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上市,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变量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极为冷清,多数企业止步基石投资者信心不足、认购乏力,Keep此时小规模IPO以打通全球化融资平台,不仅是底气所在,也少不了专业机构的背书。

作为“运动科技第一股”,Keep能否给持续低迷的港股市场注入新变量?

逆势上市的Keep

萎靡不振的资本市场,打击了不少企业赴港上市的积极性。据安永统计,2023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29家企业IPO上市,合计募资178亿港元,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仅增长0.6%。

不过,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波动,多半是受美国等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高企,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多国央行相继加息等宏观因素影响。

事实上,港股的基本面并未出现恶化,尤其是市值占比较高、龙头聚集的互联网科技版块,一季度的盈利普遍较好,其中不少企业给出了乐观的后续业绩指引。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近日挂牌的Keep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健身品牌,约77.5%的国内健身人群了解过KeepApp。

Keep在国内在线健身App和智能健身设备行业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30.8%和25.7%。

风云君对Keep所依托的国内健身行业现状相当感兴趣,毕竟这是Keep商业模式的基础,并决定了其天花板的高度。

2022年,国内健身人群约3.7亿名,数量居全球首位,并预期到2027年增至4.6亿名。

国内健身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9419亿元,并预计以17%的CAGR(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7年的2.1万亿元。

Keep目前专注的在线健身市场,2022年约占国内整体健身市场的48%,预计2027年将达到62%,对应市场规模从456亿增至1.3万亿元。

疫情推动了在线健身趋势。2020年,国内在线健身内容市场规模同比增126%,而国内线下健身会员及课程的市场规模则同比跌12%。

预计国内在线健身市场规模接下来仍将加速增长,2022-2027年的CAGR为23%,这和国内健身市场目前的发展水平仍较低有关。

2022年,国内健身人群渗透率(注:定义为“健身人群占国内总人口的比例”),为26.5%,远低于美国的47.8%和欧洲的42.5%。

国内健身人群的人均年支出,在2022年为2518元,也远低于美国的1.6万元。

套用巴菲特老先生的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事是发现足够湿的雪和长长的山坡。”他青睐投资增长潜力巨大、远未触及天花板的行业。

国内在线健身行业恐怕可以站出来理直气壮来一句:正是在下。

多元化商业模式已跑通

话说回来,市场规模庞大、但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的国内在线健身行业,多年来为何只有Keep“一家独大”?

Keep成立于2014年,并于2015年推出了KeepApp。

在成长初期,Keep专注于工具类App属性,即向用户提供独家的结构化健身课程。

在家健身,它不香嘛?

2018年,Keep开始商业化变现,自此以Keep品牌销售智能健身设备和配套运动产品,并推出会员订阅制的健身课程。

幸运的是,Keep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2019-2022年,Keep营收从6.6亿元增至22.1亿元,期间CAGR为49%,成长性较好。

(制图:市值风云App)

显然,前两大业务贡献的营收是主力。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因为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营收占比最高,就应当视Keep为一家硬件企业或垂直电商呢?

从商业逻辑来讲,向用户提供广泛、专业的健身内容,不仅是Keep业务的起点,也是其商业模式发展的根基。

用户被大量在线健身内容吸引到平台,随着参与度的提升,他们开始产生付费意愿。

比如,为了提升锻炼中的表现和体验,用户会倾向于购买Keep的智能健身设备和配套运动产品(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业务)。

随着锻炼次数增加,用户会尝试订阅会员服务,以获得更多定制化的优质健身内容,这时平台流量再次导向内容(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业务)。

实际上,近年来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一直是Keep增长的主引擎,2022年营收同比增60%,远高于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30%。

可见,Keep的各条业务线,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围绕用户的整个健身生命周期,打造闭环的商业模式。

此外,Keep的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不仅能对会员订阅进行“流量反哺”,其软硬件结合的独家优势,更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和付费意愿。

Keep的智能健身设备可以互相连通,并追踪和分析用户健身行为,使平台能够为用户自动调整锻炼难度和提供更精准的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Keep运动产品客户的会员渗透率,明显高于整个平台的会员渗透率,2022年分别为45%和10%,这也是Keep业务构成闭环的印证。

Keep未来的业务布局,或许还有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疫情成为过去式,据披露,Keep已推出了线下健身课程。除经营自有的Keepland健身中心外,自2022年起,Keep开始与第三方线下健身房合作提供单次付费的健身课程。

用户持续增长,变现能力加强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会员订阅业务的高毛利,Keep的整体毛利率长期稳定在40%以上,2022年为40.7%。

在风云君看来,Keep现阶段的营销投入是出于“战略性”的主动选择,目的是抢占客户心智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国内在线健身市场虽然增长潜力巨大,但仍处于发展早期,体现为头部参与者的数量较少。

相比之下,无论以MAU、月度订阅会员数或用户已完成锻炼次数计,Keep的体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参与者。

此时,Keep选择继续“夯实”品牌策略,战略性地增加营销投入,以进一步获取和留住客户,是恰当之举。

Keep的营销投入颇为有效,体现为以MAU计的用户群仍在持续扩大。

2019-2022年,Keep的MAU从2180万名增至3640万名,期间CAGR为19%,在商业化后仍维持着较高增速。

Keep在长期维持着约70%的平均月会员留存率的同时,变现能力也在逐年加强。2019-2022年,Keep每名MAU的平均收入从30.5元增至60.8元,2022年同比增29%,期间实现加速增长。

得益于近年来销售费用率的整体降低,Keep的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过去,Keep的净亏损主要来自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和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两项非现金开支后的经调整净利润指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Keep的盈利水平。

2022年,Keep经调整净利润-6.7亿元,亏损规模较去年同期收窄19%,当期经调整净利润率-30.2%,同比也大幅收窄21个百分点。

国内在线健身行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竞争激烈、市场较为分散。

得益于深耕健身内容打造的品牌“护城河”,Keep迅速从工具类App转型为集自有品牌销售和会员订阅制为一体的多业务组合型企业。

风云君认为,Keep接下来的战略重心,仍然是打造品牌,关键在于通过提供更多优质在线健身内容,不断地扩大用户群。

高参与度、高粘性的用户,是Keep的核心竞争力,而庞大的流量,也给其未来布局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自2018年商业化以来,Keep保持着高成长性的营收和亮眼的用户指标,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改善。

在未来的“持久战”当中,Keep也是同行里幸存并壮大概率最高的一个。

THE END
1.稳定25%~45%肌酸含量,什么是健诺生物肌酸软糖方案?正在冲泡肌酸粉剂的健身者 图片来源:Ubuy 肌酸是健身爱好者熟知的运动营养补充剂,可帮助健身人群提高运动表现,增强肌肉爆发力,并促进肌肉生长。[5] 从健身爱好者人群到专业运动员,乃至奥运会冠军,都不乏肌酸的拥趸。[6] 肌酸(Creatine)被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列为A类补剂 ...https://www.foodtalks.cn/news/53181
2.调查消费者对健身私人教练的需求与痛点本人是一个健身爱好者,目前也有聘请私人教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健身其实和我们学习其他技能一样,是一项系统,专业,需要科学的训练以及理论指导的过程,有一个优秀专业的老师辅导所能学到的和感受到的效果并非个人自学所能比拟的,尤其是在健身的初期阶段。同时,在健身的过程中,我也有碰到一些困扰,例如价格,教练的水平...https://www.wjx.cn/vj/YMZFDyN.aspx
3.赞倍司:适合运动和健身人群的优质缓释碳水——SusCarb?高支链...运动健身人群通过补充碳水化合物来提升运动表现力和训练水平,这类碳水需要在满足供能的同时又要防止血糖飙升,市场对这类具有缓释供能作用的运动能量原料有强烈的需求,赞倍司的缓释碳水SusCarb?完美解决了这个市场痛点。 SusCarb?技术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不添加α-淀粉酶等任何一种淀粉水解酶,利用复配优化的糖基转移...https://isee.foodaily.com/awards/923
4.健身房玩出新花样市场因此,在美国Curves针对女性顾客的基础上,曾本岳将目标人群进一步缩小在中老年女性客户群体。根据官网资料显示,日本Curves健身房客户中,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占比为63%,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占比达到87%,目前用户的平均年龄是61岁,最高龄达到101岁。 http://www.gcmag.cn/web/wap/news/?4004.html
5.2024年健身行业经营分析报告.pdf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下,亚健康和情绪困扰问题普遍,高达84.4%的人群面临健康困扰;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 提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14.3%提升至2023年的32.2%。在客观健康问题和主观健康观念的共同作用下,运 动健身人群渗透率正持续提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31/7116130026006146.shtm
1.健身市场需求的爆发与在线健身平台的迅猛增长法律资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身已经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健身市场需求爆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身,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健身平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和在线健身平台的发展两个方面,探讨健身市场的现状与...https://m.kanfawang.com/post/13811.html
2.系统分析设计基于AR的智能健身系统(1)我国专业健身人群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人的健身需求仅限于动一动、缓解工作疲劳,不愿进行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因此自媒体在线健身大受普通人群欢迎。目前以B站、小红书、微博等为主的APP是大部分人开始在线健身的首要选择。从B站在线健身课程布局来看,搬运国外视频较多,健身视频种类齐全。而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图...https://blog.csdn.net/lin_xi_xi/article/details/137478933
3.全民健身在消解“痛点”中前行(图)中工体育全民健身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年龄结构差异。《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国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较2007年提高了6.7%,但农村居民只提高了5.4%;健身人群依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乡镇的中心,集中在老年人和妇女,农村地区以及中青年、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健身意识相对薄弱...https://www.workercn.cn/32781/201808/07/180807063535702.shtml
4.“喝什么”成为另一个被“新健身”人群关注的话题2022年以来,直播健身的火爆进一步唤起了人们的健身热情,例如刘畊宏就创造了十天涨粉两千万的流量奇迹。这些健身博主总是拿着一个大号运动水杯喝水,但从来不告诉粉丝自己在喝些什么,而实际上,运动饮料在健身人群中的渗透率并不低。 多位“刘畊宏女孩”向刺猬公社表示,自己会在运动时有意识地选择运动饮料;根据咨询机构益...https://www.tmtpost.com/6106700.html
5.全棉时代鞠莉波:无论健身服务如何提升,应以用户为主关于健身,有多少人的习惯是“买了健身卡=完成健身”、“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健身本身是一件存在一定难度的事情,即便跨过了前期的专业门槛,也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精力,坚持不断。健身或许是一件反人性的运动,但美好的身材必须通过健身才能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才能击破健身痛点? https://www.jia360.com/new/156576.html
6.筋膜枪适合哪些人用什么人不能用筋膜枪→MAIGOO知识3、健身人群 不管你是专业的HIIT,CrossFit健身训练人群,还是对喜欢健身运动的初学者,在运动后都会产生肌肉拉伤、紧绷、酸痛等问题,筋膜枪可以改善局部肌肉的痛点,非常适合运动后来放松肌肉。 4、长辈人群 大家都知道年纪较长的人经常会有腰酸背痛的毛病,很可能腰部肌肉劳损引起的,自己按摩一般会有些吃力,力度也不是很好...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9928.html
7.Fitness深圳健身哪家强?大概是今年夏天实在太热了,在RX的进阶之路也不断遇到瓶颈,7月的时候萌生了一个想法:不要被CrossFit绑架,去其他地方体验一下。8月初我在box的年卡到期,我没有立马续卡,而是把当前最火的几个健身品牌都体验一遍,看看有没有更适合我的新地方。于是,我带着几个想要解决的痛点,根据我的list开启深圳健身体验之旅。https://www.douban.com/note/838359505/
8.肌站微百科蛋白粉是健身人群中最普及的一种营养补剂,近年来由于电商的平台的发展和微商的发展,用户的购买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用户需求在逐年递增。但在用户的实际购买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需求与痛点没有解决。 蛋白粉是健身人群中最普及的一种营养补剂,近年来由于电商的平台的发展和微商的发展,用户的购买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用户需求在...https://ispeak.vibaike.com/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