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三胎政策放开了,很多人都考虑生个三娃。但有些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生育孩子,于是想要去领养孩子。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便是未婚,但想要一个孩子,于是选择去领养孩子。
31的男孩子未婚
想领养一个孩子
鱼友@都给罢站了就在论发帖称,喜欢孩子,但不着急结婚,想去领养一个:
本人目前,不着急结婚,但会谈对象,如果对方愿意两个人适合就会结婚。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会结婚,属于尊重这一类。同时我家庭关系不乱,家到厦门3个小时左右。
每逢过节或者过年,回家时都跟我姐的孩子玩,9岁的娃,还要骑在我头上,感觉特别幸福,有亲近感,可能是喜欢孩子吧,所以有想领养一个孩子的想法,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如果以后万一结婚,对象会不会理解?如果现在有适合的孩子,领养一个应该可以,因为我父母会帮我。如果我结婚后,也最多会生一个,两个孩子,一样平等,尽力而为,不知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对此,很多鱼友善意提醒,领养有很多限制,并非想领养就能领养。
关于领养的要求、手续,小鱼君曾于去年写过一篇攻略,在此就不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戳下图:
不过领养一个孩子除了解决手续上这些问题,关于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养育,都是一大考验。毕竟,喜欢和孩子玩跟养育孩子完全两回事!
就如@潮起雁南飞所言,养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快乐,如果领回来就是丢给父母。那只是给你的父母增加负担,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还不如不领。
其实不怪那么多鱼友给楼主发来劝告,因为养育孩子真的是一门大学问。而且很多家庭养育孩子的理由,也让人心存疑虑:
比鱼友@BMMJ我和老公有两个女儿,现在特别想领养一个儿子,不是重男轻女,到了一定年纪就是想要。我不想自己生,因为我生孩子是剖腹产,特别的疼痛,所以怕生孩子。
因为怕痛、因为喜欢孩子,而选择去领养福利院长大的孩子。但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缺少安全感的环境中,领养孩子不是把孩子带回家,就成了一家人。小鱼君曾看过好几个例子,有的人遭遇领养尴尬:孩子成年后关系不融洽欲“退还”。
孩子成年后关系不融洽欲“退还”?
2019年,深圳的邓女士有点烦,她收养的19岁养子终日沉迷电脑,父母劝止不听且不说,他还态度恶劣,出言不逊。邓女士直言“教不了他了”,想帮孩子找回原来的家人。
邓女士称,大约19年前,她从宝安妇幼保健院收养了一婴儿,把他抚养成人。谁知自初中毕业后,孩子开始终日沉迷电脑,不愿出去与人交流,对父母的态度也越变越差。
配图
邓女士感到很委屈,她说自己并不是逼迫孩子去工作,只是希望他能多锻炼身体,他居然听不进去。有时候说孩子什么,孩子就直接带上耳机不愿意听。想带孩子去旅游,孩子也不愿意出去。有一次好不容易一家人出去旅游,孩子竟然躲在酒店房间睡觉,不肯出来。
谈到孩子为何如此不听话,邓女士认为是因为现在年轻人很不喜欢和老人家沟通。她说自己已经66岁,丈夫也75岁了,也许代沟太大,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现在邓女士一提到孩子就十分“心累”,表示已经“教不了他”,她希望能有媒体或者有关部门来进行调解,或者帮孩子找到家人。
很多人一开始就是有长远的计划,才去领养孩子的。但其实,像邓女士这样,领养了才后悔想退还的事例,并不少。
其实,养孩子就像是种花,不种花的人只看到鲜艳的花朵、满眼的绿色,还有一屋子的香味。可种花的人知道,它们还有底下有虫子、腐烂的枯枝。受不了病虫害和满手泥土,不想养了,对花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伤害。
领养孩子,该不该说?
什么时候说?
孩子不听话肯定是跟家长从小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即便是亲生的孩子也会有不听话的孩子,难道要退还到肚子里吗?
另外,对于领养孩子的家庭,还会面临另一个难以开口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告诉孩子领养的真相?以及什么时候说?
一项研究表明,应该在孩子可以说话和理解“领养”的含义之前,就尽早告知他被领养的事实。
美国蒙特克莱尔州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后发现,3岁及以后知道自己被收养这一事实的孩子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痛苦,生活满意度也较低。其中6-10岁期间得知被领养的孩子最痛苦,达到顶峰。其次是3-5岁和11-20岁期间得知被领养信息的孩子。
越晚发现自己被收养的真相,经历越多的痛苦。年龄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3-5岁和11-20岁得知被领养的个体,生活满意度最低,而发现领养状况越晚,报告的领养质量就越低。较晚揭露被领养的信息,往往会让人面临人际困难、自我认同的混乱、低自尊、自我攻击和抑郁等问题。
在童年中期(6-12岁),儿童会面临同龄人之间的对比,领养可能带来羞耻和被抛弃的感受,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在临床个案中,有些在青春期得知被领养信息的孩子,加之生活、人际和家庭中的各种困难,会发生自我认同混乱,严重的会产生抑郁或精神分裂等精神问题。
实际上,他们需要的是更加开放的交流,信息透明,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得支持,寻求与生身父母的连接,探索自己的收养身份,通过各种方法完成整合。
如果不能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起信任的纽带,父母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和可怕的。另外,讲实话的时候,要表现出对其生身父母的爱,要带感情,因为没有其父其母,就没有这个孩子,是生身父母给了他生命,进而才能得到养父母的爱。要言行一致和实话实说。
最后小鱼君想说,既然领养了就别再二次伤害,如果孩子有不良习惯,那可以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正面引导孩子,用关怀和温情感化孩子,勿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