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科技厅办公室统筹指导的系列线上培训“科技赋能创新发展——山东科技政策云讲堂”,旨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积极推进疫情期间我省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科技创新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创新发展工作“两手抓、两手硬”。详解“科技报告工作进展及撰写要求”出炉↓↓↓
四大核心问题
01
什么是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有何撰写标准和撰写要求?
02
03
不同类型科技报告应侧重哪些内容?
如何正确使用科技云平台?
04
导读
Q
A
科学技术报告简称“科技报告”,是描述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并按照规定格式编写的科技文献。科技报告详实记载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实质是以积累、传播和交流为目的。
科技报告有何特征?
1.强制性
2.客观性
3.可再现性
4.规范性
5.出版周期不固定
6.有密级划分和使用范围
科技报告有哪些分类?
从投入主体划分
1.政府科技报告
2.其他科技报告
从报告内容划分
1.立项报告
2.专题报告
3.进展报告
4.最终(技术)报告
从公开范围划分
1.从公开范围划分
2.公开科技报告
3.延期公开科技报告
4.解密科技报告
5.保密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与结题报告有何区别?
结题验收报告涉及了部分技术内容,但一般是简要描述,其更侧重管理方面的内容,如人才培养、绩效情况、组织管理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科技报告完全针对技术内容,尤其是最终报告,针对整个科研项目整体,描述研究背景、方法、过程、结果、结论等。
科技报告有何作用和价值?
国家层面——
持续积累形成国家宝贵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科研条件之一。
科技项目组织主体层面——
有效避免重复立项;根据科技报告数量和质量情况进行科研能力和业绩评价,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科研人员层面——
完整而真实的反应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内容和经验教训,是科研创新的基础和台阶,提高科研效率。
社会公众层面——
可以通过网络渠道查询查阅,从而保证对科技公共投入和科技发展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什么是科技报告制度?
科技报告制度是为保证科技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制定的具有一定指导性和约束力的规章制度,主要解决的是思路原则、目标任务、体制机制问题,是推动科技报告资源有序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促进科研活动规范化的基本制度。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鼓励性的作用。
2013——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
部署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完整保存、持续积累、开放共享和转化应用。
2015——
科技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推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的统一呈交、规范管理和共享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使得科技报告工作正式入法。
山东省科技报告工作概述——
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山东省情报院获得国家科技报告指导员资格8人,省级科技报告指导员358人,全省16市地共培训科技报告撰写人员3936人。
呈交与省科技云平台实现融合:便于报告提交,便于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的管理和把控。
形成一定规模:截至2020年5月,山东省级服务系统累计注册用户5407人,共享省级科技报告6301篇,在线浏览报告全文累计16595人次,浏览摘要110074人次。
山东省科技报告政策体系——
1.2015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的实施意见》
认真贯彻国办发〔2014〕43号文件精神,力争到2020年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体系,形成完善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省、市科技报告工作协同推进。
2.2015年山东省科技厅出台的《山东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细则》
凡纳入省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由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等)范围的科技项目必须呈交科技报告。
3.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科技报告正式入法标志着科技报告工作有法可依。
科技报告撰写总体原则——
1.撰写人员:科研人员
科技报告由课题负责人组织科研人员撰写,并进行内容把关,标注使用级别或提出密级建议。
2.撰写标准:标准格式(GB/T7713.3-2014)
3.撰写体例:以第三人称、按照科技论文的体例
主要针对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进行描述,内容应完整、详实、真实、准确、易读。
4.章节布局:自拟章节标题
要依据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过程、阶段,就创新本身内容进行详细记录,所以不同类型科技报告其撰写有一定差异,如试验实验报告与研究分析报告就有一定的写作差异。
标准规范体系——
1.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7713.3-2014)
2.科技报告编号规则(GB/T15416-2014)
3.科技报告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30534-2014)
4.科技报告元数据规范(GB/T30535-2014)
科技报告基本结构——
1.前置部分
(1)目录
(2)插图和附表清单
(3)符号和缩略语说明
2.正文部分
(1)引言部分
(2)主体部分
(3)结论部分
(4)参考文献
3.结尾部分
附录
科技报告格式要点——
摘要:摘要应就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进行概括性介绍,特别是要把报告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结果等最有价值的信息表述出来。
目录:目录必备,格式规范。目录包括章节编号、标题和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图表清单:科技报告中插图和附表较多时,应编制插图清单和附表清单。清单应列出图表序号、图表标题和页码。
科技报告内容要点——
1.引言部分、主体部分、结论部分齐全。“引言”、“结论”可以作为章标题,“主体”、“正文”等措词不能作为章标题。
2.建议文中不使用“本项目”、“本课题”、“项目(课题)组”等字眼,改用“本研究”或“本报告”等措辞。
3.正文不宜有有关人才、专利、论文、组织管理、财务等方面的内容。
4.引言部分可以“引言”、“研究概述”、“总论”等为标题或另立更贴切的标题。引言主要概括介绍有关研究背景、目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指标、技术路线等。
5.主体部分应针对主要研究内容中各个技术点,自拟标题,按照研究流程或技术点,分章节论述。
6.结论部分可以“结论”或者“结论与建议”作为章标题。归纳有关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创新点,以及问题、经验和建议等内容,可以包括研究成果的作用、影响,应用前景、效益分析等内容。
科技报告字号和字体要求——
各部分字体字号要求见上图表格。
科技报告公式编号要求——
1.公式不必全部编号,为便于相互参照时才进行编号。公式另起行排在左右居中位置时,编号应置于圆括号内,标注于公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宜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公式编号前不写“式”字。公式与编号之间可用“…”连接。
2.较长的公式必须转行时,应在“=”或者“+”、“-”、“×”、,“/”等运算符之前或者“〕”、“]”、“}”等括号之后回行。上下行尽可能在“=”处对齐。
3.如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例如:将分数线书写为“/”,或将根号改为负指数。
4.化学式太长无法在一行内显示,在箭头后将其截断。换行后的第一个分子式与上一行的最后一个分子式对齐。
5.数字表达应遵照GB/T15835执行。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上下偏差等。
科技报告分类说明——
1.科技报告可分为立项报告、专题报告、进展报告、最终报告四大类;
2.立项、专题、进展、最终报告的架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内容的侧重。
立项报告应侧重哪些内容?
一、引言
1.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二、主体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研究计划的总体进度及安排
三、结论
1.本研究的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2.研究工作的成果形式及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及产业化后经济、社会效益预期结果
专题报告应侧重哪些内容?
(研究、分析类)
1.引言/研究概述
2.研究方法、假设与过程
3.研究过程、结果和讨论
4.结论与建议
5.参考文献
(实验/试验类)
2.试验/实验材料和设备
3.试验/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
4.试验/实验结果
5.结论与建议
特别提醒:
最好将全部试验/实验数据和图表作为附录,因为这部分往往占据整个报告篇幅的大部分。
进展报告应侧重哪些内容?
一、引言/研究概述
描述项目年度或阶段计划的要点和调整情况,如本年度或阶段项目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项目阶段目标或完成阶段任务。
二、主体部分
描述主要工作进展及阶段成果,分层次叙述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或遇到的问题等,给出必要的数据、图表。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关研究动态的对比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1.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等。
2.如对研究内容作重要调整,需明确要求调整的内容,并说明理由、必要性,以及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最终报告应侧重哪些内容?
描述涉及报告研究内容的背景、主题、目的、脉络结构等信息等。
对研究方法、假设和工作程序以及研究结果进行叙述和讨论,并提出有关建议和方案。
主要是对研究结果的讨论,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建立与验证理论,指出应用价值,提出研究的不足。针对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采取的措施。
四、参考文献
列出在研究过程中所参考引用的主要文献资料。
如何使用科技云平台?
二、基本流程
签署合同
撰写报告
呈交报告
单位初审
报告受理
报告审核
领取证书
三、账户设置
1.单位账户:
(1)未开通单位账户的,需本单位在科技云平台直接注册,待计划主管部门通过后方可使用。
(2)科研人员提交报告后,会进入单位待审报告中,单位审核通过后,进入省科技报告的管理系统改审流程。
(3)从单位账户中可以看到本单位所有已经提交报告的审核状态
(4)从单位账户中可以看到本单位所有已经提交报告的审核状态
2.个人账户:
(1)需进行注册并与单位进行绑定。
(2)单击注册,进入友情提示后,选择个人注册
四、呈交说明
1.通过科技云平台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申请的,可直接点击撰写报告填写信息。
3.根据任务书中的内容,手动填写项目基本信息、报告基本信息、下载承诺书。
4.可以查看已经提交的报告的天数,报告被驳回修改的次数,在审核状态中可以点击看到修改意见,终审通过后可以查看到证书的领取情况。
五、系统填写注意事项
▲编号:报告编号填写正确。项目编号、组织机构代码准确。
▲密级:保密等级标识正确,延期公开科技报告的延期期限不得缺失,原则上不超过5年。
▲名称:报告名称应简明、明确,准确反映报告最主要的内容,不能使用“科技报告”等笼统的名称。
▲作者:是指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报告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原则上没有人数限制。单位要用规范名称。
作者前不能有空格。
▲关键词:每篇报告宜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英文分号间隔。中英文关键词必须具备。
▲联系人:一定要填写能够对科技报告内容修改或质量负责的科研人员,联系方式要填写常用的。
六、承诺书
1、承诺书必须手写签字,然后上传JPG/PDF格式;
2、承诺书不列入目录中;
3、必须上传承诺书。
七、温馨提示
山东科技报告服务系统:
热点推荐
→20个高科技领域领跑全国山东科技工作受到国务院表扬!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怎么“揭榜”“组阁”?这张长图告诉你
→全国创新争先奖揭晓!祝贺包振民、李术才、陈子江、谭旭光!
→关于印发山东省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引领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