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博物馆,将唐人街搬进馆里,揭秘华侨万象

通常游客从机场或火车站去厦大、南普陀寺旅游观光时候,都会经过博物馆站。这个博物馆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华侨博物馆,为中国唯一的侨办博物馆,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峰巢山西侧,由已故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56年9月倡办。

即便你是从它边上匆匆而过,都会被它浓郁中国民族风格的重檐式宫殿建筑所吸引。洁白花岗岩砌成楼身,搭配翠绿琉璃瓦屋檐,古色古香,雄伟壮观。博物馆主要分三部分: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和自然馆。其中华人华侨又分:序厅、出国风云、华社春秋、辉耀历史、尾厅五部曲。

在进华侨博物馆之前,看到这些船模型,我会想到郑和下西洋。然后逛了华侨博物馆,我才知道眼前这个中国古代海船的船型,居然有一个名字——福船,而且还是中国“四大古船”之一。

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称。福船的特点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据古籍记载,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驶向西洋各国,途经太平洋、印度洋,还要去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必然会选择尖底、深吃水、长宽比小的福船船型。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院藏的侨史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回顾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足迹,看到不同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更看到他们从侨民到公民认同的转变,尤其是看到家书展示的部分,让人被深深触动。现在提起华侨,大多数人会感叹他们富有,却鲜少了解他们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艰辛与磨难。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侨博物馆里的36行微观缩影。每一个格子一个行业,展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从事的36行,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华侨当时在东南亚从事的是以服务业为主的行业。

出乎意料的是,如此精巧的展陈是由新加坡华人陈来华先生和夫人亲手制作和捐赠的。就好像时空的格子间,带你穿越到过去时光,栩栩如生的微观缩影就是凝固的历史见证。

最震撼的是二楼,穿过中华门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很多海外华侨、华人往往自称“唐人”,不少国外还有“唐人街”,在这里我们也能找到答案。

有史可查的华人到外国侨居是汉朝。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建立了中西交通,已开辟与东南亚和印度、斯里兰卡的海上交通,年年皆有使节和人民来往。由于开展海外贸易,商人、水手可往东南亚进发,其中一部分人定居于当地,成为了第一代的海外移民。唐朝时期,华人移居国外逐渐增多,许多外国人称海外华人为“唐人”,华侨回国也称回“唐山”。

唐朝覆亡后,由于唐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明史·真腊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直到目前,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称中国为“唐山”,至于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几乎举世皆知。没想到华侨博物馆里我们还能看到这样一条“唐人街”。

虽然只是短短一条仿制的唐人街,但精细程度太让人震惊了。你看这栩栩如生的木雕,精湛的手艺不言而喻。唐人街在某种程度上寄托了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婚房,从国外华人结婚的申请到婚书,从婚礼传统摆件到婚房婚床,中西融合逐渐显见。

一般我们看文物展会先被展品吸引,但在华侨博物馆陈嘉庚珍藏文物展中,首先映入眼帘,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独特造型的展柜。

展柜由陈嘉庚先生亲自指导设计,主体结构是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檐屋顶和须弥座造型,间以两座缅甸、泰国建筑风格的展柜于其间,实现浓郁民族风格和浪漫南洋情调和谐统一。

截至2017年3月,博物院馆藏文物近7000件,展示了从陈嘉庚先生于耄耋之年亲往北京等地征集的文物中选取的部分青铜器、陶瓷器、字画等,让观众通过品赏神秘的青铜器、精美的陶瓷器、风格迥异的字画等饱含先民智慧和心血结晶的艺术珍品,从而了解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

这组为民国粉彩八仙人物瓷立像。栩栩如生,色泽鲜艳,保存得几乎完美,为1959年陈嘉庚先生征集。

这幅是徐悲鸿怒马图轴。此图画一匹扭头发怒的黑色的骏马,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赠给季芳先生的。画家运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马身,用墨渲染,浓淡有致。浓墨写强壮的四肢,细笔勾马蹄,焦墨阔笔挥洒鬃毛和马尾。造型概括、准确,质感、动感强烈。充分表达了画家在民族危亡之际,身在异国,思念正在“前线浴血苦战的壮士”,而自己未能亲自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惋叹之情。

最后定睛之笔的尾厅,也是整个“华侨华人”部分的尾厅。四周是环绕的堞孔长城,墙上一幅巨幅玻璃钢根雕图,中间是一架古钢琴。

THE END
1.(七)“陈嘉庚公司”生产的“钟标”毛蜡来源:陈来华先生捐赠 收藏机构:陈嘉庚纪念馆 陈嘉庚公司以经营橡胶业为主,兼营航运、食品、肥皂、制药、火锯等多种行业,产品的直接代理商曾遍布全球五大洲。该“钟标”牌毛蜡为陈嘉庚公司生产的美发用品。该商标设计精妙,外形似一颗心脏,内里包裹着一座钟,钟里标注一个“中”字,既是表达嘉庚先生的爱国情和中国心...https://www.ocmuseum.cn/m/view.php?aid=719
1.华吴总会主席吴文富在厦门会晤马来西亚吴氏宗亲总会总会长拿督吴...2024年11月23日,中华吴氏宗亲总会主席吴文富博士及副主席吴良友在福建厦门天元君隆酒店会晤了马来西亚吴氏宗亲总会总会长拿督吴亚烈一行,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吴文富主席在厦门天元君隆酒店,就华吴总会的基本情况及今后战略规划,弘扬推动吴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以商养会的目标方向做了详细的介绍,中华吴氏宗亲总会...http://www.yhxpw.com/articledetails.aspx?id=10307&cid=1&xid=0
2.来去厦门:藏在招牌里的警钟新加坡华人 陈来华:陈嘉庚在新加坡的制造厂,做了相当多(百货用品),除了鞋,还有发蜡。华人的社区,商店很注重招牌,这块招牌最大的特点是双面。在一条街,我这间店,我就用个勾,勾出去 这块招牌放上去,整条街都看得到。 记者 杨弘VS新加坡华人 陈来华:这两块招牌它上面都有一个“中”字,还画了一个“钟”。陈嘉...https://www.xmtv.cn/xmtv/2023-10-28/b3585b58630128a9.html
3.75年·75人陈辉煌:嘉庚文物的守护者新闻频道陈辉煌说,为了更好地“寻宝”,他与同事们和很多像陈来华这样的人保持密切联系,包括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会、南洋大学校友会、集美校友会的成员等。他们积极提供文物线索,有的还直接捐赠文物和史料。近年来,陈嘉庚纪念馆征集到的不少宝贝,都来自他们。 两块招牌落户陈嘉庚纪念馆后,陈辉煌又征集到陈嘉庚公司中西大药行...https://news.xmnn.cn/xmxw/202408/t20240820_224619.html
4.在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寻找”陈嘉庚东盟林家豪表示,馆中与陈嘉庚相关的文物中,最具价值的是今年7月刚收集到的一枚“南侨总会”会员章。会员章呈椭圆形,上有“南侨总会”“七七”“建国”等字样,表面带有锈迹,满布岁月的痕迹。据林家豪介绍,这一会员章存世不多,华人博物馆所藏的这枚为新加坡陈来华先生所捐赠。 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后,陈嘉庚先是...http://www.bbrtv.com/3g/index.php?action=show_news&contentid=97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