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恒普法合同约定“签字盖章生效”或“签字盖章生效”,需要签字且盖章才发生效力吗?

在书面合同的签订中,为了确认双方的意思表示和合同效力,一般会在合同的最后约定需要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常见的如“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且盖章后生效”,“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从文字语义上来看,前者表示“签字”“盖章”是并列关系,两个要件均具备才是合同生效条件,后者则表示“签字”“盖章”是选择关系,合同签订时可以二选一,一般也不会引发理解的歧义或争议。

但是,在实务中也常能见到诸如“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的表述,这两种表述下的意思又应作何理解?是需要签字且盖章才认定合同生效,还是签字或盖章择一即可呢?如果双方当事人对此理解不一甚至引发争议,司法实践中对这两种表述下的法律效力,又是如何认定的呢?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在合同订立或其他交易活动中,自然人一般通过签名或按指印来对书面文件进行确认,以表示自己的真实意愿,公司法人则通过盖章行为来明确意思表示。书面订立的合同,一般自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成立。签字或盖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合同一旦签订,即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需要遵守约定并履行义务。

2.法律也明确了合同成立形式瑕疵的补正规则

虽然书面合同一般以签章作为成立形式,但也并不拘泥于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有些交易活动中,合同形式存在瑕疵,甚至双方未能订立书面形式的合同,但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也接受的,则并不影响合同成立。这个补正规则,也被称为履行治愈规则。

司法实务中,基于合同签名或盖章发生的争议,往往是一方以合同签章形式不符合约定而主张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即便是只签字没盖章,或者只盖章没签字,但在一方履行了义务而对方接受的情况下,法院并不会只拘泥于合同的签章形式作出简单认定,而是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实际行为来探究合其内心真意,并作出司法裁判。

二、典型案例

1.“签字盖章”并不同等于“签字且盖章”

案例一:中国机床总公司与克拉斯家具商城代理合同纠纷案

(2013)民申字第72号

协议约定:“此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克拉斯家具商城再审申请理由之一:《协议书》虽加盖了家具商城的印章,但经内部审核,家具商城并不清楚该事宜。协议约定“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其生效条件应当是双方的“签字”和“盖章”。现《协议书》虽有机床公司负责人的签字和家具商城的盖章,但不符合约定的生效条件,《协议书》并未发生法律效力。

最高院再审认为:《协议书》上家具商城印章印文与工商档案材料中印章印文是同一枚印章盖印,家具商城对该鉴定结论予以认可。《协议书》上盖有家具商城真实的公章,虽无家具商城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的签字,但足以表明《协议书》是家具商城的真实意思表示。《协议书》上虽只有机床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而无机床公司的公章,但机床公司并不否认《协议书》的真实性。据此,一、二审判决认定《协议书》真实有效并无不当,家具商城否定《协议书》的真实性及其效力的再审申请理由不能成立。

案例二:华鹏飞公司与悦达公司等的合同纠纷案

(2020)最高法民申5507号

协议约定:“协议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悦达公司再审申请理由之一:《框架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应为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悦达公司在《框架协议》上只有盖章,没有签字,不符合《框架协议》约定的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的条件。

最高院再审认为:《框架协议》第五条约定,协议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可以理解为签字或盖章后协议即属生效,而非必须同时具备签字与盖章两个条件后协议方生效力。因此,原审法院基于悦达公司在签署页的盖章行为认定《框架协议》已经生效,并无不当。悦达公司仅从前述协议条款表述的词语文字组合关系,即分析主张协议必须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方才生效,并由此主张《框架协议》尚未生效,理据不足,本院不予采信。

2.“签字、盖章”也不一定等同于“签字且盖章”

案例三:信基公司与百信公司与企业借贷纠纷案

(2018)粤01民终5253号

协议约定:“本协议自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百信公司上诉理由之一:该协议的落款处,甲方信基公司仅有签名而未盖章,乙方百信公司仅有盖章而未签名,因此该协议虽然成立,却并未生效,即借款协议中约定的条款对双方当事人均未发生效力。

案例四:山重建机公司与南京汇昌公司、江苏晟坤公司等的合同纠纷案

(2019)鲁民终2132号

山东高院二审认为:关于《产品经销协议书》的效力问题,即便协议书形式上存在瑕疵,但该协议书上盖有江苏晟坤公司的公章,且南京汇昌公司法定代表人陆广德在一审庭审中承认该协议书所附《担保函》中担保人处的签字是其本人所签。不仅如此,江苏晟坤公司提交的2014年1月31日甲方江苏山重机械有限公司、乙方江苏晟坤公司、丙方山重建机公司、保证人签订的《协议书》中第二条明确载明“2013年8月29日,经三方协商一致,丙方与乙方签订《产品经销协议书》建立经销业务关系……”之后,山重建机公司与江苏晟坤公司签订了系列《工业品买卖合同》,江苏晟坤公司认可欠山重建机公司货款等一系列事实,均印证了该《产品经销协议书》已生效。

三、律师提醒

1.合同条款的解释不能只依赖于字面表述的语义理解,而应结合双方当事人的实际履行行为去探究真意。

2.合同的签订和审核应尽量做到准确、严谨,避免歧义或争议。

合同是交易的载体也是风险的源泉,实务中很多纠纷的发生,可能就是源于合同的一个条款或一个关键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也给后续留下隐患。合同签订和审核时,应尽量做到准确、严谨,比如,根据双方当事人情况,在条款中明确约定“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且(或)盖章后生效”,并尽量在签订时保证合同签订形式的完备,以避免后续因条款歧义引发争议。

律师简介

闵娜律师

知恒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广东知恒律师事务所专职执业律师,专注于公司法律顾问、企业风险防控和合规治理、知识产权等领域,兼具多年的大型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在商务谈判、劳动争议解决、民商事纠纷化解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

团队简介

鸿雁律师团队

鸿雁律师团队,由刘鸿律师担纲负责人,以闵娜律师、陈蕤柽律师、王亭律师、周高锋律师为业务骨干共同组成。团队成员俊采星驰,各具优势;业务素养稳健扎实,从业经验深厚丰富;恪守职业伦理,专注业务修行,知行合一,恒定致远。团队业务领域主要从事民商事法律事务及金融领域法律事务,专注公司治理和合规管理、专业处理房产开发、运营及物业管理、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与仲裁、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婚姻家事纠纷等各类民商事法律事务,受聘担任境内外多家企事业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或专项事务法律顾问,从事股权并购、重组、基金募投管退事务以及公司IPO等专业法律事务,成功办理过多起高难度的股权、重组、并购及金融担保纠纷,擅长处理重大复杂疑难的民商事诉讼及仲裁案件,业务遍及境内外,深受客户赞誉。

THE END
1.劳动合同只盖公章,法人没有签名是否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只盖公章,法人没有签名是否有法律效力? 问:劳动合同只盖公章,法人没有签名是否有法律效力?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故,劳动合同上盖有用人单位公章的,具备法律效力。http://dghrss.dg.gov.cn/zmhd/cjwt/content/post_3583625.html
1.合同有盖章没有签字是否影响合同的效力导读:合同当中有盖章,但是没有签字的这种情况是不会影响到合同的效力的,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已经非常明确的规定,合同上签字、盖章或者按指印起到的法律效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已经盖章的话就可以不签字,合同无效并不是因为没有本人签字。 https://www.64365.com/zs/1466503.aspx
2.合同上面只盖章不签字有用吗合同上面只盖章不签字有用吗 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https://m.66law.cn/laws/787492.aspx
3.合同只签字不盖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合同不签字是否生效合同只签字不盖章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在实践中,只签字、或者是只盖章、只捺手印均有效,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签字加盖章或者是签字加捺手印后合同成立,所以,如果没有在合同中约定合同需要签字加盖章才有效,那么,只签字的合同也...https://www.fljg.com/zhishi/709455.html
4.合同盖章不签字有效吗想要知道合同上盖章不签字是否有效,我们得知道这个印章是公司法人的名字印章,还是这个公司名称的盖章。如果合同上的盖章于合同开头甲乙双方名字相一致,那么没有签字但有盖章的合同也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如果甲乙双方的名字与章印上的名字不一致,那么这个合同肯定是没有无效的。一张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应,除了要有双方的签字...https://m.jia.com/wenda/mip/a-67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