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为是小野猪。”魏震南和社区民警查看监控后发现,早晨七点野猪已在小区内溜达。监控里,野猪体型壮硕,得有两百多斤,“所以民警赶紧请求支援”。给野猪注射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吹射的距离以3-5米为佳,李峰解释,离远了,针剂不能扎透猪皮,麻醉药物起效慢;离得太近,工作人员的风险增加。“有些游客不清楚,他以为给这些动物喂食是保护它,实际上是害了它”,李峰和团队2023年在中山陵附近也救助了两只有人喂养过的野猪,最终没能野放。
南方周末记者刘怡仙南方周末实习生吴珮如吴长蕊
责任编辑:何海宁
野猪最后被困在宽3米有余、长约两百米的河道里。
2023年11月29日中午,这只从凌晨5点左右出现在南京市建邺区的野猪,已经引起不少骚动,最后被民警驱赶至这条名为南湖北的小河沟里。
左侧河岸先是低矮的草坪,往上一米左右则是棕榈丛,野猪就躲在棕榈丛下暂避。数十名特警、辅警拿着盾牌,防爆钢叉严阵以待。两名从红山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赶来的工作人员则在离它2米左右的位置,紧急配制麻醉药。
河道右岸的马路上,已经站了不少围观的居民。在网友拍摄的视频里,人群中一个外卖小哥手机响起指派单通知,声音被摁掉了,没人离开;另一名大爷手里拎着一袋柿子,站定围观;一位女士遛狗经过,眼神止不住地往河边瞄,开始停下脚步。
“居民没见过这样的新鲜事,我们也没见过。”南京市建邺区艺苑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魏震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南京,野猪是出现最为频繁的野生动物,南京市政府部门曾表示将制定和完善野猪警情处置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科学有效地开展野猪猎捕、驱赶工作。但对于魏震南而言,如此大动干戈猎捕野猪的场面从未见过。
此前媒体报道,这只野猪11月29日凌晨5点多出现在南京建邺区的一处校园内。保安发现后担心野猪伤人,于是报警求助。南京建邺警方接警后到场搜捕,野猪开始冲出校外,四处逃窜。
南湖街道蓓蕾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野猪窜至该社区时正是早上六七点,他们还未上班,“听说跑了好几个社区呢”。据媒体报道,蓓蕾社区的一名保安被野猪撞倒并咬伤,被送至医院缝了六针。上述工作人员称他们已去慰问受伤保安,但未透露伤情。
待到魏震南赶至野猪藏身之处时,建邺区警方已开始拉起警戒,准备围捕。
给野猪注射麻醉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情况下,李峰会和同事搭档工作,一人吹射(使用麻醉吹管远距离注射针剂),另一人在旁协助配制麻醉药物。吹射的距离以3-5米为佳,李峰解释,离远了,针剂不能扎透猪皮,麻醉药物起效慢;离得太近,工作人员的风险增加。野猪反应速度比人快很多,有一回野猪注射麻醉后受到惊吓,工作人员追了近两公里。
这次在南湖北的河岸边,李峰举着麻醉吹管,蹲在棕榈丛下方,再慢慢探出头来,瞄准野猪出击。第一支麻醉针射到野猪的头颈处,野猪猛地从棕榈丛中钻出,把边上的民警撞开,沿着河道狂飙。
围观人群随即涌动起来,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很快提高音量,疏散围观的居民,“往后站往后站,赶紧走赶紧走”“会伤人的,不要看还行啊”。
在媒体拍摄的视频中,野猪狂奔数百米后,又从河道中游回。李峰趁着野猪游泳上岸之际,后续又吹射了3支麻醉剂。李峰估算,大约半个小时后麻醉起效,野猪在桥洞下方被堵住带上岸边。但由于野猪麻醉后呛水,上岸时已奄奄一息,送往红山动物园的途中死去。
当地媒体发布抓捕野猪的现场视频后,网友怀疑它就是此前的“过江猛猪”——11月27日耗时12分钟横渡长江,上岸南京。过江时,南京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长姚诚钰在监控中发现了它,看着它灵活地躲过诸多大型船舶,在水上高速通行。
南京海事局党群工作部主任唐晓凡称,尽管当时航道上下通行的船只很多,但相对七八十米的大型船舶而言,野猪冲撞不会造成船舶受损,反而野猪本身容易丧命。对于海事局的工作人员而言,类似野猪这样的大型野生动物出现在江面的情况很少,更常见的是江豚、鸟类等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他们主要配合南京市政府部门划定生态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区内禁航、减少长江水质污染等工作,不需要处理野猪交通肇事。
南方周末记者查阅发现,仅在2023年11月,南京便已出现多起野猪出没事件。
南方周末记者于12月1日多次致电南京市公安局询问野猪警情,未能得到回复。在南京市政府网站,南方周末记者检索发现一封发布于2022年7月5日,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南京市人大会议关于农村处置野猪建议的答复。
该答复提到,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改善,南京市野猪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郊区的老山、牛首山、无想山,甚至主城区都有野猪出没。野猪走出山林,频繁进入旅游景区、公园、交通干道、居民小区、商场、校园等的新闻屡见报端,毁坏庄稼、破坏设施,甚至造成人身伤害,扰乱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已成为影响城市安全的隐患之一。
李峰则记得,2022年全年,红山动物园救治野猪数量32只,2023年则要减少十来只。他认为大概与野猪从“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中被除名有关。2023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布调整后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野猪不在该名录中。这意味着,野猪不再是保护动物,针对野猪猎捕手续进一步简化。
李峰特意提到一只2022年从八字山公园救回的野猪。那只野猪由于长期被人类饲养,已经变得非常温顺,人们可以甚至可以抚摸它。红山动物园担心它在野外没有生存能力,一直饲养在动物园里。“有些游客不清楚,他以为给这些动物喂食是保护它,实际上是害了它”,李峰和团队2023年在中山陵附近也救助了两只有人喂养过的野猪,最终没能野放。
面对数量增多的野猪,南京市采取加强种群监测调查、加强对野猪活动的防范和宣传引导等方式。此外,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曾采取野猪种群调控方法。
上述南京市园林绿化局答复中提到南京市于2021年10月起,在紫金山地区开展了野猪危害防控工作试点。经专家评估论证后,紫金山监测区野猪种群密度已超过控制标准。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向省林业局申请野猪猎捕限额60头,向中山陵园管理局发放猎捕野猪的行政许可,自2022年3月22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紫金山地区开展野猪种群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