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事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物:对旅游者具有某种吸引力,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并进一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食物和现象的总和。旅游产品:
(核心旅游产品)
(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2)按景观属性分类
(3)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
(4)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向型)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5)按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1观光游览型2文化知识型3参与体验型4购物型5情感型6休闲度假型(6)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2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3未开发利用(潜在)的旅游资源
(1)世界遗产:(2)世界遗产的类型和标准1文化遗产2自然遗产3自然文化双重遗产4文化景观及其他
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单项要素评价:各类旅游资源的评价(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和人文旅游资源评价)2综合评价:资源价值、开发条件、旅游容量、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
一、名胜古迹旅游评价1文化艺术价值2历史考古价值3科考研究价值4保存的完整性二、民俗旅游资源评价1民俗的本原性2民俗的文化性3民俗的参与性三、园林旅游资源评价1主题和主景2工艺水平3规模和容量4园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指在单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对单项要素组合的整体进行评价)一、质量评价1资源的特色(八度)规模、古悠、珍稀、奇特、完整、审美、组合、知名(美学特征,单一要素突出,要素组合能代表区域特色)2资源的功能康娱、科考、美学、文艺、观光、度假、商务3资源的品味二、规模评价:面积、数量、种类(资源的组合和分布、大小决定旅游资源等级)三、资源组合(结构)和分布状况评价1类型组合2地域组合3级别配置关系四、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地吸引力评价:1资源的品味4区域经济背景2区位条件5客源状况3可进入性6容量规模7整体环境2旅游投资条件评价:1资金状况2政府的优惠政策3人的观念与意识4法制环境五、资源——产品转换模式评价:1、R——P共生关系(老天爷、老祖宗)张家界——规划侧重于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主要解决可达性。食宿娱乐问题2、R——P提升关系(资源品位低)——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3、R——P伴生关系(东方明珠,南浦大桥)——原本不是为了旅游市场开发建设的设施或场所,但却具有旅游很强的吸引功能
1旅游地吸引力评价:1资源的品味4区域经济背景2区位条件5客源状况3可进入性6容量规模7整体环境2旅游投资条件评价:1资金状况2政府的优惠政策3人的观念与意识4法制环境第二节旅游地感知度评价:知名度美誉度感知度:利用感官对物体获得的有意义的印象
方式:1大众投票方式2问卷方式第三节旅游地竞争力评价1竞争性定性理论2特尔非法——专家评价法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旅游地所具有的能够比其他旅游地更吸引旅游者,并获得盈利和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1)旅游竞争业绩(2)旅游核心竞争力(3)旅游竞争环境
旅游地品牌:是旅游者对旅游区域认知的总和,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增值。旅游地形象评价:1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2当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旅游开发效益评价:设立旅游开发效益评价体系,赋以权重
民族与时代性开发的复杂性重复使用性人工创造性不可再生性第三节旅游开发内容一、旅游资源开发原则:1独特性原则2市场导向原则3开发与保护协调原则4游客参与原则5“三大效益”统一原则二、旅游资源开发类型三、旅游地开发原则: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旅游吸引设施及旅游区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开发: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人力资源的聘用计划3人才培训计划旅游市场开发:1旅游市场预测与定位2旅游营销与推广
四、旅游开发保护理念与案例2旅游项目的选址要求与案例休闲餐饮选址原则:1周边环境的协调性2遵循目标客源特征3容易接近原则4避免与同类餐饮直接竞争一站式休闲购物中心选址原则:1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庞大的客源市场支撑3运输网络支撑4商业环境支撑5足够的地域空间和合理地价成本主题公园选址原理与案例:1良好的交通情况2低廉的土地价格3庞大的客源支撑酒店选址原理:1便利的交通条件2区位因素的差异3旅游资源因素4城市规划制约5明确目标市场6避免恶性竞争第四节旅游度假区开发原理与案例一、世界度假地的类型:1按背景和主要设施分类:(1)海滨度假地(2)湖(河)滨旅游度假地(3)山地度假地(4)温泉度假地(5)高尔夫度假地2按消费水平划分:高档、中档、低档旅游度假区。
二、度假旅游产品的特点:1以休闲放松为主2服务设施和功能齐全3度假地环境质量要求高4季节性强三、旅游度假地选址原理:1资源依托型:1适宜的度假气候2优美的自然风光3有丰富的可供开展特色室外活动的体育健身资源4文化旅游资源2市场导向型3资源——市场兼顾型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1生态旅游:是游客到自然地区的一种负责任的旅行,这种旅行不仅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与地方文化的完整性,而且必须维持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生态旅游的内涵:1作为旅游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2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3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与有3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1人与自然近距离接触亲近理念2乡土遗产保护理念3构建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理念4注重自然、文化、环境、发展有机统一的理念四、生态旅游的功能:1旅游功能2保护功能3扶贫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五、生态旅游的特性:1自然性2保护性3参与性4高品味性5专业性和设计性6可持续性
2规划编制特征3规划编制特点:思辨性创新性软体性2旅游规划方法:1旅游规划特性:具有唯理主义、渐进主义、实证主义的特征
一、旅游规划的基本类型:1旅游业发展规划2旅游区规划:1旅游区总体规划2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旅游规划编制程序:1任务确定阶段2前期准备阶段:政策法规研究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对规划区旅游业发展进行竞争性分析3规划编制阶段4征求意见与规划评审阶段四、旅游规划编制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系统原则3社区参与原则
一、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模式:1确定一个发展目标2进行两个基本分析3设计三个发展板块4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1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制定:1按发展期限划分2按目标的属性不同划分3按目标的可达性划分2地区旅游形象的甄选和塑造3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各要素的协调发展4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