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国际关系:世界秩序重构的中国方案

新型国际关系是新时代由中国倡导的应对全球治理危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潮流的国际政治模式。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国际关系是客观历史进程与人类理想追求相统一的结果。从实践上讲,它是对过去400年以资本主义强权政治为核心内容的国际关系和以意识形态阵营对峙和冷战思维等为重要特征的两极体系国际关系格局的超越;从理念上讲,它体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于新时代国际关系的期待。

一、应对全球治理危机、建立持久和平的时代呼唤新型国际关系

近年来,国际关系正在经历转型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调整、全球危机整体性呈现、全球治理格局亟待重塑,多领域的全球治理危机将国际关系推入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世界持久和平为重要任务的新时代。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见的经济全球化图景更加全面地展现,基于各民族、各国家的政治考虑进一步让位于基于全人类和世界整体的政治考虑。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和治理危机以史无前例的形式出现。全球治理实质上是旨在治理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或伴生的全球性问题或全球公共物品缺失等挑战或危机的国际行动。当前,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仍然在继续,全球失衡现象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多维度展开,世界性资源储备面临枯竭,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正不断以新的形式挑战地区政治秩序。为了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应当团结起来,以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治组织形式应对上述全球性挑战,而只有在国家间实现了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这是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关键时刻和时代背景。因此,应对全球治理危机呼唤新型国际关系,这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历史性选择。

二、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三重政治逻辑

习近平同志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一个不断完善、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2014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对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作了内容丰富的阐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将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强调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分别从社会维度、伦理维度和经济维度对新型国际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

1.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政治学逻辑:主张相互尊重而不是以大欺小、以富欺贫。

“相互尊重”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政治学逻辑,是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行为体平等交往和良性互动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出发点。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从国际社会基本原则和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共生等特征出发,特别强调“相互尊重”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以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为首要原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代进一步提升“相互尊重”理念在国际关系原则中的地位,扩大“相互尊重”的精神和文明方面的内涵,主要是强调要从根本上破解强权政治的逻辑。相互尊重的实质是认可对方的权利与能力,承认国际社会的互为建构性,承认良性互动的国际价值,反对以势压人。

首先,坚持主权平等是相互尊重的核心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出于一己之利和一己之见,采取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

其次,坚持包容互鉴是相互尊重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第三,反对以大欺小是确保相互尊重的底线思维。在全球治理危机情况下,需要鼓励大国担负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鼓励拥有特殊资源的国家发挥特殊的作用,可是,不能人为制造新的国际关系不平等。必须防止大国和特殊资源的国家以己之长,欺他之短,以提供所谓的“国际公共物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或者建设“民主和平”等为名,强迫其他国家做不情愿的事情,回到强权政治的老路。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处,才能团结一致应对共同的全球危机。

2.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伦理学逻辑:主张公平正义而不是一家独占或“双重标准”。

公平正义是新型国际关系的伦理学逻辑,也是国际关系合理化、国际关系法治化的伦理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公平正义,针对当今国际政治不平衡的伦理难题和东方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情况,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

首先,公平之要在于公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好的全球治理要有一颗国际事务的公心。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其次,正义之要在于法治。要以国际法治来保障国际政治的公平正义。习近平同志指出,“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各国都应该依法行使权利,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搞“双重标准”,武断曲解国际法意,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和平稳定之实。

第三,公平正义重在正确的义利观和安全观。新型国际关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更加从全局、均衡和长远的角度对待国际社会不同群体不同要求,特别是对于大国特别是新兴大国的发展中国家战略提出了新的伦理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的正确的义利观,既要平等互利,又要“义”字当先,可以采取“亲诚惠容”等方针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由于安全关系是最基本的国际关系之一,新型国际关系也包含了新的和平主义伦理价值。习近平同志指出,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强调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3.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经济学逻辑:主张合作共赢而不是赢者通吃的“零和游戏”。

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经济学逻辑,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合理化的重要内容。新型国际关系的共赢逻辑不但借鉴并超越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中庸理念以及欧美当代新制度主义的双赢理论,它更多地代表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国际经济合作的成功实践。

首先,达致“美美与共”的新境界。具体地讲,就是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同发展目标。以多赢、共赢新理念,替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原则而非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

其次,坚持共同发展的新理念。要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反对任何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意图和做法。

第三,实行平衡普惠的新原则。“合则强,孤则弱。”应该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否则无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法团结起来应对全球治理危机。

三、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实质上提出了世界秩序重构的中国方案

中国作为新型国际关系思想的首倡国,实质上是在进行新时代的国际社会动员。

首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思想推动世界秩序的目标与方向更趋合理。

其次,依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解决世界秩序“有效制度供给不足”问题。

当今国际政治中不缺制度,缺的是公正合理而又有效的制度,因此,可以称为“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亟须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关系模式,即伙伴关系模式。伙伴关系是彼此友好合作的关系,它强调不奉行零和规则,不针对第三方,因而与体现旧式国际关系的盟友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强权政治、均势政治和集团政治实践或者思维的产物。建构起真正的伙伴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成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撑因素。构建系统有序的全球伙伴关系,要坚持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全面拓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各类伙伴关系及其机制;更加重视利用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国际机制,实质性地参与地区治理和全球治理,从多种全球性伙伴关系机制中获得为外交使命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规则权、话语权,为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及其相应的世界秩序,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建党100周年研究系列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观念变迁”[2017DHC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

THE END
1.如何实施代码重构?重构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在一个目前可运行的程序上进行,在不改变程序行为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上述美好性质,使我们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开发,从而新增程序的价值。 何时不该重构? 无法稳定运行直接重写不用重构 项目以及接近最后期限,不应该重构,虽然重构能够提高生产力,但是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通常标示你其实早该进行重构了。 https://www.jianshu.com/p/dac7979f5a29
2.重构的英文重构翻译重构英语怎么说基本释义 reconstruct 参考释义重构的相关资料: 临近单词 重茬 重 重力式大型公路桥拆除爆破 重力式大沉箱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因素... 重力式安培计 重力式实体桥墩 重力式屋顶通风器 重力式岸墩 重力式岸壁 重力式平台 重力式引水堰 重力式抓钩 分享单词到: 以上内容独家创作,受著作权保护,侵权必究 今日...http://dict.cn/%E9%87%8D%E6%9E%84
3.建构·解构·重构.docx建构·解构·重构摘要:建构、解构、重构是三个符号学概念,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解释建构、解构、重构的内涵和互动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然后对建构、解构、重构进行了详细解释。接着,本文探讨了建构、解构、重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本文指出建构、解构、重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2/8143022044005074.shtm
1.重构(豆瓣)Martin Fowler和《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中文版)另几位作者清楚揭示了重构过程,他们为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所做的贡献,难以衡量。《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中文版)解释重构的原理(principles)和最佳实践方式(best practices),并指出何时何地你应该开始挖掘你的代码以求改善。《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中文版...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29923/
2.《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读书笔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按书中 P45 中的说法,重构这个概念被分成了动词和名词的方面被分别阐述: 重构(名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一种调整,目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提高其可理解性,降低其修改成本。 重构(动词):使用一系列重构手法,在不改变软件可观察行为的前提下,调整其结构。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45777
3.重构(C#)MicrosoftLearn许多重构操作都可提供这样的机会:在提交引用更改之前,检查重构操作将对代码执行的所有引用更改。 对于这些重构操作,将在重构对话框中显示**“预览引用更改”选项。 选择该选项并接受重构操作后,将显示“预览更改”对话框。 请注意,“预览更改”对话框具有两个视图。 底部视图将显示代码,其中包含了因重构操作而进行的...https://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719exd8s(v=vs.100).aspx
4.重构英文怎么写重构的英语怎么说沪江词库精选重构的英语怎么说、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reconfiguration reconstitution reconstruction 翻译推荐 重构的reconstruc 重构reconfigur 重构系统reconfigur 重构命令reorganiza 重构算法restructin 重构运算restructur 行重构line 重构应用restructur https://www.hujiang.com/ciku/708983_-364501405/
5.组织价值重构的三个关键词03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组织价值重构的三个关键词03 组织价值重构的三个关键词03 295 组织价值重构的三个关键词03 内容简介广告 广告 广告 影评(0) 还可输入300字/不可少于8个字发布评论 广告 广告 广告软件PC客户端Pad客户端手机客户端TV客户端手机视频网 支持客服论坛网站地图帮助中心用户反馈在线咨询举报(客服)热线:400-001-2094 ...https://v.pptv.com/show/Qn8ltR2D8zGUEno.html
6.一个贫困县摘帽的背后:重构旅游“造血”系统新闻频道一个贫困县摘帽的背后:重构旅游“造血”系统 内丘,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小县城。 如果没有邢台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有多少人知道它?如果不是提前脱贫,引得各方学习,又有多少人关注它? 这里原本靠山吃山,经济贫困,现在却是邢台市第一家拥有五星级标准酒店的县城。https://news.hexun.com/2019-04-24/196944041.html
7.曾经的“夏都”北戴河:重构中国政治地理版图自此,海滨小城的政治地理开始重构。 在休养所内部,新盖的毛泽东住的楼列为1号楼,刘少奇住的两栋原德国府别墅小楼为2、3号楼,朱德住的原属吴鼎昌的别墅列为4号楼,27号德国牧师楼为周恩来居住,邓小平住的老房子是16号楼。 1960年,休养所给毛泽东修建了95号楼。1968年,编号为96的林彪楼建设完成。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