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该《意见》印发两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把群众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基础性事业,作为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权利的重要任务来推动,成效显著。
但与此同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不优,与国家人口总量、结构和变动趋势不适应,公共体育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社会力量参与制约因素多、政策引导不充分,全民健身工作视野不广、手段略显单一等问题短板依旧存在。对此,3月21日在青岛举行的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在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上下功夫
“健身去哪儿”,社会呼声强烈,是群众体育领域的突出短板,映射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统筹区域发展上下功夫
推动体育城乡间、区域间均衡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的有力抓手。
会议明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经验,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公共服务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老少边穷”地区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通过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更繁荣、农业更兴旺、农民更幸福、乡风更文明;坚持县域统筹,加大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推动以城带村、城乡互促,完善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资源与乡村人口、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的引导支持力度,通过引进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建设体育设施、科学健身指导进乡村等方式增加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此外,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推出一批体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体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在聚焦重点人群上下功夫
在搭建人民群众体育舞台上下功夫
赛事活动是带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素提升的催化剂,更是体现全民健身服务人民群众、整合资源效果的晴雨表。老百姓有了群众体育赛事这个自己的舞台,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精神头会更足、积极性会更高、专业性也更强。
由此,会议强调,要以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全运会群众赛事、社区运动会为龙头,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体系;重点培育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品牌,鼓励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举办各类健身活动,加大对“村超”“村BA”“村VA”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的支持引导和宣传培育力度;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首次采用“统分结合”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既能为群众提供全国性综合性赛事活动平台,又能把赛事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办在日常生活里,形成全民健身、精神富足、百花齐放、其乐融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