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观察每周养老观察

2024年第44期|总第646期|10.28-11.03

事件概览

本周亮点

上海丨首个适老化产品“康养馆”即将在普陀开馆

湖南丨首个单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联合体在湖南师范大学社区落地

本周数据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发布,13个设区市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首次全部超过14%

北京丨到2027年,计划培养3000名医养结合服务实用型人才

本周动态

市场动态

九如城集团与苏州市民政局、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同成立康养与银发产业生态研究院

友邦人寿与香港理大合作签约,将深入探索居家照护领域

平安健康险丨推出家庭健康守护方案

深开鸿丨联合发布“幸福开鸿”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天猫健康丨联合多方共同发起银发助听行动

湖北康养集团与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就养老旅居产业签订合作协议

幸福集团丨发布养老托育品牌及养老整体方案

政府动态

北京丨鼓励有条件的在京保险公司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天津丨印发《天津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

天津丨构建“三补贴十服务”供给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津牌”品质

辽宁丨印发《辽宁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即日起至2027年底将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浙江兰溪丨首个“一老一小”综合体建设项目将结顶

上海长宁丨探索深度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认知障碍服务

广东丨关于印发《广东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广东深圳丨罗湖推出数字人民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粤港澳丨“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增至11家

四川丨老龄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

陕西咸阳丨印发《咸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清单包含4大类27项内容

社会动态

《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40岁后听力平均每年下降1.5分贝

《2024海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银发族是“避寒游”核心客群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丨《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4)》发布

《适老玩具》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组成立

近日,由上海红星美凯龙主办的“适老适宜乐享乐龄”研讨会暨美凯龙康养品类布局发布会在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举行。研讨会期间,红星美凯龙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2000平“康养馆”规划正式发布,并计划在年内正式落地。该主题馆将围绕银发群体日常,结合适老化家居设计、改造施工、家居及建材产品,除了做场景的展示,同时也探索提供老年群体娱乐、餐饮、社交、生活方式等服务。(新闻晨报)

10月29日,湖南师范大学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联合体正式揭牌亮相,服务中心涵盖康复理疗室、阅览室、日托休息室、溢彩活力中心、之家乐泰学院等功能分区。这是继北航社区、金台社区、北师大社区之外,由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资助落地的第四个单位社区智慧养联体项目。

湖南师范大学社区智慧养联体是在长沙市及岳麓区民政局指导、桔子洲街道领导下,在湖南师范大学支持下,由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与湖南师大社区居委会共同发起创建的湖南省首个单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联合体。其中,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提供公益资助,湖南师范大学社区居委会主导,湖南师范大学离退休处协调推动并监督管理,长塘山小区业委会承接落地,泰康之家服务运营中心指导赋能,泰康之家·湘园负责日常运营。(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发改委、省司法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召开发布会,发布《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4年)》。

今年是江苏省连续第16年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人口老龄化情况;从老龄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老年人社会保障、老年人健康福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全省老龄事业发展成果;以“一市一章”的形式介绍了13个设区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等。

报告显示,江苏省老年人口的增长仍以低龄老人为主,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43万,占户籍人口的26%;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07.89万,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5.07%。全省百岁老人达8683人,较上年增加451人。老年人就业的机会有所增加,60—69岁低龄老人就业率为30.41%。

报告指出,2023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老龄工作高度重视,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老龄事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全方位、多维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提质增效,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持续提升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江苏省医疗保障条例》颁布,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纳入医疗保障体系进行法治化推进,全省提前实现长护险制度设区市全覆盖;《关于促进老年学习的决定》颁布,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老年人学习工作。此外,江苏省还建立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并成功创建了5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民政部)

近日,由北京中医药医养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等机构联合制定的《北京市医养实用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将提高中医药医养服务培训与教育培训机构融合水平。到2027年,全市将培养3000名市场急需的医养结合服务实用型人才。

01市场动态

近日,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举办的战略生态构建推进大会上,九如城集团与苏州市民政局、西浦共同成立康养与银发产业生态研究院,三方将在康养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银发经济的新模式与新路径。该生态研究院将致力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探索银发经济和康养产业生态发展模式,聚合苏州民政、九如城、西浦的资源,共创高质量养老服务平台和体系,打造康养与银发产业人才高地,助力提升老年人福祉。(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

近日,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友邦”)与香港理工大学(简称“香港理大”)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养老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开启。未来,双方将在居家护理照护领域探索并应用高级护理实践的模式,构建标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打造立体化的老龄健康产业生态。香港理大将充分发挥学院在护理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优势,为友邦康养管家的护理照护服务提供专业支撑。友邦将在合作过程中,共同打造适合商保客户健康养老需求的高质量服务标准,如居家护理、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同花顺财经)

近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健康险”)举办三省产品服务升级发布会,推出行业首个家庭健康守护方案。升级“平安e生保2025”、“平安双子星2025”的就医陪诊、院后康复两项就医服务,由门诊陪诊扩展到门诊、入院、出院等全场景陪诊。升级“乐健康”服务体系,围绕健康保健、慢病管理、居家照护等领域,覆盖健康到疾病到康复的健康管理全周期。对于家庭中患有慢病的群体,平安健康险发布“平安双子星易保”,让慢病人群享受医疗体验。(央广网)

近日,在第二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开鸿)与深圳幸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了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的智慧养老产品与解决方案“幸福开鸿”。“幸福开鸿”通过KaihongOS整合了各类品牌和类型的设备,打破了信息壁垒。在居家养老场景中,家属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掌握老人的健康情况。在社区和机构养老中,统一的KaihongOS和KaihongOSMeta可以集中管理老年人健康数据,精准识别健康风险并发出预警。(中国经济新闻网)

近日,天猫健康联合索诺瓦集团,以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阿里健康公益共同发起“助听行动2024”,面向全国社区推广“助听行动·听力检测点”,在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近在身边的听力检测服务。据悉,“助听行动2024”已于10月底正式启动,陆续在北京、上海、武汉3地25个社区落地,预计覆盖超20万社区用户。(东方财富网)

近日,湖北康养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挖掘优势资源,围绕湖北康养集团机构养老、旅居养老、智慧康养、数据流量等优质底层资产,加强双方资源有效叠加,推动传统产品、股权投资和资产证券化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共促全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文化旅游集团)

近日,在2024年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上,深业集团旗下深圳幸福健康集团发布了以“一老一小”为核心的“深业健康家”“深业幸福家”等养老托育品牌和“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据悉,深圳幸福健康集团目前已在深圳市10个区布局养老、托育、医疗项目142个,养老床位1917张。在养老网络联动发展方面,实现3家大型机构、15个嵌入式小微机构、56个长者服务站点网络化布局,初步形成大型机构在服务标准、人员调配上赋能嵌入式小微机构、居家社区网点。(北青网)

02政府动态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北京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在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鼓励有条件、有经验的在京保险公司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或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建设异地康养社区。鼓励在京保险公司专业养老子公司积极参与养老机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财联社)

一、政策制定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为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落实《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加强本市各级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天津市工作实际,拟定此办法。

二、主要内容及核心举措

正文分为八个篇章,第一章为总则,从政策依据、适用范围和三类养老服务保障对象等方面作出阐释;第二至六章分别为轮候申请、受理初审、入住评估、审核批准、入住办理,进一步明确了办理入住的程序;第七至八章分别为监督管理和附则。

主要举措是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孤寡、空巢、留守、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把有意愿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分为三类:分别为基本保障对象、优先保障对象和社会服务对象,并对每类保障对象进行明确,经评估审核后按规定进行轮候。(天津市民政局)

日前,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主办的“2024天津(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暨渤海银行·2024京津冀都市重阳博览会”现场,2024年天津养老服务发展成果发布。市民政局聚焦居家老年人“急难愁盼”,构建“三补贴十服务”分层、梯次供给模式,努力让340万津城老年人更健康、幸福、快乐享老。

居家养老“十服务”,聚焦老年人原居养老服务需求,打造“三边”(身边、家边、床边)“四不离”(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熟悉的环境、不离熟悉的朋友)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主打社区嵌入式服务。目前全市建成180家街镇级综合体,街镇覆盖率超过70%。二是拓展照料中心服务。在社区(村)层面,稳步推进社区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助餐、助医、助浴等“六助”服务。全市现有照料中心1338家,社会化运营568家,社会力量办60家。

三是开展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将低保家庭中的重度失能老年人纳入基本保障范围。四是创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指导滨海新区、河西、河东等6个区开展试点,新建床位3379张,将专业化机构养老服务“搬”进失能老年人家中。五是引入长期照护服务。会同市医保局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全市370家养老服务机构成为定点机构,占比79%。近三年来,为2.6万重度失能老年人服务1340万人次。

六是推广适老化改造服务。发布《配置推荐清单》和《改造机构名录》,聚焦“三类九种”困难老年群体,按照户均3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七是落地老年人助餐服务。将助餐服务纳入20项民心工程,目前,全市已开设1874家,实现城镇社区全覆盖。享受助餐补贴的老年人约510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2550万余元。八是赋能失能家庭照护服务。以缓解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压力为目标,连续3年委托40余家社会组织,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受益家庭超4300户。

九是推进探访关爱服务。建立市、区两级探访关爱工作机制,发挥“社区网格员”等10类探访工作队伍作用,通过定期上门入户,实现“救急难”不出社区。目前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建档14万户,月探访率达到100%。十是激活助老志愿服务。将“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行动作为“银龄行动”和“青年志愿服务”主品牌,全市3719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行动,487所大中小学与465家养老服务机构结对,累计开展活动1.6万余次,受益老年人50万人次。

即日起至2027年底,辽宁省将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行动期间,全省具备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为提出申请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

近日,由兰溪市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民生工程,浙江省兰溪市首个“一老一小”综合体建设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结顶。项目总投资高达4.1亿元,在功能布局上,该项目充分考虑了“一老一小”的特殊需求,规划了护理楼、养老公寓、国医馆等多种功能区域。同时,项目还配套建设了养老生活设施、母婴专业护理服务设施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东方财富网)

近年来,上海市长宁区民政局聚焦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在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覆盖所有街镇的基础上,今年1月启用全市首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小蓝花”,实施枢纽牵引、专业赋能、多维支持,努力打造深度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认知障碍服务支持的样本。通过新建改建挖潜,全区13家养老机构共设立40个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单元、建成475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18年以来,累计开展老年认知障碍风险筛查近7万人,风险人数占14.39%,实施早期干预6.03万人次,开展社区科普、个案干预、家庭支持等各类服务7.84万人次。(长宁民政)

近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坚持公益性定位、专业化运营、体系化建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到2024年底,认真摸清老年助餐服务需求,打造一批运营良好、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老年助餐服务点,加快推进全省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向城乡社区延伸,“中心城区15分钟、外围城区25分钟”助餐服务圈布局进一步完善,扩面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基本保障。到2025年底,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社会、市场各尽其责、有序协同,多元供给格局稳步形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到2026年底,全省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巩固,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性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就餐便利性、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南方新闻网)

近日,深圳罗湖区在养老领域开展数字人民币改革,开发推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旨在优化居家养老消费券的结算路径,提升居家养老消费券政策的数字化、便捷化水平,让广大老年人享受更便利、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同时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社区老人可线上预订居家养老服务上门,服务项目包括家政清洁、理疗按摩、疾病陪护、陪聊天等。(人民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福利署于10月22日宣布,“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由2024年11月1日起新增7间养老机构为认可服务机构(其中5间由内地机构营运;另外2间由香港机构与内地机构合作营运),分布于广州、佛山和中山。

连同原有2间位于深圳、1间位于佛山和1间位于肇庆的养老机构,参与计划的养老机构总数增至11间,分布于五个大湾区内地城市,为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香港长者提供更多选择。

四川省老年健康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持续实施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超过900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深入实施银龄健康工程,建成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47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70.84%,301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全省建成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118家,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比例达100%。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推动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4346个,老年人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4月,四川省启动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服务供给持续扩大,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四川省实施社区医养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2.29亿元,支持24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养服务中心,全省建成医养结合机构543家、床位13.28万张,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对数5075对。建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6个、示范机构5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建成省级医养服务示范单位32家。依托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建成医养专业人才培养中心,组织开展全国医养服务人才和老年医疗护理骨干能力提升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7.67万人次。(封面新闻)

近日,咸阳市民政局牵头拟制了《咸阳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政策解读内容如下:

制定背景:截至2023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107.2万人,占总人口的22.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2022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22)42号),要求各地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10月,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23)23号),对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中、省文件精神,加快建设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咸阳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牵头制定了《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总体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部分,重点任务包括6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分别是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建立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机制、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养老服务扶持政策、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强化公办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拓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加快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宣传引导3个方面。(咸阳市人民政府)

03社会动态

近日,天猫健康联合北京听力协会、索诺瓦集团发布《中国老年人群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调研显示,中国目前老年听损群体规模达1.2亿人。40岁以后,听力会以平均每年1.5分贝的速度下降。在已购买助听器的用户中,平均每天佩戴时长为6.7小时,主要使用场景为手机通话、家庭聚会、子女沟通。2024年线上助听器市场规模占比预计从2021年的16%增长至21%。近7成线上购买用户集中在30~50年龄段,多是子女为听力损失的父母购买。(中国财经)

THE END
1.20242024-2030年中国托儿所服务行业经营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录2024-2030年中国托儿所服务行业数据预估 3一、中国托儿所服务行业现状分析 31.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3托儿机构数量及分布情况 3服务人群及需求结构分析 4市场总量及增速预测 52.供需关系及市场竞争格局 7各类托儿机构差异化服务模式 7主要竞争对手及市场占有率...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229473.html
2.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2025-2030年[报告编号]:406718[出版机构]:中研华泰研究网[联 系人]:刘亚[报告价格]:[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6800https://m.aifu360.com/5-0-13613161-1.html
3.20242024-2030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消费态势与销售动态预测报告.docx,2024-2030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消费态势与销售动态预测报告 TOC \o 1-3 \h \z \u 摘要 2 第一章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述 2 一、 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3 三、 行业产业链结构 3 第二章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120/8050060007007001.shtm
4.中国儿童教育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前景预测报告2025中国儿童教育市场发展现状与竞争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0年 【报告编号】: 442923 【出版时间】: 441806年11月 【出版机构】: 中研智业研究院 【交付方式】: 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纸质版】: 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9292888.asp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意见》明确,2021年,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各项政策和制度调整优化;到2025年,金融扶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信贷、债券、股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子市场支农作用有效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乡村...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0.html
1.关于浦东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关键之年。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https://www.pudong.gov.cn/zwgk/ghjh-jrj/2023/261/316710.html
2....全球母婴用品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湖北一地发布鼓励生育...据透露,a2全球研发中心将专注于四大核心使命:创立全球领先的A2型蛋白质科学研究和创新合作枢纽;致力于A2型蛋白质乳制品的研发,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高品质营养的需求,并对中国市场持续投入;为a2牛奶公司在中国的供应链发展提供本土支持;助力设立不含A1型蛋白质乳制品的先进检验标准。 伊利预计四季度收入环比改善 伊利股份...http://myguancha.cn/post/24250.html
3.最新报告前瞻:艾媒咨询2023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行业整合加速,优秀的托育机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同时,随着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模式的出现,中国的婴幼儿托育市场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发展。《2023-2024中国婴幼早教市场现状与投资趋势价值分析报告》通过深入研究全球及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的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消费者行为及行业趋势等...https://www.iimedia.cn/c1066/97301.html
4.2023母婴行业新增量洞察报告:人口负增长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我们把婴幼儿“吃”场景下的产品需求,主要归纳为三类:婴幼奶粉、婴幼营养食品以及辅食零食。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看到,在“吃”的场景下,相比奶粉、零辅食两大赛道,营养食品赛道的几个细分品类呈现出增速快、集中度低的特点。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婴幼儿营养食品2022年的市场规模在314亿左右,2019...https://m.baobei360.com/research/detail-10012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