前者是权力机关,后者是行政机关

C.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D.都是实施国家职能的机构

5.因果型

此类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答。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查“结果”的,题干中的导语往往是“为此”、“因此”、“所以”等表述;一种是考查“原因”的,即题干是“果”,题肢是“因”,其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是“因为”、“其根本原因是”、“这主要是因为”等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注意:一要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原因还是结果,以避免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二要注意思考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构成因果关系,是,才能选,不是则不能选。三要注意把“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关键因素”等与一般的原因区分开来。

例题10:我国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1994-29)

A.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B.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

C.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

D.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例题11: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1995-10)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再比如1998年高考政治题的第26题,1999年高考政治的第18、29题,2000年高考政治的第8、14、28题都属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6.材料型

此类题型的选择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1998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共有16题,1999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共有16题;2000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第7、10、12、16、17、18、20、21、22、23、24、25、26、27、28、29、31、32、33题都是材料题。因此,学生对此类题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是: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此类题目属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题型,其题干的材料虽在教材之外,但分析题肢正误所用的基础知识仍在教材之内。它常用“这个事例(或事实)说明(或表明)、启示我们”等词语把题肢与题干联结起来。如2000年高考政治选择题中就有16题采用了“这说明或这表明”的提问形式。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句,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如果该题是不定项选择题,则要把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凡符合题干意思,能正确说明材料的题肢,都在应选之列。如果是最佳选择题,则要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肢加以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如果此类题目是考查哲学知识的,则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其题肢往往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涉及到不同的哲理,有时在一道题中同时涉及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内容,而且每个选肢的观点都正确。这样考生在解答时,经常觉得难以取舍,排除错误题肢的方法用不上。这时则需要考生对题干的中心意思准确把握,反复将题干与题肢对照分析,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判断出题意主要体现的是哲学哪一部分的内容,从而选出既观点正确又符合题意的选肢,淘汰异肢。

例题12:1993年至1997年,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由“高增长、高通胀”转变为“高增长、低通胀”,世界舆论认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国民济经济的“软着陆”。这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1998-15)

A.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B.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C.低通胀以高增长为必要条件D.高增长和低通胀是相辅相成的

例题13:近一年来,九届全国人大先后组织了六个执法检查组,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为进一步提高预算审查工作质量,增加预算监督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增设了预算工作委员会。以上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执行机关

B.既是立法者,也是执法者

C.既行使立法权,也行使监督权

D.既产生行政机关,也监督行政机关(1999-11)

例题14: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倩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甩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政手镇政府对原合作出合理赔接。这一事实表明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受人民法院监督

这是一道材料式不定项选择题。题干可分为如下几个层次:①某镇政府违法征地,毁坏村民庄稼;②村民合理要求被拒绝;③村民上诉至法院,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使权益;④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责令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经过分解后,根据层次①可选出A肢,根据层次④可选出C、D两肢,B肢错误,不选。故本因正确答案应为ACD.。

7.引文型

此题型与上述材料型的不同点在于题干的内容引用了某人、某文件、某著作中的论断或论述,其余特点均同于材料型。1998年高考政治试题第18、19题;1999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第16、22题;2000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第12、15题均属于此题型。

要解答好这类题型,必须在平时扩大知识面,加强古诗、古文的修养,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反复阅读引文,弄清其原意,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切忌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分析题肢时,还是先运用排误法,然后将观点正确的题肢与题干对照分析,找出其内在联系,选出正确答案。

例题1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做劳动,因此不能形成价值。”这段话表明

A.物的有用性是判断它是否是商品的唯一标准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商品的价值大小是由使用价值大小决定的

D.劳动的有用性决定物的有用性,

例题16:“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2000)

A.难与易因人而异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例题17:“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

A.政治是一种上层建筑

B.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D.政治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的

本题引用的恩格斯的话主要是说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如果将引文的意思分解一下:“政治权力是手段”,是什么手段呢?是为经济服务的手段。可见,引文强调的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是相互联系的。故C、D两项符合题意。A项只是讲述政治本身,没涉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B项是说明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也没有讲政治为经济服务,故这二项都不符合题意,不能选。

8.漫画型

以漫画的形式出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常用的题型。它较多的是考查学生对哲学常识的理解和运用。如1997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第28题,1999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第21题,2000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第13题。此类选择题一般由漫画的文字两部分组成,而漫画部分往往又由标题、主体、画注组成。它有鲜明的主题,集趣味性、比喻性、讽刺性、深刻性、理论联系实际性于一体,既考查了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需要考生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总之,选择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出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做好它有相当的难度。但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THE END
1....著名的“三要素说”,他认为:教学系统是由()3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新中国教学论学科的重要奠基人、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他认为:教学系统是由()3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查看答案 更多“新中国教学论学科的重要奠基人、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他认为:教学系统是由()3个基本要素构成...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725799.html
2.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章笔记星星盛开的地方物理模型: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的表示方法和存取方法 模型之间的关系: 现实世界——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3、常见的逻辑模型 1)(重要)逻辑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系统的静态特性) 数据操作(数据的动态特性) 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 ...https://www.cnblogs.com/star-bloom-blog/p/15227365.html
3.?中科院国科大846普通生物学历年真题(20002021)10.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 )、( )和( )3 种。 11. 植物细胞特有的3 个结构是( )、( )和( )。 12. 被子植物的胚囊中有( )、( )、( )和( )。 二、单项选择(10分) 1. 构成遗传密码的基本碱基有:(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http://m.kaoyanniao.com/h-nd-1222.html
4.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5. 下列选项不属于危机决策构成三要素的是___ A.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B.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C.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D.决策环境发生变化或组织对环境特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 B C D 6. 公共决策...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16&ex_Id=7228
5.安全“三要素四因素”系统原理与综合科学的基本特征.pdf安全“三要素四因素”系统原理与综合科学的基本特征.pdf 4页内容提供方:开心农场 大小:236.03 KB 字数:约4.76千字 发布时间:2017-03-19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4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319/96057855.shtm
6.EDI的基本构成的要素是什么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EDI,译名:电子数据交换。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使用的国际标准,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https://m.yyk.iask.sina.com.cn/q/OnFUMYWbdOR.html
7.“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 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拉斯卡提出的“四种基本教学方法”...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7573798.html
8.品牌数字营销的主要手段(什么是数字营销?数字营销包含哪些策略...内容池是内容营销领域的一个概念,即装载内容并使内容形成有机关联性的一个系统。内容池有三个要素:一是内容,二是内容容器,三是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就像一个鱼塘一样,池塘是容器,里面的鱼、水、水草、微生物等等都是里面的内容,他们之间相互作用造就了鱼塘这个有价值的生态系统。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89262-1.html
9.分享冻干设备及选型基础:冻干机的组成升华:三要素:温度、真空度与时间,三者表现没直接的关系,需要在固定工艺曲线时,借助品温探头进行不断优化。 终点判断:压升实验,对设备有非常高的要求,在每次使用前应该测试系统泄漏率。 破真空与出料:破真空的气体含水量可能对产品有影响,西林瓶可以压塞,但原料以及特殊包材产品,无法真空压塞时,我们需要验证破真空...http://www.janzy.cn/nd.jsp?fromColId=107&id=115
1.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通用9篇)11.事故系统构成的四M要素是:() A.人、物、环境、管理B.人、物、能量、信息C.职工、设备、工具、车间 12.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务必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同时”的资料( )。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验收D.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https://www.ruiwen.com/shiti/1069301.html
2.《政治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宣言》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https://www.jsve.cn/zikaofuxiziliao/58474.html
3.教案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阈值的概念。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性 2.教学难点:兴奋性;刺激三要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理论和生活事例相结合,由浅入深,让学生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板书与教学课件想结合,理论讲述与试验相结合 ...https://pharm.suda.edu.cn/pharm_bkjx/24900/list.htm
4.数据通信系统三要素有哪些?通信工程师摘要:数据通信系统三要素有哪些?希赛小编整理了通信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数据通信系统三要素,数据通信系统的三要素——信源、信道和信宿——共同构成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框架。 本文资料:【2024年中级通信互联网技术考前三页纸】【2024中级通信工程师动力与环境问答题要点】【初级通信工程师(专业实务)真题卷】 ...https://www.educity.cn/tx/5326358.html
5.构成设计教案(精选6篇)构成设计中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中。点、线、面通常被称为“构成三要素”。研究这些基本要素是研究其它视觉元素的起点。1 点的形象 数学上的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但造型上作为形象出现的点不仅有大小、(面积)还有形态和位置。除圆点外的其它形态的点还具有方向。点的形象越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ya8d012.html
6.2024考研教育学综合311知识点复习:教育的构成要素关于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学者们的观点还不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六要素说。 1、三要素说: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和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 ...https://www.kyzs.com/article/22217.html
7.基础医学概论试题江阴雨辰互联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根据骨的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类。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5.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为椎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的孔为椎间孔。 https://www.yc00.com/news/1689172271a216301.html
8.2022年自考07724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五)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识记:最优化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物流系统工程依赖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考生从流动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撑要素三方面来认识物流系统的要素构成;理解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冲突现象;掌握物流要素集成的原理及方法。 https://www.eol.cn/baokao/zk-wyw/20230510114517.html
9.音响调音基础知识声染色效应的明显表现:在扩声系统中的声反馈现象。 可以利用房间声学均衡器均衡掉此峰是不效的克服方法。 (8)什么是声音的“三要素”? 答:音质主要由三个内容决定,音调、音量、音色,即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高低是按音阶来变化,也是听者的感觉,这种感觉用声波的频率高低来定量: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量是声音...https://www.yjbys.com/edu/DJyinkong/5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