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是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的矛盾产物。
马斯洛:需要的五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经济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家通常把社会经济体制划分为自给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四种类型
理性经济人:利己+理性
管理的一般定义:管理者在动态环境下通过对组织内部资源及整合的组织外部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和艺术过程。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
各种计算公式,见Chp02课件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市场上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线性需求曲线:斜率不变,但价格弹性是变化的。(便宜的时候和贵的时候变动百分比不一样)
价格弧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收入弹性值
商品或服务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和一定的市场上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函数,供给曲线
供给定律:一般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供给是各个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代表一种关系。
供给量是在确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提供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代表某个数值。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需求变动的影响
供给变动的影响
供求定律:
这里会出计算题
四类主要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企业家才能)管理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alpha}K^{1-\alpha}\)
Q——产出量;L——劳动力投入量;K——资本投入量;A、α——待定参数
边际报酬递减: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交点,是平均产量的最大点:
等产量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维持产量不变时,要素x减少单位数量所应该增加的y的投入量,表示单位x可抵多少y,是等产量线上两种生产要素变化量(绝对值)之比,即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成本函数: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量x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成本函数,TC=C(x)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交点,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只要边际收益P大于边际成本v’,就可以增加产销量。
利润函数:销售收入函数-成本函数:П=TR(x)-TC(x)
利润最大的必要条件可从一阶微分得到:
盈亏平衡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可通过最大化企业利润由边际成本导出
需要使用博弈论等更高级分析手段
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而导致不能通过市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服务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不完全竞争、产品外部性、非对称信息/不完全信息、公共产品问题
不完全竞争
外部性
非对称信息(次品问题),劣币驱逐良币
公共产品问题
什么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学家认为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精确统计GDP非常重要,统计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我国采用的GDP核算方法:支出法(又称产品支出法、产品流动法、最终产品法)
如果在实现GDP的过程中,当期内全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得到充分利用,就称经济社会的劳动要素实现了充分就业
当社会上存在闲置劳动力时,便意味着有劳动者处在失业状态
失业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劳动能力,愿意就业,现在没有工作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它是因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而造成的;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如劳资纠纷等)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发生结构性失业时,经济社会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具有长期性,常起源于劳动的需求方
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社会正常情况)
只有自然失业而没有周期性失业的经济状态,称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每个劳动人口都有工作)
通货膨胀是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现象,单单一种或几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并不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种类:
货币主义解释通货膨胀,核心就是费雪方程*
多数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综合作用造成的。
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以及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支出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
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常常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防止出现通货紧缩;
当经济社会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时,常常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利率)等;
这一章好像不是很重要,临时翻课件得了
法约尔在1916年的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含义、内容、类型
广义: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衔接的工作过程
目标管理
组织三要素:明确的目标、系统性的结构、由人组成(两人及以上)
组织的职能
组织变革
“组织理论之父”伟伯
领导职能概述
沟通
激励与绩效
几种激励理论:
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合作制企业
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普通vs.有限)
公司制企业(股份有限vs.有限责任)
合作制企业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课件Chp07-P20)
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研发管理、营销管理
生产线布置基本形式
三类基本布置:
单元式布置,单元制造是JIT生产/精益生产的重要模块
柔性制造系统(FMS)基于单元制造发展而成。
产品种类上最“柔”的是JobShop(单件小批)和项目型生产,但效率最高的是自动化生产线。其余类型处于中间。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赢得订单标准
也称为制造战略
决策过程:产品竞争战略→生产系统要求→生产系统战略构造
五类基本生产系统:
没有哪种生产类型能同时在物流连续性(效率)和应变能力(柔性)两方面都达到最高水平
世界级制造系统CIMS和JIT各自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什么是客户定制分离点,它处于生产流程的什么位置?试以肯德基快餐店某款食品为例,讨论其客户定制分离点。
碳排放
绿色产品设计与绿色制造技术
绿色产品设计,是在产品设计过程及其全生命周期中,满足基本功能要求、质量要求、成本要求的同时,将产品的环境属性要求(可拆卸、可回收、可维护、可重用)融入到设计中,充分协调优化各设计要素,力图将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降到最低,产品及其部件做到可回收、可循环和可再利用。
绿色产品设计是实施绿色制造战略的基础和起点
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面向可回收的设计、面向可拆卸的技术、生命周期评估技术等
产品:能给顾客带来期望利益的东西。
产品开发的驱动方式:
集成产品开发工具:质量功能展开
质量屋
全部用户体验
要达到使用户满意的目标应当着眼于用户体验的所有环节,它们最终形成产品的顾客价值。
产品的顾客价值,指的是因使用产品而为顾客带来的利益。
顾客满意度模型:
顾客参与和体验式产品设计:基础是产品的模块化
影响产品可制造性的设计生产规划的要素和特征包括:
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标准化和通用化,以提高设计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
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也提供了广泛的供选择的供应商。
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解决了生产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问题,但还不能解决产品的客户化、个性化定制问题。
实现定制化的关键是模块化。
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具有一致的几何连接接口和一致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
模块化的优点:既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又使新产品更容易生产制造,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降至最小。
生产运作流程之间关系:
职能视角组织:
流程视角下的组织:
生产运作系统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单件小批型生产系统:特种设备、特种零部件加工
批量流水型生产系统:服装,通用零件,医药用品
大量流水型生产系统: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家用电器、家具生产
连续流程型生产系统:石油冶炼、化工生产、电力供应、网络服务
流程改进对象
流程图可以将流程分解为活动
流程程序图的主要符号
跨职能流程图:展开矩阵图/泳道图
流程分析与评价
流程存在的问题包括流程冗余、浪费和资源冲突、流程串行、反复等问题。
根据流程活动对实现顾客所认可的价值划分为
可以依据流程周期效率(ProcessCycleEfficiency,PCE)评价流程的精益水平。
如果PCE小于10%,则说明过程存在很多非增值活动。
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从而显著地改进关键的绩效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持续改进是通过组织各个层次的全面参与实现的企业过程的不断改进。
他们都是用不懈的努力去发现和消除问题的根源,但是持续改进战略着重于作业层面,小步骤改进,而业务流程再造是颠覆性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
存储计划要根据预测的市场需求来制定。
实际需求并不稳定,预测会有误差。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四大类:趋势因素、季节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随机因素。
预测方法可分为主观预测和客观预测两大类。
客观预测
移动平均法(算术平均,加权平均)
指数平滑法(重点)
库存成本: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模型
假设:不允许缺货,不考虑订货提前期,产品入库瞬间完成。
上述函数C(Q)关于Q为凸函数,直接求导得到使总成本最小的最优Q为:\(Q^{*}=\sqrt{2AD/C_{h}}\)
Q称为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代入成本函数,得到最低总库存成本为:\(C^{*}=\sqrt{2ADC_{h}}\)
经济生产批量
生产计划的体系结构,现实中往往使用分层计划体系。
生产计划管理,开始于综合生产计划层。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成品生产任务(主生产计划)分解为具体的原材料、零部件,并确定它们每天甚至每小时的产量从而使生产计划可下达到所有车间启动生产,就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
和主生产计划比较:
车间调度计划,是将各车间的生产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加工中心、工位、每件或每批次产品的交货期而制定的生产计划。
备货生产(make-to-stock,MTS)和按单生产(make-to-order,MTO)
备货型生产:根据需求预测,生产并储备产品库存,等待顾客购买,称为推式生产
按订单生产:拿到顾客订单之后才根据订单需求开始生产称为拉式生产
在装配点的上游,生产线采取的是备货型的推式生产。
推/拉过程的过渡点,称为客户定制分离点(之所以叫做“客户定制分离点”,是因为该点后的生产是按照顾客要求进行“定制”的。)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将成品需求计划通过产品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分解为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或采购计划,并下达给各生产单位启动生产。
到了MRP这一层,生产计划才能开始执行。
物料需求计划—MRP计划方法
二者的区别JIT基于实际订单进行计划分解,而MRP是根据需求预测进行计划分解。
JIT生产的实现方式——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Kanban)是准时制生产系统的基本管理方法。
JIT生产指令是从最下游的成品节点向上游节点下达的。
使用两种看板:搬运看板和生产看板。(Chp11-P63)
看板系统的核心原则就是“看板为王”:无看板,不搬运;无看板,不生产。
考虑单看板系统:看板数量就决定了库存量。
其中k取不小于下限值的最小整数
拉式生产系统的适用性
若生产提前期太长,就会造成顾客流失,因此JIT一般适于按订单装配的定制产品生产线,如汽车、电子产品等。
对于标准产品,如家电产品、日常消耗品等,其花样的选择性不大,推式生产就可以满足;
对于大型工程、轮船、重型机械等产品,并不适合采用JIT的拉式生产,因为不是简单的装配过程,不可能做到如JIT水平的快速反应。对这类产品,一般采用项目管理,以项目型制造系统应对。
供应链:多个企业以供应-需求关系为基础,组成了链状或者网状的多实体结构,称为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协同关系的协同运作,需要供应链管理(SCM)
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供应链决策:包括三层
两类工作流:相邻环节之间的业务循环流、整条供应链的产品增值流。
业务循环流:1顾客订单循环;2补货循环;3制造循环;4采购循环。
产品增值流
(1)供应链是增值链:原材料→零部件→成品→分销→零售→顾客
供应链是推/拉过程的结合
供应链的运作由四类依次相连的业务循环组成:计划→采购→制造→交付。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3PL),是由产品提供方与需求方以外的专业物流公司负责产品运输的物流管理模式。并非简单的货物“运输”,还包括仓储、信息技术服务、物流方案咨询等多项功能。
供应链失调与牛鞭效应:
信息加工
配给和短缺博弈
大批量效应
价格恐惧
其他原因
影响:供需不能同步,可能会造成供应链失调
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基本原则:
供应链协调方法:
PDCA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质量管理大师
克劳斯比被称为“零缺陷之父”。
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控制(TQC)
石川馨,因果图(鱼刺图)的发明者
为什么要达到6σ
若单工序质量水平达到±3σ,则单工序的在制品合格率为99.73%;
纯粹依靠控制产品质量本身无法达到6σ水平,需要依靠流程和工作品质的改进。
6σ作业流程改进:DMAIC过程
项目:项目是为获得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实施的临时性工作。
临时性:项目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独特性:项目最终交付的产品、服务和成果在整体上是以前没有过的。
项目管理是指采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手段确保项目成功,是确保实现从项目资源输入到项目产出的管理过程。
项目管理技术:
项目生命周期
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用于界定项目工作范围,它是以可交付物为导向的工作层级分解,所分解的对象是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提交所需可交付成果而实施的工作,其最低层次称为工作包。
可交付物是指在某一过程、阶段或项目完成时必须产出的任何独特并可验证的产品、成果或服务
责任分配矩阵(responsibilityassignmentmatrix,RAM)是一种将WBS与项目干系人联系起来的二维表。
(1)R表示工作由谁负责*执行(Responsible);
识别决定项目工期的关键路径。CPM的术语
最早开始日期(EarlyStartDate,ES):在满足先后关系、资源限制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项目工作可以最早开始的时点。
最晚完成日期(LateFinishDate,LF):在满足先后关系、资源限制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项目工作在保证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时最晚必须结束的时点。
EF=ES+DU
LS=LF-DU
看课件
投资者角度:项目分为建设和运营两个阶段。
项目的技术可行性、总收益是否能补偿全部投资支出:技术经济评价。
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在寿命期内各支付周期收入和支出的货币量。
净现金流量:某支付周期的收入和支出的代数和
净现金流=利润+折旧+资产类摊销
净现金流=销售收入–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资产类摊销
未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点的等额资金价值,称为现在值/现值(presentvalue)
利息
各种公式
项目在投资阶段支出建设资金,净现金流为负值;
在运营阶段产生收益,净现金流为正值。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IRR的经济含义
为公平起见,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最小公倍(重复)法和研究期法。
最小公倍法,或称重复法,是以两个方案服务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期限,并假定这两个方案在这个期限内各自可以重复实施若干次