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注家长要留意!这100件事,可能会给孩子造成童年心理阴影......

当我们开始越来越了解情绪、精神和心灵,我们就会有越多的问题。

比如:我的问题是什么来的?我的创伤是怎么来的?我为什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等等。

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影响我们一生最重要的部分。

不管我们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五十岁,只要我们曾经遭遇过一些事件,不去疗愈与转化,这些问题就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挫折,都有可能在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伤痕。心理学认为,人在早期所经受的一些刺激会形成不同的心理阴影,对人的一生产生不可预想的影响。

于是,心理学家整理了100件可能会造成童年阴影的事件。

现在,让我们好好的回忆一下:在童年时,我们曾有过哪些不愉快的回忆?它们是否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我们又该怎样避免这些阴影在我们的下一代心中出现?

1.父母经常吵架,担心他们离婚

2.一直认为父母是完美的,却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

3.父母离异

4.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不和或意见总是不一致

5.被寄养在别人家里

6.生活在单亲家庭里

7.生活在重组家庭里

8.半夜醒来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

9.得不到父母的照顾

10.父母不孝敬老人

11.家中频繁更换保姆或直接照顾孩子的人

12.父母或较亲近的人患了重病

13.父母或较亲近的人突发意外

14.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

15.没有心理准备的亲子分离经历

16.父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悲观消极情绪

17.频繁搬家

18.父母没有与孩子沟通就转园/转校

19.受到父母的肢体或语言暴力

20.被大人强迫进食或饮水

21.家人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

22.被大人戏弄

23.被大人用各种理由欺骗

24.做错事被大人辱骂

25.提出的问题让大人感到烦躁或者讥笑

26.孩子被设立过多的禁区

27.哭的时候被强行禁止

28.被父母当作出气筒

29.经常被大人恐吓

30.被当众严厉批评

31.自己的兴趣总是被压制

32.父母总拿孩子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

33.父母经常当着自己的面,和他人议论自己

34.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35.经常感受大人恶劣的体态语言,比如没有好脸色等

36.被父母强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37.父母总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

38.父母给买的东西都不是孩子喜欢的

39.被父母强迫按照他们的意愿打扮

40.从小被错位养育(父母的养育方式过于超前或滞后,没有考虑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

41.有独立呆在黑暗地方的经历

42.听过非常可怕的故事

43.看到暴力、血腥、恐怖的镜头

44.受到同龄或大孩子的欺负

45.独自听到过怪声、恐怖的声音

46.做噩梦

48.看牙医或打针的不愉快经历

49.被朋友惊吓过

50.遭受过性骚扰或性侵犯

51.犯错误被当众惩罚

52.有过走失的经历

53.当众出丑

54.把父母珍爱或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受到责罚

55.特别心爱的玩具丢失了

57.生过一场大病,有痛苦的治疗经历

58.被人殴打过

59.遇到过坏人劫持

60.受到大孩子的威胁或恐吓

61.有被拐卖的经历

62.长期睡眠不足,总是睡不够觉

63.遭遇精神病人

64.因某类公职人员(如警察)受到过惊吓

65.在泳池中呛水

66.异物卡住喉咙或进入耳朵

67.受到动物的攻击

68.被放在高处,感受到危险而心生恐惧

69.被烫伤过

70.有触电的经历

71.穿很紧的衣物或鞋子,身体感到不适

72.受过很严重的伤

73.因贪食某种食物而生病

74.被人冤枉或遭到不公平的待遇

75.被人说不漂亮、不可爱

76.被人嘲笑“长得胖”等

77.被人说“笨”、“蠢”等

78.自我感觉好,但总不被别人承认

79.得不到老师的宠爱,什么“好事”都轮不到自己

80.和小朋友在一起总是不如别人

81.家庭经济拮据,经常被小朋友嘲笑衣着

82.被小朋友嘲笑自己的父母

83.向别人求助时遭到拒绝

84.因某种生理缺陷而被人侮辱、嘲笑

85.小朋友总是不和自己玩

86.总受到同学排挤

87.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总是没有

88.家人或老师偏心

89.和最好的“朋友”决裂

90.家人或老师辜负了自己的信任

91.尿床被别人知道

92.学校里有一个总跟自己“过不去”的老师

93.在一次重要比赛中输了

94.有亲人突然离世

95.看到别人家里有亲人离世

96.家中有人犯罪

97.目睹交通事故

98.家里的宠物意外丢失或死亡

99.动画片里的喜爱的形象死了

100.目睹宰杀动物

我们可以参考以上100个事件,去回忆自己经历这些事件时内心的感受。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其中第8项:半夜醒来发现爸爸妈妈不见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就有可能非常没有安全感,在亲密关系里总是害怕被抛弃、被丢下。然而越是这样害怕,就越可能遭遇这样的事件。

第14项: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就有可能会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值得任何人喜欢。在生活中搭建人际关系时经常表现的很退缩。那么我们就需要意识到,我们曾经无意的受到了哪些伤害,或是无意间给下一代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通过了解和“看见”,去弥补与修复创伤所产生的心灵裂缝。

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孩子时,还没有成长到学会处理情绪、疗愈创伤,我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毫无抵抗能力,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比如家长若将孩子作为天然的撒气筒,一些孩子长大后甚至会因此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负面事件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正面事件。

既然我们已经为人父母,就需要明白我们的言语、行为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伤害的因从自己身上停止。让孩子成为一个更少受到心灵伤害的人。

如果家长觉得自己总是处于负能量中,无法控制,就需要考虑和重视自身的问题处理和心灵成长。因为家长无意中一个行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伴随一生的伤痛。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避免

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

1

不要过分的吓唬孩子

家长吓唬孩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感到紧张、害怕,对家长说的话唯命是从,但这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今后在特定的情境下,容易出现莫名的恐惧、焦虑、紧张的情绪。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障碍。

孩子的恐惧只是正常的孩子对未知事物的害怕,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认知事物,消除孩子恐惧。

2

不要指责孩子

家长们不要过分的指责孩子,有些时候孩子犯错是因为他们不懂道理,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并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教育和引导。

家长更不要当众教育孩子,不能当众斥责辱骂殴打孩子,多小的孩子,尊严都要受到维护,才能让他始终自信,懂得自尊自爱。

3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他人争执

家长们尽量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和他人吵架,不要让自己的形象在孩子心中崩塌。

父母产生争执时不要带上孩子,更不要拉孩子站队,不然孩子会直接产生受害者心理。从小就在一个不断争吵的家庭中长大,孩子容易害怕、恐惧、没有安全感、自卑,形成讨好型人格。

4

不要让孩子在一个密闭空间独处

家长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不要让孩子在一个人在密闭空间独处,不要强行的让孩子待在一个自己害怕的环境里,也尽量不要让太小的孩子一个人呆着。幽闭空间恐惧症等病症的原因与小时候的童年阴影而引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3120190007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湘2014004号

THE END
1.叶子的推荐LOFTER(乐乎)薇拉的房间里摆着一大堆瓶子,麦克蓝色的眼睛闪闪发亮。 事情的起因是麦克听说薇拉在接受其他求生者的委托,帮助他们定制香水。虽然麦克自己从不喷香水。但是,他真的很好奇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这就是原因。类似的问题他也曾问过机械师小姐特蕾西。 作为一名杂技演员,麦克喜欢四处乱逛,也喜... ...https://www.lofter.com/shareblog/yezi779650?fpost=75a09676_2b98612f9
2.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正如德国心理治疗家海灵格先生的名言:爱只是一颗种子,它远远改变不了土壤。放弃对家暴男的幻想,保持距离,才能真正地预防悲剧。 面对家暴,大胆地持续求助,才是唯一活路。 否则,就像网上段子所言,嫁给一个家暴男,谁知道会死在化粪池里,山上,海里,冰箱里,还是绞肉机里。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3.中国唯美先锋群专辑(九)把黑夜叠起来,文/冬雪夏荷,我在寒冷的风里等你,单听火车进站的一声长笛,眺望冲破人群,你的身影投进我的眼底,今晚,玄武湖畔https://www.meipian.cn/1hh6uj8b
4.男孩被性侵害概率更高,如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远离身体被侵害这里还要和孩子讲清楚两个事情,一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或家里的大人给他们洗澡,是可以允许看隐私部位的。等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洗澡,那父母也不能看孩子的隐私部位的。第二个是给孩子建立一个亲人圈,亲人圈可以拥抱、疼爱孩子,亲亲小脸蛋,但是他们也不能看、摸、触碰宝宝的隐私部位。 https://www.jianshu.com/p/6879d918646f
1.青岛市拟推荐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寄养爸爸,给残障儿童一个家。2006年1月,张启栋与妻子顺利通过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的审核后,刚刚6个多月的乐乐(化名)成为寄养在张启栋家的第一个孩子。由于乐乐是一名早产脑瘫儿,身体各方面都发育迟缓,如何照顾好乐乐成为张启栋一家人将要面对的新挑战。虽说是寄养,但张启栋却把乐乐当作亲骨肉一样来照看,几...http://qd.wenming.cn/dtt/202104/t20210422_7075747.html
2.关于孩子教育的建议1999年,华东交通大学的心理学家王东华以极大的激愤写作了《发现母亲》一书。此书不断翻印,并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王东华甚至成立了母亲教育研究所,投毕生之力做早期教育。是内心一份浓重的、挥之不去的情结驱使着他。1963年,出生不到半年,因母亲患病,王东华就被寄养在外祖父家,直到十岁才回来。“由于生活习惯...https://www.jy135.com/edu/312249.html
3.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因为当时没有放开二胎政策,所以儿子出生后我就把他寄养到了农村岳父母家。同时,为了逃避处罚,我也没有按规定向组织报告。儿子出生后,我不仅没有想到为他树立良好的榜样,反而激起了为他多留些家产的念头。所以,2014年当乙某找我要工程时,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也收了他的好处费,以致于在...http://www.jxmzxx.com/appnews_346469.html
4.给全天下的孩子的一封信(精选8篇)每次下雨天我还是回去回到小学的门口等待,看着小朋友一个个被接走,我仍站在那里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不会再出现了我只是在渴望着那怕再一次,我都不会了,我会把我这么多年想对你说的话,全部说给你听,这么多年做错的事全部改过来,对不起,现在在每个漆黑的我里偶尔仍会想起您,每次都是哭着醒来,作文400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cmv09uz.html
5.班级家长会发言稿(15篇)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在巴黎。有记者问到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我家里。”“在家里你学到了什么呢?”记者接着问。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歉意,午饭...https://www.cnfla.com/yanjianggao/3109366.html
6.让爱回家——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手册第三单元留守的初中在线免费...尽管姨妈对她很好,但每次看到姨妈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她就觉得很伤心,多希望父母也在自己的身边。为了掩饰自己的心情,她只有保持沉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二、问题探究 初中时期的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和半成熟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一)身心发育...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58729486730267673
7.不会拒绝别人怎么办?而想要敢于拒绝,首先得从内心敢于去面对一些糟糕的想象,比如你表达自己真实需要后,别人会惩罚你和孤立你;你如果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别人一定会生气等等。我想,这种首先把别人推到“不讲理”、“任性”的角色上,既是你的担忧、也是你习惯的方式,因为这又在这样的关系里,你保留了一份熟悉的感觉。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84041/
8.为什么理发店的“女Tony”那么少?界面新闻·JMedia这些都是我在从前的家庭感受不到的。爸妈在我5岁那年离异,之后我一直被寄养在我妈的亲戚家。9岁时,我爸接我到身边生活,但他和我妈都各自组建了家庭,跟我有血缘关系、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加起来有4个,他们顾不上管我。我爸就跟我讲,家里没有钱,什么都得靠你自己——这也是我辍学去找工作的原因。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911872.html
9.初三简爱优秀作文(通用57篇)简是一个孤女,从小出生在一个穷牧师家里,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家里,舅父去世后,简受到歧视和虐待,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与恐惧,使他大病了一场。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就更加坚决了,最后,她被送进了孤儿院,孤儿院的教规很严厉,生活很艰苦。简在孤...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youxiuzuowendaquan/4778029.html
10.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歌曲善宇歌词完整做自己的光歌词卖掉善宇妈妈唯一的房子去帮自己儿子抵债、讥讽善宇妈妈是个不祥的女人、甚至扯谎善宇妈妈整天和野男人滚混。 作为双门洞三枝花年龄最小的一个妈妈,承受的压力困难居然是最多的,丈夫早逝、恶毒婆婆、经济紧张,每次家里的米和煤同时用完... 幸好,她有一个好儿子善宇,可爱的女儿,一群胜过亲人的邻居。 最后应验了仙姑...https://www.antiquessd.com/gqtj/1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