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很多人天天变着法地吃鸡蛋。不过,关于鸡蛋,还有很多您可能不了解的秘密。本文将带您探索关于鸡蛋的10个有趣冷知识,让您对鸡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准备好您的好奇心,我们现在开始!
在20世纪70年代,密苏里大学农学院的哈罗德V比勒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一只白来杭鸡在365天内竟然产下了371个蛋,产蛋率高达101.9%,平均每天下一个蛋。这只母鸡也成为了目前母鸡下蛋数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一般而言,普通的产蛋鸡品种,比如白壳蛋鸡,达到72周龄的母鸡产蛋量一般大约为288枚/年。而土鸡的产蛋量更低,通常只有100-130枚/年。
传说中,蛋黄数量最多的鸡蛋有9个蛋黄。但事实上,四黄蛋就已属极其罕见,其出现的概率仅有110亿分之一。以英国为例,英国每年生产约100亿枚鸡蛋,但四黄蛋的出现的概率也达不到每年一次。
英国最近一次出现四黄蛋的记录在2015年8月,当时英国一名63岁的主妇简朗在义从商店购买的半打鸡蛋中,就发现了一枚为普通鸡蛋三倍大、重约113克的四黄蛋。
2022年全球生产了约11184亿枚鸡蛋,平均每天要生产约30.64亿枚。其中我国生产了近5840亿枚鸡蛋,占世界鸡蛋产量的49%,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
鸡蛋壳表面看似光滑,实则布满了人眼难以看见的微小气孔,数量可达上万个。这些气孔是鸡蛋的“呼吸通道”,能够让空气、水分等进出,对鸡蛋的保存起着关键作用。
鸡蛋的外壳原本有一层天然的保护膜,这层膜能够有效阻挡外界细菌通过气孔进入鸡蛋内部,同时也能防止蛋内水分的蒸发,保持蛋液的鲜嫩。
鸡蛋最适当的保存温度为5℃-7℃。如果将鸡蛋置于冷冻环境,比如在零下18℃的冷冻室中,鸡蛋壳会因蛋液在冷冻过程中体积膨胀而破裂。事实上,当温度低于零下7℃时,蛋液就会开始冻结膨胀,蛋壳破裂的概率高达80%以上。
在室温20-30℃的环境中,鸡蛋的变质速度会明显加快。这是因为较高的温度为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鸡蛋内的物质容易被细菌分解,导致鸡蛋的新鲜度快速下降,可能在一天内就会出现散黄等现象。
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其中含有约7克的优质蛋白质。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组成极为相似,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率很高。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每天吃1个鸡蛋,既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又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但对于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降低鸡蛋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